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鐵礦石貿易企業利潤排名(華爾街五大投行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06:30:29 编辑: 来源:

有鐵礦石資源的上市公司

鐵礦石上市公司名單和排名:

1、包鋼股份(600010):包鋼白云鄂博礦是世界聞名的資源寶庫,已探明的鐵礦石儲量為14億噸,已發現175種礦物、73種元素,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鈮儲量居世界第二位。

2、鞍鋼股份(000898):公司主營黑色金屬冶煉及鋼壓延加工,集團公司所擁有的巨大鐵礦石資源。

3、新興鑄管(000778):2013年新興漢方(公司持股70%)與墨西哥AHMSA全資子公司MINOSA就ZANIZA鐵礦項目簽署合作協議,新興漢方將以場價9折的價格包銷ZANIZA鐵礦產品(不超過1000萬噸/年),有效期20年。

4、重慶鋼鐵(601005):公司生產所需原材料主要為鐵礦石、煤炭和廢鋼等,2012年,公司采購鐵礦石857.68萬噸,煤炭394.00萬噸,外購廢鋼19.81萬噸。

5、酒鋼宏興(600307):公司鐵礦石資源儲備豐富,擁有鏡鐵山礦樺樹溝礦區(鐵、銅礦)、鏡鐵山礦黑溝礦區(鐵礦)、石灰石礦及白云巖礦等四座礦山,鐵礦儲量達3.5億噸,公司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周邊資源,為低成本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2017年完成鐵礦石輸出量867萬噸。

6、河鋼資源(000923):公司鐵礦地處南非,此前由力拓經營,鐵礦為銅礦伴生礦,儲量1.9億噸,年產能700萬噸產品主要為64.5%鐵精粉。

7、河鋼股份(000709):原料鐵礦石。

8、馬鋼股份(600808):公司所用鐵礦石中有約75%從國外進口,公司在澳大利亞的全資子公司馬鋼(澳大利亞)公司與其他公司共同投資組建澳大利亞威拉拉鐵礦合營企業,此舉確保25年內公司每年可以獲得約250萬噸鐵礦石。

9、首鋼股份(000959):原材料鐵礦石。

10、南鋼股份(600282):2011年5月,全資孫公司香港金騰出資5000萬美元收購黃炳均持有的AWC公司10%的股權。AWC公司持有馬來西亞鐵礦項目公司的控股權。馬來西亞鐵礦項目公司擁有馬來西亞六個鐵3礦山的采礦經營權及三個選礦廠,鐵礦品位約為含全鐵40%,預計鐵礦成品礦產量2011年為250萬噸,2012年為400萬噸,之后每年為570萬噸。AWC公司將自2011年6月起,每年向香港金騰供應200萬噸鐵礦,鐵礦供應合同期限為10年。

11、本鋼板材(000761):定向增發+徐家堡子鐵礦:徐家堡子鐵礦位于本溪市南芬區徐家堡子村境內,勘查面積3.88平方公里,是本鋼集團重要的后備礦山,屬國家大型鐵礦,資源儲量貧鐵礦+低品位礦20887.37萬噸,鐵礦可采儲量為13557萬噸,按年產153萬噸鐵精粉(530萬噸原礦)計算,該礦服務年限約為31年,擬從2017年開始生產,2020年達到530萬噸的正常產能,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約15.7億元,年利潤5億元以上,全部投資將于2024年收回。

12、酒鋼宏興(600307):公司鐵礦石資源儲備豐富,擁有鏡鐵山礦樺樹溝礦區(鐵、銅礦)、鏡鐵山礦黑溝礦區(鐵礦)、石灰石礦及白云巖礦等四座礦山,鐵礦儲量達3.5億噸,公司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周邊資源,為低成本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2017年完成鐵礦石輸出量867萬噸。

13、海南礦業(601969):鐵礦資源儲量2.68億噸(第一),平均品位46.68%(第一),成品產量290.58萬噸(第礦區還共生有鈷、銅等獨立礦產以及鎳、銀、硫等伴生礦產;產品直銷寶鋼、首鋼等多家國內企業;復星集團為第一大股東;2017年鐵礦石貿易業務收入16.13億元,占比58.51%;鐵礦石業務收入10.22億元,占比37.08%。

14、興業礦業(000426):2018年報披露公司主要礦產品保有金屬儲量其中有鐵礦石3,444.4萬噸。

15、河鋼資源(000923):公司鐵礦地處南非,此前由力拓經營,鐵礦為銅礦伴生礦,儲量1.9億噸,年產能700萬噸產品主要為64.5%鐵精粉。

16、五礦發展(600058):公司鋼材,鐵礦石銷售量行業領先,鉻礦砂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年鐵礦供需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鐵礦資源狀況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09年世界鐵礦石儲量為1600億噸,比上年增長6.7%;鐵金屬儲量為770億噸,比上年增長5.4%。從表1中可知,巴西、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和中國鐵金屬儲量合計占世界總量的67.7%,其中,俄羅斯、澳大利亞和烏克蘭鐵金屬儲量之和占世界總量的46.8%,而且這三個國家的鐵礦資源品位較好,中國雖然鐵礦石儲量很大,但多為貧礦。

表1 2009年世界鐵礦資源儲量分布單位:億噸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國鐵礦資源狀況

