01 蘇州園區自由貿易區最新消息(蘇州自貿區如何與上海唱好差異化“雙城記”)

时间:2024-06-05 09:03:03 编辑: 来源:

蘇州園區自貿區范圍有哪些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各地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蘇州的發展備受人們所關注,例如蘇州園區自貿區。那么,蘇州園區自貿區范圍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有關蘇州園區自貿區的相關信息。

蘇州園區自貿區范圍有哪些

蘇州園區自貿區范圍主要分為兩大塊,一是以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為中心,來整合蘇南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主要包括南京、蘇州等所有蘇南城市。而另一塊則以區域面積較小的為主,還是以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為中心,但只整合它周邊海關特殊的監管區域,只在蘇州范圍中。

蘇州園區自貿區條件優勢

蘇州產業規模都是比較大的,在全國排名也比較靠前,在進行轉型升級的同時必須要與國際上一致。除此之外,蘇州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多,單單出口保稅區就有五片,并且還有三個出口加工區。以上種種足以說明,蘇州做自由貿易的條件已經存在,而早在2009年,具備試驗條件的蘇州工業園就有考慮過試行類似香港的自由貿易區政策,但卻未獲支持。

蘇州園區自貿區申請上報

對于自貿區的申請方案,蘇州商務相關部門已經在積極進行研究了,并且相關部門還專門到北京當地去請教了有關自貿區領域方面的專家,而據專家相關人員的指點,蘇州是有可能成為自貿區的。

由江蘇省的商務廳以及社科院向當地政府申報的江蘇自貿易區方案,并預計2013年10月31日會將報告提交。而目前江蘇省政府已經將方案報備到國務院,政府則會積極的位此正式爭取。

為什么很多地方把蘇州工業園區標成吳中區

吳中區的前身為吳縣(歷史不說了)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在百度地圖中可以看到其區域)

工業園區 概念: 工業園區是劃定一定范圍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規劃,以專供工業設施設置、使用的地區

工業園區的設置,通常是為了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而設立

蘇州工業園區于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

行政區劃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婁葑、唯亭、勝浦等三個鎮

2002年0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準,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并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于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并設立唯亭鎮

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之初,上述婁葑、唯亭、勝浦、斜塘、跨塘等鎮都屬吳縣(即現在的吳中區)轄區,而今蘇州工業園區不斷擴大,象郭巷、車坊等也已納入工業園區之中(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

吳中區轄原縣級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莊、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甪直、車坊、郭巷15個鎮)

為什么很多地方都把園區標成吳中區呢,在網站里都沒有園區的選項 ,這可能是上層(權益問題)對其還沒有統一認識(將工業園區獨立出來),因此一切照舊

蘇州自貿區范圍

法律分析:蘇州自貿區范圍東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滬寧高速公路至強勝路段、尖浦河的強勝路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星港街;南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尖浦河至勝浦路段、中新大道的勝浦路至唯勝路段、聽濤路、吳淞江、港田路、東方大道、鐘園路、蘇州大道東、金雞湖、西沈滸路、檳榔路、蘇慕路、蘇惠路;西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強勝路至新開河段、吳淞江西側、蘇嘉杭高速、星蘭街;北至:揚清路南側、亞太紙業北側、市公路管理站東側、婁江、至和西路、漁涇河、蠡塘路北側、婁東路東側、至和東路、珠涇路、杏林街、吉田建材北側、唯勝路東側、亭平路、園區13號河道東側。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通知》 第七條 加強涉自貿試驗區民商事審判工作,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提供司法保障。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積極配合自貿試驗區政府職能轉變、投資領域開放、貿易發展方式轉變、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等各項改革措施,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自貿試驗區案件,依法保障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制度創新。對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與自貿試驗區市場規則有關的制度缺陷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持續推進自貿試驗區法治建設。

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于

上海自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 年9月29日掛牌成立。該試驗區是我國啟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標志性試點。

自由貿易試驗區(Free Trade Zone,簡稱FTZ)是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內,劃出特定的區域,準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國已經分多批次批準了18個自貿試驗區,已經初步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態勢,推動形成了我國新一輪全面開放格局。

上海自貿區是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于浦東境內,于2013年9月份正式成立,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由貿易園區,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廣東自貿區:2015年正式設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定位是面向港澳臺深度融合。

