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發展措施(貿易融資業務的主要風險)

时间:2024-06-03 12:54:32 编辑: 来源:

做好“穩外貿”助力“雙循環”華夏銀行貿易金融發力精準化、線上化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9月初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第15次會議將“新發展格局”提高到“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戰略高度。

在2020中國上市銀行發展論壇上,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發表了題為《“雙循環”格局下商業銀行貿易金融發展策略》的演講,指出規模擴張金融服務已無法有效支撐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外向型經濟萎縮、內需型經濟增長的外部經營環境。貿易金融憑借“產品豐富、手段靈活,易于交易,便于流轉,資源節約”等突出特點,可滿足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且交易單據可查驗、背景真實,利于風險防控,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通過精準定位、精準融資、精準服務,實現線上化、場景化、數字化發展,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中國金融 科技 論壇”上,張健華行長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在“雙循環”新格局下,供應鏈金融成為依托核心企業、服務中小企業,保產業鏈穩定的重要抓手。金融 科技 通過打造“賦能”體系、打造“ 科技 ”內核、打造“開放”格局,為供應鏈金融生態發展提供重要驅動力,助力產業鏈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此外,華夏銀行攜“商行+投行”轉型的發展成果,通過“云上展廳”以線上形式亮相2020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

半年報顯示,華夏銀行多措并舉抗疫情、促復工,及時開通跨境業務綠色通道,疫情期間為武漢、北京、深圳等多個地區客戶在疫情期間進口防疫物資和接受境外捐贈款提供業務支持;同時,推出“資融通”與“備證通”服務方案,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外匯政策買粉絲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為做好“穩外資”“穩外貿”工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貿易環境與機遇

對于貿易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張健華指出,國際貿易曾長期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從“絕對優勢論”“比較優勢論”“規模經濟與產品差異化”等角度來看,國際貿易使得商品交換達到了新高度,使得國際間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內得以發揮,并且促進了企業組織制度以及諸多技術的進步。各國經濟都對貿易有著較高依存度,目前全球貨物貿易占GDP比重超過40%。

作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2019年中國的貿易額超過5萬億美元(含服務貿易),國內貿易在城市化、市場化、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國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實現增加值11.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值約13%,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約25%;2019年末,國內貿易實有市場主體占比68%,居各行業首位。

不過,當下全球及我國的貿易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受新冠疫情“大流行”沖擊,世界各國經濟、生產活動大幅趨弱,貿易保護主義流行,全球供應鏈和市場需求受到重創,世界經濟面臨大幅下滑風險。疫情影響下疊加國內經濟結構性、周期性、體制性等問題,國內經濟也面臨持續下行風險,相當一部分經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顯現,金融行業面臨信用風險上升。

此外,我國先進技術產業鏈快速崛起。近年來,我國醫藥制造業、 汽車 制造業、計算機通信等高技術制造業的增加值增幅明顯更大。新冠肺炎疫情也催生了我國智能制造、生命 健康 、新材料等新產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前5月高技術制造業累計增長3.1%,3D打印設備、集成電路、充電樁等產量增長70%以上。

積極應對變化探路“雙循環”貿易金融服務

張健華認為,銀行對貿易提供的金融業務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財務管理、信用擔保、避險保值六大類, 其中:貿易結算、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財務管理屬于資金往來類服務,信用擔保、避險保值屬于廣義的增值服務。貿易結算主要進行貨幣支付、資金劃撥,貿易融資提供與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供應鏈金融基于核心企業信用為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財務管理基于企業交易流程提供財務活動管理,信用擔保是銀行通過有償出借自身信用保證履責的金融服務,避險保值是銀行針對企業交易風險推出的規避風險的保值增值服務。

面對疫情及貿易環境的變化,華夏銀行堅守初心,與企業同舟共濟,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全力幫助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加大金融有效供給,保障企業有序經營,全面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經營目標。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成立貿易金融專項工作小組,及時推出《華夏銀行線上跨境金融服務指南》,快速部署,主動作為,總分支三級聯動、內外聯動,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力保障緊急進口防疫物資、境外捐贈款項順利到帳。春節假期期間,該行武漢、蘇州、重慶等分行,開通綠色通道為客戶緊急辦理購付匯業務,用于進口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防疫物資。武漢分行緊密聯動,保障湖北省慈善總會跨境人民幣112.5萬元捐款順利到賬。深圳、廣州、上海、昆明、長沙、溫州、長春、南京、北京、廈門、南昌分行,按照疫情防控期間總行貿易金融業務工作措施,提前布署,安排專人返崗處理業務,積極支持客戶進口防疫物資,協助客戶辦理購付匯、收結匯、出口交單、信用證開立和付款、貿易融資等業務,引導并幫助客戶通過線上渠道辦理業務,解決客戶燃眉之急,其中:廣州分行響應客戶進口防疫物資需求,快速開立1300萬美元進口信用證,并為客戶減免手續費;南昌分行克服交通管制等多重困難,上門服務,成功為客戶辦理8000萬美元外債資金結匯業務,用實際行動踐行 社會 責任。

