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企做外貿有壓力嗎(進外貿好還是國企好)

时间:2024-05-19 17:37:19 编辑: 来源:

來,目前的收入跟之前相比有所提升,但,我屬于異地上班,無法顧家,申請調回去公司不同意,所以很迷茫,去年以來,很多次我都想辭職賣燒烤去,一個月掙的不比現在上班少,雖說辛苦一點,但起碼跟家人團聚了,也沒有這么多糟心事了。

曾經迷茫過。大學畢業進入國企工作,在老爸的眼里,這就是鐵飯碗,無論如何也要熬下去。06年進廠,工資扣完五險一金,拿到手里僅僅670多塊錢。當時失望過,沒有辦法,硬熬過了那段時間。自己孤身一人來到陌生城市,究竟以后路怎么走,當時真的是一頭霧水,想著先學學技術沉淀下,總是無法靜下心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適應國企生活的節奏,一起畢業來到公司的兩個同學接連辭職,去其他地方就職,再次懷疑自己堅持下去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國企是論資排輩的地方,很多都是子弟進廠,自己作為一個外來人,想要扎根,難得很,沒有關系。本身性格也玩不轉那套,就沒往那方面想。做好自己吧,有一段時間就跟著師傅跑現場,慢慢積累經驗,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系。慢慢感覺不再那么窘困,迷茫。想著,只要自己夠努力,就一定有機會。后來想想想法就是太天真。有成績了,不一定是你的。你稍微有點怨言,說你不團結同志。

不管怎么說,你只要沒站好隊,不是都是你的。成果全是別人的。那時我才明白我先前的不解。原來工作可以這樣做。抱歉,我真的做不來。

在國企上班的你迷茫嗎?

國企上班,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絕望。最讓你絕望的不是薪酬、不是人際關系,而是晉升無望。國企最喜歡提的就是: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可是,事業留人就難以做到,主要有兩個絕望:

一是國企職位實行職數化管理。比如,一家國企1000人,給你核定50個中層職數,多一個都不行的,那是嚴重違規,超職數配備干部。職數化管理本意是好的,但是別忘了這個管理兩頭堵。國企人員不流動,更不能“下去”,關系戶又多,都在搶固定的職數,他們占滿了坑,不到退休就不給你騰出來位置,你再有本事也活活憋死。

二是職數化管理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職數固定,老同志不退休,就沒有空缺職位,那么,中青年只能活活地憋死。于是,又搞年輕化。搞年輕化也是對的,但是搞一刀切就讓一部分群體寒心了。比如說,有些國企讓中層人員55歲就退二線,這部分人怨聲載道,正是年富力強、家庭負擔小的時候,讓他回家養魚去。55歲退二線,要提拔年輕人,就搞層層遞減。45歲以上原則就不再提拔為中層副職,35歲以上原則不再提拔為基層副職。所以,出現了很多年齡絕望現象,高層職位49歲現象,中層職位44歲現象,基層職位39歲現象,甚至蔓延到34歲現象。也就是說,你34歲沒有提到基層副職崗位,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末班車開走了,你再有本事再努力,也不會上車了。為什么說,有些人一眼就望到頭了,就是這個意思。

前不久,一家國企推薦后備人員,明確規定45歲以上的基層正職就沒有資格推薦為中層副職的后備資格了。這批45歲以上的基層正職非常絕望,離退休還有15年,就宣布的職業生涯“死亡”,比 社會 性死亡還狠,就明確告訴你,你超齡了,不要再指望提拔了。結果呢,年輕人上位之后,都在管理他們的老上司,你們45歲以上的人絕望不絕望。

三是年輕化也走向了一個階段。有些國企強制性規定,34歲提拔基層正職,39歲提拔中層副職,層層優化年輕結構。好了,他們不想象一下未來。35歲提拔為中層副職,39歲提拔為中層正職,他們要坐在一個位置上20年之久,堵住了30歲這批人的晉升之路,把30歲的人熬到55歲,他們退休時,這批30歲的人也55歲了,失去了晉升資格。活活了錯了一代有一代的人。這種晉升的絕望才是最寒心的。

