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英國海上貿易的發展過程(“簡述”世界商船發展特點)

时间:2024-05-15 07:49:55 编辑: 来源:

英國成為海上霸主的全部詳細過程

英國在擊敗荷蘭之后才稱霸海洋。 西班牙是15、16世紀的海上霸主,致16世紀下半葉,英國完成統一也開始推行殖民擴張政策,兩國間爆發了爭奪海上霸權的激烈戰爭。

西班牙擁有龐大的艦隊,英國起初不敢正面交鋒,遂采取海盜手段掠奪財富,打擊西班牙力量。這期間英國招募和支持的大量海盜在大洋上對西班牙商船甚至軍艦大肆劫掠,作戰得力還被封官進爵,英國以高官厚祿招募大批富有實戰經驗的海盜為皇家海軍所用。英國的海盜活動使西班牙遭受了巨大損失。西班牙試圖報復,組織暗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扶植前蘇格蘭女王瑪利亞上臺,但陰謀被伊麗莎白破獲,1587年處死了瑪利亞被,同年英國海盜公然襲擊了西班牙本土港口,搶劫了西班牙國王的私人財寶船,西班牙決心征服英國。信奉天主教的瑪利亞被處死后,羅馬教皇頒布詔書,號召對英國進行圣戰。西班牙借機擴編了艦隊,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

1588年5月擁有130多艘戰艦,3萬多人,1124門火炮的“無敵艦隊”由沒有海戰經驗的西多尼亞公爵統帥出航。7月到達英吉利海峽,英國艦隊尾隨前進不斷以分隊騷擾,逐漸耗盡了西班牙軍艦的彈藥,英艦經過重新補給后于7月28日夜用火船偷襲了在敦克爾克附近駐泊的“無敵艦隊”,西班牙艦隊大亂,英艦隊全速追擊,第二天上午9時雙方交火,英艦以縱隊靠近西班牙艦隊利用側舷炮密集射擊,“無敵艦隊”混亂不堪彈藥耗盡,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被徹底擊潰。西班牙自此喪失了制海權。

之后,英國派出海軍和海盜配合繼續掃蕩西班牙海上力量,西班牙為彌補國庫空虛瘋狂掠奪美洲殖民地,但財富大部分在海上被劫掠,1702年西班牙滿載價值2000多億英鎊財寶的“黃金艦隊”遭150多艘英荷聯合艦隊攔截,西班牙人焚毀了大部分船只,其余被聯合艦隊俘獲,所獲數百億英鎊。此后西班牙日漸衰落,英國獲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

在海戰中英國人總結海盜戰術的經驗,創造了以火炮和快速帆船為主的側舷炮戰,擊潰了戰術呆板陳舊的“無敵艦隊”,使側舷炮戰取代了艦體沖撞和步兵跳舷格斗成為之后幾個世紀中的主要海戰樣式。同時英國人逐漸也發展了一套依靠海權獲得殖民地,依靠陸上基地保持海軍戰斗力獲得海權的戰略體系,對后來的世界海軍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英國和美國的海權發展

英國:通過建立大批海外殖民地來確立其世界海上霸權

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迎合新航路的開辟,英國已經開始組織艦隊和海盜,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爭奪海上霸權,不過受限于當時英國的軍力和經濟實力,英國一直處于下風。不過這已經為海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英國海權取得巨大的發展機遇是在16世紀后期。1588年,英國大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后,英國海權發展長期受制于西班牙,在無敵艦隊的覆滅之后,雄心勃勃的英國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道路。

17世紀,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與海權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與當時控制著世界海上霸權和殖民霸權的荷蘭發生利益從沖突。爆發了“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擊敗荷蘭,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改名為紐約。之后,英國開始逐步取締荷蘭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18世紀,新興的殖民帝國法國嚴重威脅到英國海上霸權的地位,英法為爭奪海上霸權,發動了多次戰爭,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直到1756年~1763年“七年戰爭”,法國戰敗,英國奪取了法國在世界各地的大片海外殖民地,英國的海上霸權發展到了頂峰。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英國海上霸權不斷的到鞏固,形成了日不落帝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

英國海權的結束:

兩次次世界大戰,沉重地沖擊了英國的世界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國力大損,經濟實力大不如前,再也無力經營和維護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美國在二戰后成為了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取代了日益衰落的英國。與此同時,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民族解放獨立運動高漲,英國逐漸失去了在世界各地的各大殖民地,海上霸主地位不復存在。

美國:通過在當地建立扶持傀儡政權或控制當地經濟命脈等方式,以達到控制該地區的海權,在當地建立海軍基地,從而建立起縱橫全球的海上霸權。

美國的海權取得飛躍發展是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是之后,美國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國際上陷于孤立,根本無力阻擋美國的進攻。

美國取得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后,美國憑借其擁有雄厚的經濟、軍事潛力,分別向南美洲和亞洲擴張其勢力。

