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買粉絲文章寫作風格分析(在買粉絲買粉絲上寫短篇小說是多么“愚蠢”的做法)

时间:2024-06-11 03:34:48 编辑: 来源:

他實際上是一個很優秀的高中英語老師,課時費很高的。

雖然不認識他,但從他的積累層面來看,他本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能夠獲取到如此成績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議了。

關于積累的重要性,一只貓在一篇文章里這樣講過,

很多人不是寫不好文章,不是肚子里沒貨,而是缺乏定位。幾乎可以說,定位決定了一切。

定位至少決定了兩個東西:寫給誰看以及寫什么東西。

剽悍一只貓的定位是一個學習成長類的買粉絲,他號稱要“跟100個牛人聊聊天,讀100本實用好書,一起剽悍,一起成長!”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以下幾個問題,為什么他不是去做一個教人演講的買粉絲?不去做一個教人英語的買粉絲?也不是一個專門寫雞湯的治愈系買粉絲呢?我想可能是因為那些領域已經比較多人在寫了,同質化已經很嚴重了,他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被人發現,而且可能更為關鍵的是,那樣的定位,也會將自己的受眾大大減少。

所以,他選擇了同質化不那么嚴重的學習成長領域,在這個領域他所需要面對的是那些想要學習的人。所以他寫的文章,主要分為幾個方面:寫作方法、采訪技巧、買粉絲運營、英語學習、演講技巧等知識技能分享,以及職場人際交往、如何堅持等成長型文章。

很難想象如果剽悍一只貓不是寫學習成長,而是如何做PPT的話,他現在能有40W+的關注量嗎?

剽悍一只貓的大部分文章都得到廣泛的傳播,閱讀量都很不錯,而且他的更新頻率非常高,基本是日更。——這么高的閱讀量,還能保持這么多產。你也肯定會問,他怎么會有這么多東西可寫,即便是他肚子里有貨?他怎么做到每篇文章都這么多人閱讀的,即便他的關注量很高?

我曾聽別人說:你要寫讀者想看的,而不是你想寫的。我初聞覺得很對,但想了想,其實不對,或者說不好。

為什么?什么樣的內容是讀者想看的?讀者想看的內容我都能夠寫出來嗎?這恐怕很難。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建議,很容易讓寫作者喪失寫作的樂趣,因為他們會覺得這些內容不是我想寫的。

那應該是怎樣的呢?通過分析剽悍一只貓的文章,我覺得應該是“寫對讀者有價值的東西,并且是專注于某個領域的”。

上面有說,他的文章大都是關于知識技能、職場技巧以及一些雞湯。他寫的每篇文章,都希望能夠讓讀者從中獲得到一些價值,或是技能,或是一些激勵。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他并沒有亂寫——亂寫的意思是,他沒有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去寫,沒有今天寫知識技能,明天寫“泥石流”。他是很專注的只寫這幾個領域。

寫到這里,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些做的特別好的大號,他們實際上寫的領域都是固定的。雖然給人的感覺總是在寫一樣的東西,但是他們總是會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寫。這是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之前寫過一些自己覺得很不錯的文章,但是閱讀量卻只有幾百,于是心有戚戚,覺得自己被埋沒了。

但現在越發地不會這么想了,因為通過分析剽悍一只貓,我學習到一個事實——在現在這個人們注意力被分散的時代,好文章的定義發生了改變:讓讀者愿意讀,且能夠輕松地讀下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如何能夠做到呢?我從中總結出了最為重要的三點。

要點一:做個“標題黨”

我在分析他的文章的時候,幾乎每一篇文章我都讀過。其實這不是我厲害,能夠耐得住性子去翻完兩百多篇文章,而是因為他每篇文章的標題起的讓我都很有閱讀的欲望。

要點二:一篇文章只講一個東西,而且最好不要太長

我在分析剽悍一只貓的時候,對比了一下自己寫的文章:他的文章字數大都控制在1000字左右,而我至少是2000字,甚至有超過5000字的“雄文”;他的每篇文章大都是在講述一個道理或者是圍繞一個小的主題,而我在寫一篇文章的時候,往往想要表達很多,其中有很多內容與本來想寫的主題并沒有關系;他的文章很容易讀下去,而我自己寫的文章,自己都不是很愿意讀。

自己寫的文章都不愿意讀,何況是其他人呢?

