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四川省腫瘤科醫院買粉絲(高值耗材限用有醫院停部分手術嗎?)

时间:2024-05-17 13:43:57 编辑: 来源:

用采購相掛鉤。其中,未達標的公立醫院,年度員工總績效扣減20%,院長績效扣減40%。

對于醫院停用部分醫用耗材的行為,四川省衛計委給記者的回復是,從未出臺過要求停用部分醫用耗材的政策和文件,停用部分醫用耗材純屬部分醫院的個別行為。記者走訪的山東一家省級公立醫院醫務部負責人也明確表示,“政府沒有說要停用耗材”。

與此同時,四川省衛計委表示,一旦發現醫院因醫療費用控制、醫療耗材整治,出現對患者的拒診、拒治影響患者正常就醫需求的情況,省衛計委將進行嚴肅處理。

記者注意到,以上文件中確實沒有“停用耗材”的說法。

據了解,山東省多家公立醫院正在和多家藥企進行議價,壓縮耗材的利潤空間,結果未定,部分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同意降價,而進口醫療器械巨頭和醫院正“僵持不下”。記者多渠道了解,山東省其中一家公立醫院胃腸外科使用的吻合器目前均為國產,而關節科的國產人工關節有望從2017年9月降價的基礎上再降15%左右。

“未出現所謂 沒錢 的情況”

各地官方隨即進行辟謠,醫保基金沒有虧空,貴州的說法是網傳消息不屬實,貴州省醫保基金運行平穩,未出現“收不抵支”。

根據人社部《歷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統計公報》),全國醫療保險從歷年情況看,每年都有盈余,2015年累計盈余達到9765億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達到7772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結余330.1億元。

“每年的基金收入增長都快于基金支出增長,持續處于一種收快于支的狀態,這說明資金的積存是逐年增加的。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能力明顯增強,居民醫保基金狀況也總體平穩,均未出現所謂 沒錢 的情況。”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關博博士分析。

而上述李云所在的醫院相關負責人透露,該醫院的醫保資金前10個月都花得差不多了,“不可能有盈余”。

目前,山東、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的醫保部門采取了總額預付的醫保付費方式。這是為了遏制醫保基金支出過快增長勢頭,穩定醫保保障水平。

總額預付簡單來說就是年初給醫院定額。有文章分析,各地公立醫院管理者由于缺乏精細化管理的能力和積極性,普遍采取了把總額指標分解到科室甚至再分解到醫生的做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恒鵬曾在2012年分析,總額預付這種支付方式,年初確定總額預付額度,以及年底進行實際支付結算,醫保經辦機構的自主權較大,同時很大程度上把醫療費用波動風險轉嫁給了醫院。

山東省某公立醫院醫務處負責人舉例,該省級醫院每年接收的病人來自全省,其他市的病人,看完病報銷完回去了,醫院要先墊付資金,來年其他市的醫保才會補上這部分錢,越拖越拖。“醫保不給我們錢,我們就沒有辦法給醫療器械公司錢,沒有辦法給藥廠錢,就得拖,現在就是連病人都收不進來,錢要自付,收得越多,賠得越多。”

記者走訪的另一家省級公立醫院法規處負責人則否認了醫保與限用耗材的直接關系。他和記者解釋,這兩件事沒有關聯性,只是趕巧了。“就是年底了,醫保給的錢缺點兒,國家衛計委又說高值耗材不讓用。”

上述《統計公報》還提及,雖然從全國數據看,整體醫保基金有盈余,但是部分地區已經出現赤字,如天津、青海、福建等地區。上述醫院醫務部負責人印證了上述說法,“每年都在虧損,整個山東都虧損的不行了。”

必用還是選用

“技術一朝退回到20年前”,知乎上來自不同領域的醫生共同表達了對于限用耗材的不滿。多年來,由于“省時”、“精準”、“方便”的特性,很多耗材成為手術醫生的助手。

以被停用的吻合器為例,縫合一個胃癌的切口不到5分鐘,而手工縫合則需半小時甚至更久。無張力疝修補術,所用的疝修補片相比一般補片更柔軟,更耐受彎曲和折疊,可降低疝的復發率,減輕術后疼痛。腹腔鏡等耗材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病人的出血量,減少手術風險。冠脈搭橋、心臟瓣膜置換,讓過去需要開胸的大手術可以通過一個小切口解決。可吸收縫合線能夠在被植入人體組織后,被人體降解吸收,不用拆線,免除痛苦。

