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facebook為什么沒有商店圖標的(reels短視頻圖標沒了怎么辦)

时间:2024-05-20 23:41:26 编辑: 来源:

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等主流平臺的跨平臺語言。Java 和 Flash 都曾夢想這個位置,但夢斷于 iOS。此時人們紛紛開始研究基于 HTML5 開發跨平臺手機應用。很多人當時認為,原生應用只是過渡,就像當年從C/S結構轉變為B/S結構一樣。而且學習 Objective-C 和 Java 很費勁,我既然會網頁開發,為何不試試 HTML5。

W3C 此時成立了 Device API 工作組,為 HTML5 擴展了 Camera、GPS 等手機特有的 API,然而麻煩的是,移動互聯網初期的迭代太快了,手機 OS 在不停的擴展硬件 API,陀螺儀、距離感應器、氣壓計。。。每年手機 OS 都有大版本更新。而 W3C 作為一個數百家會員單位共同決策的組織,從標準草案的提出到達成一致是非常復雜的過程,跟不上移動互聯網初期的快速迭代。

PhoneGap 的出現,給開發者打開了一扇窗。很多人期待 PhoneGap 不停擴展 API,來補充瀏覽器的不足。Adobe 看到 PhoneGap 仿佛看到了重振江湖地位的希望,但在 Adobe 收購 PhoneGap 后,又發現這個東西可商用性不足,而且開源使得 Adobe 無法像 Flash 那樣獲取商業利益,于是就把 PhoneGap 捐給了 Apache,改名為 Cordova。

因為各種原因,Cordova 的定位最終沒有成為瀏覽器的強化,而走向了混合式開發。基于當時的背景,他們認為原生是不可替代的,“原生 +HTML5”的混合模式更有意義。所以現在 Cordova 的使用模型是“原生工程師 +HTML5 工程師”一起協作完成 App。

這時 Facebook 加入了 W3C,牽頭成立了 Mobile Web 工作組。Facebook 是混 Web 圈的,并且在手機 OS 上沒有自己的領地,他不喜歡被蘋果和 Google 掌控的原生應用生態系統。Mobile Web 這個工作組的重要目標就是讓 HTML5 開發的網頁應用達到原生應用的體驗。然而,事與愿違,它不努力也就算了,結果是努力了卻失敗了。2012 年,Facebook 放棄了 HTML5 的新聞充斥了全世界的 IT 媒體,HTML5 瞬間被打入冷宮。

Facebook 為何放棄 HTML5?核心是當時基于 HTML5 真的做不出好的移動 App。對比 Twritter 等競爭對手的原生 App,Facebook 的 HTML5 版本實在無法讓用戶滿意。比如 Push 功能,到現在 HTML5 的推送和原生的推送體驗差距依然巨大,更不用說 HTML5 應用的頁面切換白屏、下拉刷新/側滑菜單不流暢等眾多問題。看著原生工程師輕松實現搖一搖、二維碼、語音輸入、分享到朋友圈等功能,更是讓 HTML5 工程師感覺自己站錯了隊。

即使 Facebook 不喜歡被控制,也不能拿被用戶拋棄來冒險。而且 Facebook 并沒有掌握關鍵點—手機瀏覽器內核。如果瀏覽器不跟上,徒然定一堆標準草案落不了地。

而瀏覽器在手機上的表現是什么呢?先看 Google,Chrome 性能雖高,但 Android 上的瀏覽器卻并非 Chrome,而是 WebKit 改出來的一個蹩腳的 Android 瀏覽器;再看蘋果,iOS 上不允許其他瀏覽器引擎上架 App Store,而且其他使用 Safari 引擎的應用也無法調用蘋果自己的 JavaScript 加速引擎 Nitro。結果是蘋果和 Google 不但不在瀏覽器上積極實現 HTML5 關于移動 App 所需的規范,反而對 HTML5 做出種種限制。

不管是當時硬件能力不足,還是手機 OS 廠商的故意限制,總之結果就是:在移動互聯網的初期,一定是原生應用生態系統的天下,iOS 和 Android 首先自己的地盤穩固后,產業才會向下個階段升級。

Facebook 也好,PhoneGap 也好,想在移動互聯網初期就分一杯羹是分不到的,但堅持下來,機會往往會出現。

四、 HTML5 這回真的來了

終于,在 2014 年 10 月底,W3C 宣布 HTML5 正式定稿。這個時間,不晚不早,硬件性能更強、手機 OS 迭代速度下降。

隨著 HTML5 標準定稿,一切紛爭將告一段落,現在,屬于 HTML5 的時代到來了。

有人說,光標準定稿沒用啊,配套起來了嗎?HTML5 做的應用究竟能否匹敵原生 App?答案是,HTML5 不但可以匹敵原生 App,甚至它天然的很多特性超越了原生 App。

我們先談談 HTML5 原來不如原生應用的地方,業內俗稱 HTML5 有“性工能”障礙。即 HTML5 性能不如原生、開發工具不如原生、能力調用不如原生。

這幾個問題導致開發者無法使用 HTML5 做出與原生一樣的 App。然而,不管是硬件升級還是 OS 廠商策略變化,以及相關軟件技術的成熟,已解決了 HTML5 的“性工能”障礙。

1. 硬件升級

2011 年,iPhone 4s 的 CPU 是 A5,現在 iPhone 6 是 A8,按蘋果的歷次發布會的說法,速度共提升了 7.5 倍。這 3 年間 7.5 倍的速度提升,抹平了太多 HTML5 的性能問題。

