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帶來的好處和例子(為何要與他國交易,參加全球貿易有什么好處?)

时间:2024-05-18 07:15:59 编辑: 来源:

球整體收入上升

降低貿易壁壘令貿易額增加,從而令國民和個人收入上升。世貿估計,烏拉圭回合貿易協議達成后,全球整體收入增加約1,090 - 5,100億美元。

新近的研究也指出,在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方面消除三分之一的貿易壁壘,便可以令全球經濟增長6,130億美元,相等于在全球經濟加上一個與加拿大相若的經濟體系。

世貿推動的貿易制度,還可提高效率及減低成本,原因是有關制度的基本原則具非歧視性,即所有成員均在同一制度、規則下進行貿易,有規可循。

凡此種種,均使貿易過程更簡化、減低公司成本,以及增加對未來的信心。

這不僅是指公司對其產品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各國對本國產品的信心,因而不再需要壁壘的「保護」,在更和諧和有效的環境下發展經濟;從而促進世界和平。

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是指在貨品和服務的貿易中應同時注重對勞工、環境和社會責任的一項社會運動。這個運動特別針對發展中國家對已發展國家出口貨品,特別是原材料時所出現的不平等現象,公平貿易被一些非 *** 組織所提倡。

均衡貿易

fortuitous.vsp/

harrypotter.vsp/

1港幣 可以換取 3.5臺幣 ^0^

好平~ 一元商店,

誰能幫忙舉幾個關于國際貿易壁壘的例子

第一,由專利權和標識性權利構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由于各國經濟及技術發展水平的差距,發達國家利用強大的技術優勢制定了一系列技術標準,筑起了一道道技術壁壘。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制定技術標準時沒有成熟的公知技術可供使用,高新技術的發明者都有著極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成果幾乎都被專利技術覆蓋。一些標準化組織為了制定法定標準,要和知識產權人談判,簽訂合同,在使權利人得到利益的同時,對權利做出一定的限制,如專利權人應對使用者提供不可撤銷的權利許可等。此外,還有大量的高技術發明者,有足夠的壟斷能力,不希望成為法定標準,而憑自己的技術優勢形成事實標準。而且,與專利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標準比傳統的技術標準更具有殺傷力。發展中國家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往往要不可避免地向權利人支付高額的使用費,這極大地限制了高技術產品的自由流通。

由標識性權利形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和一些工商業團體經常把一些標識注冊成證明商標。一些國家或地區往往把是否帶有證明商標作為商品進口的必備條件。事實上.一些企業在許可他人使用專利技術的同時,也往往把商標一同許可,所以被許可企業商品是否帶有許可商標也成為是否侵犯他人專利權的一個衡量標準,這有利于海關在進出口過程中查扣侵權商品。有時,某些專利技術雖已過了有效期,成為公知技術,但商品上的商標權可以不斷延續。要使用這些技術代表的標識,也必須得到許可,否則也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因此,證明商標也成為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

第二,知識產權的濫用。一是知識產權保護邊境措施及臨時措施的濫用。臨時措施和進口邊境措施是TRIPs協議必須要求的,但是如果權利人惡意申請臨時措施或海關扣押或海關手續過于繁雜,都會使進口人付出高額的成本,甚至遭受重大損失。出口邊境措施是TRIPs協議規定可以實行而并非必須實行。設立出口控制,會給出口商帶來額外負擔,通關審查時要履行繁雜的手續,提交各種授權文書、商業票證。這不僅拖延時間,而且為出口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意外風險。二是技術貿易中的“不公平”做法。包括技術貿易合同中的不公平條款和歧視性價格。三是網絡著作權的濫用。按各國傳統的著作權法,公眾可因科研、教學、個人研究需要而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客體。但是,在互聯網上,許多應為大眾知悉的信息被網絡商及版權人封鎖起來,如一些應當公開為公眾服務的商業信息、報刊、已發表文章、法律法規、國內外法院判決的案例被匯編成數據庫而受到特殊保護。此種信息壟斷會妨礙著作權客體的交流及商務活動的展開。

第三,貿易的“內部化”和選擇性投資。所謂貿易的“內部化”,是指一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為保持其在高技術領域的壟斷優勢,其知識產權或含有知識產權的商品貿易具有強烈的內部化傾向。這種傾向具體表現為跨國公司的高技術或含有技術專利的商品、專有技術的商品且主要流向其擁有多數或全部股權的國外子公司,即使在技術創新成果與企業現有經營不相吻合的情況下,企業也往往不是輕易地單方出讓該項技術成果,而是將它作為交叉許可的籌碼以換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企業的技術成果。“非使用”或“休眠專利”現象表明,跨國公司一方面壟斷專利技術產品進口權.以便確保權利人產品對外輸出的市場銷路;另一方面,奪取了授權國獲得專利技術的一切國內外機會和渠道。所謂“選擇性投資”,是指跨國公司在可能情況下,不將具有戰略意義的專利與專有技術列入技術許可證貿易的范圍,而是盡可能地利用這些技術.結成更高層次的戰略聯盟和合資合作關系或自己進行跨國投資以保持其在技術和產品上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將貿易對象限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就目前關鍵性技術而言,要么等價交換,要么開出令被許可者望而卻步的高價,從而造成了事實上的不許可,嚴重阻礙了在高新技術領域中新競爭對手的加入。

第四,對平行進口的嚴格限制。國際化的自由貿易衍生出的平行進口行為必然要與地域性獨立管理的知識產權產生矛盾,即使是嘗試統一規范國際貿易領域中知識產權問題的TRIPs也在此問題上保持中立:依本協議進行的爭端解決中不得借本協議中的任何條款涉及知識產權窮竭問題。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的法律條文在規定平行進口時,無論認為侵權還是合法多附有靈活條件。所以,平行進口很容易為發達國家的利益、個人的意志所左右,不可避免地產生濫用知識產權的問題。

(九)國際貿易的利與弊——《經濟學原理》閱讀筆記

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2018年至今,美國對我國數千億進口商品加征10%到25%不等的關稅。對此,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對美方數百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而另一方面,我國領導人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勢。

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小國A國,這個國家閉關鎖國,不與外國人做買賣,只在國內自產自銷。那么我們很容易就能畫出A國某種商品的供求曲線圖,并標識出該商品的經濟總剩余。此時,A國的政府決定一步步打開國門,首先開放小麥的國際貿易。也就是說,此時A國既可以出口本國小麥,也可以向國內進口小麥。那么這項政策會對A國的小麥市場帶來怎樣影響?

