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3俄羅斯與歐盟貿易額(俄羅斯與歐盟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时间:2024-05-26 07:59:02 编辑: 来源:

傳遞到中國,使得這一時期中俄貿易發展相對較快

但是,這一快速發展期的背后存在若干隱患:俄羅斯建國之初國內政局不穩,外貿機制、法律體系不完善,對迅速發展起來的各種貿易形式難以進行有序的管理,所以這個階段雙方的貿易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繼續發展的后勁

這一缺陷在下階段的發展中充分體現出來

隨后出現的波動和持續在低水平下徘徊,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長期不景氣

從表1可以看出,在這一階段的六年中,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1997年和1999年分別出現0

4%和3

2%的正增長以外,其他年份均為負增長

俄國內經濟發展不力,對雙邊貿易造成的影響是多重的:其一,國內經濟狀況惡化,使得國家經濟政策重心只能是首先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對貿易環境、貿易方式的發展和推動則無暇顧及

其二,作為雙邊貿易的一方,國內經濟不景氣,使本國經濟潛力難以發揮,難于在雙邊貿易中有所作為;其三,對于貿易伙伴國來說,對方經濟狀況惡化,貿易風險加大,因而難以擴展和深入貿易

這一時期不僅是中俄貿易,而且俄羅斯的整體外貿狀況都受到了同樣的影響

1999年后,俄羅斯經濟終于走出危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

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長率分別為5%和4

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長

國內市場日漸活躍,對外貿商品的需求增強;同時,金融秩序好轉,支付能力增強

因而,兩國在這一時期進入貿易發展的快車道,以29

46%的年平均增長率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為也是對中俄貿易造成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如,在第一階段,俄羅斯國內因經濟危機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資資金以生產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場秩序混亂缺乏資金來源

當時俄羅斯的國內市場物資極度匱乏,商店的存貨都被民眾瘋搶而空,幣值極度不穩

中國政府為鼓勵對俄貿易實行了一系列易貨貿易優惠政策,因而促進了兩國貿易額的增長

同時,俄羅斯方面為緩解國內供給不足的壓力,完全放開外貿體制,采取自由化貿易政策,以零關稅鼓勵外國商品進口,為雙邊貿易的發展打開了便利之門

但在第二階段,俄羅斯把對外貿易的發展重心放在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上,中國也把貿易重心放在與日、美、韓等國的雙邊貿易上,因此這期間雖然中俄關系正常發展,但卻沒有能有效刺激兩國貿易發展的重大舉措出臺

同時,這一時期俄羅斯為保護國內工業的盡快恢復,開始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對雙邊貿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與此相應的是從本世紀起,當中俄兩國分別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國穩定了發展關系以后,兩國政府在“戰略伙伴關系”的政治基礎上,開始把兩國合作重心轉移到經貿領域上來

2000年兩國簽訂《中俄政府間2001—2005年貿易協定》,2001年又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大大推動了兩國經貿發展,使兩國經貿合作的內涵日漸豐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樣化

同時,俄羅斯為加入wto,大幅度削減關稅,也為雙邊貿易發展帶來了利好消息

自此,中俄貿易在經歷十年的磨合期后,終于走出了低迷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俄貿易還停留在以政府行為為導向的階段,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

(二)貿易結構與貿易逆差 1

貿易結構

中俄貿易另一特征是貿易總額長期偏低

直到2005年,中俄貿易在經歷了37%的高增長后,其占中國外貿總額仍僅為2%,占俄羅斯外貿總額也不到6%,2006年該份額又有下滑

究其原因,其一,在于貿易結構的初期特征

兩國貿易主要集中在最終產品的交換上,沒有深入到要素市場通過工程推進成為可持續向對方出口的國民經濟成分

在產品貿易發展上,兩國都運用資源比較優勢

俄羅斯向中方出口轉向能源和原材料,它們不僅比中方生產成本要低廉,而且部分產品是絕對優勢,中方沒有相應產品

可以想象,如果俄羅斯不單向中方出口原材料產品,而是將自己的能源材料工業產鏈跨境延伸,當石油管道引人中國后,像英國bp公司在美國設立加工廠那樣,催化裂化原油,并再行拉長產業鏈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石油服務,從而以工程推動產業鏈跨境延伸為特征,貿易結構由產品市場深入到要素市場

在整個產業鏈序列的各個環節上與中方貿易,結果是貿易總量因結構拓展而增大,而且因具備了可持續存在的出口類國民經濟成分具有了可持續存在的潛力

中方對俄貿易也應該采取上述方式

這也是中美、中歐和中日貿易占據中國貿易大部分的結構原因

其二,拓展貿易構成不僅有產品市場貿易的瓶頸,還需要解決制度問題,正是因為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對外開放起步較晚,致使兩國對外貿易制度、法規不完善,無法為雙邊貿易提供由產品市場深人到要素市場提供良好的環境

