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1北京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2021年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總額為多少)

时间:2024-05-22 01:28:44 编辑: 来源:

模式,向以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發展,通過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提高自身競爭力;三是物流業對其他產業的調整具有服務和支撐作用,發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進制造業和商貿業優化內部分工、專注核心業務、降低物流費用,提高這些產業的競爭力,增強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

2.及時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客觀要求。一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和全球銷售的發展模式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和產品供給時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增強國民經濟的競爭力。二是為了適應國際產業分工的變化,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完善物流服務體系,改善投資環境,抓住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的機遇,吸引國際投資,促進我國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三是隨著全球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國內現代物流服務企業,提高物流服務能力,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業競爭。

3.及時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保證。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我國經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貨物運輸量、社會商品零售額、對外貿易額等將大幅度增長,農產品、工業品、能源、原材料和進出口商品的流通規模將顯著增加,對全社會物流服務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中西部地區要求改善物流條件,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促進區域間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4.及時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資金周轉,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有利于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增加城鄉就業崗位,擴大社會就業;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廢氣排放,緩解交通擁堵,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國內外、城鄉和地區間商品流通,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需求,擴大居民消費;有利于國家救災應急、處理突發性事件,保障經濟穩定和社會安全。

希望幫到你~~

兩區建設是什么內容

北京日前正在大力籌備和推動“兩區”建設。“兩區”即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事關北京發展的大局。總體來說,“兩區”建設是中央支持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政策,對北京來說是十分巨大的機遇。

日前,通州區召開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動員部署大會,全面啟動“兩區”建設。

作為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區承擔著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時代重任。該區于2018年1月被批復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第二批綜合試點,2019年1月在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實施方案中,被明確為四個綜合試點示范區中唯一的先導區。

在先導區示范帶動下,城市副中心服務業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2018年服務業占GDP比重為50.2%,2019年上升為59%,提高了近9個百分點。外資外貿集聚作用凸顯,今年已實現實際利用外資4.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86.4億元人民幣。

此外,城市副中心依托運河商務區、文化旅游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核心承載區,聚焦行政辦公、文化旅游、高端商務,探索金融創新,聚集了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同時在政務服務、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環境、人才發展、科技創新等專業服務領域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了城市副中心營商環境不斷取得新突破。

2019年,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信貸、包容普惠創新等多個營商環境指標全市排名第一。2020年上半年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全市排名第三、注冊金額和增速居全市第一。目前,運河商務區已集聚了一批符合產業定位的高精尖企業入駐,已引入總部經濟、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企業70家。張家灣設計小鎮依托創新中心樓宇資源,已承接市級企業超百家,其中88家已完成注冊。

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

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

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市場潛力和機遇是指通過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和消費習慣的分析,是市場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復雜的一部分。以下分享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

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1

中國有14億多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比較優勢。從內生增長動力來看,202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0.9%,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2.6%、23%,兩年平均增速均為4.4%,表現出我國內需市場的強大韌性,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強勁支撐和回旋余地。

然而,在看到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到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與供給側的快速復蘇相比,需求側的恢復一直相對滯后,且不同消費領域之間存在明顯分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關系就好比自行車的前后輪,需要通過后輪來推動需求、創造需求,用前輪來引導供給、把握供給,在互相促進中達到供需兩端新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最終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將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動力。

第一,提高供給質量,增加有效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愈發明顯地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的特征,居民消費結構已經由生存型為主逐漸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為主轉變,整體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釋放消費升級產生的內需市場潛力,需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高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在商品消費領域,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增加優質產品供給,減少低端無效供給,推動存量供給優化升級。在服務消費領域,教育、文化、旅游、養老、體育等多方面消費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直播帶貨、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時,要著力提升中高端服務消費供給水平,推動增量供給創新發展。

在教育、醫療、養老等與民生福祉關系密切的領域,需合理增加公共消費,進一步降低家庭的支出不確定性,讓人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

