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合肥熱電集團買粉絲(冰箱什么牌子好)

时间:2024-05-19 04:05:52 编辑: 来源:

三縣的快速干道。實施交通綜合改善工程,改造和完善道路網絡系統,加強重點地區路網建設,進一步加大老城區道路改造的力度,提高既有設施的服務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強對道路立交用地的控制。

規劃期末,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1600公里,道路廣場面積5250萬平方米,人均道路廣場面積17.5平方米。

第26條 公共交通近期規劃

到2010年,完成公共交通指揮中心、大型綜合換乘樞紐中心及9個保養場建設,營運線路網總長度750公里,公交車輛擁有率達到12輛/萬人,公交線路密度達到2.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快速公交線網密度為0.60公里/平方公里)。

第六章 近期重大公共設施規劃

第27條 近期發展目標

近期通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引導多中心城市空間形成,加大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滿足城市生產、生活需要。

老城區繼續提升、優化服務職能,構建區域性的金融、商貿服務中心;政務文化新區構建市級行政、文化中心;濱湖區逐步建成以行政、會展、旅游和休閑觀光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服務中心;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成為以科研為主要功能的城區;積極完善各區級公共服務中心和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第28條 文化

重點規劃建設 “一帶、三區、三園、多點”文化設施格局。以環城公園為依托,形成環城生態休閑文化帶;加強政務文化區、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濱湖文化區的文化設施建設;建設三國文化園、包公文化園、淮軍文化園;加強基層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重點建設群藝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基礎設施。

完成合肥廣電中心、合肥文化藝術中心、合肥文博苑、科學文化廣場等設施的建設。

第29條 體育

以承辦2010年全國第四屆體育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城市體育運動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體育資源,強化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健全體育健身網絡。

完成合肥體育中心建設,在濱湖區建設合肥體育運動學院新校區和合肥全民健身廣場。

每個城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瑤海經濟開發區均規劃建設便于居民使用的區級體育中心,增加城市居民小區的配套體育設施建設。

第30條 教育

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調整中小學布局。加強普通高中教育,擴大規模總量,在市、縣新辦5所普通高中,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擴大優質資源。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合肥職業教育基地建設。職業高中學校數由43所增至50所,建設省級以上示范職業學校20所。構成集重點學校、重點專業、重點實習訓練基地為一體的職教集團。多渠道發展成人繼續教育。

加強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

促進高等教育穩定發展,支持在肥部屬、省屬高等院校和民辦高校的建設與發展,做好地方服務工作。完成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建設,辦好合肥學院。

第31條 醫療衛生

到2010年,實現全市每千人擁有床位3.5張;城市每千人擁有床位5.0張;全市每千人擁有醫生1.6—1.9人;每千人擁有護師(士)1.9—2.3人;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護比1:1.5,床護比1:0.4;全市平均床位使用率保持在80%左右。

建設完成經濟技術開發區明珠醫院、省立醫院濱湖區分院、安醫濱湖區分院、市口腔醫院分院、市衛生干部進修學校、合肥市婦幼保健院分院等醫院,擴建改造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醫院。

第32條 商業

逐步將合肥建成區域性的商貿物流中心。合理布局城市三級商業中心網絡,完善建設1個市級商業中心、8個區級商業中心和若干居住區級商業中心。

超市、大型專業店布點向市級、區級商業中心集中,服務半徑按1.5公里進行控制;大型專業店服務半徑按3公里控制。

專業市場布局主要加強對現狀8大類專業市場的整合。

農貿市場布局體現利民便民的原則,服務半徑為500~1000米。

第七章 近期重大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第33條 給水工程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強水環境、水資源保護。建立安全、高效、合理的供水系統,滿足居民生活和城市各類用水的需要。實現多水源的聯合調度,統籌城鄉區域聯合供水。2010年,管網服務壓力合格率達到99%,供水普及率達到95%,供水水質合格率達到100%,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新增供水能力55萬m3/d,總供水能力達到142.5萬m3/d,加強城市輸配管網系統建設。

第34條 污水工程

合理劃分污水排放分區,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六個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8.5萬m3/d,污水總處理能力達到82萬m3/d。建設嚴店污泥曬場、合肥市污泥處理廠工程,實現污泥的減量化、干化處理。

進一步完善城市污水管網系統,逐步將老城區排水改造為雨污分流制。擴大污水再生利用范圍,提高污水處理深度和再生水利用率,至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污水管網覆蓋率達到80%以上。污水再生利用規模提高到25萬m3/d以上,利用率達到60%以上。

第35條 雨水工程

結合地形特點和水系分布情況,將合肥市排水分區調整為19個雨水系統。整治中心城區易澇低洼地區,加強河道、水塘、溝渠的清淤等綜合整治以及排澇泵站、涵閘的建設。重點完善二十埠河、四里河、板橋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雨水系統工程。

第36條 電力工程

2010年合肥本地電廠裝機總容量達到2365MW,500KV變電所容量3204MVA,電網對中心城區供電量143億KWh,最大負荷年利用小時數5000小時,全社會用電電量146億KWh。

