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文物(從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當代追尋文物回歸,說明了什么)

时间:2024-06-07 16:50:39 编辑: 来源:

在中國近代史上 大量珍惜國寶分別都流失到哪些國家去了?

不列顛博物館和維多利亞皇家博物館,都藏有數以萬計的中國文物,這些文物或得自圓明園,或掠自清宮,或由斯坦因一類“學者”加文物販子捐贈,其中繪畫部份頗多精品。現藏不列顛博物館的晉代大畫家顧愷之《女史箴圖》摹本,為該館作品中最杰出的一幅。顧愷之是我國繪畫史上的一代宗師,對當時及后世影響極大,但可惜他并無真跡傳世,故摹本就顯得極為重要。該圖系據西晉張華所撰諷諫賈后的《女史箴》一文繪成,現存9段,全長11.5尺。在這幅長卷中,顧愷之的“游絲畫法”和“ 傳神寫照”畫論都得到最充足的體現。因此,西方美術家稱譽它是“一切都達到圓熟境地”的“完美無缺的佳作”。除此之外,現存不列顛博物館的,被譽為“百代畫圣”、“神品上一人”的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觀音菩薩像》(清拓唐代石刻)、《釋迦三尊圖》(宋摹壁畫),出自敦煌千佛洞的《樹下講經圖》(絹本著色);以及維多利亞皇家博物館藏任元發的絹本《飼馬圖》,都是繪畫史上極可珍貴的佳作。

流入日本的中國歷代繪畫,據估計數量在萬件以上,其中那些享譽畫壇的精品,都被列為日本的“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產”,珍藏在博物館、寺院等機構中,也有不少歸于皇室。比較重要的如南宋院體派領袖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及夏珪的《江頭泊舟圖》都是山水畫中的名作。據鄧之誠的《骨董瑣記》記載:“彰德天寧寺藏吳道子畫神佛像三十軸,軸高二丈許,有某挾父勢委萬金強索佳者十二軸以去,復轉以四軸售日本人。”吳道子的畫至宋代已無真跡,此處當為摹本,但其價值仍然是難以筆述的。

由日本侵華促成的清宮名畫散佚,是中國近代畫史的一大厄運。1926年,清遜帝溥儀逃離北京,曾卷走一大批故宮舊藏名畫法書。偽滿覆滅后,這些書畫佚散殆盡。日本某人曾以2萬日元購得宋梁楷人物畫卷。唐尉遲乙僧的《天王象》堪稱稀世奇珍,自此下落不明。據當時的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張伯駒考定,佚失作品計1198件,后雖陸續收回800余件,但仍有300余件或損毀,或流落海外。

美國對中國名畫的劫購,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葉。現任波士頓美術館亞洲美術部主任姜�6�1馮登在談到這一時期的狀況時說:“此一時期之所以能率先下手乃因新英格蘭與遠東的密切貿易關系使然。”也就是說,這時流入美國的中國繪畫大部分是由來華“貿易”的商人非法偷販走的。不過,這些商人對中國畫的鑒賞力極低,故攜走的作品數量雖多,但多為平庸之作。自20世紀初葉到1949年,是美國劫購中國名畫的第二階段。這時來華搜購繪畫的大多是極有鑒賞力的“藝術家”,搜羅范圍也從沿海擴展到內地,搜購對象則上自皇室舊藏,下至私家珍儲,無所不包,中國繪畫珍品大多在這時流入美國。

波士頓美術館搜購中國畫的歷史,很可以說明上述發展。該館建于1869年,是美國最早開始搜集中國繪畫、現今擁有最多精良之作的收藏機構。它自稱“把東方美術的最佳收藏齊集一堂”。這些“最佳”作品,大部分是在1894年由日人崗倉覺三出任該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后,才開始流入美國的。更大規模的搜購,則是1937年富田幸次郎出任該部主任之后的事了。至于它建館之初搜集的作品,雖然數量甚多,卻絕少精品。該館現藏作品中最杰出的一件,當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十三帝王圖卷》,圖繪漢昭帝至隋煬帝13個帝王的“御容”,用筆纖細,頗有六朝風格。也有人說此卷是宋人摹本,但無論如何,它屬于國寶一級的珍品卻毫無疑義。此圖在國內最后歸梁鴻志,經其手賣到國外。該館所藏另一件堪稱國寶的是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卷》,此圖原為宋徽宗御覽之寶,后歸金朝,鈐有金章宗“群玉中秘”、“明昌御題”等七璽,可見它在宋、金宮廷藏畫中的地位。它是在1912年流入波士頓美術館的。其它如宋陳容《九龍圖卷》,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卷》,原為清宮舊藏,也被該館搜羅西去。

福瑞爾美術館、納爾遜美術館、克利夫蘭美術館等收藏機構,都是中國名畫的薈萃之地。在這些地方所藏的數百件珍品中,最出色的是福瑞爾美術館所藏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這幅作品被清人李葆恂譽為“海內第一名跡”,原為端方舊藏,經福開森之手販到美國。它是碩果僅存的幾幅顧愷之作品摹本之一。至于納爾遜美術館和克利夫蘭美術館中國畫藏品的豐富精美,僅從下列事實即可窺見。1980年底至1981年初,兩館聯合舉辦中國名畫“八代遺珍”展覽,展出作品282件,創作年代自公元前3世紀到19世紀中葉。計有漢畫3件、北魏畫1件、唐畫3件、五代畫2件、宋畫61件、元畫49件、明畫91件、清畫72件,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盛況空前的中國繪畫展覽。

以上所敘,僅為近百年來流入英、日、美等國數以千計作品中的出類拔萃之作。據日本出版的《中國繪畫總合圖錄》著錄,中國繪畫在國外的分布情況是:美國、加拿大1,900件,東南亞、歐洲1,260件,日本3,900件。這些大都是曾由國內歷代藏家著錄、流傳有緒的精良之作。如果把流散國外的我國古代繪畫珍品及其作者排列起來,幾乎展現了一部完整詳盡的中國繪畫史!

