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蘇聯的海外軍事基地(蘇聯建海外軍事基地爭奪控制第三世界的戰略地位)

时间:2024-05-16 07:21:46 编辑: 来源:

蘇聯海軍在鼎盛時期曾經擁有31個海外港口基地或者海軍港口的使用權,請問是哪31個?

前蘇聯鼎盛時期所駐外基地遠遠超出美國,大約有23個駐外基地,基中駐東歐華約國家17個,駐越南金蘭灣

古巴

日本北方四島

阿富汗

外蒙古等6個,除中朝外幾乎所有社會主義陣營都有前蘇聯駐軍

答案補充前蘇聯在20多個國家駐有部隊或軍事人員,其軍事基地主要分布在東歐、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敘利亞等地區和國家

蘇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1980年6月,蘇聯太平洋艦隊將派南中國海值勤的艦船由越南峴港改駐越南金蘭灣

1980—1982年間,到金蘭灣進行休整的蘇聯艦船經常保持在10—15艘

1980年6月后,進駐峴港的戰斗機全部改駐金蘭灣機場

從1983年開始,蘇聯派駐金蘭灣艦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1983—1987年,蘇軍海軍艦船以金蘭灣為基地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習、訓練和偵察

1983年1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圖—16型轟炸機進駐金蘭灣機場

1984年初,蘇聯將其海軍陸戰隊1個營的兵力部署于金蘭灣

第二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軍事基地司令部,并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人員

到這1986年底,金蘭灣基地已成為蘇軍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蘇聯駐外軍事基地分為幾個歷史時期,第一階段,二戰蘇軍追擊納粹德軍從而進駐東歐,進而駐軍這些國家,包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不包括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這兩個國家解放力量比較壯大,蘇軍解放只起配合作用,因此戰后沒能駐軍,建立基地),還有在原德國領土上新建的民主德國,在亞洲主要是蒙古,五六十年代蘇聯冒險在古巴建立基地,釀成古巴導彈危機

第二階段,美蘇爭霸,八十年代初,勃列日涅夫上臺執政,蘇聯開始勃列日涅夫時代,大力發展重工業,軍備力量大為增長,使蘇聯一躍成為可與美國相匹敵的超級大國,由于美蘇都在歐洲集結重兵,一時無法打開局面,蘇聯開始在亞洲,非洲,甚至拉丁美洲大舉擴張,在亞洲,駐軍越南,建立基地,直接威脅中國,出兵阿富汗,威脅波斯灣,還在也門建立基地,印度也曾駐軍,此外還有老撾,柬埔寨,伊拉克,敘利亞,在非洲,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莫桑比克,剛果,馬里,厄立特里亞,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也有軍事基地,特別注意的是蘇聯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各國,埃及人沒收了蘇聯在埃及的所有軍事基地,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在拉美有古巴,尼加拉瓜,秘魯

第三階段,蘇聯由于政治僵化,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自八十年代末轉為全面收縮,特別是放松了對東歐控制,并最終退出了這些地區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蘇聯海外軍事基地僅僅局限在原蘇聯境內的中亞各國,其余基地或廢棄或中止合作,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再也無力維持海外基地巨額開銷和承擔對相應國的保護義務了

蘇聯建海外軍事基地爭奪控制第三世界的戰略地位

建設蘇聯海外軍事基地:爭奪第三世界控制戰略要地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8月1日文章]標題:蘇聯如何在國外建立軍事基地?

8月1日是蘇聯國防部最神秘的部門之一海外設施建設管理局成立45周年紀念日。隨著史料的解密,海外軍事基地的面紗正在被層層揭開。人們更想知道真相。國防部設施建設規劃協調處處長瑪麗娜楚布京娜對中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建設歷史進行過深入研究。讓我們跟隨她的故事,了解發生了什么。

為第三世界而戰

1966年8月1日,海外設施建設管理局應運而生。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外管局的一項特殊任務就是爭奪所謂的第三世界。對于蘇聯等大國來說,盟友的數量和所處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為此,外國軍事技術援助由蘇共中央直接領導。外軍設施建設交由新成立的外管局負責。

