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農產品出口貿易論文(中國農產品出口中存在的問題)

时间:2024-05-19 06:27:23 编辑: 来源:

制不完善,國內企業盲目競爭。當前,

我國政府對農產品出口實行多頭分割的管理體制,各部門分

段管理,這使得監控脫節,既沒有形成從生產到出口的全程

監管機制,也難以建立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分散的小

農生產與開放的大市場之間,缺少能夠把農戶組織起來的合

作組織,也缺乏具有經營實力的農業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的

競爭。這種生產與貿易相分離的狀況,不僅使農民利益受損,

而且不利于農民了解國際市場的信息,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

產出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另外,國內企業之間的盲目競

爭也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了諸多問題,對外貿易中的“傾

銷”與“反傾銷”事件時有發生。

三、發展策略

#"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首

先,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及科技含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

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盡快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

升級,大力引進先進的加工工藝和技術,提高我國農產品生產

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變國內農產品的生產優勢為市場競爭

優勢。其次,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要依據

國際市場的需要,加強對國外市場的調研和銷售渠道的開拓,

調整農產品出口品種及其比重,加快發展有機農產品和加工

品。從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戰略儲備的角度來看,應控制資源

耗費較多的農產品的出口,適度增加互補性農產品的進口,減

少競爭性農產品的進口。再次,建立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扶

持一批產業化經營的出口企業。

$"積極應對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正當的綠色貿易壁壘

有助于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要從農產

品質量標準、認證、監管等方面引導農產品的生產,大力發展

綠色農產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從產品設計、包裝、質量到

技術、安全、衛生、環境等多方面均應增加環保因素,順應綠色

消費的要求,同時開發環保成本低、質量高、符合國際環境標

準的綠色農產品,實現真正的綠色經濟。同時,國家應盡快完

善有害有毒物質的殘留限量標準及檢測方法,滿足農產品質

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推行農產品等級標

準,鼓勵生產優質優價的農產品,促進農產品市場的良性發

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同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

安全標準體系和檢測體系。

%"進一步改革外貿體制,加強國內流通市場的建設。國家

職能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出口戰略的研究及對國際市場、國

際貿易政策、相關農產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時傳輸給農民,為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智力支持。國家要采取

切實的措施,充分利用農業協議中的“綠箱政策”,加強對農業

的支持和保護,規范國內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競爭行為,遏制無

序競爭,確保國家和農民的利益。同時,要打破條塊分割、地方

保護和部門壟斷的局面,減少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和手續,

降低市場交易費用。此外,還應建設好農產品配送、儲運、拍賣

及營銷信息系統,為農產品的市場營銷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農

業行業協會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專業化經營過程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我們應借鑒國外行業協會的成功經驗,逐步形成“專

業農戶!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農業產業

化發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借助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

發展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①徐元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狀況及發展對策)世界經

濟與政治論壇,!""’;(

②張兵)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狀況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經

濟問題探索,!""(;$

③莊惠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綠色壁壘)發展研究,!""’;$

中國自加入WTO以來農業進口貿易發展的前景論文

中國自加入WTO以來農業進口貿易發展的前景

擴大農產品出口,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是新形勢下農業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主動參與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也是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近年來,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認真落實十六大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結合各地實際,把握機遇,發揮優勢,開拓創新,在加強政策引導、強化促銷手段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為帶動各地農業向國際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的主要做法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資金扶持

據初步統計,至2004年10月份,全國共有河南、江蘇、浙江、山東、陜西、湖北、黑龍江、福建、遼寧等近1/4的省份每年安排促進農業出口專項資金用于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項目貸款貼息和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等的獎勵,為各地全面提升農產品品質、推進農產品出口、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引領作用。陜西為了保證果品促銷政策的有效實施建立了專項基金用于果品發展和促銷,對外銷果品檢疫實行減半收費,對果品運載車輛免收公路橋梁通行費,僅此兩項,省財政每年轉移支付補貼3 000多萬元;同時對企業面向開發國際市場舉辦的推介會、展示展銷會、洽談會、市場調查等貿易促進活動提供指導和適當資金支持,僅省級財政年補貼額已超過1 000萬元。位居全國農產品出口省份第一的山東省財政每年拿出5 000萬元重點支持出口創匯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拿出2 000萬元資金用于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拿出500萬元實施以清除果疏、禽肉藥殘等出口障礙、進一步擴大蔬菜、水果及制品等優勢農產品出口為目標、以良好的農業操作規范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出口綠卡行動計劃”。黑龍江將出口創匯型農業龍頭企業扶持資金由5 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從2004年起,省財政每年在預算中安排外貿發展基金3 000萬元用于企業產品國際標準認證補貼、企業投保信用保險保費補貼和出口基地建設補貼。2003年初江蘇省下發了《關于實施外向型農業發展工作的意見》,確定了外向型農業發展目標任務,建立健全了貿易促進機制,并專門設立了外向型農業發展基金。2003年和2004年江蘇省財政每年安排2 000萬元專項資金對年出口2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實行貸款貼息,資助企業出國促銷和改善出口基地基礎設施。浙江省2002年設立了農業“走出去”戰略專項資金,用于實施農業“走出去”、“市場多元化”戰略、“以質取勝”戰略和“兩反一保”戰略專項補助。

