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荷蘭海上貿易衰落的原因(荷蘭衰落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4-06-01 17:41:51 编辑: 来源:

荷蘭衰落的主要原因

問題一:荷蘭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過度依賴外界經濟 荷蘭走向衰敗的原因

在競爭中衰落

荷蘭經濟繁榮的基礎是商業,尤其是船運業,也就是對外轉口貿易。本身無資源的荷蘭過多的依賴于對外貿易,說明了其經濟基礎相當的脆弱。銀行的放貸對象多為各國君主,在戰亂頻生,各國經常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貸款常常收不回來,這不能不深深地影響荷蘭的經濟,進而影響到其他方面。

脆弱的經濟基礎。荷蘭缺乏發展工業所需的資源以及廣袤的國土和眾多的人口,雖然它成為世界霸主,但發展后勁是不如英法的。它過于依賴外貿的脆弱的經濟基礎也十分容易受到打擊。當18世紀時,西歐各國逐漸從內部混亂中抽出身來,他們采取高關稅和對本國企業進行高額補貼的辦法與已占據壟斷地位的荷蘭展開競爭。荷蘭的優勢被迅速削弱了。根據通過波羅的海門戶松德海峽松德海峽是波羅的海的門戶,荷蘭早期最有利可圖的生意是通過此將貨物運往歐洲各地。的記錄,1497年,通過的荷蘭船只是567艘,1597年是3908艘,1697年超過了4000艘。從此以后就開始下降,1781年就只有11艘了,以后雖有好轉,但也不到先前數目的一半。這反映了商業全線的衰退。與南美洲的貿易也于1713年被英國壟斷。曾經非常賺錢的漁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衰退。在1736年有219艘漁船,10年后就只剩下144艘了,以后再也沒有恢復過。東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堅持不下去了,董事們采取金融欺詐的方式來使收支平衡。為了維持高股息,使股票保持高價位,公司往往寧可以3倍于國內的利息借債也不讓國內的人知道公司缺錢。1780年以后,它實際上已經破產了。

大量貸款成為壞賬。由于經濟的極度繁榮,18世紀的荷蘭成了全世界的大借貸國。有個形象的比喻說,荷蘭就是一個由艦隊守衛的帳房。但問題在于,荷蘭向每個國家貸款時,還意味著它必須和每個國家保持友好的關系。若與英國或法國開戰,則意味著這些國家將立即停止支付大部分的利息,因而對總體的繁榮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更糟糕的是,不管荷蘭卷入與誰的戰爭,將都意味著它在與自己的資本作戰。出于這個原因,與任何一個國家的戰爭都必須不借一切代價加以避免。但現實是,荷蘭不斷地卷入戰爭中,不僅支出大量軍費,也損失大筆的利息。法國大革命,也讓荷蘭損失了一大筆收入。

在國外大量的投資,對國內的產業而言就意味著直接的損失。生活費用在繁榮的尼德蘭要大大高于周邊國家。當各產業被迫與海運商船競爭時,產業主必須付更高的工資才能得到人手。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增加生產成本,也就意味著投入的資本只具有較低的利潤率。但是出于投資者的本能,當在國外十拿九穩可以得到6%或7%利潤的時候,便不會以4?5%或5%的預期利潤在國內投資。這表明在整整一個世紀中,當來自國外的競爭開始嚴重影響荷蘭的市場時,荷蘭的制造商無力擴大生產以迎接這個新的競爭的挑戰。

對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的投入不足。在荷蘭,海軍的作戰費用屬于特別開支,不能由常規的稅收負擔,需要由聯省議會特別撥款。但當時有5個海軍部,各自都有獨立性,當執政在時,可能還會協調一致行動,當沒有執政時,就陷入了混亂。17世紀晚期的持久戰爭產生了巨額費用,但在戰爭就要最后結束時,執政威廉去世,各省突然停止提供經費,結果各海軍部面臨破產。由于戰爭還在繼續,海軍部便得到允許借錢。一些愛國者愿意以9%的報酬借錢給海軍部。但在借了大筆款項之后,僅荷蘭省的3個海軍部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的時候仍欠債達1000萬荷蘭盾。軍官和水手被解雇了,他們或者過起了市民的生活,或者移居別的國家,為能付得起報酬的外國海軍服役。從1713年到1......>>

