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稱為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基石的是什么(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是什么)

时间:2024-05-18 05:05:29 编辑: 来源:

被稱為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基石的是

被稱為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基石的是:比較優勢理論。

古典貿易理論以李嘉圖和亞當斯密為代表,分別是比較優勢理論和絕對優勢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主要包括,要素稟賦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新貿易理論包括壟斷優勢理論,所有權還有區位優勢理論,還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論。

簡單來說,三者的區別在于:

2.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都解釋的是產業間貿易,認為產品是同質的。而新貿易理論解釋的是水平分工下的產業內貿易,認為產品異質。

3.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都認為是完全競爭市場。而新貿易理論則開始討論壟斷和寡頭市場。

內容概要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沒有對單獨企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產業間貿易。在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大多數研究都假定規模報酬不變的條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業所在產業部門的規模,企業的規模則是模糊的。新貿易理論主要研究的是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業內貿易。

雖然Helpman-Krugman差別產品模型對企業的規模做出了限定,但為簡化起見,選用的是典型企業,也不考慮企業間差異。近期的實證研究表明,考慮企業間的差異對于理解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同一產業部門內部企業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

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是什么??

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為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

大衛·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成本貿易理論(后人稱為“比較優勢貿易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基礎和貿易利得,大大發展了絕對優勢貿易理論。

買粉絲://ke..買粉絲/view/277464.htm

以什么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國際貿易的基石

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國際貿易的基石。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該組織第143個成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里程碑,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歷史新階段。

為全面遵守和執行世貿組織規則、履行中國“入世”承諾,中國在“入世”前后開展了大規模的法律法規清理工作。中央政府層面清理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地方層面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規19萬多件,覆蓋投資、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方面。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7年來,積極踐行自由貿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諾,大幅開放市場,實現了廣泛的互利共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既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經濟學問題: 請簡述凱恩斯的適度通貨膨脹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應當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國國內市場與經濟運行方式的國民經濟學,二是研究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運行方式的世界經濟學

《資本論》所闡述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學部分,我們說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石,通常是就這一部分而言的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世界經濟學部分是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的,因此,我們把國際價值論稱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

不論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來看,或者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需要來看,新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都應該包括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研究世界市場經濟的世界經濟學部分

一、馬克思計劃寫作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以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理論體系作為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把用馬克思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成果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而這一部分又往往被當作是對馬克思經濟學的延伸和發展

編寫新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首先應該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在馬克思眼中,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完整體系是什么,二是如何隨著歷史的發展,用馬克思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當代經濟問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對于馬克思眼中的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其實許多人是清楚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在《資本論》開始寫作之前,馬克思對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寫作有一個“六冊計劃”

《資本論》第一卷是1867年出版的

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始于19世紀40年代初,而到了50年代中,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了

1857年8月,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導言”第3節“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中,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即“五篇計劃”

他寫道:“顯然,應當這樣來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規定,因此它們或多或少屬于一切社會形式,不過是在上面所闡述的意義上

(2)形成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結構并且成為基本階級的依據的范疇

資本、雇傭勞動、土地所有制

它們的相互關系

城市和鄉村

三大社會階級

它們之間的交換

流通

信用事業(私人信用)

(3)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

就它本身來考察

‘非生產’階級

國債

公共信用

人口

殖民地

向外國移民

(4)生產的國際關系

國際分工

國際交換

輸出和輸入

匯率

(5)世界市場和危機

”① 這是馬克思第一次提到他完整的研究和寫作計劃

顯然,第四篇“生產的國際關系”和第五篇“世界市場和危機”明確地表明了馬克思將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納入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

“五篇”計劃雖然前后三次進行了細節的修改,但是,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作為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這一點始終不變

1858年2月,馬克思在寫給拉薩爾的信中,首次明確地提出他的政治經濟學寫作的“六冊計劃”:“全部著作分為六冊:(1)資本(包括一些緒論性的章節);(2)地產;(3)雇傭勞動;(4)國家;(5)國際貿易;(6)世界市場

”②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序言》中第一次向公眾正式地宣布了他的“六冊計劃”

他寫道:“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

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相互聯系是一目了然的

”③ 很顯然,“六冊計劃”是以嚴密的邏輯聯結而成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體系中,馬克思是以“資本”這一最為抽象也是最為本質的經濟范疇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并且按照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和從簡單上升到復雜的分析方法來展開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的考察

必須注意到,馬克思用分號將這六冊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冊“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考察的重點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即資本家、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人階級之間的社會關系及其賴以存在的經濟范疇,后三冊“國家、對外貿易與世界市場”考察的重點則是世界各國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

因此,馬克思始終都把對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的考察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前三冊與后三冊之間的邏輯關系

馬克思“六冊計劃”中的后三冊分別是《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

第四冊《國家》研究的是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內的總和,或稱為“生產者國家”

④在這里,前三冊所研究的三大階級結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由“國家”概括起來

同時,第四冊《國家》又是研究第五冊《對外貿易》和第六冊《世界市場》的邏輯起點

在《對外貿易》中,邏輯的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研究作為各個行為主體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生產者國家”跨出一國國界所發生的對外經濟關系,包括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資本輸入與輸出、匯率等內容

接著,在《世界市場》中,邏輯進一步發展,各個資本主義國家聯結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在世界市場上,各國國內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就發展成為“生產者國家的關系”

⑤因此,在后三冊中,馬克思也是根據邏輯與歷史的發展行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及其通過對外貿易而實現的在世界市場上的總體發展

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世界市場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邏輯結果

同時必須看到,馬克思對于這六冊前后兩大部分的篇幅安排是有差別的,他在1858年3月11日給拉薩爾的信中寫道:“整個著作將分為六冊,不過我并不準備每一冊都探討得同樣詳盡;相反,在最后三冊中,我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而前三冊專門闡述基本經濟原理,有時可能不免要作詳細的解釋

”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馬克思認為“資本”、“土地所有制”和“雇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依以存在的基礎和本質特征,這些經濟范疇的內涵及其相互聯系是政治經濟學的“精髓”,必須詳細地論述

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最本質、最抽象的經濟范疇,才能在此基礎上去研究較為具體和復雜的“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等其他經濟范疇

此外,在馬克思生活的年代,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總和的世界市場總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還未最終形成,內在的各種矛盾尚未充分展開,因此,馬克思本人“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但是,他認為,這樣“別人就容易在已經打好的基礎上去探討了

”⑦ 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以及后來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資本論》第二、三卷,從總體上看只是“六冊計劃”中的第一冊第一篇《資本一般》三章的內容演變而來的,但是,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和論述了“六冊計劃”中其他各冊的內容

馬克思始終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經濟理論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把它作為《資本論》的一個“可能的續篇”

⑧他認為“世界市場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又是它的結果

”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只有在世界市場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⑩遺憾的是,馬克思本人來不及完成其宏偉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與寫作計劃,無法親自建立其所設想的世界市場經濟理論體系

二、國際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 在馬克思的“六冊計劃”中,前三冊是以一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研究對象,而后三冊則突破國家界限來考察各國在世界市場上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因此,可以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以研究一國經濟運行為主要內容的國民經濟學,二是以研究世界市場為主要內容的世界經濟學

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

當然,這里所說的國民經濟學不僅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