當時外管局對外合作主要有兩種方式:技術援助和總承包。在第一種情況下,我們的設計和勘察院負責擬定擬建設施的設計和財務預算。一切都要和雇主協商,但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想法,最后把這個設計方案賣給對方。接下來的建設工作由秦時明月2移動客戶自己完成。但是我們的工程師必須到場監督工程。使用的設施往往是蘇聯的建筑材料,從釘子和水泥到復雜的設備,都是從蘇聯運來的。如果是總承包,蘇方會從頭到尾負責。一些設施,如越南金蘭半島的海軍基地和阿富汗著名的薩朗隧道,都是由外管局以總承包的形式建設的。

外管局的工作規模和跨區域范圍非常廣泛:在全球50個國家建立了1000多個設施,從東南亞到南美太平洋沿岸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就。在歐洲,在當時的華約國家,也建有許多設施。外管局還為他們建立了軍事通信系統、強大的總部掩體、防空指揮所等設施。以西半球為例。蘇聯專家在古巴建立了最多的設施,包括大量的地下掩體。專家甚至開玩笑說,古巴自由島的地下已經被掏空了。

控制戰略要地

設施選址有時是根據合作伙伴的意愿,有時是由蘇聯政府決定。比如金蘭灣軍事基地。當我們的船只進入世界海洋時,對基地的需求變得顯而易見,所以我們選擇了金蘭半島。金蘭灣在很多方面都很受歡迎。美國人曾經在這里有一個空軍基地。當然,美國人撤走后,越南人拿走了一切,只留下了著陸跑道。但是跑道質量很好,黎明公主,對蘇聯領導人的決策影響很大。金蘭灣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控制戰略要地。

再說一遍索馬里。我們的作戰分艦隊正在印度洋執行任務。我們已經和索馬里官員達成協議,在伯貝拉港建造一個泊位,蘇聯船只可以在這里進行維修,補充水和食物。除了碼頭,當時還建設了全面的海岸安全系統,包括機場和兵營。

現在人們都在談論利比亞,蘇聯曾經在那里建過修理廠、倉庫和兵營。最大的設施是Juvra市中心的機場。在撒哈拉沙漠建立的機場世界罕見。機場跑道長4.5公里,寬60米,旁邊有一條同樣長、寬40米的滑行道。

有些人抱怨說我們對第三世界國家的軍事援助都是虧損的。其實不是的。我們的一些合作伙伴是用硬通貨支付的,比如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家。他們中的許多人還用他們的傳統出口產品,如香蕉,來抵消他們的貸款。然而,有一些國家根本沒有支付能力,因此,我們不得不取消他們的債務。即便如此,要知道我們在世界戰略要地的軍事基地,其實都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獲得的。

蘇聯和美國競相建設海外設施的最大區別在于組織工作。在美國如果一個配件壞了,只要通過電腦訂一個,工廠一個星期就會把配件送過來。但是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這邊,我們就要層層報批。有時,我們將不得不等待幾個月的配件生產才能在工廠下線。

可以說,我們與美國的競爭,完全是靠專家高超的施工質量支撐的。很多時候,這些在國外工作的專家在國內等不到包裹,他們會自己解決問題。比如用三臺破機器組裝兩臺工作機。

分配到國外工作的專家萬里挑一,專業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無可挑剔。要從全國選拔優秀專家,性格要穩重,不能喝酒。很多人愿意去國外工作,大多是為了掙錢,但是工資比國內高不了多少,有一部分是外匯。有些人人手不足的時候,在金蘭灣基地這樣的大型項目建設過程中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外管局領導甚至派基建工程兵大隊的老兵去越南。

1992年3月15日,外管局解散。現在談安全,總讓人想起傳說中的大西洲。雖然大西洲的存在一直有學者爭論,但保險箱的存在是無可爭議的。

俄羅斯有海外軍事基地嗎?