二、創建有利貿易環境

遼寧省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鼓勵外向型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要求本省各級政府建立發展外向型農業專項引導資金,用于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和生產技術標準,建立農產品出口生產示范基地,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出口企業,省級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外向型農業示范性工程和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外向型農業項目建設。為了促進果品貿易,自1998年以來,陜西省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完善貿易環境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市場體系。在蘋果集中產區建立了100多個水果產地批發市場,在全國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大中城市和越南、俄羅斯、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建立直銷窗口300多處,為產銷雙方提供便利的交易場所;二是建立信息服務體系。開通果業信息網,省果業信息中心與各果品基地縣以及重點鄉村聯網,及時向果農傳遞果品市場供求情況、價格等情況,同時利用電視、廣播、印刷品等多種形式,向果農傳遞信息;三是全省范圍內實施“果品綠色通道”政策,本著優化果品運銷環境的原則,對果品檢疫及檢疫費收取、公路橋梁通行免檢及免費、車輛超載以及交通事故處理、行業部門規范服務等都作了詳細規定,并不斷完善,保證綠色通道暢通無阻;四是實施蘋果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政策。陜西省政府申請并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陜西蘋果生產區域和產品標識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為樹形象、創品牌奠定了基礎。山東在農產品出口量較大的7個市、12個縣(市、區)組織實施了“山東省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對12種優勢作物進行“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試驗,草擬了多種GAP方案,通過規范生產操作規程,從源頭上保障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湖北利用本省優勢,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鼓勵支持多主體參與流通,按照民間、民營、民管的原則,積極發展農貿公司和購銷聯合體等農產品流通經濟實體,培植各類農產品經銷專業大戶;推動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從事運銷,千方百計搞活農產品流通;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積極開拓市場,充分運用連鎖超市經營、配送銷售、網上交易等現代營銷方式和手段,促進產銷直掛;對從事農產品營銷的業主,經營品種不受限制;外地客商在產地和產地市場收購農產品免征一切稅費;對進入市場銷售自產農產品的,工商部門收取的管理費不得超過1.2%。開通農產品“綠色通道”對整車運送本省生產的鮮活農產品和持有綠色食品證書的農產品的車輛,憑“綠色通道通行證”降低一個收費檔次(減40%)。對本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整車運銷順價銷售糧食的車輛、跨區作業的大型聯合收割機、整車運輸農藥、農膜、化肥等農用物資的車輛,憑有效證件在核定的時間和路段免費通行。浙江積極鼓勵農產品出口企業到出口國或地區申請商標注冊、衛生注冊和取得產品質量專項認證,創立品牌;對獲得進口國或地區注冊商標、產品認證的企業,根據出口規模,由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或省級外貿發展基金按注冊、認證費用的50%給予補助;部級重點支持出口的品牌產品和經省外經貿廳和省農業廳等部門確認、年出口額超過100萬美元的新開發產品,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建設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出口基地

引進各類資本,大力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建設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發展地方特色產品,建設和發展外向型農業商品生產加工基地,為擴大農產品出口提供基礎條件和保障是農產品出口大省的共同做法。黑龍江、福建、云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利用地緣和口岸優勢大力開展農產品專業生產加工基地進行對口生產加工。浙江省規定,各級政府對包括農林牧漁產品及加工品出口企業建立具有一定規模、與農戶簽訂“訂單”、實行標準化生產且相對固定的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給予扶持;浙江、江蘇、湖南等省政府和有關部門注意引進各類資本,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建設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發展地方特色產品,建立和發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有競爭力的農業出口基地,為擴大農產品出口提供基礎條件和保障,規定對農產品出口企業興辦生產基地的種子種苗、技術指導、標準化生產設施、產品質量檢測和認證等方面提供補助。近年來在安排扶持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等專項資金時,凡符合條件的生產基地和項目優先列入農業綜合開發扶持對象,在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僅江蘇一省就安排了近200個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設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22萬公頃。湖北省委和省政府積極推動出口農產品生產向區域化集中、向規模化發展,在2003年制定全省產業發展規劃時,將出口優勢產品和特色產品納入規劃之中,形成了以九大優勢產業和九大特色產品基地為建設內容的區域布局規劃。全省實施“農產品出口創匯促進計劃”,重點抓好優質大米、畜禽產品等有比較優勢的出口產品的生產和加工,使農副產品出口有較大發展。山東省已建成270多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