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出口外貿企業做免稅處理(小規模納稅人外貿公司出口免稅操作流程,求大神指點)

时间:2024-06-10 00:47:21 编辑: 来源:

/p>

滯報金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小規模納稅人網上零申報(國稅)操作流程!

注意事項中已經告訴你了,你就按說明操作就行。

放心吧,各路大神也是按這個說明操作的。

外貿公司一般納稅人好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好?

一般納稅人好。客戶一般都要求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小規模開不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客戶就要多交稅,這樣有些客戶可能就不愿意買你的商品,就影響你的銷售收入。

外貿公司出口產品免稅的賬務處理

外貿公司出口產品免稅的賬務處理

外貿公司出口退稅賬務處理:

1、外貿企業出口貨物的銷售實現時間的確定

出口貨物的銷售實現時間,不論是何種運輸方式(海、陸、空、郵),均以取得運單并向銀行辦理交單后,作為出口銷售收入的實現時間。

2、外貿公司出口退稅(增值稅)核算

外貿公司出口貨物必須單獨設賬核算購進金額和進項金額,如購進貨物當時不能確定用于出口或內銷,一律記入出口庫存賬,內銷時從出口庫存賬轉入內銷庫存賬。

(1)購進出口貨物時

借:庫存出口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貨物出口后,根據征稅率與退稅率的差率,計算征退稅差額及應收出口退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征退稅差額)

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收到出口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

3、外貿公司出口退稅(消費稅)核算

外貿公司自營出口應稅消費品,應在應稅消費品報關出口后向主管退稅的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納消費稅。

(1)貨物出口后計算應退稅款

借:應收出口退稅(消費稅)

貸:主營業務成本

(2)收到退回的消費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消費稅)

4、比如,

(1)1月購入一批商標1000個,含稅1170

憑證是這樣做:

借:庫存商品-商標1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待抵扣出口退稅170.00

貸:現金1170.00

(2)2月出口銷售

借:應收賬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主營業務成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5月申報進轉出40

借:主營業務成本4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轉出40

待確定當期應退稅金額之后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補貼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之后當期免抵退稅額金額則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抵扣內銷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

收到退稅的金額后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補貼款

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流程!

1.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采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

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征收率(從一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征收率)

(2)對出口企業委托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后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凡屬于從價定率計征的貨物應依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時征收消費稅的價格為依據;凡屬于從量定額計征的貨物應依據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

應退消費稅稅款=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出口數量)×稅率(單位稅額)

生產企業出口的貨物由于留抵稅額太小不想退稅了?可以直接免稅嗎?

如果出口企業放棄退稅的,根據國稅公告2013年12號及65號文的規定企業需要向稅局報送《出口貨物勞務放棄退(免)稅聲明》來辦理放棄退稅的備案手續,根據65號公告企業一旦放棄退稅,其所有的業務自備案次日起36個月內全部改為免稅

因此,如果出口企業不想退稅想免稅的一定不要向主管稅局辦理放棄退稅備案手續

可以從退稅政策中找可以免稅的操作方法:(1)財稅2012 39號第六條第(一)款第3項: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或未補齊增值稅退(免)稅憑證的出口貨物勞務實行采用免稅政策:❶未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期限內申報增值稅退(免)稅的出口貨物勞務

❷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開具《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的出口貨物勞務

❸已申報增值稅退(免)稅,卻未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期限內向稅務機關補齊增值稅退(免)稅憑證的出口貨物勞務

(2)國稅公告2013 12號: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未按規定進行單證備案(因出口貨物的成交方式特性,企業沒有有關備案單證的情況除外)的出口貨物,不得申報退(免)稅,適用免稅政策

(3)國稅公告2013 30號出口企業申報退(免)稅的出口貨物,須在退(免)稅申報期截止之日內收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為收取人民幣,下同),并按本公告的規定提供收匯資料;未在退(免)稅申報期截止之日內收匯的出口貨物,除本公告第五條所列不能收匯或不能在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期的截止之日內收匯的出口貨物外,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

(4)財稅2012 39號:外貿企業取得普通發票、廢舊物資收購憑證、農產品收購發票、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貨物

(5)國稅公告2013 12號:2013年5月1日以后報關出口的貨物(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的出口日期為準),除下款規定以外,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申報出口退(免)稅提供的出口貨物報關單上的第一計量單位、第二計量單位,及出口企業申報的計量單位,至少有一個應同與其匹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計量單位相符,且上述出口貨物報關單、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商品名稱必須相符,否則不得申報出口退(免)稅

根據以上免稅政策,出口企業有時候不想對某幾票出口業務退稅時,可以根據上述的免稅政策自行對某幾票業務進行免稅:❶故意在退稅截止期限前單證不齊,如報關單、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等❷故意不收匯,可通過離岸公司收取貨款,不進出口企業賬戶;❸對外貿企業而言,可以故意取得普票,或開具發票時單位與報關單不一致、品名多寫或少寫或寫錯個字(前提必須還是同一商品);免稅的處理:根據國稅公告2013年12號、65號的規定,企業辦理免稅的,可自行將出口貨物報關單、合法有效的進貨憑證等留存企業備查的資料,應按出口日期裝訂成冊,如果是生產企業則需要對增值稅申報表做相應的調整,把銷售額從免抵退欄調整到免稅欄;外貿企業無需調整

出口退稅轉為免稅處理

1、(1)若是生產企業

      1借:主營業務收入-出口免抵退稅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免稅收入;

      2該筆免抵退稅轉成免稅的出口銷售收入原來如根據征退稅率之差作過進項稅額轉出,現在可以沖回: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3本筆業務因改成純免稅,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10條規定“用于免征增值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將該筆免稅出口對應的進項稅額全部作進項稅額轉出,若該筆出口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好劃分,可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26條規定,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當月全部銷售額【臨時算法,稅局稽查可以全年統算】】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出口貨物已辦理退(免)稅的,在申報免稅前,生產企業按《免抵退申報數據的調整》規定,調整申報數據或全額補繳原免抵退稅款。【2012年24號公告第九條第(三)款】

      2、(2)若是外貿企業

      1借:主營業務收入-出口退稅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免稅收入

      注: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收入和出口免稅收入都填列在附表一免稅收入欄次,可以作上述賬面收入調整,但申報表不用做調整

      2該筆免退稅轉成免稅的出口銷售收入原來如根據征退稅率之差作過進項稅額轉出,現在可以沖回: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3對應采購行為的進項稅原來記入了“進項稅”科目,但并未真正抵扣,填報在了增值稅申報表表二的待抵扣區域。根據政策,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的出口貨物勞務,其進項稅額(仍然)不得抵扣和退稅,應當轉入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nbs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