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南寧東盟貿易自由港(亞太自貿區受益股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03:10:05 编辑: 来源:

作的龍頭。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我國的外交政策中,“周邊是首要”,對周邊國家實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友好方針,尤其是與山水相連的東盟建立了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到2010年將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部灣恰好是中國-東盟的結合部,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將會全面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有利于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的發展、穩定與和平。

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從全國及沿海的經濟布局看,是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全國東中西均衡協調發展;從國際層面看,北部灣作為中國與東盟進行區域合作的主要板塊,有助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有助于東亞地區的合作。

抓住機遇,突出打造三基地一中心

建設中國-東盟海陸空交通樞紐,涵蓋了海上的港口群、陸上通達中南半島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以及中國經北部灣地區到東盟各國的空中運輸系統。交通是物流的載體和商貿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前提,北部灣在形成中國-東盟交通樞紐的基礎上,將會發展成為中國-東盟的物流基地和商貿基地。

產業合作是區域合作的核心。承接中國大陸特別是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結合東盟國家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北部灣可以成為中國-東盟科技和工業產業合作的接點。通過推進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合作,大力發展研發業務,北部灣地區將會發展成為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發揮區位優勢,重點——搞好開放合作

北部灣地區的開放合作是全方位的,既要和國內的相關地區開展合作,也要面向國外的東盟開放合作,還要向第三國和地區開放合作。只有創造條件,實行主動開放和高度開放,讓中國與東盟以及第三國和地區的人、貨、資本在北部灣地區充分接觸和交流,資源集聚、交流、發酵,才能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在國內,重點是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主動承接粵港澳產業、資金、技術轉移和輻射,成為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加強與粵湘黔滇周邊省交通、物流、旅游、能源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合作。依托西南出海大通道,進一步擴大與西南地區的經濟協作,推動形成聯系緊密、帶動力強的南(寧)貴(陽)昆(明)城市帶。同時,還要加強與中西部的其他地區聯系,為這些地區的對外開放服務。

面向國外,重點是積極擴大與東盟的區域合作。加快推動形成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為兩翼、以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為中軸的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尤其是積極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打造中國-東盟海上次區域合作的新亮點。北部灣經濟圈是北部灣地區乃至泛北部灣區域合作的核心。中越合作建設包括北部灣經濟圈在內的“兩廊一圈”側重也在北部灣,因此也要大力推進中越海陸區域經濟合作。

北部灣區域合作基本上還是弱-弱型合作,因此合作要在更大范圍進行,積極拓展與日韓、歐美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實現合作各方的共贏。

要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設立為中國面向東盟高度開放的地區,要主動開放、全面開放、高度開放,在維護主權、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在邊境一線和港口要主動開放,讓外國人在有管理的前提下進來進行經濟合作和開展旅游活動。擴大開放,當務之急建議把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以及南寧空港開辟為自由港或保稅港區;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和前后一段時間內,南寧市實行免簽證,參展貨物全部免稅;加強南寧市與越南河內的合作,在火車站設立海關、邊防,像廣州到香港的直通車一樣,促進兩地的往來;放開東興市、憑祥市等邊境地區一線,加強二線的海關邊防管理,擴大中越邊境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廣西北部灣地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并明確定位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大舉措。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就是要促進沿海、中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均衡發展,推進中國的南向開放合作。開放促合作,合作促發展。通過大力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區域合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打造成中國-東盟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新的經濟高地和增長極。

田書華: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011年08月29日02: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銀河證券研究所 田書華博士后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解決大開發所需的生產要素等問題,其中,資本投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規模資本投入,最佳途徑就是借資本市場的推動。

造成我國各區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資本市場發展不均衡是導致我國各經濟區域差距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四大經濟區域資本市場發育情況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東部、中部、東北部和西部地區資本市場發展存在明顯的不平衡。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東部10省市共有1516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151.6家上市公司;中部6省市共有347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57.8家上市公司;東北部3省共有13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44家上市公司;西部12省市共有348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29家上市公司。東部區域上市公司數量明顯高于其它三個區域上市公司數量。

從上市公司市值的比較來看,存在東部經濟區域上市公司市值最高、所占比例最大,而其它三大區域市值較小的現象。截至2011年7月底,東部經濟區域(10省市)上市公司市值總量占A股市值總量的76%;西部(12省市自治區)占A股市值總量的11%;中部(6省)占A股市值總量的10%;東北(3省)占A股市值總量的3%。

從各省市值平均量來看,東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3568.69億元,中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5157.09億元,東北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852.97億元,西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734.29億元。平均來說,東部省份是西部省份的8.62倍,是東北省份的8.26倍,是中部省份的4.57倍。

