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印度服務貿易順差2022(美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时间:2024-05-17 17:27:34 编辑: 来源:

美國總進口額的比重則由36.4%增至45%,凈增8.6%。

2.擴大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的行動

在1984-1985年度,美國進行的反傾銷調查總共有61起。美國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占所有國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比重,分別從1983-1984年度的26%和45%提高到1984-1985年度的31%和78%。

3.加強財政、金融、外匯等鼓勵出口措施

在財政方面,通過對出口商品減免稅收和提供補貼以鼓勵出口;在金融方面,設立美國進出口銀行向出口廠商提供優惠的出口信貸;在外匯方面,干預外匯市場,降低美元匯價。

(三)加強外貿管理

在貿易自由化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基礎上,出現了管理貿易制度。

1.以立法形式強調單邊協調管理,使外貿管理制度法律化

1984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一項規定美國以后10年貿易政策的法律《1984年關稅與貿易法》。該法是適應美國加強對外貿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擴大出口,限制進口,改善美國大量貿易逆差的狀況。1988年8月23日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保護貿易色彩十分濃厚的《1988年綜合貿易法》,該法又稱為“一攬子貿易法案”。該法確立了戰后美國貿易政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基本格調與戰略。 《1988年綜合貿易法》的實施則是以立法形式加強單邊行動的具體表現。根據該法案“超級301條款”,美國可以對其出口產品實行“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進口國家,實施報復措施,這表明美國將以單方面的政策手段來解決貿易爭端或迫使對方開放市場。

3.突出對知識產權的管理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產權貿易國,所以80年代以來,美國更加關心和加強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1988年綜合貿易法》針對外國對美國知識產權存在的保護問題而制定了“特殊301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將對知識產權沒有提供保護的國家認定為“重點國家”,并可自行根據該條款對上述國家的“不公正”貿易做法進行調查和采取報復措施。

2018年英國服務貿易順差擴大的原因

1. 英國經濟增速在G7集團中最為平穩。國內消費是英國經濟的主要支撐,消費對增長貢獻常年維持在80%的水平。

2. 過去近50年時間中,英國經歷了3輪大金融周期,目前正處于其金融周期上升階段,金融周期信貸擴張將是未來兩年經濟復蘇的主要動能。

3.作為英國服務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金融業是英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業貢獻40%的服務順差。

4. 英國在半導體芯片設計等部分高端制造上處于世界頂尖水平并具有壟斷地位,此外,能源、化工、汽車、航空及生物醫藥等產業也具備全球競爭優勢。這一點并不會因為脫歐而改變。

5. 英國經濟的短期風險主要來自于脫歐帶來的匯率波動和出口貿易沖擊。

一、英國實體經濟呈現緩慢復蘇,金融周期處于快速上升期

1.1 英國經濟整體增速不高但較為穩定,國內消費是其主要支撐

英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五,受2016年以來受脫歐事件影響,經濟增速緩慢下降,從2014年的3.1%下降至2018年1.4%,在G7集團中高于日本、意大利,與德國、法國相仿。從過去20年的數據來看,英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要平穩很多。

英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主要得益于以國內最終消費為主的經濟增長結構。數據顯示,消費對英國名義GDP增長的歷年貢獻維持在80%的水平,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英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95%,以消費支撐經濟的特點相比其他發達經濟體更為突出。因此,在當前全球經濟預期下行環境下,由于國內消費的相對穩定性,以及脫歐不確定性預期消除,根據最新IMF預測,2019年英國經濟增長回落程度顯著小于美國、德國,并在2020年經濟增速迅速恢復至當前水平。

我國服務貿易哪些類型屬于順差

類型有

1.貿易逆差持續增加,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較弱

自1995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持續出現逆差。1995年為-60.92億美元。2000年至2005年上半年,依次分別為-56.00億美元、-59.31億美元、-67.83億美元、-85.72億美元、-96.99億美元和-39.32億美元。在服務貿易總額增加的情況下,貿易逆差的增加總的比較穩定,但并沒有改變不利的局面(2005年上半年逆差縮小,但由于時間較短,難以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狀況得以改善)。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我國服務貿易不僅發展相對滯后,而且結構也欠合理。

在我國服務貿易總進出口結構中,所占份額最大的前三位是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2001年~2004年旅游和運輸的進出口在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均超過60%。扣除其他商業服務,其他服務貿易如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專利服務等出口所占的比重卻比較低。目前,我國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項目,而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務產業,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

各服務貿易進口或者出口的結構反映了服務貿易順差和逆差的來源,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的產業結構。2001年~2004年我國服務貿易持續逆差。服務貿易的順差主要來源于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而服務貿易的逆差則主要集中在運輸、保險、專利權和特許權服務及買粉絲服務等領域。近年來保險、專利權和特許權服務及買粉絲服務進口增長比較明顯,比重逐年增加,成為貿易逆差主要的新增來源。而其他服務行業的進出口變化不大。我國服務貿易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或資源密集型服務,進口主要集中在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盡管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的出口也有所增加)。

外匯儲備如何使用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特征。當前我國外匯儲備充足,為我國對外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那么在外匯儲備充足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使用這些外匯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外匯儲備的合理運用情況,希望大家喜歡!

