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3年服裝進出口貿易趨勢(張燕生:中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企穩回升在望)

时间:2024-05-28 09:19:22 编辑: 来源:

-1000元,而在珠三角地區則要達到5000元-7000元。一個千人規模的工廠,每個工人的成本少5000元,一個月就意味著多出500萬元的利潤。另一方面,上漲的租金成本讓工廠難以為繼。

與此同時,東南亞多國為了招商引資大開國門。諸多推力與拉力作用之下,過去十年間珠三角科技制造產業一直處于緩慢外遷的進程中,但隨著近幾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的改變,才悄然加速了這一過程。

大家所熟悉汽車工業也是如此。

雖然此前東南亞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出現較強的出口替代效應較為明顯,但如今部分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領域內表現也越發明顯,包括當前外資對東南亞國家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于產業鏈條短的加工制造業,其中新能源車產業更成為亮點,另外礦產資源豐富是東南亞國家吸引外資的主要優勢。

幾年前,韓國車企已紛紛進軍東南亞。

目前東南亞市場已經是現代汽車集團不可能拋棄的重要市場,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年產15萬輛汽車的工廠,已在去年建成,并推出了IONIQ 5電動汽車。他們與LG新能源合資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靠近這一整車工廠,預計在2024年的上半年投入運營。

據外媒報道,在降低關稅的談判進行多年仍毫無進展后,特斯拉在5月17日向印度政府官員提議,在印度建立一家工廠,生產供印度國內銷售和出口的電動汽車。特斯拉此舉標志著其戰略的轉變,即先在印度市場建立生產再開始銷售。

中國汽車品牌也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長城汽車在泰國、印度投資建廠,吉利汽車收購馬來西亞品牌,上汽通用五菱扎根印尼,比亞迪上馬越南造車事項目。

顯然,對于汽車品牌來說,與整車直接出口相比,通過海外工廠將汽車拆散出口,一方面能夠利用當地市場的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享受比整車更低的關稅,最終讓整車價格更低,以此建立產品上的價格競爭力。

從這些來看,繁榮的東南亞對中國是利大于弊的,我國既可以享受東南亞國家在開放政策、人口紅利等方面的相對優勢,又可以在當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組的背景下,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優勢互補與良性互動,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

不過產業鏈外移是一個中性的表述。

過度的產業外移可能會導致中國的產業空心化,但合理的產業外移是產業升級的自然過程,更加有助于形成以中國為關鍵節點的國際分工網絡,擴大中國產業鏈的國際影響力。

但這不意味著中國科技制造產業鏈便可以高枕無憂。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和地緣政治摩擦下,穩固中國科技制造業既有優勢地位、形成新舊產能緊密轉接,合縱連橫、越遷升級,這將面對極高的挑戰。

所以對于主動“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產業鏈外溢本身不是壞事。但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應對構建國內外的全新生態鏈的變化,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實力,才能長期擁有優勢和主動權。

-END-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Businesscars,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現在做跨境電商前景怎么樣

跨境電商目前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首先國家政策上是支持的,像今年年初正式生效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跨境電商帶來的好處是能夠使原材料成本以及生產成本降低、商品價格下降,從而增強商品競爭力,這對商家來說大程度地降低了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

想做跨境電商的話,可以先了解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在2022年成為全球增速最快、潛力最大的細分增長市場。

東南亞社交媒體購物受歡迎程度已接近電商平臺。Tik Tok、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及Twitter等社交媒體紛紛構建或優化功能拓展電商業務提升用戶體驗。

東南亞地區人口結構呈現年輕化趨勢,尤其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四國,35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50%,消費增長潛力可觀。

2021年東南亞新增4000萬互聯網用戶,網民規模達4.4億人,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互聯網滲透率最高,分別達92%及89.6%。2021年東南亞網購用戶規模達3.5億人比上年新增3000萬人,占整體網民用戶的80%。

從形式上說,現在獨立站的運作形式越來越多人嘗試,是拋開平臺更加自主的模式。如果想做東南亞跨境電商獨立站,那么就要讓獨立站的風格東南亞化,適應當地的喜好特點、消費習慣、支付方式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獨立站推銷出去。

張燕生:中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企穩回升在望

社零增速由降轉升,投資增速今年首次出現回升??8月以來,中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企穩回升在望。

從今年經濟表現來看,疫情對于接觸性消費、接觸性服務業產生較大影響,但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是得到了彰顯。面對不確定、不穩定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中國以確定性的政策措施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如何評價中國前8個月的經濟表現?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的經濟走勢會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進行了專訪。

張燕生圖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官網

“當前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疫情要防住。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能有所恢復,全年GDP增速可能高于IMF3.3%的預測。”張燕生建議,精準施策重點關注消費需求、特困服務、青年就業等方面的問題,恢復企業對于經濟發展的信心和預期。

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能有明顯恢復

時代周報:從8月數據來看,社零增速由降轉升,但環比仍未轉正,投資增速今年首次出現回升,但房地產投資下滑勢頭仍未止住。你是怎么看待8月的經濟數據?你對今年整體經濟表現有何評價?有什么亮點值得肯定?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持續關注?

