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950-1957中國進出口貿易特征(論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早期探索)

时间:2024-05-20 03:47:05 编辑: 来源:

國 11.1%(53-79)

1953~1976年其農業年平均增長速度為:

法國 2.5%,

日本和英國 2.1%,

美國 1.8%,

聯邦德國 1.3%。

中國 3.4%(53-79)

前述新中國大約同期的這兩個指標都比發達國家高。

其二,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初期對比。

美國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的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最快,1850~1859年為6.l%,1860~1869年為8.2%,1870~1879年為 3.1%,1880~1889年為 5.5%,1890~1899年為3.3%,而我國經濟正常運轉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18%。

其三,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起點相近時期對比。

我國鋼產量從1949年的 15.8萬噸提高到 1979年3 448萬噸,花了 30年時間,而類似的發展過程,美國用了 40年(1872年的 14.5萬噸到 1912年3 195萬噸),日本用了 53年(1910年的 16.8萬噸到 1963年的3 150萬噸),英國 1860年為 15萬噸,用了120多年,才達到3 000萬噸。這是單項實物量的變化對照。整個工業價值量的變化對照同樣能說明問題。1952年我國工業生產的“底子”,總量比1860年美國工業生產的“底子”大,而以這兩個年份為起點的工業增長速度,中國大大地快于美國。1860~188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從18.9億美元上升到53.7億美元,20年才增長了180%;1952~1957年我國工業總產值(不包括手工業)從270.2億元上升到650.2億元,五年就增長了 141%。

如果說印度人民常常表示對他們獨立后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那么,中國人民更有理由為毛澤東時代取得的經濟成就而感到自豪。

三、毛澤東時代:積極進取的工業化戰略,為中國現代化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對中國工業化的現狀以及對工業社會經濟性質的廣泛深入的研究表明,工業化是不可阻止的歷史潮流。同時,在不同的世界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工業化過程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內容。新中國成立后,實現工業化、使中國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也成為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這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是改變中國落后狀態而臻于富強的關鍵所在。

從19世紀60年代,中國就興辦洋務,開始學習西方,發展近代工業,但由于獨立、統一地位的逐步喪失,思想政治領域的落后、保守,經濟領域的倒行逆施,近百年過去了,中國社會仍然沒有擺脫極端的落后貧困面貌,經濟遠遠落后于世界水平,工業化程度極低,大約有90%的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工業所占比重極小。據測算,從1933年至40年代末,中國工業總產值中消費資料工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生產資料工業所占比重則不到30%。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整體發展水平極端落后。1949年中國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 17%,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是在這樣的近代工業很不發達同時農業經濟又十分脆弱的基礎上起步的。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中,中國的工業化取得了驕人的業績。1949年我國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總值只有120億元,1979年達到4892億元。30年的積累相當于舊中國近百年積累的近40倍。在這期間,中國建立了一大批新興的工業生產部門,其中既包括舊中國所沒有的傳統的資本密集型的基礎產業,如礦山設備、冶金設備、電力設備、石油采煉設備、化工設備、精密機床、拖拉機、汽車、飛機、輪船等制造工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興起的技術密集型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等等。除行業的擴展外,整個工業生產規模也日益擴大。總之,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打下了較為雄厚的工業化基礎,用30年時間走完早期工業化國家上百年所走的道路。

以下我們分別從工業化率、重工業增長、工業化結構水平的國際比較等幾個重要指標,對此一時期中國工業化的發展進行進一步描述和分析。

1、工業化率。經濟學家一般用制造業的份額每10年平均增加的百分點數來衡量工業化進展的速度,稱之為工業化率。發展經濟學家錢納里等人對50年代以來數十個準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率進行了計算,標準型式為: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從19%增加到36%,人均收入從280美元增加到2100美元,這一過程需要50年,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增長6.2%,人均收入年遞增3.9%,工業化率大致為3.2%。

從1952年,中國的工業凈總產值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和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19.52%和 34.38%;至197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提高到45.57%和60.33%。平均每10年增加的百分點分別為10.85和10.81,遠遠高于錢納里準工業國家標準型式中平均3.2%的工業化率(見表4)。這充分表明,中國工業化的推進相當迅速。

表4 1952~1976年中國的工業化率(%)

