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戰海外種田建國小說(關于三國演義)

时间:2024-05-29 01:42:26 编辑: 来源:

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后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周瑜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后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后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后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貂禪

貂嬋,傳說中一個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在這個野獸英雄、戰士與謀士,在這個完全被男人棄斥的三國時代,貂嬋卻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目、最為動人的交點,她無情的摘走了男人們夢寐以求的榮耀與知名度。她的美貌讓整個三國失魂落魄,她的才智讓三國時代的天下英雄黯然消魂,她幾乎要整個三國時代弄得暈頭轉向!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國演義》說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云到畫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貂蟬的美,素有“閉月”之稱;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于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的貂蟬,是否真如羅貫中所描繪的?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杰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由于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故貂蟬是王允家中的歌妓這一說法流傳最廣。王允是漢獻帝時的司徒,因不滿于太師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無良策,終日茶飯無心。他視為親女兒的歌妓貂蟬窺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于是王亢精心設計了個“連環美人計”,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于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貂蟬對王允的意圖心領神會,一會兒在呂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許,卻被董卓霸占的癡情人,一會兒又在董卓面前裝作受呂布調戲的無辜者,使董、呂彼此恨之人骨,終于反目成仇,最后呂布殺董卓,夷其三族。貂蟬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計劃實施得天衣無縫,順利地鏟除了當時朝中一大禍害,后人嘆日:“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于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說。據《后漢書·呂布傳》載,董卓任呂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有一次,呂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手腳輕健方得避開,從此昂布對董卓暗懷怨憤。后董卓派呂布守中*(宮中的小門),這是對他的信任,呂布卻趁機與侍婢私通,兩情相許,又惟恐董卓識破,由此生出許多矛盾。由于這段記載與三國故事中貂蟬約呂布在鳳儀亭相會,董卓明畫如刺呂布的情節相合,人們認為使董、呂反目的貂蟬,實際上是董卓的婢女。

還有人認為,貂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曹操與劉備圍呂布于下邳,關羽向曹操請求說,呂布派部將秦宜祿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請把秦之妻賜我為妻。曹操答允了。后關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產生好奇心:那秦宜祿之妻是否乃絕色之人?于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將秦妻送入自己營帳,隨后便“自留之”,關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雜劇就在此基礎上附會出一個《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故事來,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往引誘。貂蟬使出千種柔情,百般挑逗,關羽不為所動,最后殺死貂蟬,以示心跡。這里,貂蟬與秦宜祿之妻便合二為一了。

此外,徽劇、川劇、紹劇、京劇都有《斬貂》劇目,寫呂布在白門樓殞命后,其愛妾貂蟬為張飛所獲,送至關羽處。關羽甚愛憐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戀女色而身敗名裂,便逼令貂蟬自刎。因而,又有“貂蟬為呂布之妻說”。如果貂蟬成為呂布妻(或妾),是在呂布殺董卓之后,那么此說與一、二說不矛盾,有人據此認為此說不能自成一說。

總之,貂蟬的故事,或出于小說,或出于戲劇,文人的渲染與演繹使她越來越不可捉摸。由于這些故事或多或少與史實有關,真真假假,更為難辨,以致歷史上的貂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就成為難解的懸案了。

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后。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曹操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后兩次出兵鎮撫了山越(即秦漢時的百越),穩定了江東六郡的局勢。公元208年,率大軍親征黃祖,奪得江陵,復與劉備聯合,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為建業(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率大軍伐吳。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迎戰,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次年三月大破蜀軍。公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公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和曹操一樣,孫權也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建安七、八年間,他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采用軍中編制,設置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孫權還采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并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于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建業開鑿東渠,寬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傾瀉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開鑿破崗瀆運河,通往云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內河航運,又可供灌溉農田。

為了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后,為了擴大勢力,東吳的對外聯系也擴大了范圍。公元230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土萬人,浮海求夷州、稟州。”吳軍達夷州(即今臺灣島),開始書寫大陸與臺灣島交往的歷史。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諳國建立了友好關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系。

同時,為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還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后,他曾下令諸將,“盡除荊州民租稅”,并加強武備,崇尚節儉。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詔,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不要再征租賦。

這些措施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東吳的綜合國力,在客觀上也有利于農民生活的穩定和逐步改善。

黃忠

黃忠,蜀國五虎大將最后一位。字漢升,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后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后,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后,拜忠為后將軍,后賜關內侯。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后人有詩嘆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馬超

馬超,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縣)人,出身于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后,領兵為父 報仇。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于潼關,后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后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鄉侯。用一桿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余,謀不足。后病死。

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卓年幼時已勇武非常。漢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當黃巾起義時,朝廷任命卓為中郎將,以平民變。但兵敗,被革職。后因西涼韓遂起兵,朝廷再命卓為將討之。

當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時,卓應進之請入京協助。但卓未至而何進先被殺害。當京城大亂時,卓乘勢以勤王的名義入洛陽。為了樹立威信,卓決定廢少帝而另立陳留王為天子。大部分王公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唯獨執金吾丁原反對。董卓遂以利誘其部下呂布殺原。原死后,董卓吞并其軍,至此京城兵權唯在卓手。

董卓大權在握后只懂淫亂宮廷、殘害百姓。他喜用殘酷手段對抗異己。當山東諸侯聯軍討卓時,他決定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有千年歷史的洛陽便成為一片頹垣敗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呂布設計暗殺董卓,結束其殘暴的一生。

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后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后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回到劉備身邊。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后人有詩嘆道:

漢末才無敵,云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后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公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后人有詩嘆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勵志人物故事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勵志人物故事

盤點中國十大歷史勵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這些歷史名人給我們什么樣的勵志啟示。下面為大家帶來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勵志人物故事,快來看看吧。

1、姜尚

因為年代太久遠,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傳說他活了100歲,這畢竟是傳說。不過說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沒問題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傳奇性,不過可能沒幾個人有這樣的運氣。當然自己的實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