哪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在海外?在國外的什么地方?

中國國家級的文物流失在海外數量驚人,達到1000萬件,大部分被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博物館收藏,主要國家以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為代表,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主要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后,今天為大家介紹以下3個中國流失海外的國寶。 

一、雙羊尊

雙羊尊生產與商周時期,是青銅器時代的代表作品,商朝的雙羊尊是一尊酒器,據考古學家鑒定,商雙羊尊目前存于世上只有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燒殺搶掠,導致這兩件稀世珍寶流失海外,一件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收藏,一件在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商雙羊尊造型獨特,兩只溫馴的羊共用四條羊腿,給后世子孫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二生肖獸首中“狗首”在美國

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在圓明園走失,經國家和愛心人士多方努力,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鼠首、兔首已回歸中國,龍首在臺灣,狗首流落在美國,其中蛇首、雞首 、羊首下落不明。十二生肖獸是中心文化藝術結合的作品,原本屹立在圓明園的長春遠,記錄時間。

三、曜變天目碗在日本

曜變天目碗存世的數量極少,它以黃、綠、藍、紫等彩光為主,表面結晶為褐色圓點,外圈以銀藍光暈包圍,仿佛讓人置身浩瀚的藍色宇宙,俯身可見汪洋大海,抬頭可仰望星空。這種極度炫彩的色彩不被宋代所喜愛,制造的過程也比較復雜,漸漸失傳了。21世紀初,中國鑒寶節目受到人們的青睞,日本也開始鑒寶,曜變天目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曜變天目碗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茶碗,價值連城,是南宋的藝術珍品,外表流光溢彩,現藏于日本。 

現在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有多少?

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

更值得國人關注的是,在這些巨大的數字中,屬于歷史上數次被侵略者掠奪的文物珍品所占比例越來越少,建國后,特別是近20年以來流失的文物越來越多

記者長時間跟蹤國內外一些比較可靠的文物資料庫,對境外中國文物藏量較大的博物館及它們所藏文物的來歷,作了較為系統的調查與統計,結果如下: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130萬件,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

其中,大英博物館收藏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有3萬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精品幾乎都在館中

這些文物珍品涵蓋了近7000年中國歷史,其中許多都是從未面世的孤品

如:為歷代宮廷收藏珍品的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宋初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陜西畫家范寬的《攜琴訪友圖》、號稱龍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華巖變相圖》、宋大文豪蘇軾的《墨竹圖》

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敦煌壁畫、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等,這些也都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260萬件,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

盧浮宮博物館羈留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其中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的收藏量達6千多件

其分館吉美博物館還收藏中國文物數萬件,占該館館藏文物總數一半以上

其中歷代陶瓷器1

2萬件,居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

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數量均與盧浮宮不相上下

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物達1萬多件,包括北魏的絹寫本、隋朝的金寫本、唐代的絲繡本、唐代金書、明萬歷刻本、大清萬年地圖、圓明園的40景詩絹本等

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均為孤品、稀世珍寶

--日本擁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

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余件

其中珍品、孤品不計其數,遠遠超過中國國內的普通博物館,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至今仍羈留其中;此外,分別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

據中國政府統計,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被搶中國文物多得無法估計,僅戰后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字就有360萬件

--德國各大博物館都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物,據該國相關刊物披露:有據可查的總數大約在30萬件左右

這些中國文物主要是通過兩種渠道來到德國: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搶得、20世紀初借考古為名從中國盜得

僅以1902-1905年為例,三年間,德國考察隊在吐魯番、庫車一帶共運走古物400箱

其中有從未發現過的摩尼教創始人梅尼茲的肖像壁畫以及許多珍奇的手寫文書、紡織品、錢幣等

但收藏這些文物的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的轟炸,幾百幅壁畫損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畫全部化為灰燼,近300尊塑像毀壞了一半

--"八國聯軍"之一的沙皇俄國,當年并沒少從中國掠奪文物珍寶,奇怪的是戰后人們卻很少能從前蘇聯的博物館里看到那些文物

記者就此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發現了其間的秘密:當年俄軍掠奪的中國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舊貴族變賣到他們新的居住國,另一部分則因為當年中蘇同屬一個社會主義陣營,蘇聯政府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沙俄帝國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公開于市,而是把它們藏匿在一些研究機構里

記者在圣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藏品目錄里,就發現了沙俄掠奪中國文物的蛛絲馬跡,那里不僅有來自圓明園和故宮里的中國明清時期文物,而且還有更為珍貴的敦煌遺書1

2萬件,該書藏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中國本土

而我國國內現存敦煌遺書也只有2萬件,其余則被英、法、日、奧、瑞典等國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