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球最大的貿易商會是(阿根廷將向中國市場出口大豆豆粕,中國為何會成為全球農產品最大集散地之一?)

时间:2024-06-03 08:15:49 编辑: 来源:

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凈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于1972年創立并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托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于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后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號稱亞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凈資產190億美元。現任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恒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國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凈資產140億美元。英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格羅夫納的董事長。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則是查爾斯王子的密友。

格羅夫納集團的總部位于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中心的格羅夫納街。公爵是100多家組織和慈善機構的總裁或贊助人。該富豪曾被媒體暴光六周內召妓4次,與前紐約州州長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納德·布倫

美國房地產首富唐納德·布倫,凈資產130億美元。今年75歲的布倫為人低調,學藝術出身的他投資眼光敏銳。布倫在1958年以1萬美元開始其房地產生涯,如今已經擁有多幢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樓群和超豪華酒店。不僅在地產領域,布倫在政治領域的投資眼光也一樣獨到,這一點在他對阿諾·施瓦辛格的慷慨贊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唐納德·布倫是美國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錢德拉

拉米什·錢德拉,印度房地產開發公司Unitech老板,凈資產96億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兩個兒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設一個350英畝的位于新德里郊區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社區。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凈資產77億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業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凈資產75億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后,與其兄Minoru Mori繼承家族事業。后與其兄因事業發展分歧,分道揚鑣。名下物業包括酒店,公寓,辦公樓和度假村等。其兄Minoru Mori是臺北101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的開發商老板。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楊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資產的中國首富楊惠妍,凈資產75億美元。其父楊國強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集團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2005年楊國強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其女兒楊惠妍。2007年4月碧桂園集團于香港上市,家族財富暴增,成為中國首富。楊國強與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億助其收購香港最大電視臺TVB。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黃廷芳

新加坡首富黃廷芳,凈資產70億美元。新加坡遠東集團及香港信和集團主席。黃廷芳早年赴新加坡,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軍地產業,他在新加坡商業中心烏節路擁有多塊地皮,被譽為烏節地王。黃廷芳積極在香港發展,分別透過兩家上市公司及一家私人公司投資香港地產。

為什么西班牙1593年頒布限制馬尼拉大帆船運往美洲的商品數量?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商品大量運往西屬美洲,沖擊了西班牙本土產品的市場,對西班牙商人的利益造成重大的打擊,因此他們便向國王抗議,要求限制馬尼拉大帆船運往美洲的商品數量。

1586年,西班牙印地院一名官員寫信向菲利普二世反映中國絲綢大量行銷墨西哥,已經嚴重損害了西班牙對美洲領地的出口,建議下令禁止中國絲綢輸入美洲。

塞維利亞商會又向菲利普二世抗議:"當(西班牙)船隊到達(美洲)的時候,貨物銷路不佳,因為市場上有了來自中國和菲律賓的較廉價的商品供應。

結果是王室收入遭到重大損害,(同美洲領地的)貿易也受到沉重打擊,因為船隊載回去的貨物明顯沒有從前那樣多,回程所帶的金、銀也減少了。"因此商會強烈要求取消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當時西歐流行金銀即是財富的重商主義觀點,任何金銀的外流都被認為財富的損失,因此在國內激烈的反對聲音下,菲利普二世決定停止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只是由于停止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會使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殖民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要面臨喪失這個東亞的前哨陣地的危險,因此菲利普二世不得不做出了折中的決定:1587年,菲利普二世撤銷了禁止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決定,但是為了保證西班牙本土商人的利益,人為地劃分了市場,禁止墨西哥將中國紡織品轉賣至秘魯。四年后,又禁止秘魯直接同中國、日本和菲律賓貿易。

1593年,菲利普二世發布敕令,明確規定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是王室壟斷貿易,但是允許菲律賓群島上的西班牙公民分享貿易利益。同時,為了限制中國商品對西班牙商品的沖擊,敕令對馬尼拉帆船貿易的貨物價值做出限制:每年從馬尼拉向墨西哥出口的商品總值不得超過25萬比索,而回程的貨物價值則不得超過50萬比索。

每年僅允許兩艘載重為300噸的船只前往墨西哥,并且商品不允許轉銷秘魯等處。雖然此項措施由于馬尼拉西班牙人的斗爭,西班牙王室在18世紀不得不三次放寬了貿易數額,最后在1776年,菲律賓向墨西哥出口貨物和回程貨物的總值分別增加到了75萬比索和150萬比索,而且由于走私活動,這些政策并沒有得到完全的執行。

但是它確實起到了限制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作用,使西班牙本土商人不至于被摧垮。由于馬尼拉僅僅是一個轉口港,因此限制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也就是限制中國商人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前往馬尼拉的中國商人數量的增加,引起了西班牙殖民統治階層的疑慮和猜忌。