俄羅斯在境外保留了20多個軍事基地,其中大多數基地都分布在獨聯體國家境內,而從敘利亞的保障基地——塔爾圖斯港撤出之后,即將入駐的塞浦路斯暫時將成為俄羅斯唯一可用的非獨聯體海外軍事基地。

俄羅斯的海外軍事基地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屬于維和性質。作為獨聯體國家的“龍頭”,每逢獨聯體國家間出現沖突,俄羅斯常以“大家長”的身份派兵調停并在沖突地駐扎。其中典型如阿布哈茲的第7軍事基地和南奧塞梯的第4軍事基地。2008年俄格戰爭后,俄羅斯公開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并在兩地分設常駐軍事基地,基地租期都是49年附加自動延長15年的條款。執行類似功能的基地還有駐塔吉克斯坦的第201軍事基地以及駐亞美尼亞的第102軍事基地。此外,俄羅斯為維護本民族利益,在東歐國家摩爾多瓦的俄羅斯族聚居區——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常駐有兩個摩托化營、1個后勤保障營和1個直升機中隊,共1000多人。

第二類則屬于俄軍的“內需”基地。此類基地事關俄羅斯國土防御和軍隊發展命脈,因此即便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最困難時期,依然得到了保留。典型如駐白俄羅斯的伏爾加雷達站以及駐阿塞拜疆的甘巴拉雷達站,二者皆為俄羅斯國家反導預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駐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則是當前俄羅斯三大航天發射基地中緯度最低、最適宜大型航天器升空的發射基地。類似的基地還有駐哈薩克斯坦的929號國家飛行試驗中心、“埃姆巴”靶場、“薩雷——沙干”武器試驗場、第4號國家中心靶場;駐塔吉克斯坦的“窗口”光電中心(俄羅斯太空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駐吉爾吉斯斯坦的海軍反潛試驗基地、國防部地震試驗室等。

美國到底有多少海外軍事基地?

由于民眾反對,美軍這些年來軍費預算在不斷縮減,目前,美軍在役兵力約140萬,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大大小小一共有374個,遍布世界140多個國家,常年駐軍29萬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據記載,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軍駐外軍事基地僅有14個,駐外美軍也不足8萬人。二戰剛結束的那段時間,美國為了推行全球戰略,坐穩其老大哥的位置,美軍的海外軍事基地幾乎遍及全球,頂峰時期超過5000個,駐外美軍超過900萬,數據非常恐怖。后來隨著美軍壟斷了核武器,美軍覺得不再需要再花費巨資養那么多軍人,于是駐外美軍減少到100萬左右,基地減少到1139個。

隨著與蘇聯冷戰開始,國際關系開始緊張,美軍海外軍人和基地又在逐步增加,頂峰時期,總兵力300萬的美軍,常年駐扎海外就占了四分之一。冷戰結束后,蘇聯最終以解體敗給了美國,此時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軍在全球的軍事戰略也需要及時的調整,再加上美國老百姓極力反對龐大的軍事開銷問題。

因此美軍駐外軍事基地和人員大幅減少,到80年代末期,美軍海外軍事基地只有800多個,駐外人員也銳減到50萬左右。二戰后爆發的世界各地局部戰爭,美軍都有參與,如海外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等,美軍之所以能那么快速的反應,多數都是依靠其強大、龐大的駐外軍事基地。

世界上著名的軍事基地有哪些

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歷來是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也是美駐軍人數較多、軍事設施最集中的地區,該區基地數量占美軍海外基地總數的53%,并呈兩線配置:中歐基地群、南歐基地群以及中東、西亞、北非基地群構成第一線的前沿基地;英國、冰島和伊比利亞半島的西歐基地群構成第二線的中間基地

1、中歐基地群:該區為歐洲心臟地帶,冷戰期間是對抗蘇聯的前沿

冷戰結束后,中歐地區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對地區沖突做出快速反應,同時也有防范俄羅斯的戰略意圖

該區美軍事基地分布于德國、比利時與荷蘭三國

陸軍基地:德國斯圖加特(歐洲美軍總部駐地)、海德堡(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部)、維爾茨堡(美陸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駐地)、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美陸軍第1裝甲師駐地)

空軍基地:德國拉姆施泰因(美國駐歐洲空軍司令部駐地)、施潘達勒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