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download mp3 youtube mp3 320kbps(求bruno mars marry you的mp3百度云下載要音質好的)

时间:2024-06-03 14:55:35 编辑: 来源:

體積。在MP3中使用了許多技術,包括根據心理聲學以確定音頻的哪一部分可以丟棄。MP3音頻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進行壓縮,提供了在數據大小和聲音質量之間進行權衡的一個范圍,從而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但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頻相比沒有明顯的下降。MP3是在1991年由位于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 mp3 的優勢 mp3和wma是兩種不同的音樂格式 128kbps的MP3 和 64kbps的WMA 128kbps的MP3 和 96kbps的WMA 128kbps的MP3 和 128kbps的WMA 160kbps的MP3 和 128kbps的WMA 192kbps的MP3 和 192kbps的WMA 前兩項音質WMA較好.. 第三項兩者區別不大. 后兩項MP3音質較好.. 原因是在128K以上壓縮率的時候WMA音質提高不大.而MP3音質卻提升非常大... ------- wma、mp3相比 根據Microsoft宣稱,利用WMP7壓縮的WMA格式在64Kbps的數據率時與128Kbps的MP3有著相同的音質,而利用WMP8壓縮的 WMA格式只需48Kbps便可與128Kbps的MP3音質相當。事實上,WMA雖然技術先進但并沒于如此功效,經比較發現: 1). 相同數據率下如128Kbps,WMA的音值的確稍勝一籌; 2). 在低數據率情況下,WMA的音質比MP3要高出很多。如64Kbps時,WMA基本與128Kbps相差無幾,而MP3已有明顯差別;在32Kbps時WMA依然可聽,MP3已經絕對不可聽了; 3). MP3的確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算法,在128Kbps時音質足夠,如果用大于128Kbps的變碼率壓縮則音質可以達到非常好的程度,但其數據率的下限是128Kbps,在低于這個數值時,效果大幅度下降; 總之,WMA主要改善了極低數據率下高頻信號的回放,在大于128Kbps時與MP3相比并無優勢,而且高頻失真情況比較嚴重,但如果用于壓縮英語聽力等素材則是上上之選。 值的說明的是,128kbps的MP3要好于64kbps的WMA,更遠遠好于48Kbps的WMA。 主要是WMA的高音部分有金屬聲,失真較大。 沒壓縮的WMA格式是最好的,但網上下載的一般都是壓縮了的,所以聽起來沒有MP3的效果好. 128Kbps以下,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很難聽出明顯差別來,WMA短小精干,占很大優勢。但128以上,越大,MP3的音質明顯好于WMA。可以自己下幾個對比試聽。 關于MP3和WMA孰優孰劣的爭論也很多,它二者都是有損壓縮編碼格式,兩種格式都有自己優秀的一面。理論上,WMA的優勢在低Bitrate,當Bitrate小于128K時,WMA沒有對手,Bitrate越小越有優勢,支持流式播放,被廣泛用于網路。如果你的硬碟空間緊張,但要求的音質卻比較苛刻時,WMA無疑是最佳的選擇。當WMA的Bitrate上升到128k時,幾乎在同級別的所有有損編碼格式中表現得最出色,MP3在128KBitrate時,會出現明顯的高頻丟失,而WMA不會。但似乎128k是WMA一個檻,當Bitrate再往上提升時,不會有太多的音質改變,MP3卻不一樣,在192K時,音質可以比WMA略好了,如果你的硬碟空間比較空裕,對音質有更高一點的要求,那就選擇高碼率(192K-320K之間)的mp3吧,不過選擇編碼器也比較關鍵。再高一點要求的話,要么用無損壓縮APE或者干脆去買一張正版CD算了。總之,理論歸理論,我認為只要不是什么金耳朵,自己覺得聽什么爽,就聽什么,自己喜歡就行。反正電腦也不是用來欣賞真正音樂的 MP3是利用音頻壓縮技術,將聲音用1:10甚至1:12的壓縮率壓縮成容量較小的檔案,可以保持較好的音質。由于這種壓縮方式的全稱叫MPEGAudioLayer3 wma是微軟在制訂的音頻壓縮檔案格式,比mp3標準晚,比mp3還小,比mp3音質還好 最大的不同是wma標準掌握在微軟手里,而mp3是個開放的標準,沒有著作權麻煩,所以比wma流行

高分求助對視頻格式和音樂格式詳解

視頻格式

1.AVI 是 Audio Video Interleave 的縮寫,這個看來也不用我多解釋了,這個微軟由 WIN3.1 時代就發表的舊視頻格式已經為我們服務了好幾個年頭了。如果這個都不認識,我看你還是別往下看了,這個東西的好處嘛,無非是兼容好、調用方便、圖像質量好,但缺點我想也是人所共知的:尺寸大!就是因為這點,我們現在才可以看到由 MPEG1 的誕生到現在 MPEG4 的出臺。

