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球數字貿易規模將達到(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這一數字意味著什么?)

时间:2024-05-21 13:52:28 编辑: 来源:

的活海鮮。過去,這些品類可能因為比較貴,消費者不愛在線上買,但如今通過直播,這種抵觸情緒被打消了。

另外,直播電商、紅人新基建的持續迭代升級,大大提升了服務輸出的穩定性、可靠性,拓寬了能拿到線上銷售的消費品類。

消費市場也在圍繞紅人新經濟的生態演進實現創新進化:第一次升級是重塑交易場,即線上線下融合,滿足消費者雙線消費需求;第二次升級是重塑輻射帶,即圍繞著一個商圈及其覆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第三次升級是重塑(社交)消費圈,即圍繞著消費者的服務與社交互動疊加,以“紅人”為流量入口,形成消費者與品牌的深度交互。

新型消費服務模式的升級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的支撐,消費品牌將圍繞著“紅人”和消費品牌的能力系統化、平臺化,賦能給消費品牌,尤其是中小企業,使之數字化服務能力快速超越基準線,以服務體驗的方差收窄帶來顯著的銷售提升,重塑業態結構與商業生態。

過去15年,中國從世界進口的服務累計達到4.5萬億美元,拉動了全球服務進口增長了10.4個百分點。其實,這當中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國內供給不足所致。國內服務業的最大努力方向,就是控制好服務的方差,方差越小,服務質量越可預期,服務模式的可復制性越強,品牌化、連鎖化便會隨之得到快速提升。

數字服務貿易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必將帶來中國經濟光譜的挪移,這當中的投資機會及發展機會,其潛力和前景是不可估量。

數字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數字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如下:

1、降低貿易成本:數字經濟使得全球貿易的成本大大降低,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可以直接與全球的客戶進行交易,減少了中間環節和交易成本。此外,數字技術的運用也使得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更加高效,進一步降低了貿易成本。

2、擴大貿易范圍:數字經濟使得全球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企業可以更加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擴大了貿易的范圍和機會。同時,數字技術的運用也使得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購買到來自全球的商品和服務,促進了消費市場的擴大。

3、改變貿易方式:數字經濟帶來了新的貿易方式,例如跨境電商、網上商店等,使得傳統的貿易方式得到了改變。這種新的貿易方式不僅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也使得企業可以更加靈活地開展業務。

4、促進創新和產業升級:數字經濟帶來了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促進了創新和產業升級。這些新技術和商業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產業的面貌,也催生了新的產業和商業模式。

數字經濟的用途:

1、優化決策: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和政府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通過分析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等數據,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和服務;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經濟狀況,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2、改善生活:數字經濟也可以直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例如,通過網上購物和在線支付,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地購物和支付;通過智能家居和智能健康設備,人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3、促進社交:數字經濟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人們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網絡游戲、虛擬現實等技術進行交流和互動,增強社交體驗。

4、推動全球化:數字經濟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可以更加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加強了全球經濟的聯系和互動。

5、提高醫療水平:數字經濟通過醫療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可以提高醫療水平和效率。例如,通過遠程醫療和智能醫療設備,人們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

全球經濟低谷期新亮點!數字經濟四大階段三大特征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的兩年多時間內,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沖擊。而在這場百年不遇的公共衛生危機中, 數字經濟成為應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

疫情期間,人們的購物需求、 娛樂 需求、辦公需求迅速從線下轉為線上,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絡視頻等數字化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大量企業利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加強供需精準對接、高效生產和統籌調配,數字經濟在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01

全球數字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新冠疫情不僅檢驗了數字經濟的韌性,更加速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從總量來看,全球數字經濟持續擴張。

2020年,在全球GDP同比下滑3.6個百分比的情況下,全球47個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加速迭代,并驅動傳統產業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從增速來看,數字經濟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

2020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主要國家經濟均出現負增長,47個主要國家GDP平均同比名義增速為-2.8%。而同期全球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3.0%,顯著高于同期GDP增速5.8個百分點。

