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創新松山湖買粉絲(珠海旅游有哪些適合帶小朋友一起去的景點?)

时间:2024-05-18 12:02:36 编辑: 来源:

十二名。旋改名東莞中學堂,學制分師范部及中學部。師范 為五年制,中學為六年制,預科二年,本科四年。宣統三年六月,師范部結束,以后悉辦中學部。

民國元年十一月,學制改為四年,分春秋兩季始業。民國五年后,始悉改為秋季。當時功課紛繁,多至卅七、八小 時;而英語一科,特別注重,每周約七、八小時;除普通科目外,尚有修身一科,多以"五經"為教材。

民國十年,黎越廷先生來長本校,提倡女權,主張男女同校,本邑女同胞得入本校肄業自此始。

民國十二年,盧頌芳先生再長本校,始推行新學制,初中肄業三年畢業。

民國十五年冬,校長袁昌善先生,以校舍湫隘,乃歸并右鄰寶安書院(霖按:《東莞寶安書院碑記》尚存,原立于 今東莞中學傳達室后壁處)另繪圖測,改建校舍,未完成而清黨事起(民國十六年),學校遂陷于紛亂狀態中,斷瓦頹 垣,蓬蒿沒脛,無復學校形容。 民國十七年,羅汝榮先生繼長本校,增招高中師范班一班(唯畢業時,僅得學生十名),對校舍之增修,亦有所努 力。當時邑明倫堂撥款九萬元補建校舍。后以經費支絀,無以為繼,僅完成現有之三舍土校舍三座,計教室十二間。

民國十八年校長羅宗偉先生頗有建設,然終以非邑人,未得竟其志而去。

民國十九年秋,葉校長國璋,增辦附設小學五六年級各一班,以為根本之圖。然因地方不敷,且格于功令,僅辦四 期而已。 民國二十年春,黎汝璇先生繼任校長,于秋增招鄉村師范班一班,后以本縣有簡易師范之設立,故僅辦一屆耳。是 年冬十一月,黎校長去任,羅友蘧先生繼之。羅氏蒞任以來,對于圖書、儀器、班額校舍、校具之添置、增建,均不遺 余力。又得邑人徐賡陶先生捐贈大批圖書--《萬有文庫》、《四序叢刊》(霖按:"序"字誤,當作"部")。故各種設備 ,至民國二十六年幾臻完善,而班額初中增至八班,高中增至三班,全校人數達六百余人。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后,盧彭鏗先生接任校長,所謂"奉命于危難之間",救國與讀書,應付殊不易。是年秋 ,因校產收入增加,隧增招初中十班,高中三班,全校人數達七百余。

民國二十七,"雙十節"過后,華南形勢,突告緊張,由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城中居民,紛紛逃避鄉村,十室九 空,學校亦陷于停頓狀態。不久廣州竟告失守。莞邑以接近虎門,且為廣九路必經之地,亦不幸相繼淪于敵手。十數年 慘淡經營之學校,頓成獸穴蛇窠,儀器圖書,以不能他遷故,悉遭摧殘劫掠,靡有孑遺。 莞城淪陷后,盧校長與同事十余人,義不帝秦,輾轉逃亡,后達香港。鑒于在港莞邑學生失學者眾,遂謀復校。因 邑明倫堂收入無著,不果。后幾經奔走,終得徐賡陶先生之鼎力,始于二十八年春,與石龍中學及私立明生中學合辦東 莞縣臨時聯合中學。計辦高中一班,初中六班。經費為國幣一千五百元,校址借用香港知行中學、九龍德明中學教室, 于夜間開課。設備簡陋,而生活辛苦,不難想象。

辦理以來,校舍屢更,如流浪之氓,棲無定所。后幾經撙節,始獲得固定校舍于九龍長沙灣道即后來私立明生中學 校址。校址既定,邑中子弟來學者日眾,幾達三百人。

是年冬,旋奉令遷回內地辦理,故盧校長結束聯中一學年學業后,即遄返祖國,仆仆于平山、龍岡、平湖、清溪、 官倉、石馬、塘廈、樟木頭之間,以求一安全地域為學生藏修之所。幾經波折,由合而分,終得常平屋廈鄉各紳耆熱心 贊助,于二十九年春借用橋梓小學校舍,并四出張羅校具、教具,招生復校。當時經費為國幣二千五百元。辦高中三班 、初中六班,全校人數達三百八十二人。