2.MPEG 是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縮寫,它包括了 MPEG-1, MPEG-2 和 MPEG-4 (注意,沒有MPEG-3,大家熟悉的MP3 只是 MPEG Layeur 3)。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觸得最多的了,因為它被廣泛的應用在 VCD 的制作和一些視頻片段下載的網絡應用上面,可以說 99% 的 VCD 都是用 MPEG1 格式壓縮的,(注意 VCD2.0 并不是說明 VCD 是用 MPEG-2 壓縮的)使用 MPEG-1 的壓縮算法,可以把一部 120 分鐘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壓縮到 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則是應用在 DVD 的制作(壓縮)方面,同時在一些 HDTV(高清晰電視廣播)和一些高要求視頻編輯、處理上面也有相當的應用面。使用 MPEG-2 的壓縮算法壓縮一部 120 分鐘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可以到壓縮到 4 到 8 GB 的大小(當然,其圖像質量等性能方面的指標 MPEG-1 是沒得比的)。MPEG-4 是一種新的壓縮算法,使用這種算法的 ASF 格式可以把一部 120 分鐘長的電影(未視頻文件)壓縮到 300M 左右的視頻流,可供在網上觀看。其它的 DIVX 格式也可以壓縮到 600M 左右,但其圖像質量比 ASF 要好很多。

3.RA、RAM格式(REAL VIDEO )由一開始就是定位就是在視頻流應用方面的,也可以說是視頻流技術的始創者。它可以在用 56K MODEM 撥號上網的條件實現不間斷的視頻播放,當然,其圖像質量和 MPEG2、DIVX 等比是不敢恭維的啦。畢竟要實現在網上傳輸不間斷的視頻是需要很大的頻寬的,這方面 ASF 的它的有力競爭者!

4.RMVB 所謂RMVB格式,是在流媒體的RM影片格式上升級延伸而來。VB即VBR,是Variable Bit Rate(可改變之比特率)的英文縮寫。我們在播放以往常見的RM格式電影時,可以在播放器左下角看到225Kbps字樣,這就是比特率。影片的靜止畫面和運動畫面對壓縮采樣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始終保持固定的比特率,會對影片質量造成浪費。

5.FLV 是FLASH VIDEO的簡稱,FLV流媒體格式是一種新的視頻格式,全稱為Flash Video。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極小、加載速度極快,使得網絡觀看視頻文件成為可能,它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視頻文件導入Flash后,使導出的SWF文件體積龐大,不能在網絡上很好的使用等缺點。

目前各在線視頻網站均采用此視頻格式。如新浪播客、56、土豆、酷6、youtube等,無一例外。FLV已經成為當前視頻文件的主流格式。

音頻格式:

CD格式:正統血脈

當今世界上音質最好的音頻格式是什么?當然是CD了。因此要講音頻格式,CD自然是打頭陣的先鋒。在大多數播放軟件的“打開文件類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這就是CD音軌了。標準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數,因為CD音軌可以說是近似無損的,因此它的聲音基本上是忠于原聲的,因此如果你是一個音響發燒友的話,CD是你的首選。它會讓你感受到天籟之音。CD光盤可以在CD唱機中播放,也能用電腦里的各種播放軟件來重放。一個CD音頻文件是一個*.cda文件,這只是一個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聲音信息,所以不論CD音樂的長短,在電腦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節長。注意:不能直接的復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盤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這樣的抓音軌軟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轉換成WAV,這個轉換過程如果光盤驅動器質量過關而且EAC的參數設置得當的話,可以說是基本上無損抓音頻。推薦大家使用這種方法。

WAV:無損

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它符合 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規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臺的音頻信息資源,被WINDOWS平臺及其應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種壓縮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標準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樣,也是44.1K的采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數,看到了吧,WAV格式的聲音文件質量和CD相差無幾,也是目前PC機上廣為流行的聲音文件格式,幾乎所有的音頻編輯軟件都“認識”WAV格式。 但缺點是體型過于“巨大”。

AIFF與AU

這里順便提一下由蘋果公司開發的AIFF(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格式和為UNIX系統開發的AU格式,它們都和WAV非常相像,在大多數的音頻編輯軟件中也都支持它們這幾種常見的音樂格式。

MP3:流行

MP3格式誕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國,所謂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標準中的音頻部分,也就是MPEG音頻層。根據壓縮質量和編碼處理的不同分為3層,分別對應“*.mp1"/“*.mp2”/“*.mp3”這3種聲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頻文件的壓縮是一種有損壓縮,MPEG3音頻編碼具有10:1~12:1的高壓縮率,同時基本保持低音頻部分不失真,但是犧牲了聲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頻這部分的質量來換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長度的音樂文件,用*.mp3格式來儲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質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聲音文件。由于其文件尺寸小,音質好;所以在它問世之初還沒有什么別的音頻格式可以與之匹敵,因而為*.mp3格式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直到現在,這種格式還是風靡一時,作為主流音頻格式的地位難以被撼動。但是樹大招風,MP3音樂的版權問題也一直是找不到辦法解決,因為MP3沒有版權保護技術,說白了也就是誰都可以用。

MIDI:作曲家最愛

經常玩音樂的人應該常聽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這個詞,MIDI允許數字合成器和其他設備交換數據。MID文件格式由MIDI繼承而來。MID文件并不是一段錄制好的聲音,而是記錄聲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訴聲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這樣一個MIDI文件每存1分鐘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樂器作品,流行歌曲的業余表演,游戲音軌以及電子賀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賴聲卡的檔次。*.mid格式的最大用處是在電腦作曲領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軟件寫出,也可以通過聲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樂曲輸入電腦里,制成*.mid文件。

WMA:最具實力

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來自于微軟的重量級選手,后臺強硬,音質要強于MP3格式,更遠勝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