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進出口貿易指數怎么算(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怎么算?)

时间:2024-06-02 01:45:18 编辑: 来源:

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怎么算?

價格指數有個體價格指數、類價格指數、總體價格指數

計算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可以選中某一年進出口商品平均價格為基數,用上一年的進出口商品平均單價除以該基數,得出上一年的進出口價格指數

如以2000年的進出口商品平均單價50元為基數,2009年進出口商品平均單價為80,那么2009年的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為80/50=1

6

注:平均單價需要按各商品銷售比率進行加權處理

產業內貿易指數怎么算

產業內貿易指數:是用來測度一個產業的產業內貿易程度的指數。

這一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T=1-|X-M|/(X+M)

式中:X和M分別表示某一特定產業或某一類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并且對X-M取絕對值。T的取值范圍為0到1。

拓展資料:

貿易條件指數也稱“進出口比價指數”,通常是通過出口物價指數和進口物價指數相比而得的一種相對指標。是世界銀行為了衡量貿易條件的變化建立的一種評價體系。其計算公式為:進出口比價指數=出口物價指數/進口物價指數。

1、商品貿易條件指數

商品貿易條件指數是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進口商品價格指數之比。它表示一國每出口一單位商品可以獲得多少單位的進口商品。

其中,Px代表出口商品價格指數,Pm代表進口商品價格指數。

例:假定1980年為基期,進出口價格指數都是100,1980年的商品貿易條件指數為100,在2000年底,出口價格指數下降5%為95,進口價格指數上升10%,為110,那么2000年的T=95/110*100=86.36,下降了近15個百分點,貿易條件惡化。

2、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1)單項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單項要素貿易條件指數是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商品生產部門要素生產率指數與同期商品貿易條件指數的乘積。

其中,S代表單項要素貿易條件指數,Zx代表一國出口商品生產部門要素生產率指數。

2)雙項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雙項要素貿易條件不僅考慮出口商品要素生產率的變化,而且考慮進口商品要素生產率的變化。

其中,D代表雙項要素貿易條件指數,Zm代表進口商品要素生產率指數。

3、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收入貿易條件指數是一定時期內出口量指數與商品貿易條件指數的乘積,它表示一國用出口支付進口的能力。

其中,I代表收入貿易條件指數,Qx代表出口量指數。

出口競爭力指數怎么計算

(1)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

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指的是某產品出口額占工業制成品出口額比重大小的變化,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口商品未來競爭力的發展趨勢。 如果結構轉換率大于1,表示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 出口商品競爭力的增強; 如果結構轉換率小于1,表示出口商品競爭力衰退。

(2)RCA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為了更準確地反映一國或地區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本文選取了提出了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該指數是一國或地區某種產品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該種產品占世界出口總值的份額的比率。 反映一國或地區某種產品出口貿易的強度和專業化優勢。 因其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故能較好地反映該產業的實際競爭力。

一般當RCA> 2.5時,表明該國該類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當 0.8 < RCA時,表明該類產品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

(3)貿易競爭力指數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它用來反映一國或地區生產的某類產品相對世界市場上供應的它國同種產品來說,是處于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的程度。 該指數是一國或地區某類產品的出口額減去進口額之差占該國或地區某類產品進出口總額的比率。因其剔除了總量因素,是一相對值,故可比性較強。

TC指數在(-1,1)之間波動,其值越接近于-1,說明該國的這種產品生產效率低于國際水平,不具備出口優勢; 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該國的這種產品生產效率高于國際水平,出口優勢較強。

此外還有國際市場占有率(MS)、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CA)等指數。

產品相似性指數和貿易互補性指數怎么計算

貿易互補性是衡量一國產品出口與另一國產品進口匹配程度的指標。國家出口(I),國家進口(j),用Cij表示貿易互補性指數用公式:

Cij = RCAxik x RCAmjk

產品相似性指數:RCAmjk= (mk /Mj)/(Wk/W),其中jk為J國k類商品的進口額,, Mj為j國所有商品的進口總量,RCAmjk越大,表明該國在生產這類商品方面處于比較劣勢。根據定義,當一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種類與另一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種類一致時,兩國之間的貿易互補性指數(Cij)就會更大。它越小。一般來說,當Cij值大于1時,說明兩國在商品k上存在貿易互補性。當Cij值小于1時,結論正好相反