要點三:學著講故事,而非直接講道理

如果你看過剽悍一只貓的文章,甚至說是其他你長期關注的大號,你會發現一個事實:他們一般很少直接給你講道理,都會選擇從講一個小故事入手。

這是因為無論是自己的故事、朋友的故事、粉絲的故事或者編造的場景故事。使用講故事的手法可以使讀者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同時增加觀點的可信度。

當能夠做到上面所講的4點之后,我們所需要的可能就只是:堅持寫下去,并等待運氣的到來。

稍微要提一點的是,這里所說的堅持并不是一成不變地堅持,不是傻傻地埋頭苦干。而是在不斷寫作的同時 ,不斷去學習那些優秀的買粉絲他們是怎么寫的,是如何取標題,如何講故事,如何排版以及如何推廣的——這一點從剽悍一只貓的文章風格改變是可以看出來的,不信你可以對比一下他最開始的一篇文章跟他現在這篇文章的區別。

說實話,哪怕你將上面所講的所有內容都做到了,也沒有人敢保證你一定就會火。所以,上面才會說要等待運氣的到來。實際上只要你準備好了,運氣遲早是回來的。怎樣才算是準備好了呢?如果有一天,你的讀者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會對其他人說:這個人不紅,天理難容——我想這個時候,你應該是已經準備好了。

我期待著有人對我說這句話,也希望有人會對你說這句話:你不紅,天理難容!

在買粉絲買粉絲上寫短篇小說是多么“愚蠢”的做法

2017年一月份,我在策劃了三個月之后終于開始更新一個買粉絲公眾平臺,主推短篇小說的那種。

三個月之前我第一次萌芽了這種想法,并且瘋狂的游說自己身邊的文學愛好者,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來做。

我之所以把腦筋動在這個方面,是因為發現了很多身邊的“文藝青年”開始做自己的買粉絲平臺,有的人成績還可以看看,但大部分的人只是短暫的靈感迸發而已。

很自然的,他們獨自做公眾賬號都是受了那些能把自己的買粉絲賬號運營得很漂亮的人的影響。

無論是想要分享自己的心情,還是獲得別人的肯定,這樣一個沒什么要求的平臺都很合適。

而我所想的是,既然這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為什么我們不能一起做呢?既能滿足定時的更新,還可以相互促進。

事實證明,我的這個考慮其實還是很能獲得認同的。因為至少我只是用我自己手上的資源,就招攬到了接近三十個幾個伙伴,當然這是包括了買粉絲運行了五六個月以后的成績了。

不過總的來說,我的招攬成功率是很高的,基本上我能百分之百說動我想要招攬到的作者。

而在這個賬號運行的最初,它給我一種非常有可行性的感覺。

我們為了保證更新,有近二十個作者,每人每個月給我兩到三篇文稿,還有人專門負責排版。

在許多作者里,有人是因為喜歡我們的模式而加入的,有的是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她的作品,再加之她對我們信任加入的。

除了高質量作品占比還不夠大以外,前幾個月的運營成績還算不錯。

但是隨后幾個月的堅持卻讓我發現了很多問題。

首先,短篇小說的字數,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它的閱讀量。

那一位率先獲得三百多個閱讀量的作者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給我供稿的時候。閱讀量僅僅維持到四十左右。如果把一篇小說切成兩天發送的話,第二天的閱讀量甚至會更少。

這是最讓我難以接受的一個問題。因為早就給買粉絲定過性的我,其實更看重這位作者的小說,雖然篇幅并不短,但質量是上乘的。

但是閱讀量的成績告訴我,買粉絲平臺根本不適合這種體裁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人甚至不想看完一篇那么長的文章,縱使它還有些許的吸引力。

一般想到這里的人肯定想說,既然買粉絲平臺限制了文章的字數,那我們寫少一點就好了。你沒看到很多,寫個兩三千字的買粉絲,閱讀成績都很不錯嗎?