要分析國際貿易對本國市場的影響,首先要比較該商品在本國市場與在國際市場的 價格 。我們把一種物品在世界市場上的流通價格稱為 世界價格。 如果在開放國際貿易前,A國的小麥價格低于世界價格,我們就說A國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更擅長種植小麥,相反,如果A國小麥價格高于世界價格,那么A國相對于其他國家更不擅長種植小麥。下面我們分別探討下A國擅長和不擅長種植小麥的兩種情況下,進行國際貿易的結果。

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假設A國是一個小國,其生產的小麥數量相對于全球交易量來說微不足道,不會對世界價格造成影響。所以這里小麥的世界價格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假設1:A國更擅長種植小麥——成為出口國

如果小麥的世界價格高于A國的價格,那么對于A國的小麥賣家而言,顯然把小麥賣到國外是更明智的選擇。因此A國的小麥紛紛出口到國外,而國內小麥開始短缺。A國的消費者不得不出高價來搶購國內的小麥,國內小麥價格上漲。但只要國內的小麥價格仍然低于世界價格,A國的小麥賣家仍然會優先選擇出口。直到A國小麥價格上漲到和世界價格一致時,這種出口的風潮才會緩解。最終,A國的小麥價格上漲到和世界價格一致。我們可以通過供求曲線圖來演示上述情況。

再來分析出口之后A國小麥經濟總剩余的變化。對比上圖兩個供求曲線,可以看到2種變化:1.小麥出口后,A國的生產者剩余與消費者剩余的總和(總陰影面積)增加了;2.出口后A國的消費者剩余(藍色陰影面積)減小了。不難理解,開放出口后,國內小麥價格上漲到了世界價格,A國消費者無法再享受出口前的低價小麥了,經濟福利(消費者剩余)減小 。 而另一方面,A國小麥生產者可以在國際貿易中以更高的價錢出售小麥,收入增加,利潤增加,經濟福利(生產者剩余)增大。并且,生產者增加的經濟福利要比消費者減少的經濟福利要多,所以A國在開放小麥出口后,總體的經濟福利增加了。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 一個國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開放出口后,國內消費者經濟福利減少,生產者經濟福利增加,總體的經濟福利增加。

假設2:A國不擅長種植小麥——成為進口國

再來看反面的例子,假設A國相比世界其他國家更不擅長種植小麥,也就是說A國國內小麥價格要高于世界價格。那么此時開放小麥的國際貿易后,A國的消費者顯然會更傾向于購買國外更廉價的小麥,導致國內的高價小麥無人問津。國內小麥供應方在面對廉價進口的沖擊,不得不降價出售,部分成本較高的小麥供應方被迫退出市場。但只要國內小麥價格高于進口小麥,A國消費者仍然會優先購買進口小麥,直到國內小麥價格也降至世界價格水平。

和出口國的例子類似,通過上圖兩個供求曲線,我們明顯可以看出:1.小麥進口后,A國的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的綜合(總陰影面積)增加了;2.進口后A國的生產者剩余減小了(橙色陰影面積)。

所以我們也能得出結論: 一個國家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開放進口后,國內消費者經濟福利增加,生產者經濟福利減少,總體的經濟福利增加。

至此,我們初步探討了國際貿易的利與弊:開放國際貿易可以讓國家總體經濟福利增加,但會使其中一部分群體經濟福利減少。

所謂關稅,是指對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種稅。 假設A國是不擅長種小麥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進口小麥。但A國的小麥供應方某天聯合向政府抗議,要求限制小麥進口以保護本國小麥供應方的利益。于是,A國決定對進口的小麥加征關稅。此時A國的小麥供求關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依然通過供求曲線來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關稅使進口的小麥價格提高了。對于國內供應方而言,小麥漲價對他們有利,而相反國內的消費則會只能忍受更高的價格,相當于國內消費者承擔了一部分關稅負擔。與此同時,關稅阻礙了一部分本可以互利的交易,從而造成了無謂損失。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 關稅減少了進口量,使國內市場向沒有國際貿易時的均衡移動。關稅讓國內供應方得到了好處,但讓國內消費者承擔了代價。

現實總是比假設更復雜,雖然我們從上面的經濟模型中明顯看出,沒有關稅時一個國家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經濟福利最大。但現實中仍然有許多聲音支持或是反對完全開放國際貿易。我們來大致瀏覽正反雙方的觀點。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辦法。經濟學家們大多認為一國可以從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中獲益。然而在美國開展的一項調查問卷顯示,一半的人認為開放國際自由貿易是有害的,而認為開放國際自由貿易有利的人只有1/4。國際貿易在人們的心目中并沒有理論分析的那么美好,可能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國際競爭沖擊下所帶來的失業。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加入WTO的這些年來,中國享受到了國際貿易的紅利。再對比過去閉關鎖國的時期,我們落后挨打。無論是歷史還是經濟學都告訴我們,盡管現實情況遠比書本內容要復雜,緊閉國門終究不是好辦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是光明正道。

第一章 經濟學的十大原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