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2018年前七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多少?)

时间:2024-05-20 09:20:21 编辑: 来源:

使相當一部分產業和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以外資企業、加工貿易為支撐的進出口格局,也使中國外貿開始呈現順差逐年快速擴大的趨勢。1992年-200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由1655.3億美元上升到5095.6億美元,增長2.1倍,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上升到第6位。同期,外貿順差由53.5億美元擴大到224.6億美元,增長4.2倍。國際儲備快速累積,規模不斷擴張,1996年外匯儲備邁過千億美元大關,2001年達到2121.6億美元。這使實施“走出去”戰略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同時“走出去”也是當時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的現實需要。1999年,中國拉開了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序幕。2000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0億美元,此后,開始了幾乎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高速發展,并帶動了中國技術、設備的出口,海外投資也為保障國內資源供應提供了有益補充。

貨物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隨著中國申請恢復GATT地位談判的深入,中國對服務市場開放作出初步承諾,由此推動了服務貿易的發展。1992-2001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由182.4億美元擴大到726.1億美元,增長了3倍。由于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大、競爭力低,其間除1994年呈現少量順差外,其余年份服務貿易均為逆差,且逆差呈逐年擴大趨勢。

第四階段:2001年至今

以2001年11月中國加入WTO為里程碑,中國對外貿易進入又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加入WTO以來,切實履行入世承諾,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下的經貿合作,大力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基本建立起了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符合國際慣例與規則的外貿政策與體制,建立和完善貿易救濟制度,維護公平貿易;建立和完善對外貿易的促進與服務體系,規范對外貿易秩序。政策體系的完善,促進了對外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可以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中國對外貿易額度不斷加大,將世界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主攻市場,在擴大內需的同時擴大海外市場,增大海外市場的市場占有率。不僅僅局限于加工貿易等,而是不斷推出自由品牌,將中國品牌推廣世界。

我國出口和進口金額最多的商品分別是什么?

說一下結果,我國出口金額最高的產品是計算機類,進口金額最高的產品是集成電路。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之后,在國內車間組裝一下,再以成品出口到海外。國內賺了一個加工費。這反映我國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大國。

眾所周知,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貨物進出口國家,貨物進出口金額高達二三十萬億元,折合超過4萬億美元。據統計,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是我國,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

看一下我國規模如此龐大的進出口貿易中,主要進口和出口的哪些產品?通過這個對比,其實是可以發現我國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短板,以及我國經濟的長處。我們要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取長補短,把優勢發揮的更加充分,把不足和弱項補起來。

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該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其中出口164177億元,進口140874億元,貿易順差23303億元。按照全年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的比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了4.61萬億美元。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去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21萬億美元,比我國少了接近4000億美元。

前年我國有兩類商品出口金額突破了1萬億元人民幣,分別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出口金額11,355億元,另一類商品是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金額10,413億元。另外手機或車載無線電話機,出口金額達到了9343億元,排名第三。通俗的說第1類商品就是計算機,第2類商品就是服裝,第3類商品就是手機。這三類商品出口金額合計達到了3.1萬億元,占我國貨物出口金額的19%。

再來看進口。全年也有兩類商品的進口金額超過1萬億元,分別是集成電路20,584億元,原油15,882億元。這兩類進口商品金額達到了3.64萬億元,合計占總進口金額的26%。另外進口金額較高的商品還有鐵礦石約5000億元,塑料3700億元,大豆2500億元,天然氣2550億元,汽車3330億元。

對比進出口商品的種類,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國出口的商品中,有很大比重來源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不過和10年前相比,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有了明顯進步。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兩類,一類是高附加值的科技類產品,最明顯就是集成電路,另一類是工業原料,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你看,原油進口了4.62億噸,大豆進口了8800萬噸,天然氣進口了9000萬噸,煤炭進口了2.8億噸。

中國對外貿易為什么下降?

其原因可追溯到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有效需求不足,各經濟體依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各國的外貿需求下降,全球貿易量出現萎縮。在全球需求疲軟、結構失衡的背景下,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和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一,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繼續提高。

從1981年到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率為15.26%,其中出口增長年均增速為15.4%,進口年均增速為15.12%。中國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使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1980年我國出口貿易居世界排名第26位,2004年中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三大國。2004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達11547.9億美元,同比增長35.,7%,其中出口5933.7,

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態勢分析

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5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0%。2016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國內綜合成本不斷上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下行壓力加大。2018年1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2%。

近幾年,世界經濟增長低迷,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結構性矛盾凸顯。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努力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對外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結構繼續優化,質量和效益不斷改善,成績來之不易。

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5.83萬億人民幣(折合4.1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比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72萬億元人民幣(折合2.21萬億美元),增長7.9%;進口12.1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95萬億美元),增長7.3%;貿易順差1.61萬億人民幣(折合2597.5億美元),擴大12.8%。

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其中,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2.35萬億元,擴大45.9%。按美元計價,2014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4%、6.1%和0.4%。

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5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萬億元,下降1.9%;進口10.44萬億元,下降13.1%;貿易順差3.68萬億元,擴大56.4%。以美元計價,進出口總值3.95萬億美元,下降8.0%。其中,出口2.27萬億美元,下降2.9%;進口1.68萬億美元,下降14.1%。

2016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國內綜合成本不斷上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下行壓力加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貿工作,及時出臺促進外貿回穩向好、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相關部門和各地區積極細化落實政策,為企業減負助力。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外貿實現回穩向好目標,進出口降幅收窄,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新的發展動能不斷積聚。2016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5年下降0.9%,降幅較2015年收窄6.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8萬億元,下降1.9%;進口10.5萬億元,增長0.6%,扭轉了2015年大幅下降的態勢;貿易順差3.4萬億元,下降8.8%。以美元計,進出口總值3.7萬億美元,下降6.8%。其中,出口2.1萬億美元,下降7.7%;進口1.6萬億美元,下降5.5%;貿易順差5107.3億美元,下降13.9%。

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下同)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萬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萬億元,增長18.7%;貿易順差2.87萬億元,收窄14.2%。

2018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減弱,世界經濟有望延續升向好態勢,進入相對強勁復蘇軌道,內生增長動力增強,金融環境有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穩中求勝,全球市場信心增強,國際市場需求持續復蘇。2018年1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2%。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6%;進口1.19萬億元,增長30.2%;貿易順差1358億元,收窄59.7%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