天津自貿區:是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屬于2014年12月正式批準設立,總面積為260平方公里,主要涵蓋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東疆保稅港區,以及天津港保稅區(含空港經濟區) 3個功能區。

江蘇自貿區:自貿區制度落地實施后,江蘇就開始了長達6年的自貿區探索之路。2019年8月份,江蘇自貿區經過6年的探索終于獲批。南京江北新區、蘇州工業園區、連云港三大片區。定位是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

蘇州自貿區如何與上海唱好差異化“雙城記”

當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要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的同時,蘇州自貿片區也在籌劃新一輪的改革舉措。

“滬蘇同城對于蘇州自貿片區來講是重大的歷史機遇,片區將進一步增強與上海的協同發展,積極承接上海的溢出效應,探索差異化的‘雙城記’發展模式。”吳慶文說。

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

成立近2年的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共60.15平方公里(含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5.28平方公里),全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表示,蘇州自貿片區向外看要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從中找到政策創新的著力點。向內看則可以深度參與區域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以及“滬蘇同城”是當前蘇州最大的歷史發展機遇。

“接下來希望通過開放協同,蘇州工業園區能夠和上海的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一起,共同承擔改革開放的任務,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孫揚澄說。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正在梳理相關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并通過自己獨有的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來推進制度創新。

新加坡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之一,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于2008年10月簽署。中新雙方又于2020年12月宣布啟動升級后續談判,致力于采用負面清單方式開展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談判,進一步提升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我們正在積極考慮加入CPTPP方面的工作。”王受文說。

“在人才、資金和數據的跨境流通方面,蘇州自貿片區希望在最前沿的要素上給予企業更加有競爭力的環境。”孫揚澄說,希望和企業一起共同進行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研究,找準發力點,共同爭取企業叫好的創新成果。

滬蘇同城推動制度創新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同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加強分工協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依托長三角產業集群優勢,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孵化基地。

孫揚澄說,浦東打造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引領區,也能為蘇州工業園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改革創新、建設一流的高科技園區、一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城市新中心,再次提供歷史性新機遇。

“上海的GDP加上蘇州的GDP,相當于整個東京大都市圈的GDP。上海的產業結構加蘇州的產業結構,會成為在國際上非常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孫揚澄說。

如何實現滬蘇在制度創新上的對接進而實現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打造?“我們各個部門進行了一些梳理,列出了清單。” 孫揚澄說。

比如,在互聯互通上,希望推進上海機場和上海港國際口岸功能進一步向蘇州工業園區更實質性前置,并實施更高效的法定監管協同;在治理協同上,希望把蘇州工業園區和上海的“一網通辦”“一網通管”平臺對接,上海城市航站樓和數字貨站功能能夠在蘇州工業園區落地。

設立兩年來,蘇州自貿片區累計形成全國全省領先的制度創新成果100余項。但在當天的“自貿會客廳”上,諸多同時在上海、蘇州布局的跨國企業提出了進一步需求。

再鼎醫藥首席商務兼大中華區總裁梁怡表示,生物醫藥行業核心的研發樞紐是醫院,但蘇州的醫療研發資源與上海有距離。未來,蘇州與上海能否打破界限,讓上海優秀的醫療研發資源輻射蘇州,從而讓滬蘇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邁向更高的臺階。

強生有限公司副總裁闕非也提出,蘇州可以利用自己的公立醫院資源,把上海的一些臨床試驗放到蘇州來做。

由于蘇州工業園區90%以上的貨物都是通過上海進出口,丹納赫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韋春艷表示,希望能夠加強滬蘇海關的協調。

微軟中國公司政府事務總監楊寧則表示,希望在符合監管的前提下,實現數據跨境流動的便利。微軟在華運營的云服務,因為監管政策的要求,導致一些新的業務在華無法落地。

在產業協同對接上,孫揚澄說,相關產業部門已經開始動作。在生物醫藥、納米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蘇州要和上海強大的科創中心實現對接。“有些0~1在上海完成,在蘇州實現從1~10,到100。”

以生物醫藥為例,通過率先推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試點,實現生物制品分段生產等政策突破,建立特殊物品風評中心,蘇州工業園區已經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1800家,創新型龍頭企業數量、創新型人才規模、獲批生物創新藥臨床批件數量、生物大分子藥物總產能、企業融資總額五項指標均占全國20%以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