國民收入 社會總產值

1952年工業所占比重 19.52 34.38

1976年工業所占比重 45.57 60.33

平均每10年增加的百分點 10.85 10.81

2、重工業的增長。重工業的優先增長是中國工業化積極進取的最突出的表現之一。50~70年代,中國工業增長的速率分布明顯偏向重工業。這可以從重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輕重工業增長指數等指標的比較中得以清楚反映。1952~1979年,重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5.3%提高到41.3%,平均每10年增加10個百分點;重工業的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從35.3%提高到56.3%。平均每10年增加8個百分點(見表5)。工業結構向重工業的過度傾斜后來也導致了產業結構的失衡問題,因而后來也產生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這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另一個問題。

表5 1950~1970年中國重工業的優先增長情況

年份 重工業產值占工業農業總產值的% 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 工業增長指數(1952年=100) 輕工業增長指數(1952年=100) 重工業增長指數(1952年=100)

1952 15.3 35.5 100.0 100.0 100.0

1965 30.4 51.6 452.6 344.5 650.5

1970 36.4 53.9 798.1 522.5 1300.5

1979 41.3 56.3 1805.3 1105.3 3108.9

平均每10年增加的百分點 10.0 8.0 655.9 386.7 1157.3

3、工業化結構水平的國際比較。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國第一、二、三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的比重已達47%~48%。中國工業化的這一結構水平,明顯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也高于人均收入水平相當的大國的水平。按世界銀行對1980~1981年大國標準結構水平的估算,中國在此一時期的工業化的結構水平已相當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500~1000美元的國際平均水平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 500美元的大國平均水平(見表 6)。

表6 1980、1981年工業結構的國際比較(占GDP的%)

產業 中國(1981年人均300美元) 世界銀行估算的大國標準結構(1980~1981年)

人均300美元 人均850美元 人均2500美元

農業 35.8 35 24 13

廣義工業 47.0 30 38 45

其中:

制造業 24.5 13 19 25

服務業 17.2 35 38 42

中國工業化推進的速率較快、產業結構變化向工業和制造業的迅速傾斜重工業的優先增長,所有這些均表明中國工業化進程具有顯著成效,國家制定的積極工業化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毛澤東時代中國工業化的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重要成就,對中國經濟的現代化的影響極為深遠——使中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從此建立在獨立而完整的工業產業體系的基礎之上。

四、毛澤東時代: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農業開始新的紀元

農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新中國的成立,使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農業開始新的紀元。在建國初的三年恢復時期,我國農業成功地實現了土地改革和農業恢復的目標。1952年,農業生產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一五”期間,我國農業順利發展,并使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此后的20年中,中國農業蓬勃發展,成就是巨大的。這突出地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第一,農業經濟取得巨大進步和顯著增長。農業生產呈現總量增加的同時農村產業結構的逐步改善。以糧食為例子,與恢復到舊中國農業最高水平的 1952年相比,到 197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由1952年的 16 392萬噸增加到30 477萬噸,增長近88%,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長(同期我國人口增加 66%)的發展勢頭。同期,林副漁業及其他非農產業增長更快。1951~1980年中國農業增長業績,在國際比較中十分突出(見表7、表8)。

表7 1952~1978年農業生產總量的增長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糧食產量(萬噸) 棉花產量(萬噸) 油料產量(萬噸) 肉類產量(萬噸)

1952 484 16392 130.4 419.3 338.5

1978 1397 30477 216.7 521.8 856.3

表8 1951~1980年農業增長業績的國際比較

國家 年遞增%

中國 3.2

前蘇聯 3.1

印度 2.6

法國 2.5

英國 2.3

前聯邦德國 1.9

日本 1.7

美國 1.6

1949年,全國人均占有糧食418斤,棉花1.6斤,油料9.5斤。到1979年,在人口增加近一倍的情況下,全國人均占有糧食增加到 684斤,棉花 4.5斤,油料 13.3斤,分別增長 64%、181%和 40%,中國用占 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 1/4的人口。

第二,我國農業的基礎生產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有計劃、大規模地進行農業基本建設:包括農村水利建設(以大江大河治理、農村水利建設、農田路林網建設等為主要內容)、土壤改良、優良品種培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建立等。農業生產條件改善之顯著,是舊中國歷屆政府、國際上望塵莫及的(見表9)。

表9 1952~1978年我國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

年份 農機總動力(萬馬力) 機耕面積(萬頃) 灌溉面積(萬

頃) 化肥用量(萬噸) 農村用電量(億度)

1952 25 13.6 1995.9 7.8 0.5

1978 15975 4067.0 4496.5 884.0 253.1

經過短短20多年的努力,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僅已明顯高于印度、巴西等原先與中國處于同一水平的發展中大國,而且在某些指標上已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見表10)。

表10 1980年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國際比較

中國 印度 巴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