近年,我國鐵礦石儲量呈緩慢下降趨勢,從2001年的121.3億噸下降到2009年的93.0億噸,儲量每年減少約3.5億噸,年均下降3%左右。基礎儲量變化不大,在210億~220億噸之間。查明資源儲量呈增長趨勢,從2003年起每年增加4億~12億噸,2003年查明資源儲量576.6億噸,2009年增加到646.0億噸,六年增長了69.4億噸,原因是近幾年礦產品價格持續走高而刺激采掘業投資力度加大,礦產資源開發規模不斷擴大,進而導致資源儲量消耗加快,從2005年起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每年增加1億噸以上;此外,礦業市場的活躍引發社會各方面對地質勘查投入的不斷增加,新發現礦點的數量不斷增加,進而增加了查明資源儲量。截至2009年底,全國鐵礦石儲量為93.0億噸(其中富鐵礦1.9億噸,占總量的2.0%),比上年減少8.7億噸,同比下降8.6%;基礎儲量為213億噸(此數據為國內統計的,與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的儲量基礎220億噸略有不同),比上年減少13.4億噸,同比下降5.9%。我國鐵礦資源集中分布在遼寧、河北、四川、內蒙古、山東、安徽及山西,七省(區)的鐵礦石基礎儲量合計為173.4億噸,約占全國總量的81.4%(表2)。

表2 2009年我國鐵礦資源儲量分布單位:億噸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一)世界鐵礦生產狀況

1.鐵礦石

受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帶動,近幾年世界鐵礦石產量保持增長態勢。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數據顯示,2004~2009年,鐵礦石成品礦產量增加6.15億噸,年均增幅達8.9%。盡管受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但2009年世界鐵礦石成品礦產量仍達到17.79億噸,同比增幅2.7%。2009年世界鐵礦石成品礦產量超過億噸的國家有中國、巴西、澳大利亞和印度,這四個國家的產量占世界總量的73.1%;其他產量較大的國家還有俄羅斯、美國、烏克蘭和南非等。近年中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鐵礦石成品礦產量增長幅度較大(表3),主要是由于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對鐵礦石需求量大幅增長及高價鐵礦石對市場不斷形成刺激,使這些資源豐富的國家加大了對鐵礦石的開發力度。

表3 2004~2009年世界鐵礦石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國數據按國家統計局數據將鐵礦石原礦(平均品位約28%)量折合成65%的成品礦量。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鐵礦資源生產供應格局基本穩定,主要供應國家一直是巴西、澳大利亞、中國、印度、俄羅斯等資源豐富的國家,導致世界鐵礦資源供應壟斷不斷加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計算,排名前5位國家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為66.7%,2005年為73.8%,2009年達到82.9%(表4)。

表4 世界前5位主要鐵礦生產國產量占世界比重單位:百萬噸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1~2010

2.生鐵和粗鋼

世界生鐵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美國、韓國、巴西和烏克蘭(表5)。世界粗鋼主要生產國為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表6)。其中,中國生鐵產量增加最快,從2004年的2.68億噸增加到2009年的5.53億噸,年均增長率為15.6%,遠高于世界3.7%的平均水平。進入2008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全球鋼鐵企業的生產經受嚴峻考驗,有些國家的生鐵和粗鋼生產出現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2009年鋼鐵產業繼續受金融危機影響,生鐵產量除中國有所增加外,其他國家的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美國、德國和巴西生鐵產量連續兩年下降,2009年分別比上年下降47.1%、41.4%和37.1%。2009年世界各國鋼鐵生產也因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差異較大,中國經濟的率先恢復拉動鋼產量明顯增長,而歐盟、美國、日本等恢復緩慢,各大鋼廠的產量出現大幅下滑,粗鋼產量均比上年下降超過30%。

表5 2004~2009年世界生鐵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國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5~2010。

表6 2004~2009年世界粗鋼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國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5~2010。

(二)我國鐵礦生產狀況

1.鐵礦石多年來,我國已形成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鋼鐵工業基地和與之配套的鞍本、冀東—密懷—張宣、攀西、呂梁、長江中下游(大冶、安慶—繁昌、寧蕪)、邯邢、魯中、許昌—霍邱、包白和海南十大鐵礦石生產基地。受鐵礦石高價位的刺激和鐵礦石產業政策的鼓勵,從2004年起,我國鐵礦石原礦產能迅速增長,年增量超過1億噸。2009年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8.80億噸,比上年增長6.4%,增速比上年回落8.6個百分點(圖1)。

圖1 1992~2009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生產變化

2.生鐵、粗鋼和鋼材

近年,我國生鐵產量大幅增長。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2009年,生鐵產量從1.55億噸增長到5.53億噸,年均增長率為17.2%,遠高于世界年均5.1%的增長率。特別是2009年,隨著我國經濟總體向好,生鐵產量也表現出積極恢復,比上年增長15.7%。

2001~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從1.52億噸增長到5.72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18.9%,遠遠高于世界3.3%的增長速度。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比上年增長13.5%。2009年累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65億噸,比上年增加11233萬噸,增長24.8%,扣除庫存實際消費量約5.3億噸,這表明國內市場總體需求旺盛。

2009年,鋼材產量為6.94億噸,比上年增產約1億噸,同比增長14.9%(圖2)。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十大產能超過1000萬噸的特大型鋼鐵工業基地,這些鋼鐵企業將通過戰略重組形成我國鋼鐵工業的新格局。

圖2 我國生鐵及其冶煉產品產量變化

3.廢鋼

近年來,隨著我國鋼鐵產能的快速擴大,廢鋼需求也穩定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