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臺灣第一季度進出口貿易數據(1979年臺灣對外進出口貿易數據)

时间:2024-05-25 17:43:44 编辑: 来源:

2001年第一季度,CPI的增幅為0.6%。主計處預計全年CPI的增幅為0.48%。去年CPI下降了0.28%。

主計處預計今年的批發價格指數可能保持增長,預期增幅為1.56%,高于以前發布的增長0.51%的預期。

今年存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有:美元匯率、人民幣可能升值、以及可能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和禽流感等疫情。

臺灣官員表示,美國的貿易和預算赤字可能會導致美元繼續走軟,而人民幣也有可能升值。

此外,政府人士警告稱,臺灣的就業狀況不如看上去那樣強勁。

預計臺灣今年的失業率將從2003年的4.99%降至4.5%左右,但部分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就業市場的好轉。

許多傳統經濟行業的公司在招聘員工方面表現并不積極,并且有擔心認為政府可能會終止一項公共服務項目,這將進一步增加失業人數。

地理題。急!!!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以及出口貿易快速增長 , 不可避免地會與國外產業間產生更為激烈的競爭和沖突,這在客觀上導致我國成為反傾銷措施的最大受害國和主要發起國。目前,我國遭受國外反傾銷和對外發起反傾銷案件已呈現出涉案產品較為集中在化工行業的特點。因此,對這一典型行業在進出口反傾銷中的表現進行研究, 對于其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一、我國化工產業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現狀

2003 年我國 GDP 增長率達到 9.1% 的高水平 , 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投資拉動的。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工業結構出現明顯變化 , 經濟效益顯著提高。我國正式進入“重工業化”階段 , 以石油和化學工業等為代表的重工業產業快速發展 ,對GDP 增長的貢獻日趨顯著。

(一) 2003 年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進一步提升

2003 年化工貿易快速增長 , 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化工貿易總額高達 898.78 億美元 , 增長速度達到 44.55%,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最好的年份。2003 年進口增速達到 54.61% , 出口增速為 24.85%。

2003 年化工產品進口額為 636.50 億美元 , 出口額 262.28 億美元 , 遠遠低于進口額 , 保持逆差局面,累計化工貿易逆差達 374.22 億美元。進口產品仍集中在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機化工原料上。說明這部分產品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應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行業集中在有機化工原料、膠鞋和無機化工原料。

在化工進出口貿易中 , 國有企業一直是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2003 年 1—12 月份國有企業累計出口額 122.49 億美元,占化工產品出口總額的 46.70% , 對化工產品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為 33%;進口額 260.40 億美元 ,占化工產品進口總額的40.91%, 對化工產品進口額增長的貢獻率為 39%。

三資企業是另一支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力量 ,2003 年 1—12 月累計出口額 88.83 億美元 , 進口額 277.09億美元, 所占比重分別為 33.87 %和 41.41%, 進口規模與國有企業基本相當。

從發展速度看 , 民營企業化工貿易增速成倍增長 , 獨占鰲頭。在出口方面 , 集體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增速高于國有企業;進口方面,國有企業增長速度居第二位。

從貿易方式來看 , 一般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是化工產品進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2003 年 l—12 月 ,一般貿易進出口額為534.96 億美元 , 占化工貿易總額的 59.52%。同期進料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為 201.16 億美元 ,占化工貿易總額的22.38%。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快于進料加工貿易增長速度 , 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速高達 58.36%,進料加工貿易為21.44%。

從具體貿易對象看 ,2003 年 1—12 月與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居前 10 位的國家/地區,即日本、美國、韓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香港、德國、泰國、新加坡、印度 , 與他們的化工產品貿易總額達 603.36 億美元,在我國化工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為 67.13%。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 , 今年上半年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繼續保持適度增長,經濟效益也隨之大幅提高。

今年上半年 ,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出口值為 793.8 億美元 , 同比增長 13%。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最為活躍 ,上半年出口值達643.8 億美元 , 同比增長 30%:其中 , 橡膠及制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 164.9 億美元 ,同比增長30.6%;肥料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增速最快 , 出口值為 22 億美元 , 增幅為 61%。

今年以來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 , 原油進口貿易額所占比重增加。受國內資源和供需狀況偏緊等因素的影響 , 今年上半年 , 我國原油進口貿易快速增長,進口量為 5643 萬噸 , 同比增長 40.3%。

第二 , 化肥出口依然強勁。特別是尿素產品 , 僅前 5 個月出口即達 117.4 萬噸 , 同比增長180.2%,預計上半年出口量可達 140 萬噸 , 同比增長 189.3%。

第三 , 橡膠及制品中 , 天然橡膠進口量下降而合成橡膠進口量增長加快。前七個月全國進口各類橡膠 134 萬噸 ,同比增長10%, 增長水平有所提高。去年我國天然膠進口量以 25.9% 的速度增長 , 今年以來國際天然橡膠價格一直較高,天然膠進口量呈下降趨勢 , 前 7 個月進口量為 69 萬噸。但合成橡膠需求快速增長 , 在我國橡膠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也不斷加大,國內產不足需 , 進口量增速加快 , 今年前 7 個月進口量為 65.4 萬噸 , 同比增長 18.5%。

二、我國化工產品屢遭國外反傾銷調查,案件數量居WTO成員國首位

隨著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不斷削減 , 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 WTO 允許的貿易救濟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己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針對我國產品的各種貿易摩擦大幅增加 , 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

