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金融與貿易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現任領導)

时间:2024-06-02 08:20:14 编辑: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領導簡介

(從左至右:馬若微 李書友 楊德勇 李寶仁 馬韜光 郭馨梅) 職位 姓名 簡介 院長 楊德勇 楊德勇 男,1963年出生,內蒙人。金融學博士、產業經濟學博士后(一期)、金融學博士后(二期),教授,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北京市財政金融創新團隊帶頭人。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執教于金融教研室。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投資協會理事,北京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經濟學總會理事。主講課程:證券投資學、行為金融學。研究領域:金融市場結構分析、金融產業組織結構研究。出版專著21部,發表論文70余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0余項。 黨總支書記 李寶仁 李寶仁 男,1957年出生,天津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南開大學,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黨總支書記,執教于統計系。中國統計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統計局專家顧問,海淀區統計學會副會長,成都理工大學名譽教授。主講課程: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研究領域:數量經濟。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預測》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經濟預測——理論、方法及應用》、《計量經濟學》、《現代服務業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主持或參與20余項課題的研究,包括“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商品銷售分析、預測與結構調整以及庫存優化DSS”、“教育部科技項目:冷鏈系統的經濟配置與經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市財政局印刷品定價模型研究”等課題的研究。《現代服務業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榮獲北京市第九屆優秀統計科研成果三等獎。 副院長 李書友 李書友男,1966年出生,山東惠民人。經濟學碩士,副教授,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執教于貿易經濟教研室。北京市經濟學聯合總會理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1999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講課程:商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研究領域:商品流通理論與實踐、商業企業經營與管理、城市商業規劃與布局、流通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多部,主持或參與完成課題20余項。 副院長 郭馨梅 郭馨梅女,1967年生,廣東惠東人,經濟學院教學副院長、工會主席,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碩士,江西財經大學在讀博士,全國高等院校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兼任校工會副主席、校女教職工委員會主任。5年多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6篇被CSSCI收錄,6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1項、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10余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7部;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中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3項。 副院長 馬若微 馬若微 女,1976年出生,河南鄭州人。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金融學博士后,副教授。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執教于金融教研室。主講課程:銀行會計學、證券投資學、資本市場。研究領域:資本市場理論與運作。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數篇論文被EI、CSSCI收錄,出版專著、主編和參編教材多部。主持或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課題多項,主持的課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度量問題研究》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二等獎。 黨總支副書記 馬韜光 馬韜光男,1967年出生,北京人。經濟學碩士,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曾在原北京商學院學生處、管理系等多部門長期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擔任北京工商大學德育研究會理事,多次參與學校教改立項課題及德育課題研究,其中兩次獲得優秀獎。被評為北京工商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誰的金融學更強?

一定是北京工商大學,北工商是中國金融學年會的理事單位,是否成為這個學會的理事單位,是衡量一個學校金融學的標志,并且北工商經濟學院楊德勇院長就是研究這個的,可以看下這個資料: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資本市場發展的深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國金融體系將面臨嚴峻考驗,我國資本市場如何與世界接軌對中國的金融學研究提岀了新的挑戰。雖然國內已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協會,也有眾多金融方面的期刊,他們為我國金融研究的發展作岀了巨大貢獻,但是目前我國缺少全國統一的、以大學為主的金融研究學術性年會,也缺乏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期刊。 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進一步增強國內金融研究的學術氣氛,為我國金融教學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提高中國金融研究的國際地位,2003年12月21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6所高校發起,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大、上海財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東北財大、天津大學、天津財大、香港科技大學等19所高校和中國證監會的專家學者共聚北京,成立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討論決定聯合我國金融研究杰岀大學和組織,組織中國金融學年會,并創辦年會學術刊物《金融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Finance)。中國金融學年會自2004年起將每年舉行一次,時間在每年10月的最后一個周末。由中國主要大學輪流承辦,現在中國金融學年會是全國金融學學科最高水平的會議。

中國金融學年會的理事單位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天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暨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蘇州大學、遼寧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山東大學

買粉絲://ke..買粉絲/view/1951628.買粉絲?wtp=tt

另外,個人覺得北工商比首經貿好,北工商是綜合性大學,是北京市屬市管院校第一個培養了院士的學校,而且培養的是我國食品行業、日化行業的唯一院士,現在學校有三名院士。北工商還是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雖然到現在還沒有獨立的博士授予權。北工商本科教學評估為優秀,而首經貿是良好。北工商培養的重量級校友絕不輸于首經貿。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級別

正廳級

華南理工大學是一所雙一流本科學校,學校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屬于正廳級別,主要負責對下屬學院的工作管理工作等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設有貨幣金融系、應用金融系、保險系、統計系等4個教學系,1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11個校級跨學科研究中心(所)。全院現有教職工99人,專職教師80人,20位教授(其中9位博士生導師)、39位副教授,7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學院教師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3人。是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非常合理優秀的教師隊伍。

學院教師獲得的主要教學獎勵如下:

國家級精品課程:國際金融學(主持人:楊勝剛)

國家級精品課程:貨幣金融學(主持人:張強)

國家級精品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主持人:彭建剛)

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國際金融學(主持人:晏艷陽)

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金融學(主持人:肖曼君)

國家級教學團隊:金融理論教學團隊(主持人:張強)

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專業(主持人:張強)

國家級教學名師:楊勝剛

湖南省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主持人:楊勝剛)

學院教師獲得的主要社會榮譽如下: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張強、彭建剛、楊勝剛)

“萬人計劃”國家教學名師(楊勝剛)

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楊勝剛)

全國優秀教師(楊勝剛)

教育部第四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楊勝剛)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晏艷陽、許鵬、李連友、胡宗義、喬海曙、李正輝)

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彭建剛)

湖南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彭建剛)

湖南省“五四”青年獎章(喬海曙)

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楊勝剛)

寶鋼優秀教師獎(楊勝剛、龍海明)

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王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經貿學院與金融學院的金融學有什么不一樣嗎

沒太大不一樣,高考分數的話對前者的要求要高些。其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差別。

國貿院是貿大的品牌學院,金融學院是原來中國金融學院的前身。

師資個人認為前者更好一些。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現任領導

張禮卿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曾在荷蘭蒂爾堡大學、世界銀行學院、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兼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及副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財經教育分會金融專業協作組主任委員、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主席、亞洲經濟專家會議(Asian E買粉絲nomic Panel, New York/Tokyo/Seoul)成員、中國證監會第12屆發審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買粉絲組成員、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學位委員。

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和宏觀經濟。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課題,研究內容涉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賬戶開放、金融自由化、全球經濟失衡、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經濟全球化、匯率制度和貨幣國際化等。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金融研究》和《國際金融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0余本(包括主編和合著)。

作為亞洲經濟專家會議(AEP)成員、亞歐經濟論壇(AEEF)成員、德國開發研究院(GDI)中國地區協調人,曾赴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挪威、日本、韓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香港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進行公開演講。

李建軍:男,1970年生于山西汾陽。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6-2007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訪學,2009年擔任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廣西大學兼職教授。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首批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和國家精品《金融學》課程組成員。2005與2006年先后被評為中央財經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2003年以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