張燕生:從全年經濟來看,今年1、2月份經濟表現較好,3、4月份出現下跌,如4月份外貿增長基本為零,5-6月經濟開始回升。而7-8月的經濟表現,我認為用“徘徊”一詞描述較為合適。

7-8月經濟的徘徊,首要原因還是這兩個月新冠疫情在部分地區蔓延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影響較大。同時,消費需求、特困服務、青年就業這三個方面較弱,實際上,經濟尚未回到持續回升的軌道。

進出口方面,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月份同比增長0.1%,5月9.6%,6月14.3%,7月16.6%,8月回落到8.6%。由此可以看到,8月份外需回落幅度比較大。

集裝箱貨運集散碼頭圖源:圖蟲創意

貨物貿易是慢變量。四季度和明年外需增長態勢如何令人堪憂。如IMF預測,今年世界經濟會很艱難,明年會更艱難。OECD(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預測,明年美國經濟增速將降到0.5%,歐元區經濟增速將降到0.3%。

隨著世界主要國家的反通脹政策加大力度,陷入經濟衰退的概率顯著上升。外需回落可能會影響到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去年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9%,今年上半年是35.8%,明年預計會明顯下降。

時代周報:進出口方面,今年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1%。你如何評價今年中國外貿的結構變化和發展質量?

張燕生: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期變量。同時,因為外貿鏈條比較長,本身也是一個滯后變量,比如8月的外貿數據反映的其實是今年前兩季度外需的情況。因此,近期商務部等有關部委聯合出臺了穩外貿的若干舉措。

目前來講,穩外貿有幾個需要關注的地方。首先,是民營企業在外貿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50%,而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的比重已經從半壁江山降到1/3左右。

民營企業在外貿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50%圖源:圖蟲創意

雖然民營企業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令人欣喜,但也要關注外商企業制造業投資和貨物貿易比重持續下降的后續影響。

其次,從貿易方式來說,一般貿易比重超過6成,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較高;而加工貿易的比重已經降至2成,增長率非常低。我國加工貿易的主體是外商投資企業和臺港澳企業,當前一些代工模式的企業比較艱難。

從外貿結構角度來看,機電產品的出口還是保持了可持續增長態勢。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包括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玩具等份額比重大致保持在18.3%左右。

時代周報: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引發很大的關注。我們該如何看待人民幣的貶值?對國內經濟會產生怎么樣的影響?

張燕生:人民幣“破7”與美聯儲加息有關。不單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匯率都受到很大影響,動蕩貶值比較厲害。包括日元破144,英鎊對美元匯率跌到1:1.03;歐元對美元也破了1:1平價。從直接因素看,主要國家貨幣匯率下降是因為美聯儲加息,即利差導致資本流入美國。

今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匯率下降圖源:圖蟲創意

當然,美聯儲加息和主要貨幣貶值是雙刃劍。美元升值有抑制國內通脹的作用,其他各國貨幣貶值有加大這些國家國內通脹的壓力。另一個方面,貨幣貶值有利于擴大出口,在全球外需萎縮的形勢下這一點很重要。

不過,我認為在持續加息帶動美元走強的形勢下,美國經濟也會受不了。因此,這個趨勢不會持續太久。對于中國來說,人民幣貶值對于中國出口,遏制資本外流還是有幫助的。

我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能有一個明顯的恢復。如果恢復經濟的基本面向好,資本流出的速度會減慢,人民幣企穩的基礎還是可預期的。

“中國經濟的基礎面是好的”

時代周報:你剛才提到,下半年經濟增長的關鍵轉折點可能在四季度。能否談談你對于四季度經濟增長有什么樣的預期?今年整體增速會保持在什么樣的水平?

張燕生:進入四季度,一些非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消失了,各地統籌好新冠疫情防控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的意愿明顯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應該會加大力度。

中國經濟的基礎面是好的,經濟企穩回升是可預期的,預期全年GDP增速可能高于IMF的預測(3.3%)。

時代周報:放眼明年,你對于2023年的經濟趨勢有怎么樣的展望?國內經濟發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風險點?

張燕生:明年全球經濟是更艱難的,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兩個火車頭,明年能否加強合作共渡難關,對世界經濟前景至關重要。

IMF對于中國經濟明年的預期是4.6%圖源:圖蟲創意

從國內發展看,目前最大的不確定性是新冠疫情。如果能夠合理控制疫情,IMF對于中國經濟明年的預期是4.6%,OECD的預測是4.7%的增長率,相較今年的3.3%的預測,國內經濟表現應當是會有明顯好轉的。

時代周報:今年以來,宏觀政策加大調節力度,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安排達3.65萬億元,又推出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你對于接下來四季度乃至2023年的宏觀政策,有什么具體建議?

張燕生:當前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是不錯的。從表面看問題,是需求較弱、服務較弱、就業較弱。深層次問題還是亟待解決預期改善和提振信心。因此,恢復企業信心是當務之急。這就需要下力氣改善政策環境、輿論環境、社會環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