復校以來,各淪陷區學生,紛紛復學,人數日增,教室漸感不敷使用,后由鄉長周校南及紳耆周允初、周崇謀等先 生籌建兩座,復得李縣長鶴齡之捐助,增筑大禮堂一座、教室一間,而岡梓周紹光先生及支隊長徐東來先生復捐贈臺椅 六十余套,故難題迎刃而解,而收容學生數多至四百九十二人。 民國三十年,敵人登陸香港,本校經費來源遂告斷絕(至三十二年三月間,經費始繼續支發),以后幾年,賴以茍 延殘喘,維持微命者,唯苦難相隨之同學輸收學米耳。

學校所在地接近寮步,而寮步常為敵騎常至之區,風聲鶴唳時感不安,又因常平接近廣九路,為游擊區最繁盛之地 ,且與我縣府所在地石馬距離不遠,故每年必有一度逃避敵人之騷擾,或一夕數驚,或黑夜登山,深更涉水,遭遇頗不 平凡。但各同學尚能于四面楚歌中,次第完成其學業,未損毫發,誠邀天之幸也。

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敵人實行打通廣九路,常平遂非我有,本校幾年來艱苦經營之校具、教具,以無法遷 移,大部又落人之手。但盧校長并不灰心,倘有寸土,仍可為學校恢復之地。所謂一旅可興夏也。

民國三十三年元旦日,盧校長與弟兄及同事多人,凌晨偷越鐵路,取道橋頭,上黎村,與當地人士商借新群小學校 址繼續上課。黎村為邑東邊地,與惠陽、博羅交界,倘惠陽一失,則進退兩難。然東莞縣立中學,應教育東莞青年。倘 他遷別縣,莞籍學生不能遠道相隨,有何意義?故無論若何艱險,學校應設縣地,以爭取邑中青年,免為敵偽奸利用。 當時遠在后方邑中愛護學校人士,均主張學校遷河源,以為長治久安之計,對于盧校長之苦心,尚有未盡了解也。

在黎村辦理僅一年,計有高中三班,初中六班,人數初為二百九十五人,后增之三百八十二人。經費每月初為國幣 二千五百元,后與東莞縣立石龍中學合辦,改名東莞縣立聯合中學,始增至四萬元。但以學校地處絕境,屹立防軍前線 ,杯弓蛇影,時或有之,然皆患難久經,怡然處之矣。

民國三十四年正月十四日上午六時,敵人悄然進占惠州,黎村遂如甕中之鱉。學校對敵人此次企圖,早得情報,為 應付萬一,不得不于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宣布疏散,故各學生均得安然無恙遄返家園。

全縣既陷,遷校他縣力所不能,即能之,學生不能相隨,終屬徒然。且當時敵騎四出擾掠,廣東各屬,幾無幸免, 亦終無地可遷。后盧校長經多方考慮,又鑒于敵人已逢再衰三竭之境,卒從友人之勸告與贊助,將學校改名光中學塾, 在附城博廈鄉借祠宇收容學生二百零七人。辦理當中,曾有無數謠言,多方恐嚇,然盧校長此時置身家性命于度外,不 為所動也。 辦理僅一學期,屬子彈威力,終使暴日屈服,勝利屬于吾人矣。九月十四日,盧校長奉命接收苦別七年之母校,荒 涼一片,迥異當年,收拾澄清,費時數日,于二十四日始能正式上課。每月經費為國幣五千三百四十五元,六十倍支發 。當時班數高中五班,初中八班,學生六百一十一人。

三十五年秋,增招初中兩班。現在計有高中五班,初中十班,人數共六百三十八人。經費每月為干谷二萬五千二百 斤司碼。三十六年度擬增招初中二班,高中一班,以實現初中每級四班,高中每級二班之計劃。

總括復員一年來,得邑明倫堂屢撥巨款修繕校舍,增置校具教具,規模漸具雛形。今后擬分兩期完成中等學校之完善設備。

東莞中學校史拾零

創立學校的政治環境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變"的主要內容,有廢除八股,改革科舉;設立學堂,學習西學。雖然經一百零三天 的"新政"失敗了。但是廢除科舉,設立學堂的措施,為朝野所接受。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光緒諭令"各省 所有書院,于省城均改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均設中學堂;各州縣均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當時沒有廢除 科舉之令,學堂與科舉并行。

