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9號線上海外國語大學站有幾個出口(雅思考試考點如何選擇)

时间:2024-06-03 07:01:53 编辑: 来源:

1、軌道交通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或可在佘山站換乘松江95路至1號門。

2、公交松江95路、松朱線可至2號門。

3、公交松江95路可至3號門。

4、魯迅公園

從大連路上魯迅公園后門進去,朝左邊大概走一分鐘,豁然開朗,遠處便有一片茂盛如粉云的花映入眼簾,一叢正盛開著的櫻花,白中泛紅,開滿樹寇,溫馨寧靜。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甜愛支路,占地面積28.63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主要歷史文化紀念性公園和中國第一個體育公園。地理位置優越,鬧中取靜,年游客量700多萬人次。

交通:上海市內軌道交通三號線、八號線的虹口足球場站、18、52、139、939、機場四線魯迅公園終點站,70、97、路多倫路終點站,854、991甜愛路終點站,途經虹口體育場的有51、502、952、537、942路、167,途經大連西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有79、222、959、937、853、875路,途經四川北路(多倫路)的有21、47、962、848、863路等可以到達魯迅公園。

5、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以英國式園林風格為主體,輔以中國傳統園林、日本式園林、植物觀賞園等,形成不同的風景特點,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觀風格保持最為完整的老公園。

上海中山公園園原來是舊上海英國大房地產商霍格的私家花園,1914年改建為租界公園,經過近90年發展建設,成為以大樹、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風光為特色的、中西園林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含蘊的城市園林。最近,為了配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對中山公園基礎設施和園林景觀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公園面貌氣象一新,獲得了“上海市四星級公園”的榮譽稱號。

中山公園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全園可分為大小不等的景點約120余處。這些景點因景而異,各具特色,其中十二處景點評選為“中山公園十二景觀”,都是公園內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園林景觀。

上海中山公園引位于上海長寧區市中心。總面積21.42萬平方米。園內以優美的古典景觀著稱,周邊則已成為繁華的商業圈,有米蘭廣場、新寧購物中心、玫瑰坊商業街、龍之夢購物廣場、多媒體廣場等。

交通: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的車站。

6、青海路

這是上海人能夠在市中心看到一條櫻花燦爛的浪漫之路,也是上海第一次將櫻花樹作為行道樹。這條櫻花道就是南京路至威海路之間的青海路,一邊將是綠地,一邊是休閑小店。

青海路,位于上海的絕對市區鬧市的靜安區,南北走向,位于南京西路和威海路之間,緊鄰著上海電視臺,這是上海第一次將櫻花樹作為行道樹。上海人知道青海路,因為在這條馬路上有著名的是岳陽醫院,這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現在岳陽醫院雖然已經搬到了虹口去的大柏樹,但這里依然留著一個門診部。

交通:到青海路最方便的是乘地鐵2號線,在南京西路站下即可,沿南京西路走,過石門一路,就到青海路。

7、世紀大道櫻花園

位于地鐵2號線東昌路站出口,也就是世紀大道上,在嶗山西路,浦東南路之間。櫻花園盛開的櫻花如云似錦,偶有微風便灑下滿園櫻雨,與園中的小橋流水、圓桌石凳共同形成了一個超脫于都市喧囂的寧靜空間,成為世紀大道沿線一道亮麗的風景。

交通:地鐵2號線世紀大道站、東昌路站、陸家嘴站皆可。

8、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沿著通往南校區的路兩旁,種滿了櫻花樹。每年的四月初,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遠遠看去粉紅色櫻花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可燦爛了。恰如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寫到的“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卻也象緋紅的輕云??”。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學校坐落在中國上海市,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綜合型大學,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系緊密,交流頻繁,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語教學。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國立大學(1927年),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較早的真正意義的綜合大學(包含醫學院),“同濟”也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名牌大學。

交通:

同濟赤峰路南門(赤峰路50號)進去那條路就叫愛校路~

四周交通還是很便當的。赤峰路上面有123、115、515、576、746、817、142、874,在巴士一汽站下來(有的路線這站叫赤峰路四平路),960在赤峰路密云路站下來。

四平路上面有55、61、937、147、554,在四平路赤峰路站下來,910在同濟大學站下來。

地鐵10號線同濟大學站在四平路、彰武路路口,地鐵8號線四平路站在大連西路、四平路路口。

9、浦東高橋櫻花園

該櫻花園地處高橋港以東、航津路以南、光澤路以西、光燦路以北,寬僅幾十米,總長度為1300米,園區位于高橋港沿河。園中共栽植櫻花2498株,其中胸徑在30公分的櫻花王有2株,櫻花來源于浙江省奉化市西塢中興園藝場。