第二,擴大農村消費,激發農村市場活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上半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分別為10.7%和14.1%,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城鎮居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14566元和7464元,實際增速分別為16.0%和19.7%,農村居民消費增速高出城鎮居民3.7個百分點,展示出農村消費市場的強大發展后勁。

農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不僅表現在消費總量的增加,還表現對消費品質的追求。近年來,隨著家電下鄉的推進和政策紅利釋放,農民對于綠色、智能、環保、健康類大件消費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汽車、高品質家電、健康類商品等耐用消費品的購置和換新需求將成為農村消費新的增長點。

擴大和培育農村消費,重點在于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打通區域城鄉之間要素、商品和服務流通的堵點,強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縣(區)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電商物流服務站、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網點相結合的農村三級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搭建農村的農產品“進城”和城鎮的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優勢互補的城鄉融合發展形勢。

第三,倡導健康消費觀,形成良好消費氛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進行負債消費、超前消費。根據《2020年度中國杠桿率報告》,2020年居民部門杠桿率為62.2%,比上年上升6.1個百分點,且連續12年持續攀升。此外,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費需求不利于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部分農村地區的“天價彩禮”和名目繁多的人情宴請給農民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需針對不同群體進行正確消費觀念的宣傳教育,促進全社會形成科學理性消費的良好氛圍。

第四,優化消費環境,完善監管激勵機制。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增加有效供給,要著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完善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監管激勵機制。從生產端看,強化產品和服務質量監管,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等違反市場秩序行為,才能逐步塑造國內品牌高端優質的新形象,吸引流失海外的購買力加速回流到國內。

從消費端看,建立和完善消費信息共建共享機制,能夠降低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此外,完善消費者維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消費投訴糾紛事件處理效率,有利于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如何挖掘市場潛力和機遇2

培育新型消費 挖掘市場潛力

隨著消費升級和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人們的消費模式、消費習慣正發生改變,新型消費興起。要滿足新的消費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培育新模式,推動新型消費發展。

預制菜走進百姓生活

撕開包裝袋,開啟電磁爐,把食材倒入鍋中,15分鐘后,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青麻椒烤魚就完成了。“下班回家很累,又不想點外賣,預制菜做起來很快,十幾分鐘就搞定了,味道也不錯。”廣東廣州市90后消費者李慶告訴記者,她每周購買3到4次預制菜,夏天到了,比較愛吃牛蛙、烤魚和小龍蝦。

酸菜魚、糖醋里脊等價格為15到30元,椰子雞、海鮮鍋、小龍蝦等價格在35到90元不等……走進廣州市中心的一間大型超市,冷柜里擺滿各種口味和菜式的預制菜商品。據超市導購員介紹,年輕的上班族是購買主力。

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在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帶動下,預制菜、洗碗機、空氣炸鍋等新產品、新服務很受歡迎。

“2021年,公司預制菜營收達到8.41億元。”湛江國聯水產副總裁吳麗青透露,今年“五一”期間,公司的烤魚產品在盒馬渠道銷量快速增長。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許毅介紹,恒興食品的廣東白灼蝦產品去年全年銷售額達3.5億元,共售出5200多噸,今年金湯酸菜魚和一夜埕金鯧魚又成為熱銷產品。

“預制菜的火爆是一個新趨勢。”湛江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表示,尤其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居家用餐頻率升高,對便捷和品質的追求,讓消費者開始青睞預制菜。

“從企業層面看,使用預制菜能明顯減少門店人員且制作效率更高,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運營成本。”許毅說。

輕松動手下廚,按照步驟簡單復熱,就能吃到各色美味,預制菜的火熱離不開食品工業化的支撐。今年3月,廣東出臺《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提出著眼高標準引領高品質預制菜發展,組織開展粵菜三大菜系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預制菜從田頭到餐桌系列標準。

“率先在行業內推行電子化監管模式,實現從養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強大的食品質量管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吳麗青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