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臺灣進出口貿易數據 2018(中國出口前十商品)

时间:2024-06-02 23:33:31 编辑: 来源:

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擔任倫敦和法蘭克福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隨后又在29日宣布,已于日前分別與法蘭西銀行和盧森堡中央銀行簽署了在巴黎、盧森堡兩地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

倫敦和法蘭克福已經加入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正式成為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的城市,而法國與盧森堡的進展也指日可待。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離不開海外人民幣的存款基礎。德意志銀行預計離岸人民幣存款基礎將在2014年年底前達到25000億元人民幣。

其它地區

2014年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工商銀行多哈分行擔任卡塔爾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標志著卡塔爾將成為中東地區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這在長期內可能幫助海灣地區的石油出口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貿易融資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公布的數據資料表明,2013年10月份,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信用證及托收)中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2年1月的1.89%提高到8.66%,市場份額僅次于美元,排列第二。 相比之下,歐元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市場份額則由2012年1月的7.87%下降到2013年10月份的6.64%,市場份額排列第三。2013年10月份,美元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市場份額為81.08%,市場份額占據首位。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進出口商及其貿易伙伴采用人民幣作為信用證和托收的計價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亞太地區支付和貿易市場部負責人法蘭克指出,人民幣在全球范圍顯然已經成為貿易融資首選貨幣之一,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中國、新加坡、德國和澳大利亞是使用人民幣貿易融資最多的國家。

2014年7月20日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以“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與發展”為主題,重點分析了離岸市場建設與發展對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和影響,討論了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條件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現實路徑,以及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合理布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在解讀報告時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在2013年繼續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人民幣有望在未來3年左右的時間成為第三大國際貨幣。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2015年1月28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人民幣已于2014年11月取代加元及澳元,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緊隨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跨境支付系統

2015年10月8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一期)成功上線運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該系統按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便利跨境人民幣業務處理,支持跨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結算、跨境直接投資、跨境融資和跨境個人匯款等業務。其主要功能特點包括:一是CIPS(一期)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處理客戶匯款和金融機構匯款業務。二是各直接參與者一點接入,集中清算業務,縮短清算路徑,提高清算效率。三是采用國際通用ISO20022報文標準,便于參與者跨境業務直通處理。四是運行時間覆蓋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幣業務主要時區。五是為境內直接參與者提供專線接入方式。

CIPS首批直接參與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中國)和東亞銀行(中國)等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此外,同步上線的間接參與者包括位于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區的38家境內銀行和138家境外銀行。

2018年前七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多少?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6.7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6%。其中,出口8.89萬億元,增長5%;進口7.83萬億元,增長12.9%;

貿易順差1.06萬億元,收窄30.6%。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6萬億元,增長12.5%。其中,出口1.39萬億元,增長6%;進口1.21萬億元,增長20.9%;貿易順差1769.6億元,收窄42.6%。

擴展資料

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9.85萬億元,增長12.7%,占我外貿總值的58.9%,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07萬億元,增長10.2%;進口4.78萬億元,增長15.4%;貿易順差2999.8億元,收窄35.8%。

上半年外貿的發展,可以說是比‘穩’更樂觀。”高凌云說,除了保持較快增長外,外貿的好勢頭還體現為“高質量”。貿易結構更優。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33萬億元,增長12.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3個百分點。

內生動力更強。民營企業進出口的比重繼續攀升,上半年民企進出口5.52萬億元,增長11.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9.1%,比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57萬億元,增長7.6%,占出口總值的47.5%,在各類企業中穩坐出口份額的首位;進口1.95萬億元,增長18.4%。

出口效益更高。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增長,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4.4萬億元,增長7%,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6%。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出口各增8%和9%。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41萬億元,下降4.1%,占出口總值的18.7%。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