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臺灣對外貿易伙伴排名(1979年臺灣對外進出口貿易數據)

时间:2024-06-02 15:45:11 编辑: 来源:

,近年來臺灣省在經濟發展出現一定問題,出現增長緩慢的情況。

以2019年為例,臺灣省的GDP總量為18.9萬億新臺幣,折合4.21萬億元人民幣,GDP增速僅2.73%,已經被福建省反超,處于我國第九,和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還存在不小差距。

但是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通過GDP總量是不能完全反映。如果從人均GDP方面出發,臺灣省的經濟石路還是非常強的,達到17.88萬元,而上海的人均GDP也僅有15.7萬元,通過對比我們發現臺灣省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不僅如此,臺灣還擁有像臺積電這樣的大型企業,在經濟發展質量上也比較高,值得一提的是,其實 臺灣省2.73%的增速在亞洲四小龍中也是最高的。

亞洲4小龍,都是靠美國拉上來的。

1979年臺灣對外進出口貿易數據

2019年全年中國臺灣省貨物貿易報告

據臺灣關稅總局統計,2019年臺灣貨物進出口額為5914.7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3050.7億美元,下降0.9%;進口2864.0億美元,增長0.9%。貿易順差186.6億美元,下降21.7%。

分國別(地區)看,2019年臺灣對中國大陸、美國、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出口835.9億美元、444.9億美元、364.7億美元和197.4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5.0%、18.8%、-0.5%和1.5%,占臺灣出口總額的27.4%、14.6%、12.0%和6.5%;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韓國進口574.7億美元、440.9億美元、358.0億美元和177.5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6.9%、-0.1%、8.2%和-9.1%,占臺灣進口總額的20.1%、15.4%、12.5%和6.2%。臺灣貿易順差主要來源地是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2019年順差額為354.0億美元和261.2億美元,前者增長0.5%,后者下降23.7%。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日本,2019年逆差額243.6億美元,下降1.4%。

分商品看,臺灣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2019年出口1738.2億美元,增長4.5%,占臺灣出口總額的57.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出口1354.3億美元,增長2.7%;機械設備出口383.9億美元,增長11.4%。賤金屬及制品、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是臺灣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類產品,2019年出口266.9億美元、222.0億美元和174.1億美元,下降10.5%、10.6%和16.0%,占臺灣出口總額的8.8%、7.3%和5.7%。

臺灣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制品為主,2019年進口1224.0億美元、489.0億美元、274.2億美元和199.7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13.0%、-10.9%、-9.6%和-10.9%,占臺灣進口總額的42.7%、17.1%、9.6%和7.0%。在機電產品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792.9億美元,增長5.9%;機械設備進口431.0億美元,增長29.0%。

2019年臺灣主要出口商品構成

臺灣是發達地區嗎?

臺灣是發達地區

經濟發展情況

臺灣被世界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等機構認定為發達經濟體,  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按國際匯率計算,2014年臺灣GDP5170.19億美元,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居中國省級行政區第6名; 人均GDP22002美元,居世界第39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臺灣GDP9770.88億美元,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  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五。 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為0.882,居世界第21名,處于極高人類發展水平。

臺灣經濟于1960年代開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  中國大陸是臺灣最大貿易伙

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于鄰近的韓國和日本,臺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 臺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臺灣生產。高新技術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占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合計比例過半。

為降低生產成本,臺灣許多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也造成產業空洞化的問題。臺灣已投資大陸超過1500億美元,  在大陸有8萬多家臺資企業,常住大陸的臺商及眷屬已超過100萬人。

2006中國的十大對外貿易伙伴?

臺灣成為祖國大陸去年最大貿易伙伴

2002年,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取得非凡業績。從外經貿部獲悉,去年全年,我國與10大貿易伙伴的貿易額總計已經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85.2%。而雙邊貿易的增幅更是讓人樂觀,除了加拿大外,其余9個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最高的增幅甚至接近40%。

按照雙邊貿易額來進行排名,10大貿易伙伴的順序分別是:日本、美國、歐盟、香港、東盟、臺灣省、韓國、俄聯邦、澳大利亞、加拿大。而按照雙邊貿易的增幅來排名的話則是:臺灣省、東盟、香港、韓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俄聯邦、加拿大。

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臺灣省與祖國大陸的貿易總額去年獲得“飛速”增長,在10大貿易伙伴中以絕對的優勢在“增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兩岸貿易額去年達到446.6億美元,增幅達到38.1%。

