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華為海外市場占比(華為5G手機美國配件僅占1.5%,我們離純國產還有多遠?)

时间:2024-06-01 21:35:29 编辑: 来源:

業環境早已不是當初。

正崛起的國產替代

可能有些人依然會吹毛求疵的挑剔道:華為手機里面仍舊有大量來自日韓的關鍵配件,仍舊受制于人。

但其實華為高端5G手機已經實現近半的國產率,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我們不能強求一個企業來搞定一切,這其實是一個關乎供應鏈和 科技 生態的問題。

手機無外乎計算、通訊、存儲、屏幕、電池這五大模塊。

其中華為已經解決了計算和通訊的部分,其他領域的中國 科技 企業也在這一年當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比如來自京東方的屏幕早已經在華為最前沿的折疊屏手機Mate X系列中采用,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領先。

中芯國際已經完成華為麒麟SoC處理器的代工,麒麟710A便是由中芯國際14nm生產,被業界譽為華為首顆純國產SoC。

此外,長江存儲目前已經全部攻克128層QLC閃存技術,這對于國產閃存產業發展意義非凡。

一條強大且完善的全產業鏈科及技生態正在加速成形。

純國產,這個以前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如今正在一步步照進現,但是我們真的需要純國產嗎?

繞不開的不只玻璃

回到開篇的問題,華為能做到如此之高的配件國產率,為何最難取代的卻是一塊玻璃?

其實這在業界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來自美國康寧大猩猩的玻璃制品,幾乎壟斷了全球的高端智能手機和電腦屏幕的市場,而玻璃外殼對智能手機的體驗卻極為關鍵,且極為昂貴。

玻璃外殼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整機的視覺效果、觸控靈敏性、握持的手感、信號的穩定、耐刮擦的能力、無線充電效率,甚至決定了手機能否通過跌落測試。

作為對比,第六代大猩猩玻璃平均能經受15次從1米的高度的跌落,而普通玻璃一次都扛不住。

事實上在華為發布Mate 30系列的前夕,已經傳出消息稱華為正在自主研發名為“Air Glass”,并獲取了相關專利。

但有數據顯示,目前Mate 30 Pro仍舊采用的是第六代康寧大猩猩。其實這不難理解,從研發到量產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以及產業配套。

其實繞不開的不只玻璃,眾所周知在光刻機、芯片設計軟件等領域仍舊存在差距。

承認差距,確認進步,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我們離 “純國產”還有多遠?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最新公開表態: 華為的業務不可避免要受到巨大影響,但有信心能夠找到解決方案。

同樣的話,其實我們在一年前就看到過。而這一年過去了,華為不僅活著,而且活得更加精彩。

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高達8588億,實現同比增加19.1%的逆勢增長,并且大幅增加庫存和研發費用以作未雨綢繆,顯然華為已經有備而來。

正如華為官方微博所言:“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

在全球經濟協作一體化的今天, 科技 不應該有國界之別。

越來越多的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并非意味著我門要走純國產這條路線,只是迫于無奈我們必須要經歷這個發展的陣痛期。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純國產,而是純國產的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受制于人。

“ 盡管受到打壓,華為也不會走向封閉,走向孤立。”

“華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戰略不會動搖。 ”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如此說道。

離純國產很遠,哪怕三星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實現手機所有零件的研發,但都無法離開國際合作。因為三星UI是基于安卓的,而我們都知道安卓系統是美國谷歌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實現完全自主研發。

只不過華為作為國內最強的品牌之一,擁有目前國內最強的研發實力,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以百億,千億計算。是其他國內品牌都無法比擬的。近幾年,華為手機越來越使用國產屏幕了,即便是兩款高端系列p和mate都使用不少的國產屏幕,這也有利于國產屏幕的發展。華為的芯片也是非常強的,但是是由臺積電代工的,并非華為自己生產的。

離純國產很遠,哪怕三星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實現手機所有零件的研發,但都無法離開國際合作。因為三星UI是基于安卓的,而我們都知道安卓系統是美國谷歌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實現完全自主研發。

只不過華為作為國內最強的品牌之一,擁有目前國內最強的研發實力,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以百億,千億計算。是其他國內品牌都無法比擬的。近幾年,華為手機越來越使用國產屏幕了,即便是兩款高端系列p和mate都使用不少的國產屏幕,這也有利于國產屏幕的發展。華為的芯片也是非常強的,但是是由臺積電代工的,并非華為自己生產的。

難,即便全用國產配件也不能是純國產,你還得付專利費呢!

華為業績增長23%,其公司手機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如何?

8月28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在銀行間市場發布上半年財報。2020年上半年,華為共實現營業收入4507億元,同比增長13.67%;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23.49%。 

分季度來看,新冠狀肺炎疫情之下,華為也未能獨善其身。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華為營業收入為1806億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133.47億元,同比下降7.57%;不過步入二季度,二季度盈利能力迅速提升,實現營業收入為2701億元,環比增長49.55%,凈利潤297.53億元,環比增長122.91%。 

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報告顯示,2020年4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6937萬臺,其中三星手機市場占有率約19.1%,華為約21.4%。 

4月份受疫情影響,全球手機銷量下滑,同比減少了41%,但是華為卻在特朗普的高壓封禁之下,突破重重困難勇奪第一,想必這是特朗普所沒有意料得到的。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華為在美國打壓下業績增的原因:

1.任正非當選全球5G標準協會主席。 

特朗普打壓封禁華為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5G技術,不想讓華為的5G網絡技術壯大,但是在面對特朗普歇斯底里的阻礙華為并未被嚇倒,反而是越挫越勇。

華為在5G技術的專利方面已超越美國,并且國內已經建設的5G基站也是美國的兩倍之多。

2.華為品牌自身手機的優勢

眾所周知,華為在2020年拿出了手機界天花板級別的手機,P40系列以手機界最高標準推出的手機,在3000擋位更有nova系列,以及低端市場的play和X10系列都給人們帶來了很好的體驗。而且華為擁有其他手機做不到的手機信號以及安全系統。

3.中國人民對華為的支持

在特朗普宣稱要制裁華為后,中國人民支持國產、支持華為的愛國情懷異常高漲,大家都在盡可能的選擇華為手機,華為手機也確實是給了人們一個完美的答卷。

最后,感謝您的觀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