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0年中俄進出口貿易額(俄羅斯經濟政策分析)

时间:2024-06-02 06:48:42 编辑: 来源:

貨膨脹加大,尤其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都在暴漲,那么對于歐美國家而言,實際上是不希望看到油價暴漲的,在這種情況下,歐美央行很有可能被迫加快緊縮貨幣政策,導致全球利率快速上升,對世界經濟復蘇和金融市場造成強烈沖擊。而我國2022年經濟大環境本身就受到很大壓力,能源化工行業經過2021年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創出 歷史 最好成績,但2022年,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能源化工行業的發展必將面臨巨大挑戰。

2、 天然氣

據 Cowen的統計,俄羅斯每天出口約 230 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約占全球貿易的 25%,其中 85% 的天然氣出口到歐洲。特別要注意的是,俄羅斯途徑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網絡可能會在軍事沖突期間中斷。Cowen 稱,該管道網絡每天滿負荷向歐洲運輸約4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但目前的流量只有滿負荷的50%。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金額3601.0億元人民幣,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56.3%。2021年以來,中國進口天然氣價格整體呈大幅增長態勢,進口管道氣價格相對穩定,進口LNG價格漲幅明顯。2021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來源國為27個國家,比2020年增加3個國家。其中澳大利亞進口量仍居首位,占進口量的39%。美國占比11%,位居第二,其次依次為卡塔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聯邦。2021年中國進口管道氣來源國6個,分別為土庫曼斯坦、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緬甸、美國。2021年中國從俄羅斯聯邦進口的管道氣大幅增加,同比增長154%。目前俄羅斯已成為中國第二大管道天然氣供應國。

首先,天然氣價格基本與原油價格走勢趨同,根據數據顯示,2月23日,LNG價格為9327元/噸,而2月初,價格才為5200元/噸左右,俄烏局勢的影響,近期LNG價格已經上漲接近一倍左右。由于歐洲是天然氣使用最大的地區,一旦“北溪-2”停擺,俄羅斯斷供,那么全球天然氣價格毫無爭議的將大幅度上漲,我國也必須面對增加的天然氣進口成本。但整體而言,我國天然氣穩定局面可以控制,進口來源國渠道基本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其次,利好我國管道天然氣談判。眾所周知,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管道天然氣是重要的來源渠道之一,尤其與俄羅斯在東、遠東、西有三條天然氣管道。近年來,由于冬季一些國家對我國供應天然氣量有較大波動,導致我國一些地區時常出現天然氣短缺現象,但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談判,人家占有主動權,因此我國一直比較被動。現如今,如果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出現中斷,作為俄羅斯經濟支柱的能源出口,普京必須考慮到完全切斷輸往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后,這些天然氣下一個出口國家是哪兒,那么他將勢必轉頭與我國進行談判,希望能夠消化輸送歐洲的天然氣量,這對我國進口管道天然氣是非常有利的。

3、 能源化工貿易

根據我們聯合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能源化工進出口貿易額達到8600.8億美元,同比增長38.7%。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歐美國家受到疫情影響后,進出口業務依舊沒有恢復,一些市場被我國企業獲取。再次,我國堅持穩外貿政策在持續發力,國內產業升級提升產品整體競爭力。

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爆發,地緣危機越來越凸顯,大宗商品價格勢必會進一步上漲,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會繼續導致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對我國能源化工貿易的最直接影響應該就是美國加大加息的力度。加息肯定會利好我國能源化工產品的出口。

如今的全球經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定海神針,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但作為全球唯一一個具有全門類工業部門的國家,中國具備很強的抗沖擊能力。在外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對我國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拓展海外市場、激發國內市場的絕佳機會!

文章轉載自:石化行業走出去聯盟

中俄貿易進出口主要有哪些商品

中俄貿易進出口主要商品:主要出口通訊設備產品(便攜數字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無線電話機、數字式程控電話交換機等)、紡織品和服裝鞋帽、家電產品、軸承、汽車和拖拉機零配件(小轎車、柴油小客車、重型柴油貨車用變速箱)等。

拓展資料:

1、在交易洽商階段,首先由進口商開出需要條件,向出口商提出詢查或經過中介商表達其購買意向,使有關“供應商”或“出口商”與其接洽,或由出口商直接向進口商提出洽銷。

然后是出口商向進口商發盤,經進口商還盤,并經雙方函電往返同意“接受”,完成發盤,然后是成交,雙方對買賣條件協議完妥,換文或簽約,完成買賣手續。

2、在合同履約階段,進口商方面的工作是申請進口許可證、進口簽證,開發信用證,以FOB交貨條件成交的洽船(訂艙),以及FOB或C&F等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等;出口商方面的工作是備貨,境內運輸,以C&F或CIF條件成交的洽訂船位,以CIF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出口簽訂,商檢和報關。

3、在交貨階段,出口商根據信用證規定。備齊裝船文件于信用證規定的時間內向指定銀行結匯(或押匯)收回貨款,或請銀行托收貨款(D/P,D/A);進口商應備齊提貨文件,準備報關提貨,并處理公證檢驗等事宜。

4.中國商務部稱:中國和俄羅斯經貿合作已經實現了真金不怕火煉的狀態。這是因為雙方之間的合作已經達成了非常高的共識,并且在雙方的經貿關系上能夠得到體現。中國和俄羅斯是鄰國,在邊境的許多地方,通常人們的警戒都是非常少的。這是因為兩國的關系十分的友好,從而使得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會特別的密切。

舊中國的屈辱和新中國的成就

新中國的成就: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開放型經濟已經形成,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從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4%。25年前,中國年國內生產總值為 1473億美元,去年已達到14000多億美元。25年前,中國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去年已達到8512億美元。25年前,中國外匯儲備為 1.67億美元,去年已達到4033億美元。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四。中國之所以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激發了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中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發展很不平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雖然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一百位以后。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使全體人民都過上富裕生活,還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艱苦奮斗。

我們已經明確了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這就是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舊中國的恥辱: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后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占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