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市公司海外并購投資回暖(如何看待2022年8月2日A股大跌?釋放了什么信號?)

时间:2024-05-20 21:46:11 编辑: 来源:

著高于上年同期外,同時也得益于內生結合外延式并購的高速增長,t1、t2和t6保持滿銷滿產,t7按計劃量產,t10產線和產品加速整合,大尺寸出貨面積同比增長36%,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90%,凈利潤同比增長超300%;t3產品和客戶結構不斷優化,盈利能力提升,t4柔性OLED產線二、三期產能建設穩步推進,中小尺寸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30%,產品出貨大幅增長,客戶結構持續改善,經營效益正在逐步提升。

2020年上半年,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維持低位運行,2020年6月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觸底反彈并連續上漲近13個月,2021年7月起受物流響應和部分區域需求調整的影響,液晶電視面板價格高位回調。Wind數據顯示,2021年12月,32/43/50/55/6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分別為39/71/98/121/193美元。但根據TCL 科技 此次年度預告數據推算,2021年第四季度TCL 科技 仍保持單季度接近20億元凈利潤的盈利水平。反觀目前價格跌幅逐步收窄,觸及海外產線經營虧損線附近,據韓媒報道,三星將在2022年上半年關閉剩余所有的LCD產線,產業格局改善將進入第二輪高峰。

中環半導體超額達成業績倍增計劃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雙碳”政策助力下,半導體光伏產業2021年迎來發展機遇期。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中環半導體激發組織活力,發揮G12+疊瓦的技術優勢和智能制造的工藝優勢,進一步提升行業領先地位,超額達成業績倍增計劃。

中環半導體的光伏材料產能規模快速提升,尤其是G12產品的技術、成本和生態優勢增強。從技術發展來看,大尺寸硅片優勢明顯,尺寸的加大有利于降低組件及關鍵部件的單位加工成本,是光伏行業進步的一個重要方向。

中環半導體材料產能穩步擴張,8-12英寸產品結構持續升級。目前,8英寸和12英寸硅片是全球市場主流產品規格,其需求逐年增大。特別是12英寸硅片的供給和需求依舊存在較大缺口,并且缺口會隨著半導體周期的景氣程度回暖而越來越大。作為中國大陸少數幾家能生產8-12英寸硅片的企業之一,中環半導體借助半導體市場快速增長契機,與戰略客戶協同成長,已與多家國際芯片廠商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為全球業務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半導體光伏電池組件,中環半導體堅定全球化發展戰略,聯合MAXN公司打開出海口,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拓展電池、組件的制造體系和地面式電站、分布式電站的市場開發業務,快速建立海外產業布局和全球供應鏈體系。

顯示行業長期競爭格局改善

TCL 科技 看好顯示行業長期競爭格局改善和產業鏈戰略價值的提升。2021年之后,全球液晶面板廠商在高世代產線方面基本不再增加資本支出。未來兩到三年,全球液晶面板產能供給基本保持平穩。與此同時,隨著三星液晶面板產線的全面清退,全球液晶面板產能集中度提升。據洛圖 科技 數據,2021年11月,液晶面板廠出貨量CR3(TOP3面板廠份額之和)為56.7%,至2024年CR3將接近70%,行業將進入穩定的利潤貢獻期。

方正證券認為,LCD行業的供給周期,將由投資驅動的大幅波動轉為由需求淡旺季影響的窄幅波動。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頭部面板企業控產控價能力得到提升,在價格下行時期,多家面板頭部企業主動下調稼動率,從供給側帶動面板價格波動趨于平緩,面板市場秩序趨于理性和 健康 。

如今,面板價格跌幅逐步收窄,甚至部分尺寸價格止跌。根據Witsview統計,1月上旬55、65英寸中大型面板報價較上月底下跌2、3美元,跌幅均不到2%,32、43英寸電視面板報價則持平上月底。奧維睿沃預測,在2022年第一季度面板價格探底以后,隨著2022年第二季度備貨旺季的到來,面板價格將觸底反彈。與此同時,面板廠商未來業績有望逐季環比提升。

TCL 科技 表示,公司將繼續以“經營提質增效,鍛長板補短板,加快全球布局,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要求,在半導體顯示、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領域打造戰略控制點,在所處行業賽道中成為全球領先者。

上市車企近半數財報“告急”!中國車市還要"卷"多久?

重慶本該是一個大家聚在一起吃火鍋、游長江的好地方,但在不久前,這里聚集的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的數位掌門人,卻無心品嘗山城的美味。

“卷不動了,想換一份安穩的工作。”一位上市車企的員工告訴筆者,最近跳槽回到了家鄉,那里沒一線、新一線城市這么卷,讓人心累。

當然,也有車企銷售公司負責人公開表示,很享受這種“卷的過程”,剩者為王。

進入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卷”——特斯拉在上海率先揮動降價的翅膀,比亞迪等中國本土車企開始跟進,最后,所有企業,包括合資汽車公司都遭受了沖擊。

這不禁把12年前歐債危機引發進口車大降價并最終導致價格戰的一幕,再度呈現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眼前。

只不過,這次價格戰發生在后疫情時代,中國剛剛結束了三年抗“疫”,亟待經濟復蘇。不論是整車企業、經銷商集團,還是零部件供應企業,過去一年的財務表現,都難言樂觀。

據《汽車K線》統計,近半數汽車業上市公司財報“告急”。過去中國規模最大的兩大汽車集團, 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都出現“雙降”。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團財報顯示,其營收和凈利潤再度雙雙大幅下滑;廣汽集團同期凈利潤也幾乎腰斬……

一眾造車新勢力,更是走到了生死線邊緣。

「圖片來源于東風集團股份年度報告」

瘋狂內卷的行業和市場,何時才能恢復正常健康發展?