美國的海權確立方式不同于英國,英國是通過建立打量的海外殖民地來確立世界海上霸權,而美國則是通過在當地建立傀儡政權或控制該地區的經濟命脈的方式,以達到控制該地區的海權。

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國逐步失去世界海上霸權的開始,同時也是美國掌握世界霸權的開始。一戰之后,美國在太平洋各大要沖建立起海軍基地(如中途島、菲律賓、珍珠港等),已然控制了太平洋的整個海權。

在南美州,各國成為了美國的附庸,美國的海軍基地遍布由加勒比海到麥哲倫海峽的整個西大西洋沿岸(美洲東海岸)。

二戰之后,英國的中心地位被美國所取代,世界進入了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打著維護資本主義遏制共產主義的旗號,展開了新一輪的海外戰略擴張政策,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其海上霸權。

在大西洋地區,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的海軍基地遍布整個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在太平洋地區,美國在臺灣扶蔣反共,派艦隊封鎖臺灣海峽,在臺灣、日本沖線島、韓國一線建立起海軍基地,南亞西亞的部分國家(如以色列、印尼等)也與美國建立起一層緊密的關系,美海軍在這些國家長期駐守。

美國的全球海權正式建立起來,一直維持到現在,雖然受到了不斷的沖擊,但美軍的海上霸權卻依然在全球各地所挺立,美軍還依然駐守在全球眾多海上戰略要沖。

英國的近代發展史是怎樣的?

我看了幾個,感覺這個總結的更適用于考試,希望你滿意

階段一:18世紀中期以前的英國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1、革命背景和原因

①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興起和發展。(革命發生的經濟基礎)

手工工場建立和擴展: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制呢業迅速發展,手工工場建立。并擴展到采煤、煉鐵等領域。

圈地運動是對農業進行的一場資本主義改造運動,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資本主義農場和牧場出現。發展了農業,積累了原始資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勞動力。極大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黑奴交易是16世紀英國商人海外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利于原始資本的積累。

都鐸王朝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16世紀宗教改革后,英王成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不再從屬于羅馬教皇。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削弱和限制了舊的封建勢力。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不僅增強了國力,且對資本原始積累起著保護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17世紀初,開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②階級關系上,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出現,并利用議會有權通過征稅法案的權力同國王做斗爭。(階級基礎)

③17世紀上半期,斯圖亞特王朝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利益(這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權神授”思想下,厲行專制,極大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宗教專制下,嚴厲對待非國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勢的緊張。(由于清教徒中反對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經濟只有的要求正適合資產階級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張成了資產階級、新貴族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

④1638年蘇格蘭人民起義成為革命發生的導火線。

2、革命的特點、任務和經過

特點: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打著宗教旗幟.任務: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

過程:①標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②內戰: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內戰,最后,議會軍在克倫威爾指揮下經納西比等戰役打敗王黨軍隊,結束了內戰。③成立共和國: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克倫威爾是實際的軍事獨裁者。④復辟: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從過程看,這是英國革命中的一大曲折;從當時混亂的政治形勢看,也是力量尚小的資產階級維護革命的策略。正是在當時政治斗爭尖銳形勢下,政黨開始形成,出現輝格黨和托利黨。⑤完成: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

3、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和革命的影響

建立:1689年,議會通過的限制王權、約束國王行為的《權利法案》,這標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到18世紀,又逐漸確立內閣制、兩黨制)

國內意義:以君主立憲制取代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歷史的分水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又為工業革命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世界意義:在當時,尤其歐洲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資本主義發展壯大已成為不可逆轉歷史潮流的形勢下,英國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要求。英國作為歐洲一個重要的、有影響的國家,率先完成這一轉變和過渡,無論理論上或實踐上都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歐洲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進入要求推翻封建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同時,也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世界近代史的到來。(注:“新時代”“新的歷史時期”并無根本差異,實際做題時靈活判斷。)

二、啟蒙運動興起(此時不作具體要求,只作為英國歷史的過程整合)

三、世界殖民霸權地位確立(非考試內容,不須詳記,只作為一般過程了解)

這一階段,在亞洲、北美進行殖民擴張,與荷蘭、法國等展開激烈爭奪。通過三次英荷戰爭,進一步確立海上霸權,荷蘭則喪失了歐洲強國地位。“七年戰爭”(1756-1763年)是英法爭奪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較量,結果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地位,并雄霸歐洲。

階段二: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的英國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一、工業革命

1、概念: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到大機器生產的飛躍。它既是生產領域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場革命。

2、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基礎。

3、條件:① 圈地運動獲得大量的勞動力;② 海外活動積累了豐厚的資本;海外活動和殖民戰爭使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④ 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

4、完成:到1840年左右,機器大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機器制造業建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5、突出成就:首先開始于棉紡織業并推動了紡織業的較大發展;克服了自然條件限制的改良蒸汽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具體為:① 棉紡織業:珍妮紡紗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揭開工業革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