上述從業10多年的醫生認為,“臨床上沒有什么必須和非必須,大部分講究的是循證,如果大規模研究顯示用器械能使預后好,成功率高,用就是很必要了。”

曾經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當醫生的龔曉明舉例,比如傷口膠敷在傷口之后,可以直接洗澡,不用膠水縫合的傷口需要一周以后才能洗澡,“但是沒有傷口膠,病人是不是就不能恢復了呢?沒有。耗材有些時候只不過讓醫療質量更加好一點而已。”

他進一步解釋,對于一些提高手術質量的耗材,需要醫生在質量、滿意度和成本之間找平衡。目前他在私立醫院的手術通常實施套餐收費,固定價格情況下耗材用得越多,醫院損失就越多,這樣醫生自然會在各方面因素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也有受訪醫生對上述某些醫療器械帶來的幫助表達了“質疑”。一位醫生表示,“沒有結論說一定要用吻合器,但用吻合器是大趨勢,有些醫院用了,也有廠家在推銷,所以也就漸漸流行起來,這其中包含了既得利益。”這位醫生說,有經驗的外科醫生,手動縫合“照樣是漂亮的”。

得了癌癥真的活不長嗎?

相信大部分人也都知道:癌癥是絕癥,癌癥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對于大部分人而言,“癌癥”就是惡性腫瘤的統稱,那么我們也就暫且這么理解吧。

“得了癌癥怎么辦”,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個體化非常強的問題,每個人情況都不相同,對張三有用的建議,在李四身上有可能就行不通。作為一個醫生和一個病人家屬,我自己也有些體會,可能會對一部分人有幫助,寫出來可能也是有些意義的。

關于對癌癥的認識:

就像前面說的,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癌癥就是絕癥,所以到了談癌色變的地步。癌癥確實是絕癥,但是,也要看怎么理解。絕癥,就是怎么也治不好,而且到最后會因此喪命,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命本身就是絕癥,因為生命是肯定要通向死亡的。所以,用一句前輩的話說就是:

生命是一種死亡率100%的性傳播疾病。

所以你看,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絕癥。

你之所以在生命的起點時,不會因為得了“生命”這種絕癥而悲觀、嘆息、焦慮,相反卻會感到喜悅和幸福,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默認這個生命的長度不會是短暫的,他將有機會經歷多彩的人生。所以,絕癥不是問題,問題是時間——如果得了癌癥,那么意味著生命的時間所剩很短了。

等一下,得了癌癥真的生命所剩很短了嗎?未必!

其實,癌癥的說法實在太籠統,不同部位、不同類型、不同期別的癌癥,它所帶來的生存期是千差萬別的。比如眾癌之王的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如果不接受治療,極少有病人可以活過一年,即使是接受了治療,無論什么治療方案,也很少有人可以活過五年。這確實是地地道道的令人恐怖的絕癥。

但是,同樣是癌癥,甲狀腺乳頭狀腺癌則以它的惡性程度低而著稱。普通癌癥,醫學上隨訪五年,考察所謂的“五年生存率”,如果五年未復發,可認為臨床治愈。而甲狀腺癌則是考察十年,而且十年生存率都非常高。而且,還有更暖人心的,因為甲狀腺癌的分期是和年齡有關的,所以如果患者年齡比較輕,比如不到40歲,那么即使是得了甲狀腺癌,也一定不會是晚期的!是不是都有點恍惚了?甚至仿佛看到了癌癥溫情的一面?

除了部位和類型,癌癥的不同分期,結局差別也會非常大。同樣一個宮頸癌,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差別巨大,Ⅰ期治療后五年生存率達到90%,而Ⅲ期的患者五年生存率還不到40%。隨著宮頸癌篩查方法的普及和提高,很多宮頸癌可以被早期發現,如果只是宮頸原位癌的話,治療后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你的生命其實并未因此而改變多少!