拓展資料:

1、1994年,Klebe等人提出了相似性指數分析(CoMSIA)方法,該方法是CoMFA的擴展。兩種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基于以下假設:當一個分子的鍵親和性發生變化時,其對應的分子性質也發生變化,其分子性質以分子場的形式表示。在CoMSIA中,利用與距離相關的高斯函數來計算各種分子場,可以有效避免分子表面附近晶格點上勢能的顯著變化和原子位置的異常。此外,在CoMSIA中,不再需要定義能量的臨界值。與CoMFA相比,CoMSIA對應空間不同分子場貢獻的相關等值線圖有了明顯的改善,可以更直觀地解釋不同分子場對分子活性的影響。

2、 貿易互補性

貿易互補性的內涵:“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擅長的貿易并不擅長,貿易的類型是通過國際貿易交換商品,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以獲得他們缺乏貨物貿易,國與國之間可以互補,在單位之間,甚至個人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相輔相成。”

3、 雙邊貿易的互補性

貿易互補性理論是互補性在貿易領域的延伸發展,體現為國與國之間為適應各自發展而進行的進出口產品的互補性。貿易互補性理論為本文中越貿易互補性的實證分析提供了理論支持,也有利于我更好地闡明自己的觀點。

4、測量方法

(1)優勢比較優勢指數、產業內貿易指數和貿易互補性指數是研究貿易互補性的三個主要指標;此外,判斷這兩個國家是相互互補的貿易,我們還可以分析兩國之間的貿易額的各種商品,以分析兩國各自的貿易結構,兩國的證據是否相互互補的貿易。

(2)產業內貿易指數

產業內貿易指數可以確定貿易是產業內貿易還是產業間貿易。產業內貿易是指某一行業在一定時期內同時進行進出口活動,反映了兩國貿易關系的成熟程度。

(3)貿易互補指數

貿易互補指數的公式為:Cijk=Rxik×Rmjk

公式中,Xik、Xwk分別為I國與其他國家k種產品的國際貿易總額和世界各國k種產品的國際貿易總額。Xw為全球所有產品的貿易量;mk和Mj分別為J國k種產品的進口額和J國所有商品的進口總額。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 如下:                

對外貿易依存度=一國進口+出口總額/國內生產總值

出口(進口)依存度:即一國出口總額進口/其國內生產總值

拓展資料(關于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相關知識的介紹):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又叫對外貿易系數。或(進口)出口依存度。

一國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可用對外貿易依存度來表示,體現該國經濟增長對進出口貿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國貿易一體化的主要指標。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國國民經濟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的重要指標,它以該國對外貿易總額在該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為了準確地表示一國經濟增長對外貿依賴程度,人們又將對外貿易依存度分為進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進口依存度反映一國市場對外的開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則反映一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越大,同時也表明對外貿易在該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

伴隨經濟的全球化,對外貿易在各國經濟中的比重都在增加。1980~2000年間,世界貨物貿易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1%,而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 5.4%。

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70年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 41.7%,2003年已接近45%。中國作為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對外貿易依存度

國際貿易總額怎么計算

統計國際貿易額,必須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折算成同一貨幣后相加。同時要特別注意不能簡單地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額相加,而只能是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

國際貿易額,又稱國際貿易值,是用貨幣表示的反映一定時期內世界貿易規模的對外貿易總額,它能反映出某一時期內的貿易總金額。

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額和貿易量的區別:

貿易額也稱為貿易值,是用貨幣金額表示的一國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規模,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狀況的重要指標.它是由一國一定時期內從國外進口的商品總額加該國同時期向國外出口的商品總額構成的.

對外貿易量是為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并能準確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數量,化而確立的一個批標,它能確切地反映一國對外貿的實際規模。

具體計算是,以固定年份為基期而確定的價格指數去除報告期的出口或進口總額,得到的是相當于按不變價格計算的進口額或出口額,叫作報告期的對外貿易量。

貿易額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貿易的金額,貿易量就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之后的貿易額,貿易量使得不同時期的貿易規模可以進行比較。

參考鏈接:

百度百科:國際貿易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