交通:可以從陸家嘴到金橋的浦東大道沿線乘坐公交971路至航津路光澤路下,這樣時間較長,因為971路要到高橋去兜一圈,可以乘地鐵六號線到航津路下,在馬路對面換971路611路川高線(971這里沒有站頭,看到開來可以招手停下)乘兩站到航津路光澤路下,后退十余米可以進去。

10、延中綠地櫻花林

一片休閑綠地,草皮已修剪整齊,薄薄的象綠毯,內種櫻花樹,花香四溢,蜂蝶群舞,一派東瀛風情。

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綠地位于靜安區、盧灣區、黃浦區三區交界處,建成后的靜安段大綠地占地面積為34800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為24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75%。綠地中保留了中共二大會址、平民女子學校等歷史紀念性保護建筑,并建有大型瀑布,曲折深潭,北美風格的涼亭等。

交通:48、71路地鐵一號線黃陂南路站

在國內考雅思有沒有考點?

截至目前,雅思在全國41個城市共設有88個考點,考生可登錄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雅思報名網站查看具體日期和考場安排,并進行在線報名。

北京雅思考點信息

北京市教育考試指導中心

北京雅思考點信息

北京市教育考試指導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IELTS考試中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IELTS考試中心;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上海雅思考點信息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分考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武川路校區);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嘉定校區);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東華大學

廣州雅思考點信息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分考場;深圳賽格人才培訓中心;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主考場

雅思其他考點信息

北京外國語大學IELTS考試中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IELTS考試中心;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上海雅思考點信息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分考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武川路校區);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嘉定校區);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東華大學

廣州雅思考點信息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分考場;深圳賽格人才培訓中心;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主考場

雅思考試是聽說讀寫四項英語交流能力的測試,它是為那些打算在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的國家或地區留學、移民或就業的人們設置的英語語言水平考試。目前,在全球已經有超過9,000所教育機構、移民局、政府部門以及企業等認可雅思考試成績。雅思考試在中國的35個城市共設有53個考點,每年有48個考試日期。

中國主要大學城?

在中國,大學城建設是20世紀90年代繼高校合并、高校擴招之后高教領域的又一大手筆。2000年8月,廊坊東方大學城拉開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學城相繼拔地而起,僅兩年時間,全國規劃建設的大學城達50多座,涉及21個省、市。2002年投入325.89億元,校園建筑總面積達1436.97萬平方米,容納高校134所,在校學生59.7萬人。[2] 時至今日,大學城建設仍風起云涌,而且爭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當部分占用了耕地。

國內著名大學城案例

【廣州大學城】

廣州大學城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小谷圍島及其南岸地區,是國家一流的大學園區,華南地區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學、研、產一體化發展的城市新區,面向21世紀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廣州國際化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態化和信息化的大學園區。 廣州大學城規劃范圍約43.3平方公里,可容納學生18萬-20萬人,總人口達35萬-40萬人(包括村鎮人口),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估計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00億-300億元。首期建設的小谷圍島約17.9平方公里,進駐十所高效,分別是:國立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州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其中占地面積最大的是廣東工業大學,約2400畝。 廣州大學城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領先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和廣州的文化勝地,廣州大學城可以極大地推動廣州市經濟、科技和文化大發展。 2004 年 9 月第一批約 4.5 萬名大學生已先行進入大學城, 2005 年 9 月后在校學生人數為 10 萬, 2007 年大學城全部建成后總規劃人口預計將達到 35 萬人,相當于一座中小城市。

【上海松江大學城】

松江大學城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區西北角,占地約8000畝。松江大學園區2001年啟動,2005年基本建成,占地約7236畝。至2005年9月,規劃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7所高校都已入駐。學生規模為8萬人,現有學生5.2萬余人,教職員工約0.7萬人。

松江大學城建設是上海創建新型辦學模式的一次探索和改革,采用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機制、新模式:區里出土地、銀行貸款搞基建、高校以租賃方式進入園區。大學城“先換機制、再進學校”,幾所大學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構建沒有“圍墻”的大學園區,形成規劃整體化、資源共享化、后勤社會化、管理集中化的園區運作模式,以此提高辦學效益,盤活教學資源,促進上海高等教育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滿足市民對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松江大學城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大學園區,這不僅體現在校與校之間沒有圍墻,只是用綠化帶或河流來劃分邊線,更體現在大學城內各類資源可以共享。

按照大學城設計思想,今后圖書館、體育場和實驗室可以互相“聯網”使用,對大學城內的師生實現“一卡通”,避免重復投資造成的資源浪費;各校的后勤服務統一達到社會化,共享地帶的后勤工作,如員工招聘、店鋪招商等,全部由市高校服務中心和市高校后勤發展中心負責,校區綠化、維修工作則通過招標形式由企業承包,把校長從煩瑣的后勤事務中解放出來;各校師資可以相互聘用,高素質的教師可以輪流在幾所大學執教,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學生可以各取所需,走進任何一所大學的課堂選修課程,所修的學分在各校之間都予以承認。

松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