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歷史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是什么)

时间:2024-05-03 15:47:39 编辑: 来源:

饑民甚眾,遂在福建巡撫熊文燦支持下,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到臺灣墾荒定居,使泉州出現第一次移民臺灣的高潮。去臺的泉州移民有的攜帶家眷,有的返回原籍而留家眷于臺,有的單身前往在臺長住。

這一時期,泉州商民移居東南亞的人數也日益增多。史載,明.萬歷間(1573-1620年),漳、泉民販呂宋(今菲律賓),或折閱破產及犯壓冬禁不得歸,流寓土夷,筑廬舍,操擁賈雜為生。《明史.卷 323》云,在菲律賓,“閩、粵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至者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

僅從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對華僑的幾次大屠殺,可知泉州華僑之眾。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對華僑進行第一次大屠殺,有 2.5萬人被殺害,泉州府籍死者甚眾,致使晉江安海等處“訃至家,哭相聞,婦人女子不知幾人稱寡”。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對呂宋華僑進行第二次大屠殺,有 1.2萬名華僑被害,死者大多是福建漳、泉人。此后至清朝期間,西班牙殖民者共進行五次大屠殺,數萬名福建華僑被害,其中有不少泉州人。

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為民間謀生的一種習慣。

遷居臺灣

清初,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參見《泉州人名錄.鄭成功》)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04月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此時,清政府在北起遼東,南至廣東,對沿海居民實行野蠻的“遷界”政策(參見《海絲之路.遷界》),把各省沿海30里居民一律遷居內地,并禁止船只出海,在沿海地區發兵戍守,使泉州沿海居民受到一次空前浩劫,父子兄弟妻女流離失所者眾多。

鄭成功在臺灣一方面實行軍屯,另方面從福建沿海招集“遷界”后流離失所的流民,給予經濟上的鼓勵政策,到臺灣參加開墾,使泉州出現了遷臺的第二次高潮。

在同一時期,向呂宋等東南亞各國的移民,在泉州也得到持續,數量不在少數,只不過這個時期的移民大多是深受“遷界”之害的民眾,與海上商盜關系不大。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鄭成功海上政權敗局已定,清廷開始在沿海地區復界,重新從內地把人民遷到沿海居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江蘇松江、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廣州四口岸開放對外貿易港口,并對海外商船減少關稅。然而,這些政策只維持30多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之后,即重新對海上貿易加以嚴厲打擊,也對海外移民實行嚴厲限制。在康熙、雍正年間,三次嚴申禁令,企圖杜絕沿海人民“偷渡”去臺。但是,實際上根本無法阻止泉州的去臺移民運動。清政府不得已開放泉、臺通航對渡(參見《泉州史跡.蚶江海防官署碑記》)。在控制放松的情況下,泉州向臺灣的移民出現了第三次高潮。這次移民高潮的出現,使臺灣得到開發。(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如清.嘉慶六年(1801年)安溪新康里(今虎邱鎮)卓源周氏部分精壯族眾移居臺灣淡水大加蚋堡東門外三板橋,開墾原野,從事農耕,逐漸蕃衍,成為臺北望族。

與此同時,隨著漢人移民入臺,清政府把海疆的概念延伸到臺灣,確立“以臺治臺”的政策,把鄭成功遺留勢力遷回大陸,派福建班兵駐臺防守,對臺灣人事制度實行特殊政策,將其列于福建屬下,對人員進行頻繁調動,在民政方面廣泛實行保甲、里社制,海防方面大力建設軍事防線。(駐閩海軍軍事編纂室:《福建海防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這一時期,移民有的單身前往,有的舉家入臺,而移民社會身份背景也從流民轉變為包括士紳階層。隨著臺灣地方政府的設立和士紳階層的入臺,清代正統制度和文化也逐步移植到臺灣。臺灣科舉制度的實施,吸引了大批城鄉居民追求功名,促使以“四書五經”為象征的國家正統觀念體系成為滲透性極強的文化。

至于現在臺灣的漢民,原籍為福建泉州、漳州二府的,約占臺灣人口的70%以上。

移居海外

在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為民間謀生的一種習慣。“閩漳、泉人避地往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者尤多。”清.乾隆五年(1740年),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城制造“紅溪慘案”,屠殺華僑萬余人,其中不少是晉江人。

直到光緒年間,在呂宋的華僑人數還很多。《清史稿.卷 119.職官志》云:“日斯巴尼亞,一名西班牙,即大呂宋也。明.嘉靖初,據南洋之蠻里剌(馬尼拉),是為小呂宋……光緒六年(1880年),小呂宋華民請設領事,不果。光緒十三年(1887年),置小呂宋總領事。”

據本世紀的一些統計數字記載,有些閩南人的族姓,向海外移居的族人已超過了留居在本國的族人人數。如永春東平鄉東山村顏姓在國外人口有八百多戶六千多人,而國內僅有二千多人;城郊鄉桃溪村周姓1950年修譜時登記海外人口四千多人,比國內人口多一倍以上。又如永春東門后村鄭姓在國外人口達三萬余人,而國內人口只有一萬多人;城效鄉張埔村李姓1937年調查國內人口不足三百人,而國外人口則達六百多人。