問題二:17世紀荷蘭衰落的詳細原因 很簡單,荷蘭是商業帝國,他亥經濟來源只有經商。除了造船,工業并不發達,而且國家小,實力不大.而英國則是工業國家,可以生產大量商品,比荷蘭做轉口貿易利潤高,更重要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原始積累,英國綜合國力比荷蘭強,軍事實力也強于荷蘭,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奪得了海上霸權,那荷蘭商業帝國的衰弱就注定了。

問題三:荷蘭崛起的原因 5分 荷蘭崛起的原因有四點:

第一點,荷蘭在從西班牙手中取得獨立之后,國家內部保存著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人民積極進取,努力開拓。

第二點。荷蘭的地理位置適合發展貿易,而且還正趕上海上商業貿易時代的到來。順利發展成了整個歐洲的馬車夫。

第三點。荷蘭人國內商業氣氛濃厚,人人追逐商業利潤。封建勢力薄弱,政治管理氣氛寬松。這些也保證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四點,荷蘭崛起時正趕上新型資產階級國家英國還沒崛起,老牌海上帝國日趨沒落。國際環境比較優良,外部威脅變少。這也大打促進了荷蘭的發展。

問題四:荷蘭崛起得益于哪些因素,他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17世紀時因陸空交通不發達,荷蘭造船業發達。加上荷蘭的鹿特丹港口在歐洲大陸上是中心位置,所以荷蘭當時壟斷世界60%左右的海上物流生意,后來隨著陸地和航空事業的發展,荷蘭物流的優勢逐漸減弱。

問題五:荷蘭商人成功與中國商幫衰落的原因 “海上馬車夫”是靠很早就進行遠洋航海、發現了新航道,殖民掠奪,擁有較強的海上力量,最主要是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了集權政治,迫切需要不斷開發市場,獲取更加廉價的資源,本國那么小,也就走上了對外的道路了。

而中國商幫衰落的原因,一,明清晉商是因清興而盛,因清忘而衰;二,“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傳統觀念,束縛了晉商的發展;三,墨守陳規,思想保守。

問題六:17世紀荷蘭急劇衰落的最主要原因為何不是: 商業資本發達但工業資本不足 光發展商業而不發展工業,而當時想自由貿易是不可能的,當遭遇貿易壁壘時,國民經濟受到的損害較大。當然還有比較標準的答案,充分解釋了商業資本發達而工業資本不足,你可以參考。

荷蘭經濟迅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①工業生產基礎薄弱,缺少發展工業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工場手工業雖然曾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原料、土地、勞動力和資金都感到不足,特別是幾種重要的原料嚴重缺乏,如羊毛、木材、煤、鐵等都仰賴國外進口,這就大大地限制了工業生產的發展。②對外貿易極不穩定,商業缺少有力的支持。雖然有著發達的對外貿易,但是商業霸權地位的建立,卻使得資產階級熱衷于經商致富,從而忽視了本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大量資金都被投入商業甚至流出國外。由于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商業的優勢自然也就不能長期維持下來。另外,對外貿易常常會受到國外市場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外貿易又主要是轉口貿易,所受的影響更大,外貿狀況經常起伏不定,造成了對國民經濟的損害。③在國外競爭中受到嚴重打擊,削弱了實力。17世紀正是西歐國家加速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英、法等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與荷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650~1663年間英國頒布的一系列航海條例,17世紀下半期法國實行的保護關稅政策,主要都是為了打擊荷蘭,使荷蘭在經濟上受到很大的損失。為了維護自己的海上霸權,荷蘭也在1652~1654年和1665~1667年兩次發動對英國的戰爭,在1672~1678年又和法國長期作戰。戰爭的結果并沒有改善荷蘭的處境,反而造成了國家財力的空虛,加速了經濟的衰落。

曾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為何從輝煌走向沒落?

