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古代進出口貿易叫什么(貿易公司中的貿易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24 03:01:52 编辑: 来源:

15年,浙江溫州地區曾自發性成立過“永嘉茶葉檢驗處”,當時這個檢驗處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查禁假茶出口。

1931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出口茶葉檢驗標準后,又經歷了三次修訂。對茶葉品質、著色、水分、粉末、包裝等子項的檢驗標準有了明確的規定。之后,又在1952年、1955年、1962年和1981年進行了四次修訂。

俗話說,眾口難調:每個國家與地區施行的進口標準并不相同。有的國家自身擁有一套完善的進口標準,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而另外大多數國家則遵循統一的國際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制定的標準)。同時,許多進口茶葉的國家實行了“全面進口監管計劃”(即CISS),他們委托世界上著名的檢驗機構代其審核,如日本的“OMIC”或“JIC”。以這些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作為結匯以及通關的重要依據。

目前國際茶葉貿易使用的標準主要有: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歐盟農藥殘留標準、日本肯定列表和其他主要茶葉生產國的標準等。

從以上這些“琳瑯滿目”的標準里,我們可以看出:有的國家對茶葉進口相當“嚴苛”,而有的國家卻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即可。但對于我們出口國來說,同一流水線生產的茶葉,我們只有做到滿足所有國家的“標準”,方能面面俱到,讓進口國“無話可說”。

漂洋過海●論茶葉的自我修養

前文說了這么多進口國對茶葉進口的不同審核標準,但從成品出口到完成進口,第一步卻是走出國門時需要經歷的質量檢測。

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引起各國政府以及貿易部門的重視。中國、美國、日本、德國、歐盟等30多個國家(地區)都制定并建立了茶葉中農藥殘留量、重金屬含量、放射物、黃曲霉毒素、夾雜物等全部或部分項目的對應指標以及檢測方法標準。

東北三省在古代的雅稱是什么?

東北在古代稱為營州、遼東、關東、關外、滿洲。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開發,當時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被稱為夷狄。

中國東北地區,簡稱中國東北、東北、東北地區或東北三省,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大區,也屬于第二階梯的經濟大區。其與營州、遼東、關東、關外、滿洲等地名具有前后相繼的承接關系,只不過具體所指的地域范圍有一定差別。

現在的中國東北地區,狹義上指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三省構成的區域,廣義上則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土地面積為147萬平方公里,是占全國國土面積為15.3%,2011年GDP總量4.9萬億元,占中國全國的10.12%,人口1.21億,占中國全國總人口的9.18%。

東北三省簡介

1、地理條件。

東北三省大體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由于部分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發小,氣候濕潤,低地多沼澤(冷濕)。所處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大部分在中溫帶,少部分在寒溫帶和暖溫帶,濕潤和半濕潤區。

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分布的長白山、興安嶺是東北生態系統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最東)、松嫩平原(居中)、遼河平原(最南),土壤肥沃,土層深厚;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這里,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東北三省物質富饒,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礦產生產基地,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里的林業用地面積達3875萬公頃,占全國的14.7%,森林覆蓋率達39.6%,遠遠高出全國森林覆蓋率16.55%的水平。

這里的油母頁巖、鐵、硼、菱鎂石、金剛石、滑石、玉石、溶劑灰巖等礦產的儲量均居中國首位,遼河油田是中國第三大油氣田,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占中國的15%和10%。

這里的東北虎、紫貂、丹頂鶴、梅花鹿、大馬哈魚、黑熊、飛龍、猴頭、人參、黃芪、松耳(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等馳名中外。

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其次是勝利油田)。著名的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

2、經濟發展。

東北三省經濟起步較早,為新中國的發展壯大做出過歷史性的貢獻,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經濟建設。東北三省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為突破口,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特別是十六大提出了“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調整和改造,支持資源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接續產業”、“扶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等政策,確立為東北三省新的發展戰略,并繼續在政策上給予傾斜支持,更加促進東北三省的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

2002年, 東北三省國內生產總值達11603.2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91.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76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346.7億元。三次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12.9:49.7:37.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833.5元。

3、工業地位。

東北三省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布局在東北三省的鋼鐵、能源、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大工業項目,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東北老工業基地中的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重大裝備制造業,曾經為我國做出很大貢獻,仍具有產業優勢、科研優勢和產業技術工人等“基礎性技術群體”的優勢和產業實力,而這些優勢和巨大潛力,是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所不具備的。

如遼寧省的機床占全國的11%,吉林省的汽車占全國的11.5%,黑龍江省的大型火電和水電裝備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3%和50%,東北三省的輸變電設備占全國的40%,對國家的經濟安全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2001年,東北三省的工業增加值4682.6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1.0%。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10955家,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908家。

東北三省初步形成了以哈爾濱為龍頭,黑河、綏芬河、琿春、中俄邊境互市貿易區為窗口,沿邊、沿線為前沿,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建立有國家級開發區20個,為國內外的投資者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服務。

2002年,東北三省實際利用外資60.5億美元,占全國實際利用外資的11.5%。完成進出口總額298.0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136.7億美元。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東北三省

我國古代有經紀人嗎,最早叫什么名稱,具體有哪些職責

有的,稱為“牙人”,舊時居于買賣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

在西周時期,這種中介人稱為質人,到了西漢就稱作駔儈,最后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牙商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工會,稱為牙行。清代著名的廣東十三行,就是指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

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還要與來華洋商打交道,從貨物買賣到日常起居,事無巨細,都必須通過十三行。不過,這里的牙行數目并不固定,時有增減,所以廣東十三行只是最興盛的十三家。

由于牙人多數狡猾,存在著侵漁百姓、欺行霸市、欺詐哄騙、鉆營漁利、收取高額傭金、損害交易雙方利益的行為等危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以后。

政府不鼓勵牙行和牙人的發展,隨著規范的交易所的建立,多數牙行和牙人被取締或自行消亡。現代代替牙人的商業中介組織主要為各種交易所、信托公司、經紀人等等。

擴展資料

最早的牙人的工作是在城市或鄉村的市場中,為買賣雙方順利完成交易過程,并從中抽取傭金的居間商人。

后來商業不斷發展,牙人行的種類也變得多樣化,如:說合貿易、拉攏買賣,接受委托、代人經商和代收商稅等,牙人在契約買賣和賒欠貿易中的擔保作用也非常重要。

非正式的個體牙紀,一般稱之為“經紀”。一些具有某些專業經驗的牙人,專門撮合某類商品的成交,如“牛經紀”、 “驢馬經紀”等。而牙行就為買賣雙方提供信息、場地、撮合成交并從中提取傭金的地方,也就是牙人的辦公處。

貿易公司中的貿易是什么意思?

貿易戰指的是一些國家,通過對進口產品加增高額關稅的方式,限制別的國家商品流入本國市場,再通過外匯貶值等措施爭奪國外的市場,這樣就會引起兩國的貿易戰!也被稱為“關稅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