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教案歷史(高一地理教案: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时间:2024-05-20 09:53:09 编辑: 来源:

進程的背景、特點及影響

1.背景

(1)戰后西歐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力單獨與美蘇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只有聯合起來,西歐才能繼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

(2)西歐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各國人民反戰情緒非常強烈,他們迫切希望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來盡快恢復和發展經濟。

(3)西歐土地面積狹小,資源又相對貧乏,這就使西歐各國認識到要盡快發展經濟,就必須打破國家壁壘,在經濟上聯合起來。

(4)西歐實行一體化有其特定的政治經濟條件。

2.特點

(1)由武力統一到和平統一。

(2)由單一局部到多種整體的經濟一體化。

(3)由經濟一體化到政治一體化。

(4)規模不斷擴大。

【史料】

3.意義

(1)對歐洲:符合歐洲各國和整個歐洲利益;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2)對資本主義世界:推動美、日、歐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3)對世界: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聯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強了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促進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史料】

重點二世界重要的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

1.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的區別

(1)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而歐盟成員主要來自發達國家。

(2)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組織,而歐盟既是經濟組織也是政治組織。

【史料】

2.亞太經合組織的特點及對中國的影響

(1)特點:①自主自愿協商一致。②最高活動為非正式首腦會議,既有主權國家,也有非主權地區。③論壇式經濟組織。④世界最大經合組織。⑤成員之間差異大。

(2)影響: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中人口最多、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地多是APEC,加強與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的合作關系,在亞太地區建立穩定、便利的貿易投資環境,對于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重點三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的原因、實質及存在的問題

1.原因

史料經濟全球化是近幾年國際問題中的熱門話題,專家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發生在這個時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第二靠全球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后者為全球化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

——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開始》

導讀:史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科技發展的推動;交通和通訊手段進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局勢相對穩定。

2.實質

2020高中歷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教案三

內容標準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認識它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史實,認識其影響和作用。

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探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熟悉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貿組織的建立,中國的入世;理解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中國的對策。

提高比較問題、提取信息和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教材、解決問題,提高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探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培養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和 創新思維 。

過程與方法

培養合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增強整體意識。

按設計的程序,輔以多媒體教學,通過自主閱讀教材,搜集、整理和運用相關資料,參與討論等活動,在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運用材料論證問題以及同他人合作學習、交流的能力,形成對經濟全球化全面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與時俱進、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向的意識,關注國際社會,樹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信念和責任感,初步懂得世界性與 民族性的關系。

通過學習,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民族復興意識,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意識,順應全球化趨勢的潮流。

教學策略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中的作用。

難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如何正確面對經濟全球化。

教學方法

利用講述,輔以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本課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學會系統學習。

通過課堂討論、教師引導,培養學生綜合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針對材料問題, 教師正確帶領學生分析材料和挖掘問題的能力,并能進行歸納與整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提問學生幾個問題:平時習慣用什么牌子的洗發水?

潘婷(美國,寶潔公)、力士(英國,聯合利華)、清揚(法國技術中心)等。

平時喝什么牌子的咖啡?

雀巢(瑞士)、麥斯威爾(美國)等。

我用的手機是諾基亞的,屬于哪個地方的?(芬蘭)

通過這幾個問題,同學們可以在我們周圍看到一種什么經濟現象?

提問: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是什么?

經濟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講授新課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1.自主學習(學生自主看書,找出以下知識點)

(1)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2)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3)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4)世貿組織的前身及正式建立?

(5)世貿組織的宗旨及影響?

(6)中國入世的時間?

(7)入世對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國政府和企業應如何應對?

2.知識結構(多媒體展示)

一、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概念闡釋:什么是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在相互聯系(商品流通、勞務交換、資金流動等)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涵蓋全球的經濟整體。

從新航路的開辟開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聯系開始增多。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世界市場迅速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交通運輸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世界各國各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資本和勞動力的國際流動。

(1)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使世界市場開始出現;

(2)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3)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化時代到來。

2.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原因

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的推動者。兩極格局的瓦解也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首先,現代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學技術促進世界統一的生產體系和技術體系的使用,現代交通運輸技術的發展和以國際互聯網作為載體的操作方式,大大縮短了世界的距離,加強了經濟活動的全球聯系。 ?

其次,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推動。跨國公司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成為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推動者。

最后,兩極格局的結束和全球范圍內對市場經濟的普遍認可。“冷戰”期間存在的兩個所謂的平行的市場,隨著“冷戰”的結束不復存在,市場經濟成為全球通行的機制,也促使經濟全球化在“冷戰”后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1)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

(2)交通運輸與信息技術的發展;

(3)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推動;

(4)兩極格局的瓦解;

(5)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行。

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是根本原因。

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優勢的技術、資金、市場)。

發展中國家——機遇:有一定的進步,改善人民生活。挑戰:落后技術、資金、市場,經濟安全、政治壓力……

課堂探究一:如何解決貧困問題?為什么發達國家有責任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

一是大國要承擔的責任,幫助落后國家解決貧困問題。二是落后國家要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要善于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展和壯大本國綜合實力。說明消除貧困問題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與發展,特別是對那些長期依賴發展中國家資源、原料與勞動力的發達國家來說更是如此。在同一個地球上,發達國家的安全更依賴于發展中國家的繁榮與穩定。因此,解決貧困問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課堂探究二:思考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處于劣勢的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呢?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對發達國家來說,憑借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的優勢,是最大受益者(劣勢:勞動力、資源)。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有利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管理 經驗 ,開拓國際市場。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

4.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發達國家主導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課堂探究三:閱讀材料,找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遇見的問題。

解決問題探究一:有人說:“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你們怎么看待這個觀點?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處于劣勢的發展中國家應如何對待全球化呢?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

2020高中歷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教案相關 文章 :

1. 高一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測試試題

2. 高中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