其三,中俄兩國雖然毗鄰,但因國土廣袤,鄰國優勢并不十分突出

中國的經濟重心在東部,而俄羅斯的經濟重心在西部,兩地相距甚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雙邊貿易的成本

但如果將雙方貿易通過工程項目拓展到要素市場上,這種成本劣勢將改變

中國的前三大貿易伙伴美國、歐盟和日本,與中國在地緣政治利益一致的程度都比不上俄羅斯

如果中俄貿易能再上一個臺階,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無疑有了一個可依托的、在地緣意義上有優勢的戰略伙伴

2

中方持續逆差

兩國貿易自開展以來,中國一直處于人超地位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多年來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大項大都集中在重工業、能源等高價值商品上,而中國則以出口低價值的輕工制品為主,貿易品價值量的差異使中方長期處于出超地位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結構不斷升級,中國對俄出口品價值也逐步提升,例如,機械電子等高附加值產品已成為中國對俄出口的大項(見圖2)

從這種貿易結構來看,中方的逆差主要體現了兩種力量的對比:世界油價上漲拉動的俄羅斯能源、原材料等出口品價格上漲與中國制造業發展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開發所促進的高附加值、強競爭力出口品的出口額上漲

2013年西歐各國和中國貿易額排名?

中國大陸的十大貿易伙伴排名

 

    據英文《中國日報》報道,去年中國大陸外貿總額再創新高,達到4.1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3.9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按2013年與中國大陸的雙邊貿易額排名,中國大陸的十大貿易伙伴依序是:1、美國,5210億美元;2、香港,4010億美元;3、日本,3125.5億美元;4、韓國,2742.4億美元;5、臺灣,1972.8億美元;6、德國,1615.6億美元;7、澳大利亞,1363.7億美元;8、馬來西亞,1060.7億美元;9、巴西,902.7億美元;10、俄羅斯,892.1億美元。 

與歐盟雙方貿易額超過5000億美金, 

西歐中也就德國占的比重大點,占全體歐盟的三分之一好要多,德國加俄羅斯就占歐盟全體的一半兩千五百多億美金,2013年中國與英國雙邊貿易額700億美金,2013年中法雙邊貨物貿易額為522.7億美元,13年意大利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437.3億美金,2013年西班牙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243.9億美元,其他的都很少。

西歐貿易比重德國第一,英國第二,法國第三,意大利第三,西班牙第五。

分析歐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1、歐洲聯盟(德語:Europäische Union,法語: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現擁有27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

2、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為八國集團成員),軍事上除瑞典、芬蘭、愛爾蘭、奧地利、馬耳他與塞浦路斯六國以外(其中前五國是國際公認的永久中立國),其余21個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3、歐洲聯盟是歐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的國際組織。成員國已將部分國家主權交給組織(主要是經濟方面,如貨幣、金融政策、內部市場、外貿),令歐洲聯盟越來越像聯邦制國家。雖然歐洲聯盟還不是真正的國家,歐洲聯盟本身也無權行使各成員國的主權,但里斯本條約第一條第八項(款)允許歐洲聯盟簽訂歐洲人權公約成為歐洲委員會的成員國。

應答時間:2021-0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俄羅斯與歐盟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歐盟是能源消費大國,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能源消費量超過14億噸油當量,占世界消費量的17%。1999~2000年歐盟國家能源供應中的進口比重大約為40%,其中進口石油的比例達到85%,進口天然氣達到40%,進口煤炭達到35%。可見,歐盟依賴進口程度非常高,且還有增高的趨勢。

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歐洲是俄羅斯油氣出口的傳統市場,目前俄羅斯力爭保有歐洲天然氣27%的份額,占歐盟石油進口的17%,在中東歐則占60%市場份額。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的油氣產品主要是向西出口到歐洲和獨聯體等28個國家。

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2005年出口量為1561億立方米,出口收入為6191億盧布,主要出口到德國(360億立方米)、意大利(220億立方米)、土耳其(180億立方米)、法國(132億立方米)、匈牙利(90億立方米)、斯洛伐克(75億立方米)、捷克(74億立方米)、波蘭(70億立方米)、奧地利(68億立方米)和羅馬尼亞(50億立方米),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為242億立方米。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各國更是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公司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達1615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長了3.5%,據初步估算,2007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共出口了1480億~1490億立方米天然氣。2008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天然氣出口量將增長4%~5%,對非獨聯體國家的供應計劃為15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

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歐洲1/3的石油來自俄羅斯,石油出口的84%通過管道運輸,13%~16%通過鐵路運輸。俄羅斯原油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確立了石油出口大國的地位。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在俄羅斯原油出口中排前五位的是荷蘭(16.11%)、德國(10.99%)、烏克蘭(8.16%)、波蘭(7.80%)、意大利(5.73%)。2004年俄羅斯出口到獨聯體國家的原油為2943.39萬噸,占全部石油出口量的12.78%;出口到獨聯體以外國家的原油為2億噸,占全俄原油出口的87.22%,其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