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香港國際貿易會展中心(香港會展中心后面的那個很高的大廈叫什么)

时间:2024-06-02 00:47:55 编辑: 来源:

目前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發展存在哪些優勢與劣勢,面臨哪些風險與機遇?

香港會展中心我沒去過,以后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就我了解,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型會展中心,它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該展覽中心舉行過許多世界級的大型會展,極大的提升了其國際知名度,也向世界很好的展示了香港經濟繁榮騰飛的盛景。其中心規模和主要軟硬件設施都是世界一流,此外為傷健人士提供的基礎服務和設施更是體現出現在香港現代服務業人性化的一面。

關于機遇和風險方面我了解不甚多,僅僅談下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中國面向東南亞以及世界的門戶和窗口,港口貿易和重大國際會議可以成為其發展的支撐點,在提升自身服務和設施的前提下,香港會展中心可以作為世界貿易、投資和商洽活動的聚集地,更好的走向世界。而與此同時,風險與機遇并存,在發展的同時還應注意到世界經濟金融的整體性,避免海外投資低成本擴張所帶來的問題,以及海外風投對中心資金循環運轉的不確定性。

中國香港是亞洲重要的會展城市之一,有什么之稱

會展業是中國香港地區(以下簡稱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近20多年來,香港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緣條件和經濟基礎設施。通過建立會展場館設施,培訓會展專業人才,建立會展行業協會和發展綜合性、國際化大型會展等途徑,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和亞太地區的“會展之都”。

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會展中心之一,香港一直位居國際協會聯盟及國際會議協會所評選的前20個會議最佳城市之列,也被譽為國際會展之都,連續多年被英國《會議及獎勵旅游》雜志評為“全球最佳會議中心”。

近年來,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大型會議超過9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多達幾十萬人。迄今,已確認為UFI(國際博覽會聯盟)會員的香港會展組織機構14家,獲UFI認證的展覽會22個。

據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于2008年中公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度,香港舉辦大型展覽110個,其中展覽面積逾1819平方米的大型展覽會92個;商貿展覽65個,7個為亞洲最大展覽會;吸引參展企業62000家,有超過520萬家全球采購商參與。2006年展覽業為香港經濟帶來264億港幣,約占2006年香港GDP總值的1.8%。其中,展覽業帶來的直接收入達132億港幣,包括82億港幣的訪客個人開支帶來的進賬和50億港幣的活動主辦機構和參展商開支。來香港參觀展覽人士平均在港逗留5天,平均每天在零售及娛樂方面的消費,分別是普遍游客及本港市民約10倍。

此外,由于宏觀環境的優裕,例如:英語在香港也得到廣泛的使用;知識產權在香港受到嚴格保護,在會展期間設有專門的侵權投訴程序,駐場有法律顧問,能及時解決商家之間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并吸引各種會展商在香港舉辦各種規格的國際會議和展覽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亞洲其規模僅次于日本東京國際展覽中心,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擁有,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可租用面積超過70000平方米,展覽面積超過66000平方米,是亞洲首個專為展覽會議而興建的大型專用設施。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集展覽、會議、酒店、餐店,甚至文化娛樂于一身,是一個綜合性展覽場所。除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外,在香港可供舉辦大型展覽及會議的地方,還有香港國際中心、文化中心、藝術中心和維多利亞公園等。

于1966年成立的半官方公營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其法定職能是推廣香港的外貿,而展覽會是最有效的推廣工具,而香港貿易發展局展覽部則是香港許多大型國際性展覽的官方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不但每年主辦許多大型國際性會展活動,其本身還是一個全球性商務信息和商貿網絡中心,有針對性地向廠商發出邀請和促銷,并提供良好的商貿買粉絲服務。香港貿易發展局自己主辦的“貿發網”被AC尼爾森公司評為亞洲最佳商貿推廣網站。連續三年榮獲美國萬維網推廣協會頒發的“超卓網站”榮譽。每天瀏覽人次達28萬次,90%的使用者都認為能夠得到有益的服務。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執行管理會展企業的職能,該協會是一家非政府的行業管理協會。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成立于1990年,現有60多名會員,會員業務涉及展覽會主辦者、承建商、貨運、場館、貿發局、旅游協會、生產力促進局、酒店及旅行社等。

香港政府將會展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持。為配合會展經濟發展,香港這些年來投資約6000億港幣,興建2000多項重大工程,包括占地3萬平方米的機場商貿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建設,為會展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社會氣氛。香港政府還出臺一系列鼓勵措施和優惠政策,吸引會展組織者和參展商。