而臺灣省方面的統計也顯示:2002年,祖國大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臺灣省最大的出口市場。

去年兩岸的貿易總額超過400億美元,其中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出口額達到328億美元,約占其出口總額的25%。反過來,祖國大陸對臺灣省的出口額僅為79.5億美元。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貿易順差約250億美元,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省最大的順差來源地。

在去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出口增長最快的貨品包括:液晶裝置及指示面板、集成電路、單石集成電路及混合集成電路。此外,計算機相關零附件、無線電話機零附件以及不銹扁軋鋼的出口也有顯著增長。

還有一組數字能夠說明兩岸經濟活動越發的頻繁。2002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為38.5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8.6%,對祖國大陸投資占其島外投資金額比例大幅攀升,達53.38%,創歷年新高。投資除了集中在江蘇、廣東及福建等地外,范圍開始擴大。記者從大連方面獲悉,去年大連新批準的臺資項目超過60項,總投資額1.5億美元,合同臺資1.4億美元,臺胞來連人數首次突破3萬人次。截至目前,大連累計批準臺資項目已達977項,總投資額24億美元,合同臺資15億美元。

中美貿易逼近1000億美元大關

中國和美國去年的雙邊貿易受到世界的矚目。而在此前曾有預言說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

易會“在2002年出現井噴式增長”也變為現實。但是,當時認為“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920億美元”的估計還是趨于保守,外經貿部的最新統計顯示,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在去年達到了971.8億美元,比預計超出了50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20.8%。而此間還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成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

和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相比,美國正在快速縮短中美貿易與中日貿易的差距。去年,中日雙邊貿易額為1019.7億美元,但其增長速度與美國相比落后了近5個百分點。從25年前恢復中美貿易以來,兩國的貿易增長了近百倍。更有專項調查顯示:到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將達到1280億美元。在此之前,美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結構在最近幾年發生“質”的變化。去年,高新技術產品和機械產品已經占到對美出口商品總額的2/3以上。現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電器電子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鞋類、服裝、玩具等。中國自美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農產品、飛機、電站設備、石油設備、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機械設備等。

中國與東盟貿易增幅排名第二

在中國的10大貿易伙伴中,東盟也創造了“貿易增長的亮點”。2002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達到547.7億美元,增幅排名第二,達到31.7%。

2002年前10個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434.6億美元,增幅為28.3%。而在去年11月4日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雙邊貿易再次“提速”,拉動全年增速又提高了四個百分點。而這一《框架協議》的簽署把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推進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在這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經濟區里,中國和東盟的未來雙邊貿易被普遍看好。有推算顯示,2005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將達63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280億美元,進口350億美元。(陸純)

現在的臺灣經濟發展的什么水平

臺灣經濟發展怎么樣

這幾年來,臺灣經濟發展越來越差,不知道是不是和臺灣管理有關,臺灣經濟沒有以前那么好了,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的。臺灣經濟的GDP總量還是可以的,只不過目前臺灣經濟的增速已經跟不上大陸的其他省份。

論經濟發展水平的話,在全國23個省份中,臺灣省的發展水平是最高的。即使放眼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臺灣省的發展水平也僅次于香港、澳門。臺灣省GDP雖然位居全國第六,但臺灣省陸地面積僅3.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300多萬,它的人均GDP達到了2.45萬美元。

臺灣經濟實力如何

而從薪資水平看,根據臺灣行政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臺灣勞工的月平均薪資達49989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為10750元。截止今年一季度,含年終績效獎金的臺灣勞工薪資達59852元,折合人民幣為12871元在大陸能達到臺灣省這個水平的,可能就只有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了。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2018年,臺灣省有9家企業上榜《財富》世界五百強。其中鴻海精密的營收更是達到了1547億美元左右,位居世界五百強第24名,是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放眼全球,中國臺灣的經濟實力也是不弱的。2017年臺灣省的GDP折合美元達5793億美元,比歐洲發達國家瑞典、比利時等國高,位居世界第22。在部分產業上,比如電子精密儀器、集成電路、半導體、IT、通訊等行業,是世界同領域的翹楚。

中國的出口國(主要)的國家有哪些?

一. 中國從2005年到2008年按照貿易額排名的全球十大貿易伙伴:

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伙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臺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伙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

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伙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臺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