在17世紀初,荷蘭總人口不足200萬,而商船數量居歐洲首位,商船噸位占歐洲總噸位的五分之四,是英國的四到五倍,法國的七倍。到17世紀中葉,荷蘭在航海和世界貿易方面達到了巔峰,然后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成為新的商業霸主并統治著海洋,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因為當時荷蘭是歐洲最大的商船國家,這意味著荷蘭的海外貿易十分豐富。而荷蘭衰落的根本原因也是過度依賴海外貿易,而其自身經濟相當脆弱,并最終導致一系列新問題,使得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逐漸衰落。

起初,荷蘭能夠崛起。當地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航海業相對發達,而且靠近大海,這是殖民擴張的固有優勢。另一方面,歐洲正在為霸權而戰。主要是德國新教與英國和法國聯手反對德國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荷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獲得了強大的支持,并從30年戰爭的最終合同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使荷蘭得以強勁崛起。

1672年,荷蘭和法國英國和三個德意志主教轄區同時開戰,這一年在荷蘭歷史上被稱為“災難年”。在海上,它可以成功地阻止英國和法國海軍進入西海岸。然而,在陸地上,它幾乎被來自東部的法國和德國軍隊占領。盡管荷蘭試圖扭轉一些局面,但它已無法恢復昔日的輝煌。18世紀,荷蘭陷入了衰落的狀態。來自英國的經濟競爭以及荷蘭政治派系的斗爭極大地損害了荷蘭的活力。

在十八世紀,荷蘭大刀闊斧裁軍:十七世紀末荷蘭擁有8艘80門火炮的巨型戰艦以及120艘各類海軍船只,而十八世紀只剩下一艘巨型戰艦和不足10艘軍艦,導致沒有足夠的海軍力量保護海洋貿易。英國和荷蘭之間發生了四次戰爭,尤其是英國和荷蘭之間的第四次戰爭。荷蘭人根本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結果非常悲慘,海上軍事力量完全消失。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護,荷蘭就沒有了海上貿易。

從那時起,荷蘭再也負擔不起組建龐大的商業船隊。此外,各國拒絕償還從荷蘭購買的國債和利息。荷蘭已經完全結束了它的輝煌。戰后,英國取代荷蘭成為海上貿易的霸主。

17世紀荷蘭急劇衰落的最主要原因為何不是: 商業資本發達但工業資本不足

光發展商業而不發展工業,而當時想自由貿易是不可能的,當遭遇貿易壁壘時,國民經濟受到的損害較大。當然還有比較標準的答案,充分解釋了商業資本發達而工業資本不足,你可以參考。

荷蘭經濟迅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①工業生產基礎薄弱,缺少發展工業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工場手工業雖然曾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原料、土地、勞動力和資金都感到不足,特別是幾種重要的原料嚴重缺乏,如羊毛、木材、煤、鐵等都仰賴國外進口,這就大大地限制了工業生產的發展。②對外貿易極不穩定,商業缺少有力的支持。雖然有著發達的對外貿易,但是商業霸權地位的建立,卻使得資產階級熱衷于經商致富,從而忽視了本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大量資金都被投入商業甚至流出國外。由于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商業的優勢自然也就不能長期維持下來。另外,對外貿易常常會受到國外市場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外貿易又主要是轉口貿易,所受的影響更大,外貿狀況經常起伏不定,造成了對國民經濟的損害。③在國外競爭中受到嚴重打擊,削弱了實力。17世紀正是西歐國家加速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英、法等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與荷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650~1663年間英國頒布的一系列航海條例,17世紀下半期法國實行的保護關稅政策,主要都是為了打擊荷蘭,使荷蘭在經濟上受到很大的損失。為了維護自己的海上霸權,荷蘭也在1652~1654年和1665~1667年兩次發動對英國的戰爭,在1672~1678年又和法國長期作戰。戰爭的結果并沒有改善荷蘭的處境,反而造成了國家財力的空虛,加速了經濟的衰落。

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崛起,又+很快衰落。荷+蘭是怎樣成為+海上馬車夫?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歐洲歷史上最早崛起的兩個國家之一。他們在15世紀和16世紀的探險和殖民活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很快又陷入了衰落。與此同時,荷蘭卻成為了海上的馬車夫,崛起為一個強大的海上帝國。本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