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陜西海外旅游公司班長成員(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4-04-28 03:01:41 编辑: 来源:

寸姓的名人

寸性怡,字懷云,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于騰沖和順鄉上村一個貧苦農家,是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隨沐英、傅有德征云南時,由重慶巴縣征調到騰的寸姓一世祖寸慶公的第十六代孫。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赴永昌府應歲試,一舉考取了文生,也就是成為了秀才。

寸性怡生前多年擔任寸氏族長,他辦事公道、認真,盡心料理宗族事務,排解族間各種糾紛,倡善抑惡,因而深得闔族老幼頌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任其族長期間,寸氏宗祠年久失修,他除了從資金上大力鼎承外,還親自在緬甸請建筑設計師規劃設計,并顧請了印度工匠到和順按圖施工,用馬幫運回來許多水泥——當時叫作“比臘泥”(即英國水泥)及鋼筋等建筑材料,修建了跟和順其他7家宗祠迥然不同,別開生面的宗祠大門,典型的南亞建筑風格在整個騰沖建筑史上可謂獨樹一幟,為騰越文化是中華文化與南亞、東南亞文化交匯的產物作了最好的物證注腳。可惜的是“文革”浩劫將原有建筑毀于一旦,近年才又用火山石按原式樣復制,目前這道別具韻味的大門已成為了和順魅力名鎮最富特色的建筑名片之一。 (1898~1942年),云南騰沖和順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驅、教育家。在云南騰沖保山縣和順鎮,有個中國第一鄉村圖書館--和順圖書館,他的創始人,就是寸馥清和寸仲猷。和順圖書館的前進路上,有汗水,有智慧,有心血,還有生命。1938年寫下《本館經濟史略》的寸仲猷先生,是和順書報社的兩名發起人之一,是和順圖書館的一名“接生婆”。寸仲猷是位文化多面手,不僅古文功底深厚,且精通緬、英兩種語言。還為益群中學的建立出過大力,為和順“星光音樂社”捐贈過音樂器材,是騰沖集郵界的先驅。為了家鄉的文化事業,為了和順圖書館這個“嬰兒”健康成長,寸仲猷往來于中緬之間。除了募籌資金外,在緬甸設立駐緬經理處,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出版的書報經香港到仰光轉入騰沖,解決了內地書報遲遲運不到邊城的困難。

可惜的是1942年4月,日寇席卷緬甸,寸仲猷滿腔悲憤,將各地寄給圖書館的書報和家產打理好馱運回國,路上被土匪殺害。劫匪們打開馱子大失所望,看見的是大量書報和集郵郵票,根本就沒有什么金銀珠寶。這位活了四十四個春秋的和順圖書館的奠基人之一雖然肉體毀了,但寸仲猷制贈給館里的鋼印至今還在使用。印把上“寸嗣徽贈”四個大字灼灼耀眼,銘記著他的奉獻,輝映著他的人生,也使人看到當時和順鄉人的拳拳赤心。 (1935~ ),云南騰沖和順人。著名遺傳學研究員。1959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醫療系。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所室主任。兼任廣州、長春兩市血液中心細胞研究室窖座教授。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擅于進行細胞工程研究工作。進行人類腫瘤細胞分離培養,1983年創建了我國第一株人骨髓瘤細胞株IBTCHM8310。為當時可供人-人雜交瘤單抗母體細胞的世界第三株細胞。為我國開展人-人雜交瘤研究作了貢獻。

1987年獲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獲四川科技進步二等獎。在承擔國家“七五”醫學重點攻關研究期間先后共創建了六株人類細胞株。其中兩株通過同行專家會鑒定為國內首創。人胎兒細胞株HFT8810在體外培養二年多共傳二百余代仍一直保持著分泌人胸腺素的功能為國際領先水平。

1992年被評為醫科院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分子,1993年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40~ ),云南騰沖和順人。著名地方電子學工程師,原騰沖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副主任。1964年9月于昆明農林學院林學專業分配到保山行署林業局。1981年調騰沖縣林業局,進行地、省和國家級科研成果獎。1987年2月調騰沖縣農廣校從事農職業教育。在沒有專職校長的情況下政府任命為教導處副主任及領導小組成員。剛到校時,一無場地二無設備三無教師四缺經費,但其干一行愛一行,在縣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下,與其它同志一道努力拼搏建蓋了一千五百平方米木樓兩幢,購置了電教設備、十臺微型計算機、一輛車,固定資產達二十萬元,辦學條件總值三十三萬元。十多年累計招生二十二個專業兩千一百余人,其中中專學歷生一千九百余人,畢業六百余人,專修班六十余人,畢業五十余人,在專一百余人。