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

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如下:

對主要貿易伙伴增長強勁,其中主要出口市場為東盟、歐盟、美國,以及進口市場沙特阿拉伯一枝獨秀,南非、歐盟、美國、日本、東盟,我國臺灣等主要進口市場快速增長。傳統商品轉型升級明顯,泉州市出口紡織品、服裝、家具、箱包、鞋類、塑料制品、玩具等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收益很大。

2018年泉州市進口原油同比增長20.9%,占同期泉州外貿進口總值的44.4%,主要來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一帶一路”國家,分別進口機電產品增長296.4%,高新技術產品增長498.5%。

泉州市簡介

泉州市,別稱鯉城,福建省轄地級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泉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截至2020年,全市共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5個縣,總面積1101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泉州市常住人口為878.23萬人。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士族大批入泉。南朝梁天監間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

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是什么?

泉州對外貿易的特點主要傳統出口商品發展不平衡

泉州市外貿出口呈現出較快增長的態勢,泉州市外貿出口呈現五個特點:自營出口生產企業和新開展出口企業拉動出口增長

歐盟取代美國,成為泉州市出口的第一大市場,美國第二,香港保持第三,東盟超過日本躍居第四

主要傳統出口商品發展不平衡

普通貿易出口增長仍然高于加工貿易增長

原油恢復加工出口加大出口增長

古代對外貿易有什么特點

說到這個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畢竟我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發展還是非常壯闊的,那么在古代的話,我國對外貿易的特點有哪些呢?怎么樣才能象征我們古代貿易的發展迅速。從古到今對外貿易又是怎么發展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古代對外貿易有什么特點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

①秦漢時期,對外貿易主要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時期,水、陸并進。

③兩宋時期,陸地商路中斷,海外貿易發達。遼、夏、金政權將歲幣西運。

④元朝時期,水、陸兩條商路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目的:①貿易不以營利為主,而以加強友好往來或者宣揚國威為主。例如鄭和下西洋。②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例如絲綢之路。③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

特點: ①先陸路貿易,后海路貿易。②外貿政策由開放到閉關。

2、古代對外貿易是怎么發展的

1、漢代:中國與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張騫通西域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通過絲綢之路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海諸國即印度半島等地進行經常的貿易往來。

2、唐朝:對外貿易繁榮。唐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史實略。

3、兩宋:

①北宋政府在廣州、杭州等地設置市舶司,負責管理對外貿易和事務,征收商稅。

②南宋海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港。

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勵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設有番坊,有外商長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國家眾多,以阿拉伯人最多。

④對外貿易東達日本、朝鮮,西至非洲一些國家。

4、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

5、明朝:鄭和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明朝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有廣州、泉州、寧波、福州。

6、清朝:政府實行閉關政策,一方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只開放廣州一地對外貿易,還幾次下令實行海禁。在正當的中外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出現貿易順差。

對外開放、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家、民族的落后;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適應歷史發展趨勢者存,逆歷史發展趨勢而行者亡;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國人民同外國交流的主流,說明我國古代人民是愛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商路的演變:

①秦漢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海陸并進。

③兩宋陸路中斷,海貿發達。

④元朝水陸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泉州人移居海外的歷史進程?

有充分證據說明,早在宋代,就已經有泉州人向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遷徙。而元代征爪哇時,自泉州出航,作戰失敗,軍中病卒數百人均留在當地,成為華僑。當時,在東南亞從商的泉州人,有的也在“蕃國”成家立業,開店貿易。

近年,德國漢學家傅吾康(Woifang Franke)利用所搜集的東南亞古代漢文碑刻數據論述泉州海外交流的盛況。據他所述的資料,元時東南亞早有中國人的墓碑、廟碑、亭碑等碑刻,充分證明當時在東南亞留居的泉州人已經不少。[傅吾康(Woifang Franke):中文碑銘所反映的1254——1800年中國與東南亞的海外交往《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在明朝以前泉州海外貿易的黃金時期,泉州人僑居海外有其時代的特點:

首先,這個時期僑居海外的泉州人,大多是臨時性的,而且除了特別的原因(如元兵因失敗、重病而無法回來)以外,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尋求發展。

其次,當時的朝廷并不禁止海外移民,也允許商人自由活動,所以他們從海外重返故里的可能性較大。

明代中后期,泉州人移居東南亞的人數日益增多。

人口移動特點

從明至清,由于海禁及抑商政策,宋、元時期那種人口海外自由活動的環境不復存在,泉州民間的第一種反映是成規模的海上私商與海盜的興起(參見《海絲之路.私商與海盜》),第二種反映就是大量向海外移民,形成泉州地區人口移動歷程的第二次重大變動。

在中國移民史上,大規模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