從占比來看,數字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持續增強。

傳統生產方式創造的經濟價值占比逐年遞減,而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生產方式創造的經濟價值占GDP比重已到達43.7%,較上一年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不斷鞏固,成為經濟 社會 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結構來看,全球數字經濟融合化趨勢更加明顯。

以5G、半導體、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產業化創新加速,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先進制造等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產業優勢重塑的關鍵。

2020年全球數字產業化占數字經濟比重為15.6%,占GDP比重為6.8%,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4.4%,占GDP比重為36.8%,數字產業化占比下降,產業數字化占比持續提升。

從細分產業來看,全球三二一產數字化發展逐次滲透, 第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占比分別為8.0%、24.1%和43.9%。

疫情倒逼網絡零售、在線視頻、在線教育等服務業數字化新模式蓬勃發展,同時也催生出無人工廠、工業機器人等制造業數字化生產新方式,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推進。

02

各國實力差距明顯

此外,比較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發達和高收入國家數字經濟發展韌性更足,應對突發風險的能力更強。

從總量來看,2020年,發達國家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4.4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74.7%,是發展中國家的近3倍;

從占比來看,發達國家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54.3%,遠超發展中國家27.6%的水平;

從增速來看,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3.1%,略高于發達國家數字經濟3.0%的增速。

聚焦到具體國家來看,美、中、德、日、英五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較其他國家有明顯優勢。

從規模來看,美中德日英數字經濟規模占全球的79%。

2020年,美國數字經濟繼續蟬聯世界第一,規模接近13.6萬億美元,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規模逼近5.4萬億美元。德國、日本、英國位居第三至五位,規模分別約為2.54、2.48和1.79萬億美元;

從占比來看,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占GDP比重超過60%;

從增速來看,中國數字經濟同比增長9.6%,位居全球第一,立陶宛緊隨其后,增速為9.3%,愛爾蘭、保加利亞同比增長超過8%;

從結構看,各主要國家產業數字化占比均超過50%,其中,德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速推進,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達到91.3%。

03

四大階段

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

一是要素變化階段。

在這一個階段,數據要素重構了生產要素體系,那些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疊加數據要素,即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新型形態。傳統產業也衍生出了智慧農業和先進制造業等更加具有創造性的新經濟 社會 形態。

二是技術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群體性突破,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同時,數字創新的各種手段深入到了各行各業,充分地協助 社會 解決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難題。

三是融合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數字經濟實現了技術驅動、垂直整合、融合發展、開放體系與生態系統的結合發展。從移動互聯,到共享出行、自動駕駛,再到工業互聯網、云經濟,每個經濟形態都是以技術融合經濟的經典范式進行呈現。

四是經濟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開始發生變革。前者體現在,數據成為了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后者體現在新興組織模式、新型市場形態和新型治理模式三個方面的發展。數字經濟將成為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一個更為高級的經濟形態。

04

三大特征

在數字經濟發展變化中呈現出三大特征:

一是平臺支撐。平臺是數字經濟的“新支柱”。

“云-網-端”替代“鐵-公-機”成為全新的基礎設施,創造著全新的商業環境。

上一輪數字化浪潮由公司驅動,通過大規模的信息系統投資,完成了公司的數字化,大大提升了公司運營效率與管理半徑。平臺的出現推動了整個 社會 的數字化,為個體、小微企業提供可負擔的、世界級的數字基礎設施,最大程度地釋放了個體、小微企業的潛力。整個 社會 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公司信用不再和規模直接掛鉤,直接促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

二是數據驅動。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新能源”。

在上一輪信息化浪潮中,業務流程高度數字化,數據在公司內部實現了高效采集與儲存;數據作為支持性工具,幫助公司實現全球業務可查、可控、可追溯。平臺的出現,使數據的流動與共享成為可能;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數據挖掘的廣度、深度和速度。從數據挖掘出發,顛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