1987年在全省首次創辦全日制煙草班畢業后成為全縣創建煙草行業的骨干。全日制班共辦七個,三百五十余人,畢業三百余人。分管學籍管理中,堅持一個“勤”字,學員個人檔案及集體檔案均規范管理,便于查尋,為教學和用人單位提供依據,并隨時可提供各級所需數據。還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學,教學質量較高為發展騰沖縣農村經濟發揮了一定作用。數次被省評為辦學先進集體,先后幾次被省農業廳、行署農業局、縣農業局給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殊榮。現雖接近退休,但仍熱愛職業教育,為科技興農再盡一點微簿之力。 (1962~ ),白族,云南鶴慶草海人。著名民族手工業大師。1978年初中畢業隨父學藝(系家中多六代傳人),走南闖北做活,先后到過云南、貴州、廣西、西藏、寧夏、甘肅、陜西等省區的少數民族縣居區。

1987年到拉薩從事民族手工藝的開發研制,聘為西藏自治區福利企業總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經理設計制作了大量佛事和藏民族生活用品。

1996年回新華村創辦“寸發標手工藝作坊”,制作以九龍杯、酒具為代表的民族手工藝品。專業特長與成就:在十多年的實踐中,熟練地掌握了金屬雕刻制作的技藝,能用黃金,白銀和黃、紅白銅等作原料,設計制作出數十種民族手工藝品和生活用品,主要有九龍壺酒具、九龍噴霧火鍋、鶴陽八景酒具、九龍獎懷、銀包木碗、金龍、金剪刀等。曾多次參加省、州旅游產品交易會,產品銷售到省內及西藏、四川、貴州、廣東、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部分產品遠銷到美國、法國、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多件精品被云南省民族博物館收藏。多次被云南民影學院民族藝術系聘請講學和指導學生學習。榮譽與獎勵:1996年首創的“標樣牌”九龍酒具獲國家專利。

1999年6月被云南省文化廳首批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稱號,是全省首批獲該稱號的十三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男,漢族,1960年10月生,1977年10月參加工作,1984年9月入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1977.10--1978.10,德宏州潞西縣勐戛公社插隊;

1978.10--1983.08,潞西縣財政局法帕稅務所工作;

1983.09--1985.07,云南財貿學院財政系學習;

1985.08--1991.11,德宏州稅務局工作;

1991.11--1994.05,德宏州稅務局副局長;

1994.06--2003.01,德宏州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2003.01--2010.05,思茅行署副專員、思茅市、普洱市副市長

2010.05--,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1933~2002),云南騰沖和順人。著名緬甸歸僑,文藝工作者。文山州僑聯副主席,男中音歌唱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云南分會會員。本人作詞,劉世坤作曲《疇陽河連著中南海》發表于1973年9月云嶺新歌(云南創作歌曲)。1982年10月在廣西演出,在江日報報道“民族藝苑綻新花”作者,東明,永年。“寸國義同志的男中音獨唱,聲音渾厚明亮,吐字清晰,演唱自然,感情樸實,獲得了觀眾的熱烈贊揚”。

1961~1984年在文山州民族文工團任歌唱演員,歌唱隊隊長及聲樂教員,二十多年堅持上山下鄉到部隊為工農兵演唱,到過州外和省外及越南河江省演出,省廣播電臺曾錄音廣播。

1980年9月在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擔任云南代表隊歌唱隊副隊長。該團的彝族舞蹈《銅鼓舞》轟動了北京舞臺,現該舞蹈已拍攝在《姹紫嫣紅》影片中,其領唱和伴唱,此錄音帶以后被省歌舞團帶到東南亞幾個國家演出時使用,外專州和延邊歌舞團和中央民族歌舞團也來信要此錄音。

