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古代對外貿易的意義(我們古代對外貿易對市場經濟建設的啟示)

时间:2024-05-17 05:05:40 编辑: 来源:

所做出的功績。大運河的開通推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沿岸城市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第三,運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大運河的開鑿是中華民族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是在對自然地理環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千百萬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集中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在水利、水運、建筑、測量等工程領域的科學成就、智慧與創造。

第四,古為今用。古代服從于帝王的巡游征戰或南糧北調的運河,在新中國誕生之后,一度成為北煤南運的動脈;如今當我們進入21世紀的時候,運河或許將為南水北調工程重新煥發出青春。歷史上的運河傳遞的絕不僅僅是物質的文明,也不單單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運河把人類社會發展的脈搏及時地傳給了與它息息相關的人民,而這一點對當今的現代社會也是有所啟迪的。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這些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②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③重視興修水利,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④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才使中國古代的經濟得到發展。

歷代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

(1) 穩定統一的政治局面,是經濟發展的保障。除全國大統一的局面外,局部地區的統一局面,也能提供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如戰國時期中原各國、三國的經濟發展,江南的開發等。、

(2) 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新王朝成立之初,一些有遠見的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使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暫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趨于緩和,促進經濟的發展。

(3) 科技發展的推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每一項新技術的應用,往往會促進經濟的大發展。如戰國時期鐵農具在中原地區的推廣;北方先進技術向南傳播促進了江南的開發等。

(4) 國內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因素。(5)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是各個時期經濟發展與繁榮的基礎。

(5) 新的社會制度或者經濟制度的確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