是的,這樣的選擇就在這種情況下,擺在了我的眼前。

是不是應該放棄至少八千字起步的短篇小說?

是否把權重從小說轉移到散文或者隨筆上?(類似雞湯或者故事隨筆類的文章,很多都在買粉絲上有不錯的成績)

是否應該重新定性我做這個買粉絲的意圖?改變大部分的作品風格?

其實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改變變成了不二的選擇,可是如何改變成了最大的難題,稍有不慎,就只會越做越陷入困境。

因為原本短篇小說的定位和發展是固定而成的,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每天需要做什么。而不是完全無法和我取得溝通。

前者能讓整個團隊安安心心的負責自己的工作,即使成績不佳;后者卻瞬間失去了人心,甚至讓我做出的決策工作無法落實下去。

因為最開始,我們就是一個不參雜多少商業性利益的團隊。大家的文章都是無償供給,僅有的回報也只是少有的點贊和評論。

連我自己都很難想象我們為什么能堅持了七八個月。

但不得不說,整個平臺的運行,我自己算是最辛苦的一個人。

因為如果作者寫的稿子不夠好,我需要讓他們改稿或者退稿。而一旦稿子的質量不高,工作量就會翻倍。就算稿子沒有問題了,排版和流量也需要不停的觀察和分析。

這些工作很難分給別的小伙伴去做,太瑣碎了,還容易鬧矛盾,你能認可的東西,別人不一定可以。而初期沒有成本的買粉絲,文章質量并不會太好。

如果說,我們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供稿的質量非常優秀,帶動流量,給買粉絲帶來價值,然后再把價值返回給作者。

但是,這種理想狀態的確很難實現。等待流量的過程比想象中的難熬。

因為我們從在身邊朋友圈的傳播再到粉絲傳播之間可能只差了幾步之遙,但偏偏,很難以走出去。

或許是經驗或者經歷,不足。

或者是吆喝足的時候,質量沒跟上;或許是質量夠了,吆喝沒做夠。

總之,問題并不少,而我已經沒有充足的精力去解決了。

因為堅持了七八個月以后,我面臨著連期末考都沒有時間復習的窘境。

那段時間,我基本上是在公交車上趕稿;一邊做社團活動,一邊和作者討論怎么改稿;離發文的時間還有一兩個小時,臨時臨感地寫出一篇隨筆應對缺稿。

我不否認這段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收獲。

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寫作能力極速的成長和鍛煉,學會了n多買粉絲排版的技巧,甚至已經能夠身臨其境地考慮自己去運營新媒體的平臺能有多少的成功率。

可是這個事情在八月份停止以后,再也沒有砸出過新的水花。

所有人的熱情,在“根本賺不到錢”,“止步于朋友圈傳播”,“買粉絲平臺并不適合”的論斷里消失殆盡。

不管當年那些喜歡寫作的朋友是否在未來繼續堅持,不管他們能不能把寫作當做職業。

這一次的嘗試,也許給我們帶來了回報,也許并沒有。

或者,更貼切的說,這像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希望閱讀到這里的小伙伴們能夠在自己的運作過程中有一些小小的警示吧。

畢竟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出來了,就是因為最近有一些人會來私信我,愿不愿意去一些買粉絲上面投稿。而就我自己而言,大多是處在一個觀望狀態吧,如果你特別想找人聊聊看做買粉絲號的前景和可能性,那么歡迎你來找我討論。

買粉絲買粉絲進行寫文章,有哪些技巧?

一、買粉絲買粉絲文章的一般寫作原則:

1、簡單易讀性

2、內容靈活性

3、內容可信性

4、內容生態化

5、提供用戶價值

7、所以,買粉絲買粉絲文章的寫作原則也是要以用戶為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