本文將繼續對亞洲其他國家的會展業進行簡要介紹,涉及的國家包括韓國、泰國和印度等。

香港國際會展中心的舉辦展會

2012年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

展覽時間:2012年4月6 日-9日

展覽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

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

境內招展單位:上海江東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展品類別:裝飾照明、環保照明、LED / OLED照明、燈飾配件及零件、燈飾管理、設計及技術、戶外照明、零售照明、專業照明、貿易服務及刊物

香港展覽中心的簡介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中心)于1988年11月開幕。自此以后,香港的貿易展覽事業蒸蒸日上,奠定香港成為亞洲區貿易活動中心的地位并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會議舉辦地點。

會展中心位于景致迷人、聞名中外的維多利亞港上。會展中心之業權由香港貿易發展局及香港政府共同擁有。政府委托香港貿易發展局負責會展中心的發展、 設計及管理事宜。

香港會展中心是亞洲第二大的會議及展覽場館,規模僅次于日本。會展中心同時擁有兩幢世界級酒店,一幢辦公大樓,一幢服務式住宅。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擁有,是亞洲首個專為展覽會議用途而興建的大型設施,并由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大會堂前廳的玻璃幕墻高達三十米,擁有一百八十度寬廣的海港景觀,香港會展中心新翼與原有的會展中心之間,由一條長一百一十米的天橋走廊連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坐落在面積為6.5公頃的填海人工島上。有三個大型展覽館,提供28000多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可容納2211個標準展臺;又有不同大小的會議廳房共占地3000平方米,以及一個面積4300平方米的會議大堂。在此大堂舉行會議可容納4300人,用來舉行宴會則可招待3600名賓客,是全球最大的宴會廳之一。

會展中心有五間展覽廳,共46,600平方米。二個會議大廳共6,100平方米,52個大小會議室。 致力令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成為亞洲最佳展覽及會議場地,并以提供卓越服務及舉辦環球盛事而馳名國際。

透過個人及團隊優質服務的肯定,并采用先進及創新的操作技術,確保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顧客能時刻享受超值及喜出望外的一級服務。

香港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過程

會展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擁有,并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港英時代,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皇夫愛丁堡公爵陪同下,在1986年10月21日主持會展奠基儀式。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首個為會議及展覽而建的場地,因應不同時期而擴建,但每次擴建均不為之前的一期工程的考慮之列。 會展第1期於1988年11月25日在灣仔的海旁建成。當時會展向海一面的玻璃幕墻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

香港國際會展中心 1994年至1997年,會展耗資48億港元進行第2期擴建,將建筑面積加倍。第2期會展在維多利亞港上一個面積為6.5公頃的人工島上建成。會展2期的屋頂以4萬平方呎的鋁合金造成,形狀像是一只飛鳥。1、2期會展之間以1條110米,橫跨海面的架空行人道連接。二期的新設施中,包括擁有30米高玻璃幕墻、180度海景的會議前廳;和可以容納4300人進行大型會議的大禮堂。

會展2期向海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亦是每天舉行升旗儀式的地方。

中庭擴建進行中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庭擴建工程(2008/10)為應付需求的增長,會展在2006年中展開工程,擴建在第一至第二期之間的中庭,提供額外19,200平方米展覽面積。因為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受阻的關系,擴建部分并沒有填海,需采用反傳統的由上而下「倒吊」式興建,并需采用相等於興建中環國金二期的2.8萬噸鋼鐵以確保負重;由於工程不能影響會展日常運作,故要興建臨時天橋連接一期及二期。

新翼展覽廳一被擴建為會展最大的展館,占地7,200平方米。新翼的展覽廳二、舊翼展覽廳五及中庭擴建部份會被合并為展覽廳三,最多可放1386個標準展位。新翼的展覽廳三、舊翼展覽廳七及中庭擴建部份會被合并為展覽廳五,占地5,000平方米。由2008年8月6日至2008年9月14日連接新翼舊翼的室內行人通道因擴建工程關系暫停開放。擴建工程現已完成,并已於2009年4月10日啟用。

香港會展中心后面的那個很高的大廈叫什么

香港會展中心后面的高樓是香港環球貿易廣場。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ICC Tung Chung),位于香港新界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旁的赤鱲角,鄰近POPA港鐵站,由長江實業集團屬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電能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總樓面面積為2,823,446平方尺。總高度達490米,為香港最高的大廈,并且位居全球高樓排名第14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