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基本框架(全球電子商務詳細資料大全)

时间:2024-05-18 03:05:47 编辑: 来源:

,而是會不斷給現實空間帶來變革性影響,這種影響反過來又會不斷反饋到數字空間。典型代表如AI發展與應用的問題,雖然 AI 的 社會 應用總體上還處在發展初期,但其對現實傳統空間的變革性影響已經初露端倪。在經濟領域,AI 技術正在帶來產業與勞動力結構變化;在軍事領域,AI 技術正在掀起新一輪軍事革命,極有可能重塑各國軍事力量格局;在 社會 領域,AI 技術應用帶來的系列倫理問題,尤其是著眼于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人機雙智”共存的前景,AI 發展應遵循怎樣的倫理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類對未來的選擇。

2.4數字空間治理體系的不確定性

影響治理體系的因素有很多,評估治理框架的要素也有多重選擇。如果基于全球治理框架下去思考這一問題,可以發現,從當前發展態勢看,未來數字空間治理體系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首先,數字空間治理的理念不確定。在國際 社會 開始探討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問題時,正值互聯網的全球普及,邏輯起點是網絡空間的技術架構,強調其互聯互通的價值,因而形成一種主流共識,即“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哪一 主體能夠解決所有的互聯網治理問題”。國際合作,特別是多利益相關方的合作應該被看作 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的必然選擇。雖然近年來, 受地緣政治影響,該理念在實踐中受到相當沖擊。但客觀來講,國際合作的思維慣性還在,比如各主要大國仍然強調通過信任措施來控制沖突;比如國際 社會 在面對所謂網絡空間“巴爾干化”時,仍然呼吁要避免網絡空間的碎片化。中國更是提出要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但數字空間發展所處的 歷史 環境卻有顯著區別,它不是處在一個強調“互聯互通”的國際環境下,而是受到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影響, 數字空間從發展伊始似乎就充斥著競爭與博弈。縱觀當前圍繞 5G、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各種所謂“前沿技術”,這些數字空間賴以存在與發展的技術架構與基礎,從一開始就是國際戰略 競爭的重點,特別是美國出于遏制的需要,更是將這些領域作為“主戰場”。如果這樣的國際環境持續下去,可以想見未來數字空間治理 難以形成基于基本共識的治理理念。

其次,數字空間國際治理機制不確定。同樣,參照網絡空間國際治理機制,相對成型或確定 的治理機制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治理主體基本確定。比如網絡空間治理涉及問題多元且復雜,秉持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實踐中要基于議題發揮各自的優勢與作用;二是治理 客體較為清晰。比如規范網絡空間各主體行為。國際 社會 普遍認為網絡空間的各種危害,如網絡犯罪、網絡恐怖主義以及網絡攻擊根源在于各主體的惡意利用網絡空間,因此強調有效約束各主體行為,如打擊網絡犯罪與恐怖主義,推進國際法在網絡空間的適用等;三是治理目標相對明確。國際 社會 認為,網絡空間存在的各種分歧根源在于發展問題。各國處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發展與安全訴求,因此,促進發展,尤其是幫助消除數字鴻溝,是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必由之路。

3. 結語

從現有的發展趨勢來看,數字空間的規則 博弈將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與其他領域相比,數字空間仍然在快速發展之中,一方面,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政策制定者對技術應用所蘊含風險的把握和認 知還不成熟,在不存在迫在眉睫的重大安全風 險的前提下,大國對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 則通常會比較謹慎;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對國 家經濟和 社會 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而國際規則具有非中性的特征,為盡可能維護本國利益,大國間圍繞數字經濟領域的規則制定將會進行長期的博弈。在世界處于百年未有 之大變局的當下,圍繞著數字空間國際規則制定展開的博弈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未來國際秩序重塑的關鍵推動力。

引用本文: 郎平 , 李艷 . 數字空間國際規則建構筆談 [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21(12):17-23.

作者簡介 >>>

郎 平 ,女,博士,中國 社會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空間國際治理與大國關系。 本文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李 艷 ,女,博士,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科技 與網絡安全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戰略與國際治理。本文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選自《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21年第12期(為便于排版,已省去參考文獻)

商務合作 | 開白轉載 | 媒體交流 | 理事服務

請聯系: 15710013727(買粉絲同號)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志投稿

聯系電話: 13391516229(買粉絲同號)

郵箱: xxaqtgxt@163.買粉絲

《通信技術》雜志投稿

聯系電話: 15198220331(買粉絲同號)

郵箱: txjstgyx @163.買粉絲

全球電子商務詳細資料大全

全球電子商務是指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電子交易活動,參加電子交易各方通過網路進行貿易。涉及到有關交易各方的相關系統,如買方國家進出口公司系統、海關系統、銀行金融系統、稅務系統、運輸系統、保險系統等。