6月上旬,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在山城舉行。

此次論壇,時隔多年,匯聚了多位業內領軍人物和車企高管,面對汽車行業價格戰、口水戰等問題,大家終于能一吐苦水。這在過去20多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實屬罕見。

1 “內卷”加劇

在剛過去的5月,中國汽車行業無論是整體銷量,還是新能源板塊,或海外市場,都是一片“欣欣向榮”,同比增速達兩位數以上。

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簡稱“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乘用車產銷達201.1萬輛和20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2%和26.4%。高速增長的數字背后,是一片看似繁榮的汽車市場。但是在新能源浪潮下,電動化、智能化使得車企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從乘聯會5月狹義乘用車的廠商排名來看,批發銷量前五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比亞迪、一汽-大眾、奇瑞、長安、吉利。

在比亞迪的帶領下,自主品牌占據了五強的四個席位。而前10名中,曾經的一汽豐田、東風日產紛紛跌出前十,車企的整體銷量排名每個月都在刷新,也直接影響著其背后母公司的表現。

結合《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來看,乘用車方面,14家上市公司的2023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有6家為負增長,其中5家降幅達到兩位數,長城汽車凈利潤同比降幅更是達到89.34%。

2022年,除恒大汽車未披露年報外,另外18家乘用車上市企業,盈利和虧損的各占半數。其中,海馬汽車同比降幅高達1509.77%,理想汽車為525.97%。

由此可見,從乘用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來看,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并未全面回暖。新能源大部分企業在賠錢,價格戰蠶食利潤水平,需求不足仍是當下突出問題。

在《汽車K線》統計的新勢力陣營中,曾經的“蔚小理”在不斷更新的榜單中已經在近期穩定為“理哪零”,理想汽車5月交付量直破2.8萬輛,小鵬、蔚來汽車掉隊已有些時日,虧損情況更讓投資者不忍直視。

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增速雖然明顯,廣汽埃安5月銷量突破4萬輛大關,可盈利問題依然擺在眼前。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直言:“現在價格戰打來打去,想‘找死’的企業就早點降價。”他指出,“市場需要從國家層面規范行業競爭,避免地方保護性的無序價格競爭,切實穩定汽車市場和價格預期,為汽車行業建設真正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夯實基礎。”

一番話下來,曾慶洪繼“車企在給寧德時代打工”之后,又一次“出圈”。但這次不是打工的問題,而是企業生死的問題。

2 未來車企只剩5家?

如前文提及,2023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在比拼產品力與技術的同時,也出現了其他競爭元素。比如湖北3月開啟降價潮,再比如在公平競爭之外的行業亂象。面對這些問題,車企高管們也在這次論壇中直言不諱地提出了倡議與期待。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論壇上坦言:最近行業不是特別有序,甚至也不是特別文明。奇瑞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老實人,但是如今行業中有一些企業在“亂講”,這樣不好。奇瑞還是會繼續堅持“理工男”的精神,把技術做好,把汽車做好,把客戶服務好。

“中國自主品牌要想崛起,還要規范自己的行為,要文明競爭,真正的競爭是工程師之間的對決、技術的對決,而不是在這之外的東西”,尹同躍強調。

同時,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也通過視頻呼吁,中國所有汽車公司都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相互尊重、相互監督,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在陽光下透明競爭,在法律框架內公平比賽。

李書福表示,全行業進入了產業鏈調整、生態圈重構的窗口期,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已經開始。“中國汽車工業歷經70年耕耘,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艱難過程,今天中國汽車工業正在面臨從大到強的歷史性考驗,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依法合規,公平透明地展開競爭,把中國幾代汽車人的智慧和心血發揚、傳承下去。”

這幾位大佬的話,不由得使人想到3月份由東風汽車開啟的“降價潮”和不久之前長城舉報比亞迪事件,相關數據似乎也在佐證以上這幾位大佬呼吁的“文明競爭、技術對決”,因為最先發起價格戰、降價潮的東風汽車集團,在降價潮后銷量表現并不理想。今年1-5月,東風集團的累計新車銷量為766,365輛,同比下降高達22.84%。

「圖片來源于東風集團5月產銷快報」

那么,汽車行業到底要卷到何時?也許2023只是一個開端!有人認為,就像打麻將,最后能留在牌桌的,一個手就能數過來。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三年內,中國市場或有70%的品牌面臨“關停并轉”。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則罕見地附和著朱華榮的判斷,未來中國市場可能只有五個主要車企留下來,像打麻將一樣——“東西南北中”。

曾慶洪也認為,未來汽車行業將進行兼并重組。美國、日本、歐洲的主流車企,不少都是靠重組完成的。這一趨勢在中國市場也同樣存在。

論壇結束后不久的6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暨并購重組工作專題會。

會議明確下一步,中央企業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并購重組,助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作用提供堅實支撐。

或許,中國汽車市場終會像美國、歐洲、日本一樣,逐步從百花齊放,走向統合。

一個行業有一個行業的殘酷,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高光,但夯實好造車基本功、以領先的技術打造企業“護城河”,才是每個時代走到最后的企業中,不可或缺的根本。

內卷是把雙刃劍,如何在回歸理性競爭之后找到一條更好的發展之路,如何讓自己“留在麻將桌上”,才是各家車企都該仔細考量的重要課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