相對來說,私企民企就沒有這種困擾,一是人員流動性大,很多人在35歲之前就能達到中層職位。二是沒有職數限制,只要公司發展,晉升機會多多。三是職位與薪酬可以掛鉤,也可以不掛鉤,比如,技術專家收入比部門管理人員要高,銷售人員的收入比管理人員要高,等等。讓人感到付出與回報是對等的。國企里的絕望是,付出與回報不對等,個人發展是中心化的,你的命運掌握在上司這個中心化的手里,掌握在一堆一堆的內部土政策的手里。

社會 主義生產力, 社會 主義生產關系; 社會 主義經濟基礎, 社會 主義上層建筑。應深刻研究,要不然會迷茫下去!

七十年代初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當個兵怕打仗,當個干部怕下放;當個工人最穩當。那個年代,講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工人最吃香。工人里面又分為幾個擋次:部級國營企業;地方國營企業;大集體企業和小集體單位;工資待遇也不一樣,同樣的級別相差幾塊錢。僅管在國企工作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工作緊張有序,大家都很滿足,工資不高幾十塊錢,住房費用一兩塊錢,八年工齡看病不要錢,人與人之間,干部與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小;在國企工作的確有一種主人的感覺。大家都自覺的工作著,共同維護著企業的榮譽;沒有獎金,沒有紅利,唱著紅歌,念著毛主席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出萬難,去爭取勝利!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人人都有一顆為企業獻身,為企業干一輩子的誓言和精神。那里還有什么迷茫?

雖然那個時候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什么東西都憑證憑票購買;但人的思想沒有現在人那么復雜,險惡。真正工人階級主人感受的時代,所以過來的人都十分懷念那個時代。

這個問題出的很好,許多人都是在國企工作過,尤其是在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年代在國企工作確實讓人很迷茫。

我在七十年代后期參加工作,那個時候就是政府統一分配,讓你去那個工廠就得去那個工廠,沒有個人自由挑選的權力,根本不考慮個人的特長愛好,當時的口號是干一行愛一行!為這個行業奉獻一切。

我到的是天津市郊一個破舊的外貿工廠,感到很壓抑,當時的革命委員會領導們都是低文化低技能的文革闖將們,這些人善于抓革命,不懂得促生產,不懂得經濟,不懂得管理,工人們生產沒有定額,沒有質量管理,沒有責任制,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人們就是說說笑笑,消極怠工混日子。人們普遍愛廠如家,工廠里有什么都拿回家使用,木材煤球報紙也拿回家使用。

只有我們裝卸工人有定額,計件工資,因為不計件人們就更消極怠工了。當時人們貼大字報搞大批判,如果你一天能貼出五張大字報就可以不勞動了。我們廠還是全國群眾 體育 運動先進單位,如果工人工作時間打籃球,踢足球,游泳都可以不勞動了,也就是說誰革命,誰貼大字報多,誰天天跑步打球,誰就是先進的革命者。

最有諷刺的一件事情,有一個女工平時就是嘮嘮叨叨的人,她結婚那天是一個人推著舊自行車,帶著被褥尿盆去男方家里。于是被樹立為破四舊,移風易俗的先進,她入黨提干了,成為風光無限的先進模范人物,領導讓她去兄弟單位演講先進事跡,可是她基本就是個文盲,精神壓力很大,就真的瘋了,被送到精神病院,這場鬧劇才散場。

當時我是很迷茫,后來我自己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入團入黨,到了黨政機關工作,那個工廠也被那幫人干黃了,可是我對年輕時候的國企經歷還是難忘的。

自從09年畢業后一直在國企上班,至于說在國企上班迷茫嗎?我想說無論在哪上班,如果沒有明確的自我定位,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都會很迷茫。

首先,我們試著分析下,題主為什么會提出在國企上班會迷茫,國企裙帶關系、大鍋飯、人際關系復雜的情況可能比較普遍,有志青年呆久了會認為英雄無用武之地,一身才華不被賞識;久而久之抱怨 社會 不公平,吐槽企業不能唯才是舉,感傷自己無晉升之路。但 社會 就是 社會 ,成人的世界里沒有絕對公平而言,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你認為這是可恥的,但是他一直存在,不會因為你的不喜歡就消失,只能學會適應并為己所用;