所以,癌癥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發病的位置、類型、期別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如果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那么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癌癥確實是絕癥,但是只要它不嚴重影響你生命的長度,我們也不必太過驚恐。就像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慢性病一樣,它們其實也是絕癥,但是大家似乎對它們并不是多么害怕,甚至得了這些疾病,不戒煙不戒酒,不改善生活方式的也大有人在。如果我們通過努力,把癌癥變成這樣的慢性病,讓它跟隨我們的生命一起延續,即使最終沒有治愈它,也算是戰勝它了。

關于面對癌癥的心理:

前面說了,面對癌癥,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太過驚慌失措;但是,顯然說這話的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是癌癥啊,當你拿到診斷書的時候,你倒是試試看能不能鎮靜自若!

人類面對負面事件時,總是要經歷幾個階段的。

首先就是驚恐、悲傷、焦慮,或者諸如此類的負面情緒。畢竟,你我皆凡人,修行還遠遠不夠,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很少有人可以坦然接受。就算是惡性程度再低、再早期的癌癥,它也是癌癥,不是被蚊子叮的疙瘩,你將要面臨這個疾病所帶來的一切:痛苦的治療,高昂的費用,家人的負擔,事業的停滯。你的整個人生軌跡可能都要因此而改變,甚至還會影響到你的家人。都說戀愛是自己的事,而婚姻則是一個家庭的事;同樣的,良性腫瘤可能就是你自己的事,而得了癌癥,那就是一個家庭的事了。將要面對如此大的變故,你還可以坦然接受嗎?

于是,第二個階段就是拒絕與回避。很多人會產生懷疑,不相信自己會得癌癥,不相信如此大的災難真的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他們到處找名醫專家復查,拿著病理切片到處會診,期盼著哪個專家可以告訴他:“你之前的是誤診,其實你沒事兒!”而現實卻是一次次的失望。甚至有的病人手術之后也還在懷疑,覺得醫生給他誤診了,手術給他做錯了,他應該并未得癌。其實,這個時候病人懷疑的不是醫生,而是在質疑命運對他的不公。

在經歷了焦慮與質疑之后,大部分人會來到下一個階段,那就是面對現實,尋求治療,解決問題。終于,他還是承認了在命運面前自己的弱小,也只好接受現實。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又是因人而異,千差萬別的。病人對于治療的選擇,其實是他人生觀的體現。癌癥是多因素影響的疾病,生活方式在其中也有重要作用,而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人生觀的一個體現。

因此可以說,癌癥,從起病到治療,他最終選擇了怎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了怎樣的結局,整個疾病的過程,其實,都是他茫茫命運中的一部分。

于是,有些人在癌癥的得病和治療過程中,他可能會思考很多,自己、家人、生命、健康、事業,自己從中有所領悟,有所成長,甚至會使自己整個的人生觀發生改變。

如果你感冒了,或是拉肚子,可能半年以后這事就忘了,它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影響。而癌癥,它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一次疾病,一次打擊,它甚至可以說是你人生中的一次修行,對你和你的家人,不可避免地刻下巨大的印記。

這些還只是簡單說了面對疾病時的幾個階段,在同一個階段,不同人的表現也是各不相同。說這些,是希望作為患者可以盡快的調整心態,積極面對;而作為家人,可以有所理解,有所準備。

關于癌癥的治療:

前面說到,治療的選擇其實是病人人生觀的體現:有些人看重生命的質量,即使是犧牲生命的長度,也不愿意在痛苦中煎熬;有些人可能更想延長生命的長度,寧可犧牲生活質量作為代價。而在對癌癥的治療進行選擇的時候,不同的生活軌跡、背景、家庭、性格,等等等等,都會對選擇產生影響。有時候,選擇也和病人所處的心理階段有些關系。比如,如果病人還處于拒絕與回避階段,他可能壓根就會拒絕治療,就更不要提選擇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