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中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研究報告公司與調查報告公司有哪些,實力怎樣?)

时间:2024-06-02 02:55:03 编辑: 来源:

的基礎上,在四個方向上同時擴展:向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最前沿的理論問題研究擴展、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擴展、向現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擴展、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擴展,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學科點具有服務于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的強烈意識,每年組織的上海重大熱點問題大型社會調查為各方面所關注,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外國哲學

該學科點"九五"期間被列入"211"建設重點學科,并設有教育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目前學科點在梯隊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居國內前列。有一支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研究面涵蓋較廣、水平較高的學術梯隊。9名博導中7名為中青年。大多數教師具有在歐美學習、研究、講學的經歷,專業基礎扎實,通曉多種西語,對中哲和馬哲也都有一定的造詣,能從事較高的前沿性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教學上已轉向以研究生培養為主,2001年在讀博士生達41名,博士后人員8名。學科點正逐步推廣外語授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等教材已經或即將出版,是體現最新研究水平的新編本。

科研成果突出,僅2001年1-10月,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兩種權威刊物以及由《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論文就有15篇,在國內同學科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承擔著多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國家社科、教育部重點基地等研究項目。

學科點自覺地使學科研究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文化建設服務,有突出成果,而且大多在國內領先。

每年都主辦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就各方面的問題與西方學者交流對話,主編了多部學術論著用英語在美國出版。

政治經濟學

該學科點自198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目前已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又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研隊伍穩定,第二代、第三代學術骨干已成為中堅力量。其中,陸德明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新價值論"是上海市社科2001年唯一的重大課題,張軍和袁志剛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石磊和張軍的兩個教育部重大課題也是學科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人共同構成的有實力、有層次、有合作精神的科研教學隊伍,是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科研和教學中始終注重突出"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復旦特點",已形成了以此為主要風格的教學、教材和科研體系。最近出版的由蔣學模教授主編的《高級政治經濟學》、前不久出版的由復旦政治經濟學專業10位學者撰寫的"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十卷本叢書、洪遠朋教授主編的《經濟利益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根據學校"十五"規劃,學科將在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領域、新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以此形成新優勢。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的前沿,該學科有條件而且應該成為這個前沿上的一個陣地。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經濟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世界經濟研究和教學的系所之一,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大的影響。重新組合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基礎理論研究扎實、綜合研究能力較強的優勢,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共計出版專著與教材近10部,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10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課題11項,正在承擔的17項,共計有15部論文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前學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大國經濟、區域經濟等五個方面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問題。每一個方向都有博士生導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進行研究。

學術隊伍整齊,梯隊合理,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有正教授8人,其中46歲至55歲6人,超過55歲的2人;副教授7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講師7人,基本上都是近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

金融學

我校在50年代初就開設了金融類課程,在國內較早就獲得了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主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均從美英獲得博士學位,并取得了先進的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分別榮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人事部(中組部、教育部)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全國模范教師等稱號。

近幾年,國際金融、數學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學科連續獲得多項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在SCI文章發表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在省部級(指國家四大獎及教學成果獎)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培養了獲得國際證書的我國第一位保險精算師和第一位金融分析師。專業特色鮮明,取得了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金融學科于2000年春就被列為校"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學科。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原名工業經濟學)于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準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同類兩個原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發展與東方管理、產業組織與管理心理、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已培養了博士生百余名、碩士生200名、博士后20多名,其中已有20名晉升為博導或教授,不少人提升為市長、廳局長、部長。

該學科點已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著作近200部,論文近1000篇,獲國家級國家教委、上海市各級獎項達46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5項。《產業經濟學》被教育部選定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重點教材。

開辦的"產業經濟學高級研討班",已經舉辦5期,培養了產業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多名。

該學科涌現了一批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形成了由一批博士生導師為主的、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該學科于1997年起,連年主辦"世界管理大會"、"現代國際經濟管理高級研討班"、"產業經濟與東方管理論壇"等國際學術性會議,共有3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參加,參加組織國際會議60余次。

政治學理論

該學科點20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學科領域確立了優勢,建立了一支年輕化的學科建設隊伍,保證了學科建設持續發展的潛力。

已形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經過上海市5年重點學科項目的資助和學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學科的項目建設,在學科建設的硬件、軟件和人才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共培養政治學博士學位獲得者48人。

已出版論著近百部(包括在內地和香港出版了兩套有影響的政治學叢書),形成了重理論、重學術、重前沿的研究風格,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優勢。90年代以來,在基層民主政治、發展政治學、中國公民文化以及電子政府等新領域獲得新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充實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研究和教學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尤其是地方實際,在理論創新、人才培訓和政策設計等方面與地方黨委、政府形成密切的關系,使學科點成為直接服務于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區域優勢。

國際關系

該學科點是1988年首批全國高等院校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點"國際關系與全球問題"項目被列入"九五"期間"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初,屬于學科點的美國研究中心正式被批準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具有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理論、大國對外戰略、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5個重點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是該學科點的傳統強項,基礎扎實,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大國對外戰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體性,其若干成果獲得廣泛重視。國際安全和軍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國內明顯處于領先地位,并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為近年來著重發展的新領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梯隊,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強。同時,學科點與美、歐、日、俄等國外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各兄弟單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漢語言文字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寬廣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漢語史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三十年代的《修辭學發凡》,五十年代的"廣義形態"理論,六十年代的《現代漢語》教材,八十年代的"三個平面"學說、《上海市區方言志》,九十年代的漢語動詞研究、吳語方言、修辭學史研究等,整體研究實力和理論水平明顯居于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思想活躍,不斷創新,進行符合漢語實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科點在保持原來學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將語言理論的研究成果逐步運用到現代科技、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

近年來,學科點的成果獲得了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余個重要獎項。目前,5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承擔了國家和地方的重要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實力雄厚,50年代就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陣容。1981年,該學科點曾包含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各體文學均列入全國首批博士點(現合并)。教學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潛力厚實,僅1996年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1項,而且形成多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學科點為教育部所設國內唯一的中國古代文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涵蓋了古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且各方向配置有相當充分的研究力量。總體研究特色鮮明,能做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研究相結合、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不斷開辟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為國內少數占領先地位的單位之一;因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該學科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播學

傳播學是21世紀的"朝陽學科"。傳播學涵蓋了信息、新聞、宣傳、娛樂、廣告、公共關系等各種傳播現象,契合了當今全球信息化時代(包括知識經濟和網絡媒介興起)的迫切需求,對于促進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科點在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位置。起步最早,所在的新聞學院1929年建系,在中國及亞洲同行中歷史最為悠久。1956年即開始譯介國外傳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