當時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不過兩千余人,他們極其擔心中國商人發動叛亂,推翻他們的統治,因此對中國商人嚴加防范。1582年,西班牙人即下令強制將馬尼拉華人集中到馬尼拉城外東北角巴石河南岸的荒地上(被稱作八聯、澗內)居住,不允許華人到八聯以外的地方居住,更不允許華人在菲律賓旅行。

在馬尼拉關閉王城以前,所有華人都必須回到八聯,否則處以死刑。這是西班牙集中管理中國商人的開始。此后,由于火燒、屠殺等原因,中國商人的集中居住地八聯曾經先后七次移址,但是不論地址移動到哪里,八聯都處在馬尼拉王城炮臺的有效射程之內。

為了有效地防范華人,西班牙殖民者不允許華人使用石頭蓋房子,只能夠用竹、木搭建,這使華人以后在歷次遭到屠殺時,連最基本的武器都難以得到。但是即使如此嚴格的防范也不能打消西班牙殖民者對中國商人的疑慮,經常懷疑他們會成為中國進攻馬尼拉的內應,一遇風吹草動即對中國商人大開殺戒。

1604年,由于明朝聽說呂宋機宜山(即甲米地)盛產金銀,便派人前往勘察。但在明朝官員沒有發現任何金銀之后,便離開了菲律賓回到了國內。這件事情使馬尼拉西班牙殖民者認為是明朝進攻菲律賓的前兆,因此發動了對馬尼拉華人的清洗,殺死了大約22000名華人。

1639年,馬尼拉華人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者的盤剝,揭竿而起,再次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鎮壓與屠殺,大約22000名華人被殺害。1661年,鄭成功占領臺灣以后,對西班牙殖民者虐待馬尼拉華人表示譴責并且要求馬尼拉向鄭氏集團進貢。

這使馬尼拉西班牙人十分驚慌,做出了戰斗準備并且再次對華人大開殺戒,前后約有4000名華人被殺。1762年,英軍進攻馬尼拉,華人趁機起義,但被西班牙殖民者鎮壓后,再次遭到屠殺,單是馮嘉施蘭一處被殺華人即達到6000人。

華人在馬尼拉遭到屠殺以后,完全沒有得到來自本國政府的保護。1604年屠殺發生以后,西班牙殖民者本來惶惶不可終日,但是明朝僅將報告錯誤消息的木匠張嶷處死了事。1661年屠殺發生以后,鄭成功本打算進攻馬尼拉,但是由于他的病逝以及清鄭之間的戰爭而被迫取消了。1762年的屠殺發生之后,清朝則更是比照巴達維亞紅溪事件,將僑居國外的華人視作棄民,不予保護。

因此,中國商人雖然有著極好的可以利用的條件,但是政府不但不為本國商人利益著想,還時時限制本國商人在國外的發展,因此中國商人面對西班牙殖民者的屠殺無可奈何。屠殺過后,為了獲取利潤則仍然要前往馬尼拉貿易。

由于得不到本國政府強有力的支持,還時時受到限制,中國商人的貿易在長達兩百余年掌握商品優勢的情況下,始終被局限在中國與馬尼拉之間,毫無前往美洲貿易的可能性。而從全球貿易的視角來看,中國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僅僅是中國與西屬美洲貿易的一部分,馬尼拉只不過充當了一個轉口港的作用,這就使中國商人的利潤僅僅是整個貿易利潤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較小的一部分。

在中國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不過一兩倍的利潤,而且隨著前往馬尼拉貿易的中國商人數量增多,中國商人的利潤率還在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中國商品的低成本以及在美洲的暢銷,經常可以使經營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西班牙殖民者獲得超乎想象的高額利潤。

南美洲拉普拉塔河區主教洛約拉說過,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在16世紀最后20年間從絲綢貿易中獲得的利潤有10倍。菲律賓官員調查,1620~1621年,在馬尼拉生絲價格約為一擔200比索(1比索約合0.72兩白銀),廣州緞子一匹5比索,織錦一匹4比索,倭緞(天鵝絨)一巴拉(約相當于0.84公尺)0.5比索,而上述商品在利馬的售價分別為1950比索、50比索、40比索和4比索。

兩者比較,利馬的市價比馬尼拉高8~10倍。然而中國商人即使只賺如此微薄的利潤,仍然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17世紀初,由于荷蘭殖民者打擊西班牙的貿易,因此攔截前往馬尼拉貿易的中國商人,給中國商人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與此同時,葡萄牙也利用與西班牙合并的機會發展澳門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關系。1608年,由澳門運至馬尼拉的商品已經價值20萬比索。1616年以后,馬尼拉進口稅額中澳門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由1615~1620年的13.2%上升到1626~1630年的27.5%。

1638年,日本由于宗教關系,驅逐了在日本的葡萄牙人,并且禁止葡萄牙前往日本貿易,使澳門的貿易備受打擊。為了彌補損失,葡萄牙人更加注意發展前往馬尼拉的貿易。1641~1642年,前往馬尼拉貿易的葡萄牙商船達到了最高峰,其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