反傾銷是目前被世界各國最普遍和頻繁使用的貿易救濟措施 ,由于配合反傾銷調查的復雜性、時限性和較高的法律成本以及調查機關的自由裁量權,對涉案國企業進入進口國市場造成障礙。加之我國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 使我國企業更難以在反傾銷案件中獲得有利的結果,成為國外產業制約我生產同類產品產業出口的有效措施。

根據 WTO 統計 , 從 WTO 成立至 2003 年底 , 成員方反傾銷立案共 2416 起 , 其中 , 涉及中國的共356起 , 占成員方立案總數的 1/7, 高居榜首。據商務部統計 , 截至 2003 年底 , 已有 33 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18起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 , 其中反傾銷調查 559 起 , 保障措施調查 49 起 , 特保調查 10 起, 涉及4000 多種商品 , 影響了我國約 180 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其中 ,2003 年 , 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 59 起 , 涉案金額約 22 億美元 , 創歷年最高。

在我國已經進入貿易摩擦多發期的大背景下 ,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且進出口貿易額屢創歷史新高的化工產業,無疑成為了國外對華頻繁使用反傾銷手段的重災區之一。

從全球范圍觀察 , 根據 WTO 統計 , 從 1995 年至 2003 年底,成員方對化工制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膠制品等化工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案件共 463 起 , 其中針對中國產品的共 84 起,占成員方案件總數的 18.1%。同時 , 這 84起案件又占中國所有出口產品遭受反傾銷措施案件總數的1/3。中國已經成為該類產品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筆者認為 , 我國化工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數量較多的原因 , 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 , 由于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低廉 , 從而造成與國外產品較大的價格差。這在我們看來正是中國產業的競爭力所在 , 但不幸的是,在國外這被視為是傾銷。

第四 , 對外貿易秩序問題。某些企業低價競銷仍很嚴重,部分產品出口秩序混亂的狀況沒有明顯改善。出口市場單一化使我國企業自相競爭相當激烈 , 出口秩序經常陷于混亂,低價競銷的結果往往導致國外貿易保護調查。

大量的反傾銷措施不僅直接影響了我國部分化工產品的正常出口 , 還進一步使我出口產品喪失了潛在的貿易機會,而喪失貿易機會所帶來的間接損失要遠大于直接涉案金額 ,從而阻礙了化工產業進一步擴大出口、推進市場多元化等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國外對華反傾銷也使國內新興化工產業的建立及健康發展受到影響 ,國內市場受到一定沖擊 , 影響了我國的外商投資環境 ,并在某些行業或地區造成較嚴重的失業問題 , 這些負面影響則是無法估量的。

筆者估計 , 今后一段時期,國外對我國化工產品的反傾銷案件數量仍會保持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國化工產品的出口將繼續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上述引起反傾銷案件多發的因素仍會繼續存在 , 短期內難以改變。

三、化工產品出口反傾銷典型案例:歐盟對華糠醛反傾銷案

(一) 歐盟對中國糠醛反傾銷制裁已持續八年

歐盟從 1995 年 1 月 22 日開始 , 對中國糠醛征收 352歐元/噸的反傾銷稅。1997年中化進出口公司向歐盟提出中期復核申請 , 要求歐盟取消對中國糠醛的反傾銷制裁 , 歐洲委員會于 1997年 5 月 24日展開中期復核。1999 年 7 月 27 日歐委會照會我國使團 , 維持實施該反傾銷措施 , 決定于 1999 年12 月 23日起 , 對源自中國內地的進口糠醛征收反傾銷稅 , 稅額仍為 352 歐元/噸 , 有效期為 4年。中國糠醛行業在歐盟長達近 10年的反傾銷措施制裁中 , 可謂損失慘重 , 元氣大傷。

2003 年 12 月 18 日 , 歐盟委員會決定來自中國的糠醛進行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凡在過去4年內對歐盟出口過該產品的企業均為涉案企業。涉案企業提交報名材料的期限是立案后15天。負責此案應訴組織協調工作的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有關負責人介紹 , 截止到 2004 年 1 月 5日止,還沒有接到哪家企業報名參加應訴。這將意味著中國糠醛行業迎來的可能不是反傾銷制裁的結束 , 而是新一輪制裁的開始。

(二) 歐盟反傾銷制裁對糠醛業的影響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張瑞和對于歐盟反傾銷制裁對中國糠醛業的影響進行了專門研究。張瑞和認為 , 自歐盟1995年對中國糠醛出口進行反傾銷制裁開始 , 中國糠醛貿易陷入一個怪圈 , 由于中國糠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售價低,遭到反傾銷制裁;由于制裁中國繼續降低出口價格 , 從而招至更嚴厲的制裁。中國糠醛出口價格呈逐年下降趨勢 ,1999 年價格與1995年相比 , 降低了 50% 左右 ,1999—2003 年出口價格繼續下跌 ,2003 年糠醛出口平均價格只有 1995年的36.1%。

歐盟對中國糠醛的反傾銷制裁使中國失掉的市場份額 , 無法用統計數據進行精確計算 ,但中國不斷降低出口價格造成的外匯損失卻可計算出來, 以 1995 年的出口價格為基數 , 可以計算出 1996—200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