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網織紅細胞經活體染色后,嗜堿性物質(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胞質中的藍色顆粒是由于含有何種物質請幫忙給出每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和分析,謝謝!)

时间:2024-05-12 00:39:03 编辑: 来源:

網織紅細胞概念錯誤的是

網織紅細胞概念錯誤的是經活體染色后,嗜堿性物質凝聚成紫色顆粒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紅細胞間的過渡細胞,屬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其胞質中殘存嗜堿性物質核糖核酸(RNA),經活體染色后,嗜堿性物質凝聚成藍黑色顆粒,顆粒與顆粒連綴成線,線連接成網

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網織紅細胞、點彩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三者有無關系,其表現形態有何差異?

網織紅細胞、點彩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的關系

相同:  

網織紅細胞、點彩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都是未發育成熟的紅細胞。 

不同:

1、三者代表的臨床意義不同:

網織紅細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存在于正常外周血中,占比約為0.5-1.5%;點彩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本身極少見,常表示骨髓造血活躍,或者病態造血。

2、三者形態不同:

網織紅細胞經煌焦油藍染色后,在紅細胞內呈現藍色的點粒狀、網狀、絲球狀等五種形態。嗜多色性紅細胞,能被多種染色劑染色;點彩紅細胞是指紅細胞內出現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蘭色顆粒者。

3、三者的范圍互相有交叉。如嗜多色性紅細胞是網織紅細胞經瑞氏染色的結果。

百度百科——點彩紅細胞

百度百科——多色紅細胞

影響網織紅細胞計數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網織紅細胞計數標準性的因素為染液的質量、計數紅細胞的個數、染色溫度和時間、網織紅細胞的辨認水平。網織紅細胞計數:

(一)原理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色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活體染色法)

成人和兒童:0.005-0.015

新生兒:0.02-0.06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24-84)×10^9/L

(四)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計數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紅系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貧、急性失血、缺鐵貧、巨幼貧等,網織紅細胞減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減低,常見于再障、骨髓病性貧血。

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巨核細胞

(一)紅細胞

紅細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0μm),周緣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標本中呈中央染色較淺、周緣較深。在掃描電鏡下,可清楚地顯示紅細胞這種形態特點。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約140μm2),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適應其功能――攜O2和CO2。新鮮單個紅細胞為黃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猩紅色,而且多個紅細胞常疊連一起呈串錢狀,稱紅細胞緡線。

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于紅細胞缺乏線粒體,ATP由無氧酵解產生;一量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這種形態改變一般是可逆的。可隨著ATP的供能狀態的改善而恢復。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3%。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CO2分壓低,血紅蛋白即放出 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它器官的組織時,由于該處的CO2分壓高而O2分壓低,于是紅細胞即放出O2并結合CO2。由于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紅細胞數的平均值,男性約400萬~500萬個,女性約350萬~450 萬個。每100ml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 12~15g,女性約10.5~13.5g。全身所有紅細胞表面積總計,相當于人體表面積的2000倍。紅細胞的數目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變,如嬰兒高于成人,運動時多于安靜狀態,高原地區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區居民,紅細胞的形態和數目的改變、以及血紅蛋白的質和量的改變超出正常范圍,則表現為病理現象。一般說,紅細胞數少于300萬/μ1,血紅蛋白低于10g/100ml,則為貧血。此時常伴有紅細胞的直徑及形態的改變,如大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9μm,小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6μm。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由于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區明顯擴大。

紅細胞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使出入紅細胞的水分維持平衡。當血漿滲透壓降低時,過量水分進入細胞,細胞膨脹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hemolysis);溶血后殘留的紅細胞膜囊稱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漿的滲透壓升高,可使紅細胞內的水分析出過多,致使紅細胞皺縮。凡能損害紅細胞的因素,如脂溶劑、蛇毒、溶血性細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網織紅細胞的直徑略大于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網織紅細胞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恒定。

(二)白細胞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男女無明顯差別。嬰幼兒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用嗜堿性粒細胞。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1.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核染色質呈團塊狀。核的形態多樣,有的呈臘腸狀,稱桿狀核;有的呈分葉狀,葉間有細絲相連,稱分葉核。細胞核一般為2~5葉,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況下,核1~2葉的細胞百分率增多,稱為核左移;核4~5葉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右移。一般說核分葉越多,表明細胞越近衰老,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有些疾病情況下,新生的中性粒細胞也可出現細胞核為5葉或更多葉的。桿狀核粒細胞則較幼稚,約占粒細胞總數的5%~10%,在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其比例顯著增高。

中性粒細胞的胞質染成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的淡紫色及淡紅色顆粒,顆粒可分為嗜天青顆粒和特殊顆粒兩種。嗜天青顆粒較少,呈紫色,約占顆粒總數的 20%,光鏡下著色略深,體積較大;電鏡下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6~0.7μm,電子密度較高,它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異物。特殊顆粒數量多,淡紅色,約占顆粒總數的80%,顆粒較小,直徑0.3~0.4μm,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內含堿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殺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細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當機體某一部位受到細菌侵犯時,中性粒細胞對細菌產物及受感染組織釋放的某些化學物質具有趨化性,能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細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細菌,形成吞噬小體。吞噬小體先后與特殊顆粒及溶酶體融合,細菌即被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多肽等成分殺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在體內起著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后,自身也常壞死,成為膿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約6~7小時,在組織中存活約1~3天。

2.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0.5%-3%。細胞呈球形,直徑10~15μm,核常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均勻、略帶折光性的嗜酸性顆粒,染成桔紅色。電鏡下,顆粒多呈橢圓形,有膜包被,內含顆粒狀基質和方形或長方形晶體。顆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種溶酶體。

嗜酸性粒細胞也能作變形運動,并具有趨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釋放組胺酶滅活組胺,從而減弱過敏反應。嗜酸性粒細胞還能借助抗體與某些寄生蟲表面結合,釋放顆粒內物質,殺滅寄生蟲。故而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在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僅停留數小時,在組織中可存活8~12天。

3.嗜堿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堿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顆粒具有異染性,甲苯胺藍染色呈紫紅色。電鏡下,嗜堿性顆粒內充滿細小微粒,呈均勻狀或螺紋狀分布。顆粒內含有肝素和組胺,可被快速釋放;而白三烯則存在于細胞基質內,它的釋放較前者緩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白三烯參與過敏反應。嗜堿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可存活12-15天。

嗜堿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態,以及顆粒的大小與結構上,均有所不同。但兩種細胞都含有肝素、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堿性粒細胞的功能與肥大細胞相似,但兩者的關系尚待研究。

4.單核細胞單核細胞(mon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3%~8%。它是白細胞中體積最大的細胞。直徑14~20μm,呈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腎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質顆粒細而松散,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呈弱嗜堿性,含有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使胞質染成深淺不勻的灰藍色。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這些酶不僅與單核細胞的功能有關,而且可作為與淋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