其次,你認為民營企業就不存在裙帶關系、人際關系復雜的情況嗎?我想不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所以我非常認同這句話:進入 社會 先要學做人,再學做事。做人我想不僅僅是誠信、寬厚、善良這些美德,我想更應該清楚人心的險惡、世俗的虛偽,要懂得察言觀色,要學會隱藏自己最真實的 情感 ,我們不想主動傷害人,但是也不想被他人傷害。

最后,無論我們成功與否,只要心里釋然,能坦然面對生活的得與失,活出自我就好了。

說迷茫吧?有點虧心,因為不能吃娘喝娘再罵娘。因為我覺得還是自己能力不濟,所以才焦慮猶豫看不清未來的路,跳出體制自己另辟新路或獨自創業吧自己沒有本事沒有勇氣。呆在體制內吧,又覺得懷才不遇,自己很委屈。

說不迷茫吧?有點虛偽,因為缺乏像私企那種緊迫感,壓力感,還有成就感。在國企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是程序化工作,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它的事似乎都和自己沒有關系。很多的榮譽和職稱,都是和自己的人緣情況與領導的關系,以及自己的情商高低有一定的聯系。而在私企,只要你有能力,你能為企業帶來效益,你提升的機會和跨入好平臺的頻率極大。但是私企也很現實,你曾經無論有過再大的貢獻,一旦不能繼續刷新和超越曾經的工作,有新人突出刷新你的記錄,你便意味著淘汰或者是降級留用。

所以,我覺得無論在任何時候,只有平庸的人沒有真正能力的人才會迷茫。那些有實力有能力的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每走的一步,即使走錯了一步,他們也會當做經驗而已,還會馬上糾正,很有底氣,勇氣十足的面對未來的。就好比那些在大學里混了個文憑,家里托關系或趕上好時機進去體制內的,他們來了單位大多數都很迷茫,得過且過。而那些在大學里努力學習的學生,在大學里就知道自己未來的路,他們又奮斗目標,他們不想安于現狀,不想平庸一生,他們怎么會迷茫?

曾經迷茫過。大學畢業進入國企工作,在老爸的眼里,這就是鐵飯碗,無論如何也要熬下去。06年進廠,工資扣完五險一金,拿到手里僅僅670多塊錢。當時失望過,沒有辦法,硬熬過了那段時間。自己孤身一人來到陌生城市,究竟以后路怎么走,當時真的是一頭霧水,想著先學學技術沉淀下,總是無法靜下心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適應國企生活的節奏,一起畢業來到公司的兩個同學接連辭職,去其他地方就職,再次懷疑自己堅持下去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國企是論資排輩的地方,很多都是子弟進廠,自己作為一個外來人,想要扎根,難得很,沒有關系。本身性格也玩不轉那套,就沒往那方面想。做好自己吧,有一段時間就跟著師傅跑現場,慢慢積累經驗,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系。慢慢感覺不再那么窘困,迷茫。想著,只要自己夠努力,就一定有機會。后來想想想法就是太天真。有成績了,不一定是你的。你稍微有點怨言,說你不團結同志。

不管怎么說,你只要沒站好隊,不是都是你的。成果全是別人的。那時我才明白我先前的不解。原來工作可以這樣做。抱歉,我真的做不來。

怎么說呢,國企上班很平穩,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入職的第一天已經看到了10年后的自己的。10年后也的確是這樣的。

在國企,有管理崗和技術崗。普通工人從入職到退休都是一樣。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平庸的。適合在這樣的企業里上班。有房貸車貸或者子女教育和父母醫療各種各樣的 社會 和家庭壓力。如果不甘于平庸那么就很難堅持下來。除了創業,去哪個企業都一樣吧。如果有宏圖遠志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國企上班沒有什么迷茫。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對于有迷茫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剛畢業進入國企的新職工。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想象著美好。但實際上個人發展要看機遇。而機遇的話選擇大于努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