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歷史發展過程可分為(國際貿易政策可分為幾大類)

时间:2024-06-10 02:15:52 编辑: 来源:

易體系。

(2)管理貿易的法律已由原來的單一的法律發展成為以對外貿易法規為中心,與其他方面的國內法規相配合的統一整體。

管理外貿法律的整體化主要表現在涉及范圍廣并且有一定的彈性,如西方國家用法律條款規定處理不同國家、地區和多邊貿易關系的準則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管理和控制、外匯管理、對外經濟援助、技術轉讓等多項內容。

(3)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貿易、投資的化。

無論是歐洲的經濟一體化還是美洲的經濟一體化發展,都為協調貿易政策的實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4)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得到增強。

貿易化和開放貿易體制成為全球貿易的主流,發達、發展中國家都在努力地實施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議、協定,并以這些協議、協定為核心、協調本國貿易政策,以便推動貿易與投資的化,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

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歷史上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5世紀至17世紀的重商主義政策階段,歐洲正處于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海外貿易的范圍空前擴大,西歐對亞洲、非洲、美洲的殖民掠奪,社會財富的重心由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土地轉向金銀貨幣;18世紀至19世紀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并存階段,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取消對進出口商品和服務的限制及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品和服務、企業的各種優惠與特權,在國內外市場上進行竟爭;一戰至二戰期間的超保護貿易政策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經濟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竟爭的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壟斷代替了競爭;二戰后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貿易化與新貿易保護抬頭階段,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貿易化”的口號下,加強相互市場的滲透;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至今的協調貿易政策階段,是指國家對內制定一系列的貿易政策、法規,加強對外貿易有秩序、健康發展的管理。

國際分工發展的四個階段?

(1)萌芽階段(16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地理大發現等因素祖師社會分工進一步提高

(2)形成階段(1 8世紀60年代至1 9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發生了以英國為中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的形成。

(3)發展階段(1 9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時期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二次工、業

革命,促進了新的國際分工的迅速發展。

(4)深化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第三次產業革命興起,各個殖民地走向獨立,資

本輸出形勢發生變化以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成立并參加國際分工等..國際分工出現了新的變化。

國際貿易政策可分為幾大類

我國國際貿易政策可以分為自由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

1、自由貿易政策:

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取消對進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的限制和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各種特權和優待,使商品自由進出口,服務貿易自由經營,也就是說國家對貿易活動不加或少加干預,任憑商品、服務和有關要素在國內外市場公平、自由的競爭。自由貿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保護貿易政策:

從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考察,對外貿易政策可歸納為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兩大類型。所謂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放寬或是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制,對本國進口商品不給予特權或優惠,使商品能自由進口和出口,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

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采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以保護本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免受國外商品競爭,并對本國出口商品給予優惠和補貼,以鼓勵商品出口,即獎出限入。

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具有以下四點作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