從各區域證券市場上募集到的資金量來看,自中國設立證券市場以來我國四大經濟區域募集資金量最多的是東部區域,共募集資金198233億元,其它三個經濟區域募集到的資金分別是:西部11224.7億元,中部10677.5億元,東北3833.71億元。可以看出,東部占有絕對優勢。從四大區域人均募集到的資金量比較,仍然是東部區域占絕對優勢為4.09萬元/人,其次分別是東北0.352萬元/人,西部0.306萬元/人,中部0.2999萬元/人。

可見,無論是從上市公司市值總量還是從證券市場募集到的資金量來看,我國四大經濟區域都存在明顯差距,東部地區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

解決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生產要素和資源問題,因此,資本投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規模資本投入,最佳啟動點就是借資本市場的推動。如何利用資本市場促進落后區域尤其是中西部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國家在政策方面對于落后區域尤其是中西部區域給予照顧或優惠。譬如可以在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前提下,對這些地區的公司上市條件、再融資條件、債券發行等給予照顧或其它特殊政策;對中西部地區企業稅收、投資等給予優惠政策;對于投資中西部地域上市公司的資本利得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等等。

第二,積極培育中西部資本市場。截止2011年,我國只有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市場,嚴重加劇了資金在地區分布上的失衡。今后應該考慮設立中西部證券交易所,改變我國資本中心偏集東部的狀況,營造金融資源在中西部匯集的金融中心。

第三,落后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要積極培養和開發一批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后備軍,支持本地區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在利用證券市場振興區域經濟的過程中,不但要促進現有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培養和開發一批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后備軍,以便使本地企業能夠源源不斷地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為證券市場上的“中部板塊”、“西部板塊”提供新鮮血液。

第四,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尤其是證券公司要重視在中西部地區開展資本市場業務。要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資源優勢配置功能和機制轉換功能服務中西部發展。 區域經濟在職研究生培養方式

1、學制兩年,利用周末及公眾節假日上課;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課;

3、全國假期班:利用公眾節假日上課;

區域經濟在職研究生課程開設院校北京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復旦大學

南開大學

武漢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特點

·注重精英培養

國際經濟研究院只有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無本科生教育。學院一向注重教學品質,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

·結合經濟環境來規劃產業發展方向

本專業立足于掌握經濟學理論,放眼世界經濟環境,通過經濟發展規律,為各級政府和各企業中有關部門解決現代管理和項目管理等實際問題。

·課程特有國際性、前沿性、實踐性

對外經貿大學自身國際化特征顯著,所設課程同樣與國際接軌密切,如產業發展規劃、招商引資項目管理、區域品牌營銷等等。

·每個月為在職研究生開展主題講座論壇

請部委專家、名師教授、高層高管每個月開設講座論壇,內容:就當月全球范圍內發生的經濟大事件做出分析評論,以及對個人工作生活產生的影響。

·配備最強師資組合

院長桑百川和副院長莊芮在該領域內享有很高聲譽,均參與在職研究生授課。部分教師還具有在我國駐外使領館及國外大學工作和培養資歷。

培養目標:

當區域規劃與招商引資已是各級政府及各企業發展經濟的重要工作,為了提升各級政府和各企業有關部門的現代管理能力和項目管理水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開設區域規劃與招商引資項目研究生課程班,服務于區域發展和企業,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招商引資高級管理人才。

課程設置

學位課程

1、微觀經濟學 2、宏觀經濟學

3、國際經濟學 4、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5、財政學 6、貨幣銀行學

專業課程

1、開發區模式與案例分析 2、招商引資項目管理

3、區域品牌營銷 4、商務英語

5、商務溝通與談判 6、招商引資政策與實踐

7、市場經濟 8、產業發展規劃

9、區域發展規劃 10、數據模型與商務分析

選修課

(1)投資環境分析(2)市場營銷

(3)跨文化交流(4)金融理財(含財務報表分析)

(5)國際金融與外匯管理(6)商務禮儀

(7)公司財務戰略(8)人力資源管理

(9)有效溝通策略(10)國際工程招投標 從世界經濟的實踐看,政府經濟規劃是在尊重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彌補市場的缺陷,任何“布局天下”或“強行引導”的行為都可能產生出負面的結果。

2006年12月,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相繼召開。一時間,區域協調風起云涌,令人為之額手稱慶。然而,區域經濟并非真正的協調,此中,種種絲縷糾結、難以厘清的“邊界困擾”為禍不少。

在滬蘇浙座談會上,中國第一個區域規劃草案——長三角區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