在張健華看來,貿易金融既可在“促進外貿穩定”“積極利用外資”等方面發揮國際循環優勢,也可承擔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建設重任,提供供應鏈金融、國內信用證、工程保函等服務,在國內循環做到大有作為。例如:華夏銀行建立了“環球智贏”國際金融服務品牌,可以提供“出口收結贏”“亞洲美元匯款直通車”等跨境金融服務,也建立了“共贏鏈”國內金融服務品牌,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具體而言,華夏銀行推出的“亞洲美元匯款直通車”特色品牌,可向亞洲地區支付美元提供跨境速匯、境內速匯、全額到賬、多幣種匯款等特色服務;“銀租通”產品,則是基于融資租賃的基礎交易,支持盤活實體企業的固定資產。而該行推出的“共贏鏈”供應鏈金融品牌,創新推出“供應鏈云賬戶”,滿足供應鏈業務異地便捷開戶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銀行創新推出的“資融通”服務方案,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外匯政策買粉絲、跨境保函/備用信用證增信、匯率避險增值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做好“穩外資”、“穩外貿”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上半年,華夏銀行貿易金融條線相繼推出供應鏈云賬戶、供應鏈線上簽約、區塊鏈福費廷、電子信用證、企業網銀批量購付匯等線上化功能,實現“無接觸”服務,減少客戶出行成本與接觸風險,增強同業互信,提升辦理效率,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得益于線上化業務持續發力和產品創新,華夏銀行貿易金融業務板塊的發展頗有看點。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貿易金融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5%,中間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同時,貿易金融業務合作客戶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

總體而言,截至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末,華夏銀行貿易金融表內外資產余額超過60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6%;國內證等輕資本業務資產余額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 24.92%;加大服務“一帶一路”的代理行布局,“一帶一路”沿線代理行657家,占比 52.77%。

面對外向型經濟萎縮、內需型經濟增長的新形勢,張健華指出,我國應引導商業銀行進行金融供給側改革,實施貿易金融轉型,從原主要服務國際貿易的外循環貿易金融,轉為同步服務國際國內貿易的雙循環貿易金融,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加快貿金業務線上化、數字化經營管理,創新客戶營銷與風險管控技術手段,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加大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力度,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發展。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5個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5個

有關國際貿易融資的方式,下面是我整理的5個,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一、進口押匯

進口押匯是指開證行在收到信用證項下單據,審單無誤后,根據其與開證申請人簽訂的《進口押匯協議》和開證申請人提交的信托收據,先行對外付款并放單。開證申請人憑單提貨并在市場銷售后,將押匯本息歸還開證行國際貿易口精英網

從某種意義上看,它是開證行給予開證申請人的將遠期信用證轉化為即期信用證+進口押匯這樣一種變通的資金融通方式。但由于一些銀行以進口押匯之名掩蓋墊款之實,故其業務發展受到一定限制知識。

其實,對于銀行而言,無論是與一般的流動資金貸款相比,還是與遠期信用證相比,相當于專項貸款并使銀行押有貨物所有權的進口押匯,實際上安全得多,收益也更好。而對外貿企業而言,進口押匯一方面使貸款期限比較靈活,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人民幣貸款利率與國外相應貼現利率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人民幣而不是外幣押匯,以防范匯率風險。當然,從銀行的角度看,它還可以通過完善內部制度、收取一定保證金、嚴格審查進口商品并調查其市場前景等多種措施,以避?quot;假押匯、真墊款"和因進口商品不適銷對路造成不能及時歸還押匯本息的情況發生外貿知識。

二、進口托收押匯

進口托收押匯是指代收行在收到出口商通過托收行寄來的全套托收單據后,根據進口商提交的押匯申請、信托收據以及代收行與進口商簽訂的《進口托收押匯協議》,先行對外支付并放單,進口商憑單提貨,用銷售后的貨款歸還代收行押匯本息易外貿知識。

無論對于銀行或外貿企業而言,進口托收押匯的優點和進口押匯相比,大體一致。但銀行自身的風險卻遠遠超過進口押匯。因為進口押匯是建立在銀行負有第一性付款責任的信用證業務基礎上,如果單單相符、單證一致,即使開證申請人不付款,開證行也必須履行對外付款的義務。這樣,如果剔除匯率風險和利息兩個因素,進口押匯并沒有給開證行帶來更大的風險。而進口托收則屬于商業信用,無論進口商是否付款,代收行都沒有責任。但如果為進口商續做進口托收押匯,進口商無疑將原本給予出口商的商業信用轉給了代收行,從而加大了代收行的風險。作為代收行,應當根據進口商的資信情況、業務情況、抵(質)押/擔保情況,為其核定一個押匯額度,供其周轉使用,做到拓展業務和防范風險的有機結合。

三、限額內透支

所謂限額內透支,是指銀行根據客戶的資信情況和抵(質)押/擔保情況,為客戶在其銀行往來帳戶上核定一個透支額度,允許客戶根據資金需求在限額內透支,并可以用正常經營中的.銷售收入自動沖減透支余額。國內銀行的存貸合一即屬透支融資方式國際貿易。

限額內透支如客戶根據貿易合同,在收到貨物后需要向國外匯一筆錢,在帳戶里無款或款項不足的情況下,它也不必提前兩周或一周向銀行申請貸款,而只需在辦理好相關批匯手續后,在匯款當日提交支票購匯匯出即可。但目前國內銀行較少采用這種融資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它現實地降低了銀行的贏利水平。從長遠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