擴建合肥電廠、合肥二電廠,新建500KV肥東變電所,完善電網結構。

第37條 通訊工程

到2010年,中心區規劃固定電話普及率在60部/百人以上,規劃移動電話普及率在100部/百人以上。中心城區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家庭入網率達95%。有線電視網絡可傳輸100套以上高清數字電視帶和200套以上標準數字電視節目,并可支持實時視頻點播服務,提高移動電視覆蓋率,向多種使用模式延伸。

整合郵政業務體系,建立以郵政、速遞物流類、金融服務類為主體的三大板塊,實現普遍服務和競爭性業務分類經營,提高郵政服務水平。

繼續加強全市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適應經濟國際化的高速寬帶網。到2010年,互聯網用戶達到100萬戶,城鄉寬帶接入網覆蓋率達90%。推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科技、教育等重點領域和區域信息化建設,建成信息資源基礎數據庫、電子政務、公共網絡平臺和應用系統,在現代物流及其它流通領域中基本建成電子商務應用體系。

第38條 供熱工程

建立安全、經濟、高效、環保的供熱系統,合理安排供熱工程設施,調整燃料能源結構,適度發展集中供熱,建立燃氣集中供熱、清潔燃煤集中鍋爐房供熱等多樣化清潔能源供熱系統。2010年集中供熱能力1410t/h,集中供熱總建筑面積1500萬平方米。

第39條 環衛工程

建立和完善資源回收系統,逐步實行城市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城市垃圾分類率達到30%。中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生活垃圾近期處理工藝以焚燒處理為主,填埋處理為最終保證措施,混合垃圾不再進入垃圾填埋場,水源保護區等重點地區無垃圾污染。

擴建龍泉山垃圾處理場;建設合肥市固體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二期工程,集中處置全市醫療廢物和工業危險廢物。

合理布局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防止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第40條 燃氣工程

城市燃氣氣源以天然氣為主,液化氣等為輔。完善輸配管網建設。

到2010年,城市天然氣供應量達80萬立方米/日,其中壓縮天然氣(CNG)供應量20萬立方米/日。液化氣供應量達3萬噸/年。城市氣化率達到95%以上,天然氣普及率達到60%以上。完成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儲配站建設,加快壓縮天然氣(CNG)站的布點建設。

第41條 防洪排澇工程

規劃確定合肥市中心城區的近期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治澇標準設計重現期一般地區采用1~3年,局部重要地區采用3~5年。

通過綜合調度,形成上游水庫攔蓄消減洪峰、中游堤防擋洪、下游河道瀉洪和圩區蓄洪的城市防洪體系。

近期重點加強濱湖區、南淝河下游、二十埠河、四里河、板橋河(上游)、十五里河等綜合防洪工程建設。

第42條 消防工程

完善合肥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合理布局消防站、消防訓練場等設施,加強消火栓的建設。

規劃建設消防指揮中心1處、市民消防教育培育中心1處、15座標準型普通消防站和一個市級消防訓練基地。

第43條 人防工程

抓好重點,打好基礎,著眼發展,系統配套。平戰結合,加強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與城市近期規劃緊密結合、統一規劃,同步建設,充分發揮人防建設的綜合效益。

人防掩蔽工程按戶籍人口人均占有防護工事面積0.5m2建設。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修建防空地下室。

第44條 抗震減災工程

城市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七度,規劃期末全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達到國內

先進水平。

第八章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第45條 生態環境保護總體目標

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要生態功能區及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在創建和鞏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生態示范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推進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生態的園林綠地系統,初步形成生態城市基本框架。

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全過程控制環境污染,促使經濟增長方式得到根本轉變,城市經濟和社會得到節約、清潔、安全、可持續發展。

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到2010年,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十五”期末的基礎上下降10%、每萬元GDP能源消耗降低20%,建成2-3個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生態工業(農業)園區,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第46條 生態建設重點

構建生態網絡,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重點保護:一湖、一山、兩水、四脈、多片。

一湖,即巢湖。一山,即大蜀山。兩水,即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

四脈,即店埠河、南淝河及其支流(包括二十埠河、板橋河、四里河)、十五里河、派河。

多片,即中心城區周邊需保護的區域。

第47條 環境保護

制定切實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和節約型城市建設的政策。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通過用地、規劃、財稅等方面政策調控,鼓勵城市生產與建設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使用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保護自然資源,控制環境污染。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節約型生產方式。強制推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促進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強調源頭削減和末端污染控制并重。所有建設項目從用地規劃開始到項目建設完成的全過程都應符合環保要求。依法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已建成的企業應積極推廣能耗物耗小、污染物產生量小的清潔生產工藝,積極治理污染,實現污染物減排。

第九章 實施策略

第48條 空間分區管制政策

實施“四區”的空間分區管制,實施“四線”管理。劃定“綠線”,加強對區域綠地和各類城市綠地的保護與管理;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