2. 蘋果、Google 的策略變化

Google 在 2013 年底發布的 Android 4.4,內置的 Webview 不再是蹩腳的 Android WebKit 瀏覽器,而是 Chromium,性能大幅提升。從最新的 Android5.0 開始,Webview 可以通過 Google Play Store 實時更新,和 Chrome 的升級保持一致,用戶就可以不刷機享受到最新的瀏覽器引擎;再看 Apple 方面,2012 年 iPhone 5 發布后,HTML5 在 iOS 上的表現已令人滿意,Safari 獨家的 JavaScript 加速引擎 Nitro 不再那么重要,不過在 iOS 8 發布后,蘋果還是很識趣地取消了三方程序調用 Nitro 的限制,現在任意瀏覽器或應用調用 iOS 的 UIWebview 都可以利用 Nitro 加速,這樣在前端使用 JS 做大型運算也成為可能。兩大手機操作系統霸主和瀏覽器巨頭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使得 HTML5 在手機上的發展不再受限,而且這個變化不可逆只能繼續向前,這種變化勢必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3. 軟件技術的成熟

PhoneGap 的發展雖然放緩了,但其他產品技術卻成熟了。2014 年的 iWeb 大會上,眾多廠商的產品提供了面向開發者免費或開源的 HTML5 性工能障礙的解決方案。

(注:編者作為從業人員,也會在分析各種方案時提到我們公司的方案,但編者會客觀不夸張的陳述方案,而且該方案是純免費的,沒有商業銷售嫌疑。)

DCloud 公司在 iWeb 大會上發布了系統的 HTML5“性工能缺失”的解決方案,包括:

a) 性能:提升 HTML5 性能的手機端引擎,讓側滑菜單、下拉刷新等動態交互卡頓的問題得以解決;

b) 工具:HTML5 開發 IDE 產品 HBuilder, 超快的編程利器;

c) 能力:把 40 萬原生 API 封裝成 JavaScript 對象,以解決 HTML5 能力不足問題的 Native.js 技術;

d) 最接近原生體驗的高性能框架:MUI 框架,體積只有幾十K,加載、運行遠快于一般框架。

基于該方案開發的 HTML5 應用完全可以達到原生 App 的功能和體驗。

使用 HBuilder 開發 HTML5 應用

英特爾公司發布了 Crosswalk 引擎,可以讓 Android 4.0-4.3 的手機上的應用打包 Chromium 引擎而不是 Android WebKit。畢竟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 Android 4.0-4.3 的手機,同時統一的 webview 也避免了兼容性的煩惱。

在專業方向上很多公司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觸控的 Co買粉絲s2d-買粉絲5、Egret runtime 和 Ludei Co買粉絲onJS 強化了 Canvas 的表現,讓 HTML5 游戲體驗更好;UC、獵豹等手機瀏覽器都強化了音視頻播放的表現。

不管是硬件升級、軟件成熟,還是操作系統廠商策略變化,都在強力推動 HTML5 的爆發。

不過要注意,我說的 HTML5 爆發,不是指手機瀏覽器會替代桌面成為應用入口。有人說 HTML5 不好,因為用戶討厭打開瀏覽器輸入 URL 的過程。我想說這種想法是對 HTML5 的片面理解。HTML5!=傳統瀏覽器,雖然編程語言還是 HTML、Javascript、CSS,但發行方式絕不是傳統網站那么簡單。HTML5 應用的入口,反而很少是啟動瀏覽器輸入 URL,它可以是存在于手機桌面的圖標、也可以來自超級 App (如買粉絲朋友圈)、以及搜索引擎、應用市場、廣告聯盟。。。到處都是它的入口。它的入口,比原生 App 更多。

五、 原生 App 的顛覆

HTML5 的“性工能”障礙得到解決,可以接近原生 App 的效果,所以它就可以替代原生 App 嗎?很多人認為,即使 HTML5 會發展的比現在好,也將是與原生 App 各占一部分市場的格局,要求不高的長尾應用會使用 HTML5,而主流應用仍是原生 App 的天下。

但我認為這樣的想法很危險,就像 Apple 成立前,HP 的高層告訴沃茲:誰會在家里擺一臺電腦呢?未來 HTML5 肯定會顛覆原生 App。“性工能”障礙的消除,只是 HTML5 的劣勢被削弱,但劣勢被消除后,它的優勢就會大放異彩,HTML5 的優勢是什么?我們分別就開發者和最終用戶來看。

HTML5 對開發者的 7 大優勢

跨平臺:

在多屏年代,開發者的痛苦指數非常高,人人都期盼 HTML5 能扮演救星。多套代碼、不同技術工種、業務邏輯同步,這是折磨人的過程。有點類似個人電腦早期世界,那個時候的每家電腦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開發者疲于做不同版本,其實 DOS 的盛行也很大程度是因為開發者實在沒精力給其他電腦寫程序。跨平臺技術在早期大多因為性能問題夭折,但中后期硬件能力增強后又會占據主流,因為跨平臺確實是剛需。

快速迭代:

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誰對用戶的需求滿足的更快,誰的試錯成本更低,誰就擁有巨大的優勢。互聯網產品大多免費、且有網絡效應,后入者搶奪用戶的難度非常大。使用原生開發,從招聘、開發、上線各個環節的效率都慢一倍以上,而且參與的人越多,溝通效率往往拖慢不止一倍。

持續交付: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一個原生應用上線 Appstore,突然有一個大 bug,只好連夜加班修復,然后靜靜等待 2 周或更長時間的 Apple 審核,這 2 個星期被用戶的涂抹淹死,市場上一片差評,用戶大量流失。等新應用被審核上線了,用戶已經卸載了。但是,HTML5 沒有這些問題,你可以實時更新,有問題立即響應。

大幅下降成本:

創業者融資并不容易,如何花錢更高效非常重要。如果你使用原生開發的 App 和競爭對手使用 HTML5 開發的 App 沒什么區別,但你的開發成本高出一倍,我相信沒有投資人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