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國的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可以反映出(判斷題 國際貿易原理判斷題)

时间:2024-05-17 19:35:35 编辑: 来源:

出口的外幣價格下跌,外國對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上升,所以出口增加。同時,其進口商品的本國貨幣價格上升,這會抑制貶值國對這些進口商品的需求,所以進口減少。總之,貶值有利于一國擴大出口,抑制進口,改善一國貿易收支地位。這是貶值最重要的經濟影響,也是一國貨幣當局降低貨幣對外交換比例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

但是,這里必須注意兩個問題:

1.“時滯”問題。是指在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下跌以后,外國對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不會馬上增加,從而一國的出口量不會馬上擴大。這樣在貶值的初期,一國的出口收入反而會減少,同時,進口量也不會馬上減少,但是,所支付的外匯數量會立即增加。所以在貶值的初期,一國的貿易收支情況不會立即改善,反而會趨于惡化。只有經過一段時間以后,進出口數量會逐步發生變動,貿易收支會好轉。這叫做貶值的“J曲線效應”。

2.“彈性問題”。在貶值以后,經過一段時間,一國商品出口的數量是有增加,但同時由于這些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下跌了,因此隨著出口數量的增加,其出口所得到的外匯收入卻不一定增加,這樣,在貶值以后,出口增加一定要達到相當程度,才有可能抵銷和超過外幣價格下跌的損失。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他國家對貶值國出口商品的需求狀況:貶值國的出口能否大量增加,取決于外國對其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即由其價格漲跌而導致的需求增加的程度。另一方面,在貶值以后,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其需求會減少。但是減少的程度,也要看其需求彈性。因此把這二方面的情況結合起來,一般認為,貶值能否改善一國的貿易收支,決定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和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如果兩者之和大于1,則貶值可以改善一國的貿易收支狀況。這就是所謂“馬歇爾----蘭納條件”。如果符合這一條件,將有助于貿易收支狀況的改善。

(2)對資本項目的影響

貶值對長期資本流動的影響較小,因為長期資本的流動主要取決于利潤和風險情況。不過貶值后,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上升,因此有利于外國到貶值國家進行直接投資。但對短期資本流動來說,其影響則是不利的。貶值以后,以貶值國貨幣為面額的金融資產的相對價值也就下跌。本國銀行的非居民存款或非居民對該國國庫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也會縮減和抽出,以防損失。并且由于貶值,對該國貨幣在遠期外匯市場上的預期會發生變化,這樣就會打破所謂“利息平價關系”,激起大量資金為謀取套匯套利利益而流向國外,同時,貶值會造成一種通貨膨賬預期,即人們預計該國貨幣的對外匯率進一步下跌,從而造成投機性資本的外流。

(3)對國內物價和收入水平的影響

貶值對國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其國內物價和收入的影響,以及對其國內生產結構和整個國內經濟狀況的影響。

1.貶值以后,進口商品的物價用貶值國的本國貨幣表示會上升。這會引起用進口原料加工的商品價格上升,進而推動與進口商品相類似的國內商品價格上漲。如果該國對進口品的需求彈性很小,也就是說這些進口品是貶值國所必須進口的,本國無法依靠國內的力量來滿足對這類商品的需求,或沒有其他的替代品,那么在進口物價及相關產品的物價上升而需求又不下降的情況,會推動貶值國國內消費物價水平上升。

2.由于物價普遍上升,人們手中所持有的現金余額的實際價值下跌,因此就須增加現金持有額,才能維持原來的實際需要水平,這導致社會各界的實際支出將減少。而隨著人們手中持有的現金增加,一方面對金融投資的供應減少,另一方面為了增加手中持有的現金,人們須把原先擁有的金融資產換成現金,這會導致金融資產的價格下跌。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就會導致國內利率上升。而國內利率的上升,又會限制貶值國國內的貨幣量的增加。

3.在貶值過程中,用進口原料加工的產品和同進口品相類似的商品的價格會首先上升。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的利潤會迅速增加,但工人的工資卻不可能跟著增加,這就導致一種收入再分配過程。

4.在收入再分配過程中,企業主的收入增加,而他們的儲蓄傾向較高,所以從整體上說,國內支出水平將降低。而且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隨著物價的上升,工資水平也會上升。這時會產生一種“貨幣幻覺”現象,即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因而把他們認為是增加了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進行儲蓄,這會減少實際支出,從而也會影響到國內商品的需求及物價。

5.貶值以后,由于出口品在國外的競爭力提高,出口擴大,出口產品生產業的利潤增加,將促使其他產業改為從事出口產品制造,資金亦會由其他行業流向出口產品制造業。而利潤的上升,也會使工資上升,這樣由于出口產品生產廠的工資較高,引起勞動力的移動,出口方面的產業趨于繁榮。另一方面,貶值后,進口商品成本增加,其銷售價格上升,對原來進口的一部分需求,將轉向貶值國的國內產品,同時國內產品對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也提高了,因此,內銷產品行業也將會繁榮。因此,貨幣的貶值,還會深刻影響到一國的生產結構。綜上所述,匯率的變動,可以對一國的進出口、一國的生產結構、一國的收入再分配、一國的利率和貨幣供應等狀況,以及一國的消費水平,都產生重要影響。

匯率變動的這種獨特性質,對一些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這些國家國內金融體系很不發達,要用貨幣政策來影響國內經濟,往往要受到很大阻礙。所以,這些國家經常利用匯率政策來達到國內經濟的目標。這種做法除了可以達到同貨幣政策大體相同的效果以外,還有其他一些好處,這就是匯率變動對物價的影響,往往是直接的,短期內就可收到效果。這種短期“沖擊”,可以抵銷其他力量的作用,從而使政策更加有效。而匯率變動對國內貨幣收入狀況的影響,往往是間接的、悄悄發生作用的、不易引起社會動蕩。因此,匯率變動作用雖大,卻又不太引起注意,所以作為一種政策工具,匯率變化有其獨特的吸引力。云掌財經團隊為您解答

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是什么?

