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怎么上傳營業執照(原產地證要怎么辦理)

时间:2024-06-01 08:05:39 编辑: 来源:

一)完整填寫授權人員基本信息

(二)上傳授權委托書及身份證掃描件

對于變更企業中英文名稱、工商注冊地址、法人代表、企業性質等內容的,企業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平臺進入原產地綜合服務平臺更改企業信息,上傳變更后營業執照等材料的電子文檔。如果變更企業名稱,同時上傳新的中英文對照企業印章。

授權人員變更

授權人員的變更、添加、撤銷企業自主設置,無需經海關審核。

二、證書申報

將原產地證的發貨人、收貨人、原產地證品名、數量、金額、生產商中文名稱、組織機構代碼、金額、商業發票號碼和日期等內容手動輸入申報系統。進出口雙方信息、運輸細節、商品描述、使用的原產地標準等信息,應依據不同原產地證書的填制規范進行申報。

三、原產地證內容確認

1、產品預審

生產型企業可在證書申報前申請產品預審,通過預審的產品在證書審簽時原則上不再進行簽證調查。企業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平臺進入原產地綜合服務平臺進行產品預審,按照要求申報產品HS編碼、中英文名稱、原材料情況、生產工序等相關信息。企業申請產品預審,海關為確認產品原產資格,必要時會進行產品調查,企業應當配合調查工作,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2、簽證調查

海關在原產地證書的審簽過程中,為進一步核實原產地證書的真實性或產品是否符合原產地規則,必要時會進行簽證調查,企業應當配合調查工作,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四、證書簽發

證書審核通過并簽發正本

提交原產地證書申請后,要及時查看原產地證書狀態,當狀態變為“已發證”,即為審核通過。

領取證書方式:

1、對于尚未開通自助打印的原產地證書,企業須使用針式打印機在申領的空白證書上打印原產地證書,并加蓋企業中英文印章、授權人員簽字后,到簽證海關現場辦理證書簽發手續。

2、對開通自助打印的企業并證書允許自助打印的,可以自助打印即可。

重磅!國務院公布六大新政,都有哪些“干貨”?

國務院7月15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公布六大新政,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從這份《實施意見》中,共有六大政策。一、持續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 二、進一步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和條件 三、優化外貿外資企業經營環境 四、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門檻 五、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 六、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

雖然今年因為疫情關系影響,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但也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把控,我國經濟工作也逐漸復蘇。這份《意見》也對我國2020下半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宏觀地布局。

以下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的具體內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一、持續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

(一)優化再造投資項目前期審批流程。從辦成項目前期“一件事”出發,健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項目立項與用地、規劃等建設條件銜接,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對項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預審、選址、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水土保持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等事項,實行項目單位編報一套材料,政府部門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統一反饋,加快項目落地。優化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審批流程,實現批復文件等在線打印。(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對社會投資的小型低風險新建、改擴建項目,由政府部門發布統一的企業開工條件,企業取得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后作出相關承諾,政府部門直接發放相關證書,項目即可開工。加快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投資審批、規劃、消防等管理系統數據實時共享,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上傳、相關評審意見和審批結果即時推送。2020年底前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行政許可、備案、評估評審、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等納入線上平臺,公開辦理標準和費用。(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入推進“多規合一”。抓緊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積極推進各類相關規劃數據銜接或整合,推動盡快消除規劃沖突和“矛盾圖斑”。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和規則,在用地、規劃、施工、驗收、不動產登記等各階段,實現測繪成果共享互認,避免重復測繪。(自然資源部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進一步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和條件

(四)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圍繞工程建設、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集中清理有關部門和地方在市場準入方面對企業資質、資金、股比、人員、場所等設置的不合理條件,列出臺賬并逐項明確解決措施、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研究對診所設置、診所執業實行備案管理,擴大醫療服務供給。對于海事勞工證書,推動由政府部門直接受理申請、開展檢查和簽發,不再要求企業為此接受船檢機構檢查,且不收取企業辦證費用。通過在線審批等方式簡化跨地區巡回演出審批程序。(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管理措施。2020年底前將保留的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給省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機動車生產、銷售、登記、維修、保險、報廢等信息的共享和應用,提升機動車流通透明度。督促地方取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登記注冊地設置的不合理規定,簡化二手車經銷企業購入機動車交易登記手續。2020年底前優化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車型目錄和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車型目錄發布程序,實現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一次申報、一并審查、一批發布”,企業依據產品公告即可享受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降低小微企業等經營成本。支持地方開展“一照多址”改革,簡化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登記手續。在確保食品安全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合理放寬對連鎖便利店制售食品在食品處理區面積等方面的審批要求,探索將食品經營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改為備案,合理制定并公布商戶牌匾、照明設施等標準。鼓勵引導平臺企業適當降低向小微商戶收取的平臺傭金等服務費用和條碼支付、互聯網支付等手續費,嚴禁平臺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價服務費。在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前提下,對職業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單位適當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頻次。在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領域,推行以保險、保函等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外貿外資企業經營環境

(七)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通關效率。推行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企業提前辦理申報手續,海關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后即辦理貨物查驗、放行手續。優化進口“兩步申報”通關模式,企業進行“概要申報”且海關完成風險排查處置后,即允許企業將貨物提離。在符合條件的監管作業場所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推行查驗作業全程監控和留痕,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實行企業自主選擇是否陪同查驗,減輕企業負擔。嚴禁口岸為壓縮通關時間簡單采取單日限流、控制報關等不合理措施。(海關總署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加快“單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關執法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拓展,實現港口、船代、理貨等收費標準線上公開、在線查詢。除涉密等特殊情況外,進出口環節涉及的監管證件原則上都應通過“單一窗口”一口受理,由相關部門在后臺分別辦理并實施監管,推動實現企業在線繳費、自主打印證件。(海關總署牽頭,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進一步減少外資外貿企業投資經營限制。支持外貿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推行以外貿企業自我聲明等方式替代相關國內認證,對已經取得相關國際認證且認證標準不低于國內標準的產品,允許外貿企業作出符合國內標準的書面承諾后直接上市銷售,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授權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登記。(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門檻

(十)優化部分行業從業條件。推動取消除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并將相關考試培訓內容納入相應等級機動車駕駛證培訓,駕駛員憑培訓結業證書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改革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便利獸醫相關專業高校在校生報名參加考試。加快推動勞動者入職體檢結果互認,減輕求職者負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促進人才流動和靈活就業。2021年6月底前實現專業技術人才職稱信息跨地區在線核驗,鼓勵地區間職稱互認。引導有需求的企業開展“共享用工”,通過用工余缺調劑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統一失業保險轉移辦理流程,簡化失業保險申領程序。各地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在保障安全衛生、不損害公共利益等條件下,堅持放管結合,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完善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加快評估已出臺的新業態準入和監管政策,堅決清理各類不合理管理措施。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加快創新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并推進臨床應用。統一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標準,推動實現封閉場地測試結果全國通用互認,督促封閉場地向社會公開測試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簡化測試通知書申領及異地換發手續,對測試通知書到期但車輛狀態未改變的無需重復測試、直接延長期限。降低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申請條件,壓減資質延續和信息變更的辦理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