 

外匯儲備的合理運用

 

妥善管理和運用外儲,促進我國對外投資

 

妥善運用和管理外匯儲備、合理配置對外資產,是事關國民福利的大事。由于保持流動性的需要,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不可能很高。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的對外資產收益率只有3%左右,而對外負債的收益率有6%左右。超過需要的外匯儲備還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因此,維持過高的外匯儲備規模不利于國民財富的增加,應考慮將外匯儲備用于支持我國的對外投資,并重新審視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合理性。

 

隨著人民幣越來越多地用于國際支付,加之我國已開始實行意愿結售匯,我國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由居民部門持有的對外資產。此外,我國的外匯儲備也將用于支持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與并購。外匯儲備用于成立如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多邊金融機構和基金,也會使外匯儲備余額下降。當然,這部分資產仍然屬于中國政府的“彈藥庫”,或者稱為“影子外儲”。

 

盡管外匯儲備積累有所放緩,我國的對外資產卻在向更有效率的配置方式轉變。正如樊綱所言,外匯儲備下降并不意味著美元流出了中國,而是留在了商業銀行的賬戶上,這意味著,中國官方的外匯儲備減少了,但中國的商業銀行可以用這些美元去投資高收益的債券等其他金融資產。這一配置方式的轉變也有利于改善我國對外資產負債錯配嚴重的問題,使居民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更加健康。過去兩年來,我國銀行業和非金融企業部門經歷了資產負債表的調整,短期外債余額大幅下降。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同時,我國居民部門的對外凈資產是增加的,且增加的規模大于外匯儲備下降的規模。

 

最后,關于外匯儲備的合意規模,參考國際上通常的標準,支持3~4個月的進口僅需要我國當前外匯儲備量的不到五分之一,即不到6000億美元;從滿足短期外債償還需求的角度,截至2016年底,我國短期外債余額8709億美元,需要的外匯儲備亦不到10000億美元;根據IMF評估外匯儲備合適水平的框架,對短期外債、其他負債、廣義貨幣和出口規模加權計算,我國合適的外匯儲備下限應不低于16萬億美元。因此,我國當前持有的外匯儲備遠遠多于需要。當然,考慮到我國的國情、產業結構,我國在世界經濟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我國的外匯儲備應該高于這一國際標準,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總之,需要重新審視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合理性,更科學地持有對外資產,更高效地配置國民財富。

 

當前我國外匯儲備情況

 

我國外匯儲備充足

 

我國外匯儲備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初的艱難積累期后,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迅速增長。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當年外匯儲備超過2000億美元。在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中,外匯儲備大量增加。2006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當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高達151%,外匯儲備達到106634億美元。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在外需疲弱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2009~2014年GDP增速的均值達88%。2009年4月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2011年3月超過3萬億美元,并于2014年6月達到399萬億美元的歷史峰值,較五年前(2009年)翻了一番。自2014年下半年起,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開始下降。2015年,我國外匯儲備減少了512656億美元。2016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連續數月下降,2017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結束了長達7個月的連續下降。2017年3月末,外匯儲備余額恢復至300909億美元,環比繼續增加396億美元。

 

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無論是曾經的快速增長,還是近年來的下降,都是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正常現象。由于外匯儲備本質上是國家信用的背書,不斷積累外匯儲備可以滿足進口和穩定金融市場的需要,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我國對外匯儲備的依賴性還可能進一步下降。

 

從外匯儲備的絕對規模和國際上通常的標準來看,我國外匯儲備都是充足的。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世界第一

 

從外匯儲備的規模看,截至2015年底,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沙特阿拉伯、瑞士和韓國。作為外匯儲備規模最大的國家,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約占全球的30%,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8倍和54倍,是印度、巴西的近10倍。而作為目前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美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則剛剛超過1000億美元。

 

我國長期穩定的經常項目順差仍然是外匯儲備增長的基礎。2016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2429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485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423億美元。此外,不斷增加的對外投資所帶來的投資回報在日后也將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新來源。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躍居全球第二,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占全球流量份額的99%,同比增長183%,金額僅次于美國(29996億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的12865億美元)。2016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凈增加2112億美元,較上年多增12%。

 

外儲余額足以滿足我國的預防性需求

 

進口支付能力(Import Cover)和短期外債償還能力(外匯儲備/短期外債余額)是度量外匯儲備充足性的兩個經典指標。進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