第一階段:建國時至1978年。

這一階段,我國的經濟體制尚實行配給制,采用計劃經濟制度。外貿局限于互通有無,調劑余缺,農副及礦產資源型產品構成了出口商品的主流,貿易關系受制于外交政策和國家關系的變化。對外貿易主要被看作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補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建國初期,中國出口商品以農副產品等初級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80%,反映出中國當時的經濟結構和生產水平。隨著國內工業的迅速發展,出口商品結構也發生較大變化,輕紡產品成為主要出口商品,重工業產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趨勢。但直到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仍高達53.5%。進口商品結構方面,舊中國以進口消費品、奢侈品為主的狀況得以改變,生產資料在進口中占據了主要地位,每年占總進口的80%左右。按照“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經濟建設方針,這一階段中國在利用國外資金為本國經濟建設服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和實踐。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前期,亞非拉越來越多的國家贏得民族獨立,新中國廣泛建立、積極發展同這些國家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貿易關系,簽訂政府間貿易協定,開展易貨貿易、邊境貿易、記賬貿易、現匯貿易等靈活多樣的進出口貿易,與此同時,還向這些國家提供貸款或無償援助。此外,中國內地始終堅持對港澳地區長期穩定供貨的貿易政策,即使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也保證了對港澳地區的供應。同時經港澳的轉口貿易也成為打破西方國家封鎖的突破口。

為了補足國內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中國利用各種機會和途徑,推動同日本、西歐等西方國家的民間貿易以至官方貿易。特別在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由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開始轉向日本、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到1965年,中國對西方國家貿易額占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文化大革命”(1966-1976)使對外貿易遭受嚴重干擾破壞而出現較大曲折起伏。70年代初,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對外關系迅速改善。中國同日本、德國、美國等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交。對外貿易重新獲得恢復和發展,西方國家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技術引進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下,中國在70年代末進入改革開放的醞釀和準備階段。

第二階段:1978年至1990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嘗試

伴隨著外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更為靈活的貿易形式,對外貿易迅速發展;海外投資與經濟特區的創辦,為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業制成品成為中國主要的出口商品。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對外貿易進入了新的實踐探索階段。

這一階段,國家對外貿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外貿體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資極大地促進了外貿發展。1978-1991年,進出口總額由206.4億美元增長到1356.3億美元,其中出口由97.5億美元增長到718.4億美元,進口由108.9億美元增長到637.9億美元,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6.6%和14.6%。

為吸引資金、技術、設備,拓展國際市場渠道,創造外匯收入,同時增加就業機會,1979年,國務院批準在沿海地區開展加工貿易。80年代中期,國際產業結構出現了新一輪調整和轉移,為了抓住這一有利形勢,國家進一步確立了以加工貿易為重點、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沿海發展戰略,加工貿易得到迅速發展。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加工貿易使中國成功地承接了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帶動了國內工業發展,促進了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了外貿出口由初級產品、資源型產品為主向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1986年,工業制成品取代初級產品成為中國主要出口商品,實現了出口結構的一次根本性轉變。1991年,工業制成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77%。市場日益多元化,日本、香港、美國、歐共體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和貿易伙伴,而與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貿易份額則大幅下降。

1979年開始,中國陸續建立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開發區等特殊經濟區域,在進出口管理與經營政策、外匯政策等方面試點實行更靈活、更優惠的特殊政策,這些特殊區域對全國的外貿發展以至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平臺、示范與輻射作用,是這一時期對外貿易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1980年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建立的第一年,進出口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1%,到1991年這一份額上升到8.3%。

1978年以前,對外貿易一直沿襲建國初期確立的由國家統一管理的經營管理體制,國家先后成立了一批國營專業外貿公司,統一經營全部對外貿易,國家對外貿公司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統收統支、統負盈虧。1979年,國家開始對外貿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調整中央外貿領導機構、成立了一批歸屬工業部門管理的工貿公司、簡化外貿計劃內容、實行匯率雙軌制以提高出口競爭力、實行進出口許可證制度等。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生產能力和出口創匯能力嚴重不足,外匯極度缺乏。在此背景下,中國開始招商引資,利用外部資金,擴大出口生產和創匯能力。外商投資企業被直接賦予進出口經營權。1979-1991年,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50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在中國外貿中的作用迅速提升。1979-1991年,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由0.1%提高到21.3%。外資對外貿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三階段:1991年至2000年

市場經濟下的轉型與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逐步替代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成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外商投資企業迅速發展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力軍,加工貿易成為主要貿易方式;貿易順差激增。

1993年11月中國共產黨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后對外貿易從“互通有無、調劑余缺”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