光緒的"上諭"下達以后,宥于保守思想和習慣勢力,各級官吏多數徘徊觀望,或"徒事皮毛,有名無實"。(見光緒 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二十六日,光緒"上諭")于是光緒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日再下圣旨: 推廣學堂,必先停科舉。著即自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科為始,所有鄉、會試(省試、國試)一律停止,各 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并著責成各該督、撫嚴飭府、廳、州、縣趕緊于城鄉各處遍設蒙小學堂,慎選師資,廣開民智 。務期進德修業,體用兼賅,以副朝廷勸學作人之至意。

東莞中學堂的創立,在光緒第一道"上諭"下達的次年,毋煩"督、撫嚴飭",東莞辦起了學堂來了。可見當時東莞人 思想的解放。原來"上諭"規定"各州縣均設小學堂",縣以上的各府、廳、直隸州,才"設中學堂"。東莞是縣,居然辦起 中學堂來,東莞人可謂"敢"字當頭。其中東莞中學堂籌辦并任首屆校監實際是校長的清進士徐夔飏起到了主要作用。

東莞中學堂的創立

自明代以降,東莞教育就比較發達,至清末,東莞官辦學校有三所: 儒學(即學官,1951年拆除,今南方飲料廠所在地為其故址),學生免費入學,還供給伙食(叫廩生)。

寶安書院(1926年并入東莞中學,故址在今東莞中學傳達室右側)。

龍溪書院(在石龍)。

集體辦書院三十九間、社學二十三間,義學(免學費)三間。私塾(包括家塾、蒙館),鄉鄉皆有,難以統計。有 這么多的學校,還要辦東莞中學堂,假如對新型學校作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的認識,是不會有這樣堅決的行動的 。

東莞中學堂最初為民辦。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徐夔飏作《東莞中學校創辦緣起》,把東莞中學堂創立的經過說 得很具體: 光緒二十八年(1902)辦東莞中學堂時,毫無"的款"(明確的款項),東莞知縣劉德恒捐養廉銀一千兩,徐夔飏四 出募捐,得四千馀兩,為開辦費。并由縣指定屠稅、廟宇、鮮魚稅及東莞明倫堂每年撥銀三百兩為經常費。嗣因奉命改 為東莞初級師范中學堂,頒發章程,各科教員,均當延聘,而學款短絀,幾不能支。適科學既廢,書院停開,乃請撥原 書院燈火費為學堂經費,并請東莞明倫堂撥足銀兩,遂將考棚改建。廣筑校舍,擴大操場,購置圖書、儀器,學校規模 ,始乃大備。 (李璇樞《東莞縣志擬目目·學校》引)

東莞學堂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八月三十日立。九月初一(10月2日,直至解放,以此日為校慶日)開學,名為 東莞學堂。 據第一屆學生李璇樞(字仁蓀)的回憶,學堂開辦得很草率,連校名的匾額也沒有,開學那天,只見考棚門口掛著 紅紙墨書"東莞縣學堂"五個大字。

光緒三十年(1904),奉廣東省學務處,改名東莞初級師范學堂,以考棚(考秀才之所)為校址。以寶安書院山長 (書院領導稱為山長。)張其淦(清進士)、龍溪書院山長尹慶舉(清進士)為名譽校長,徐夔飏(清進士)為監督, 駐校,處理日常事務。 教師可知者,有: 國文教師葉覺邁(清舉人)、 國文教師徐夔飏(清進士)、 英文教師梁蘭如(美國大學畢業 ) 、地理教師張伯楨(康有為學生)、 國文教師陳官桃 。

入學考試只考作文:題為:《學然后知不足》。

首兩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第一屆學生為甲班,共12人。

第二屆學生為乙班。

第一屆學生可知者有:蔣光鼐(15歲),1932年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總指揮,解放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部長。

徐思達(15歲),徐夔飏第三子。1915年考上北京大學,1944年至1946年任東莞縣長。解放后為廣東省文史館館員.

李秉樞(15歲),后留學日本,畢業回國后,任教于母校。

李璇樞(字仁蓀,12歲),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與第二屆學生莫紀彭、陳哲梅及東莞青年李文甫、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