1981年10月到扣林山主峰陣地九勇士所在地和有名的“80年代上甘嶺”為解放軍指戰員演出,演唱了《駝鈴》、《我和班長》、《懷念戰友》等歌,深受歡迎。云南省華僑歷史學會會員,文山州政協第七屆委員、云南省僑聯第五屆委員、云南省僑聯第六屆名譽委員。

1982年6月、8月、12月曾先后出席文山州、云南省、全國歸僑僑眷僑務工作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1986年10月被全國僑聯評為僑聯工作積極分子。

1987年9月出席云南省歸僑僑眷僑務工作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 (1935~ ),云南騰沖和順人。著名地方僑務工作者。

畢業于云南省騰沖縣益群中學。現任云南省盈江縣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僑辦副主任,兼盈江縣首屆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自從事僑務工作以來,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僑務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為僑民服務的宗旨,廣泛開展聯誼工作,積極為僑民排憂解難。1991年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僑鄉昔馬鄉參加“雙文明”建設工作期間,親自領導高產雜交玉米種植實驗成功,為大面積推廣高產雜交玉米,解決僑鄉昔馬的缺糧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在著馬遭到歷史上罕見的洪水和泥石流災害后,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地配合鄉黨委、政府領導抗洪救災和重建家園工作,并帶頭發起捐資捐物活動,深得僑鄉群眾好評。盈江縣城是省級對外開放口岸,為促進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對外開放,1992年,憑著在僑界中的威望,對僑商多方宣傳開導,解除顧慮,動員五戶僑商申報開辦盈江縣首批“三資”企業,使五家“三資”企業得以順利開張營業。適應改革開放的大潮,開辦了縣僑聯直屬企業“邊僑商號”,緩解了縣僑聯經費的不足。

1993年該縣一僑商與廣東某個體戶發生價值上千萬元的經濟糾紛案,其以事實為依據出庭作證,協助司法部門圓滿解決了此案,為僑商挽回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當地及緬甸邊境產生了很大影響。個人曾先后三次被縣直機關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2年被評為云南省僑務工作者先進個人。1999年業績入編《中國僑界模范人物買粉絲》。 寸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擴建于清代嘉慶十年(1806年),,當時的族長寸光遠組織闔族在國內外展,勸捐’活動,將所捐得的錢在緬甸用于經商所賺錢財用于修建宗祠。先修大門,爾后次第修建逐步完善。歷時18寒暑,初具規模,是和順宗祠中歷史最為悠久之一。公元1935年,清同治秀才、寸氏宗族族長寸性怡主持重修和順寸氏宗祠新大門。坐落于大石巷右側。 宗祠選址極其考究,它位于鄉間的中心前沿,視野開闊,其向深遠。自里向外有正殿、兩廂、內院、前廳、前院、大門、小月臺,越鄉道即大月臺,更低處還有一池荷塘。拾級而上具有步步高升之勢,且縱貫于一中軸線上。更有考究者,始祖墳位于后山正中橄欖坡下靈秀的一坡腦上,如將宗祠及遠眺之筆架山連在一起,又恰在一更大的中軸線上,真可謂神奇的風水寶地。

與其它宗祠不同的是大門,系中西合璧,三道羅馬式圓拱門,每道門上有一個近三角形的頂,圖案為浮雕,有創意。使用的材料水泥、鋼筋、瀝清都是從緬甸馱來,資金耗費不少,同時還在主門兩側的石柱上鑲嵌“五岳宗山百川赴海,千秋報本萬古流芳”的楷書石刻楹聯,至今保存完整。大門外有兩層石月臺,臨門月臺高出鄉前通衢175cm,左右兩邊有石標桿,每棵桿上有兩個石斗(為清光緒乙未科進士寸開泰所立)。通衢外又有一個更大的月臺,前有荷池一塘,眼界開擴,風景無限。寸氏宗祠自上世紀20年代時為子孫受教育計,前賢慨然將其提供初等小學校舍延續至2005年。在僑鄉教育史上留下了餓厚重的一筆。族人接管宗祠以來,各方踴躍,凡清明時節,各方族裔前來瞻拜祭祀,禮儀隆盛。此族人之極大凝聚力所為,展現出對祖先之英德景仰、追遠、承襲之情。 五岳宗山百川赴海(上聯),千秋報本萬古流芳(下聯)。

暖閣楹聯

隨莊硚以開滇喜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