全球電子商務業務內容繁雜,數據來往頻繁,要求電子商務系統嚴格、準確、安全、可靠,應制定出世界統一的電子商務標準和電子商務(貿易)協定。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全球電子商務 外文名 :global e-買粉絲merce 詞性 :名詞 主要特點 :發展不平衡。等 簡介 :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電子交易活動 主要特點,相關比較,發展,面臨問題, 主要特點 1.BtoB占主導地位。2000年B2B交易額為1848.5億美元,占全球網路貿易總額79%,而B2C為485億美元,僅占21%。今后幾年,B2B在全球網路貿易交易額中所占比重呈進一步擴大趨勢,并將在2003年達到87%。到2005年全球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超過5458億美元,也就是說,在今后5年內,B2B每年將以66%的增長率發展。 2.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地區發展不平衡和行業發展不平衡。 (1)地區發展不平衡,以美歐日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占盡先機。美國是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憑借其網路技術、市場優勢和良好的商務基礎在全球網路貿易中占據絕對優勢。1998年全球網路貿易總額500億美元中僅美國就占了170億美元,占69%。其次是加拿大、日本、歐盟等已開發國家。北美地區線上零售額以每年翻三番的速度增長。亞太地區信息產業發達的日本、新加坡和韓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很迅猛。已開發國家占了1998年全球網路貿易總額的96%。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開發中國家的電子商務仍處于起步階段。有關方面預測,2003年,我國網路貿易將達到40億美元,僅相當于美國1998年的23.53%。 (2)行業發展不平衡。就行業分布看,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特別是在金融業、旅游業、電腦軟體、音像制品和信息買粉絲等行業。據1998年《商業周刊》的統計和預測,1997年金融服務業的網上交易總額為12億美元,2001年將達到50億美元;電腦軟體的網上交易總額也由1997年的8.63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38億美元;旅游業的網上交易總額也由1997年的6.54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74億美元;1997年音像制品、娛樂和售票服務的網上交易總額分別為1.56億、2.98億和0.79億,而在2001年它們將分別達到11億、27億和20億美元。電腦電子類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該行業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最高,達8.2%,其次是航空國防(3.5%)、水電(2.9%)。在法國所有網上銷售服務中,成交數量最多的是文化產品,其次是電子產品和旅游服務。 相關比較 與一般電子商務相比,全球電子商務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一般電子商務泛指所有商務活動的電子化過程,主要是國內商務活動,而全球電子商務主要針對全球商務活動中的電子商務。 2.一般電子商務包含所有類型的電子商務活動,如商業機構對消費者、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以及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等的電子商務活動。而在全球貿易活動中,交易行為一般涉及到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門、貿易伙伴和相關的結算、運輸、商檢等商業部門,全球貿易的交易行為和過程本身并不直接針對市場上的消費者。因此,全球電子商務只是包括了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和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活動。貿易伙伴之間以及貿易伙伴與相關銀行、運輸部門、保險部門、商檢、海關和政府部門等傳輸訂單和相關單據和檔案就成為國際電子商務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3.一般電子商務雖然使企業直接面對全球市場,可以采取網上成交模式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直接達成交易,但是企業所從事的全球商務活動行為不僅是成交活動本身,它往往涉及交易從前期準備到契約履行的方方面面。這些活動與一般貿易活動畢竟不同,要受到不同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與措施的制約,同時又要納入國際規范。 全球電子商務的具體運作涉及的部門和范圍要遠遠多于或大于一般的電子商務,其相關的協調工作和法律慣例規范都是全球性的。因此全球電子商務活動仍然有它的特殊性。 發展 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 (1)20世紀60年代-20世紀90年代,基于EDI的電子商務。EDI在60年代末期產生于美國,當時的貿易商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各類商務檔案的時候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臺計算機中的數據70%是來源于另一臺計算機輸出的檔案,由于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開始嘗試在貿易伙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EDI應運而生。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將業務檔案按一個公認的標準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計算機上去的電子傳輸方法。由于EDl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數EDI都不通過Inter,而是通過租用的電腦線在專用網路上實現,這類專用的網路被稱為VAN(Value-Addle Neork,增值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但隨著Inter安全性的El益提高,作為一個費用更低、覆蓋面更廣、服務更好的系統,Inter已表現出替代VAN而成為EDI的硬體載體的趨勢,因此,有人把通過Inter實現的EDI直接叫做Inter EDI。 (2)20世紀90年代以來,基于國際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由于使用VAN的費用高,僅大型企業才會使用,因此,限制了基于EDI的電子商務套用范圍的擴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網際網路(Inter)逐步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從信息共享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從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網際網路之外的商業貿易活動正式進入這個王國,電子商務逐漸成為網際網路套用的最大熱點。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網路直銷模式而聞名的美國戴爾(Dell)公司1998年5月的線上銷售額達500萬美元,到2000年線上收入就占該公司總收人的一半。另一個網路新貴亞馬遜(Amazon.買粉絲)網上書店的營業收入從1996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