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談談你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时间:2024-06-02 21:33:45 编辑: 来源:

>(1)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

2、經濟全球化挑戰

(1)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關注貧困和饑餓問題,同時要正視和妥善處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不同群體帶來的沖擊。

(2)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釀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

3、經濟全球化對策: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

4、聯合國的原則

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各會員國必須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各會員國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各會員國必須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侵害別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

各會員國對于聯合國依憲章規定而采取的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聯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內政的事務。

5、亞太經合組織宗旨

支持亞太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

6、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是APEC的重要成員。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參加了歷屆部長級會議和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各層次領域合作,為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談談你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WTO為中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每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自己的經濟

加入WTO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外的市場和資源,加快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中國加入WTO的原則是以關稅減讓為主要代價,并以享受發展中國家待遇為前提

加入WTO,中國可以在130多個成員國中享受到多邊的、無條件的、永久性的最惠國待遇,這是中國經濟全面加入國際分工和融入國際經濟循環的必要條件

加入WTO,還能夠通過世貿組織多邊爭端的解決程序來解決國際貿易摩擦,有效地保護中國的經濟貿易利益,這就使中國產品能夠在最大的范圍內享受有利的競爭條件,國內的資源在國際大市場中得到優化的配置,并且及時獲取難得的國際經貿訊息,以利于政府制定經貿政策和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因此,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今天,加入WTO已成為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當然,加入WTO既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也對中國許多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嚴峻的挑戰

隨著關稅的降低,國內商品的價格優勢將會逐漸消失,同時由于技術與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也會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主要是: 以往那些嚴重重復建設的行業和企業在市場開放后,會受到市場競爭機制更加嚴厲的懲罰,預計相當一部分企業要重新選擇發展方向,還有一部分企業會被淘汰; 由于中國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起步較晚,不少行業和產業還是空白,如果我們不盡快發展,國外企業就有可能長驅直入地搶先占領市場

加入WTO后,汽車行業將受到國外產品的壓力,但在短期內可受到WTO對幼稚產業的保護,加之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的集中度較高,以及汽車工業發展的時機正在成熟,隨著汽車國產化率的提高與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產品價格也在不斷下降,加之與國外知名汽車廠的合作,汽車行業受到的沖擊并非如想象的那樣大

一汽轎車、上海汽車等與國外汽車廠的合作已經多年,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產品性能價格比會逐步接近國外的產品,加上良好的服務,仍會取得較快的發展

但對于規模較小的汽車廠家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沖擊

中國電信領域的改革也在不斷加強,中國聯通的成立以及中國電信分業經營等改革措施,表明中國電信業正在面對開放,逐步打破國內壟斷,提高電信業的競爭能力

許多人認為,中國電信市場的開放是為朱總理訪美準備的重要籌碼,也正是WTO使中國CDMA項目“死而復活”

朱總理訪美后,美國標準的CDMA移動通信系統將被引入中國,而中國聯通也正在加速規劃發展CDMA移動通信系統,以配合中國加入WTO的進程

這一切意味著未來中國龐大的移動通信電話市場的版圖將會重整

加入WTO以降低關稅為主要代價,中國目前一些質次價高的產品會更快地被淘汰,而這樣的產品又多集中在就業較為集中的傳統產業,其中農業尤為突出

已經飽和滯銷的產品必然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大多數農產品綜合成本已接近或超過國際平均水平,在國際市場上還未形成競爭優勢

在這個時候,更廉價的美國農產品的進入,將迫使中國農業面臨一場嚴峻的挑戰:市場競爭的焦點莫過于質量、價格和產品創新

而這三點,卻正是我們在與美國農產品競爭中的弱勢所在

雖然短期內美國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帶給中國農業的沖擊不會是致命的,但是,從現在開始,中國農業必須作出果斷反應,迎接這一挑戰,否則時機稍縱即逝,我們的農產品市場就可能完全地受制于人

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金融市場的進入,無疑是對中國金融機構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對國內金融業的沖擊

前幾年,外資銀行還不能經營人民幣業務,但其在國際業務方面,憑著自身優勢搶占市場份額,并取得較好成績

以1993年外資銀行在進出口方面的結算量為例,出口結算量占總結算量約為50%,進口結算量也約占總結算量的四至五成,由于國際業務等中間費用的流失,中國銀行業的利潤減少

同時,國內銀行的外匯存款也呈下降趨勢,外匯貸款量更受到較大沖擊

外資銀行對中國的三資企業和外向型企業頗具吸引力,因為國內銀行除中國銀行外,其他銀行的國際業務并不是強項

由于外資銀行操作規范,管理進,并依托于外國企業或投資者的地緣關系及長期建立的銀企關系,爭攬大量成功的三資企業和外向型企業客戶

例如美、日、英、香港是在華開辦外資銀行的國家和地區,也是中國三資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地和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

因此,美資企業找美資銀行,日資企業找日資銀行,都是雙方樂意的事情,國內銀行不得不甘拜下風

由于前幾年外資銀行不能經營人民幣業務,三資企業和外向型企業也必須與國內銀行進行人民幣業務

而現在,愈來愈多的外資銀行被批準進行人民幣業務,會對國內銀行帶來更大的沖擊

完全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前提更令國內銀行擔憂的是,外資銀行的高薪、出國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吸引了大量國內銀行的優秀人才

有人戲言,國內銀行成了外資銀行員工的“培訓中心”

不僅如此,由于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在工資待遇上存在較大的差距,也影響了國內銀行員工的積極性

誰都知道,人才的競爭是最重要的競爭,國內銀行在人才競爭上的劣勢,將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此外,加入WTO也將對計算機、鋼鐵、石油、化工等行業產生影響

但可以相信:與13年前開始申請入關時相比,中國經濟實力已經大大增強,市場經濟秩序已基本建立,行業的競爭能力得到了提高,隨著進一步的對外開放,中國經濟正在加快與世界經濟的接軌,加入WTO無疑將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中國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都有哪些?

機遇:

它有利于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有利于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并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有利于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也有利于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與機遇是什么

1、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機遇: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外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使其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增長迅速。

(3)經濟全球化帶動了世界范圍內經濟與技術開發區以及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等多種形式自由經濟區的發展。

(4)經濟全球化使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步伐加大。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個契機,遵循立足現實與著眼未來的有機統一,主動協調好世界范圍。

(5)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但從發展趨勢看,由于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更積極地活躍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時代指日可待。

(6)經濟全球化拉動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盡管發達國家是國際貿易的最大受益者,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也受益于國際貿易,其貿易額約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0%。

2、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更是嚴峻,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部分利益的同時,卻承受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甚至對本國經濟的嚴重沖擊。

(1)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于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發達國家控制著國際經濟體系,手里掌握著資金、技術等優勢,在經濟全球化中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遠遠拋在后面。

(2)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目前,24小時電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形成,在為市場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時,也為金融界的不少投機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次,由于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范圍內市場力量的加強,以及發達國家大跨國公司的不斷擴張,有可能沖擊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國內產業,威脅其國內市場安全,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事務中的權力相對減弱。

試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答案】:(1)機遇:①中國應充分利用加入世貿組織后享有的權利,利用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等權利擴大出口,實行對外投資吸引外資的戰略

還要善用世貿組織的規則保護、發展產業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

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發達國家也將從中國的市場開放中得到很大的好處

(2)挑戰:①外國農產品進口的競爭,將迫使中國農民使種植多樣化,中國將會因此成為農業方面的生力軍

②中國入世還將波及精密產品的生產,主要是電子產品,在

搜索关键词: